小地精三岁半(98)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正是因为没座位,他整天挂外头,走南闯北看见的也比别人多。现在的南方可是穷地方,东北才是最有钱的,因为那边厂矿资源多,工人工资高,飞机铁路公共交通发达,要不是离家太远他都想去呢。南方胜就胜在靠海,离“资本主义”近,这人的脑子也要更灵活些,许多“资本主义”的东西都能传过来。

那双肩书包,他真是看一次喜欢一次。

就寻思着,他都喜欢,小学生能不喜欢?

“姐你会装拉链不?”

黄柔一愣,她在大河口还没看见什么拉链呢,男女老幼的裤子都是侧面开扣,一排扣子就给解决了。“你是想在书包上装拉链?”

“对!”刘向前胸有成竹,“咱们做两部分,一半装扣子,一半装拉链,您会做的话我就把活儿给您,也不拘是您自个儿做还是找人做,到时候我一个包给您这个数。”

他伸出三根手指。

“那你准备卖多少?”

刘向前嘿嘿一笑,“姐这我还不知道呢,估摸着顶多也就七八角吧,反正我布料拿得也挺贵的,一条拉链也得八分钱,也挣不了几个钱。”

如果他真一个书包卖八毛,能给她三毛加工费,确实不少了。

“那行,这包我去找人做,你先给我几块布料,完了等你把瓷砖带回来我就把包给你过目,哪儿不合适咱们再商量着改改。”

“好嘞!姐真是爽快!”刘向前没想到一直不爱说话的黄柔,居然是最深藏不露的一个。而且他也看出来了,会手艺的不是她,应该是另有其人,或许她也想做个二包工?

当然,做几包工他不管,只要他没多花钱出去,只要保证完成任务就行。

中途,黄柔把杨老师的背带裤给送去了。

“呀,真好看!跟你家小绿真的一模一样啊!”杨老师拿着裤子在大女儿身上比划,一个劲的夸好看。

小女儿早忍不住自个儿套上了,背带扣不好,“妈妈快帮我扣起来,我要去找胡菲玩儿。”

杨老师哭笑不得,“小丫头,穿上新衣服就要去炫耀,早去早回啊。”

黄柔又把一包碎布头拿出来:“这是裁剪下来用剩的,杨老师您留着做个鞋垫吧。”

要一般人,那肯定是大剪刀“卡擦卡擦”下去,浪费的也不管,反正又不是自个儿的布。可林巧针手真巧,每一块布哪怕是不规则的她都有办法给挪挪,把边角料降到最低,绝不浪费一个布头子。

“你给我干啥,你们自个儿留着吧。”杨老师倒还真不缺这点边角料,“你们家里人多,能补个啥就补,补不了就缝鞋垫儿吧,以后还得麻烦你妯娌呢。”

黄柔见此,也就痛快收下了。

家里大人孩子都还在穿布丁衣服,能多块补丁布也是挺好的。

刘向前拿的布是真好,宽宽阔阔,整整齐齐,非常规则,不像她们平时在供销社买的,拼拼凑凑总会搭点碎布头。当天晚上,林巧针听明白了妯娌的意思,两个人商量着,用白色的粉笔在布上各种划线,各种裁剪,踩一会儿,停一会儿,画了两个小时,还真做出一个像样的书包来。

黄柔已经把话说清楚了,三毛的手续费她只拿五分,剩下两毛五全给林巧针,就当给幺妹买糖吃。

“阿柔你咋,咋这么好?”林巧针眼圈红红的。

“三嫂说啥呢,咱们是一家人啊。”只要不耽搁挣工分,用农闲时间挣点外快,她过得好了,全家也能好过不是?

林巧针“嗯嗯”两声,她和崔建军的工作都是靠阿柔和幺妹找的,心道阿柔对他们两口子可真是太好了,好到她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报答。

咬咬牙,反正以后阿柔就是她亲妹妹。

从此以后,她每天天不亮就开始踩缝纫机,吃过晚饭又接着踩,有时踩到大半夜还舍不得睡。崔老太知道了,干脆让她别做饭了,下工就干她的活儿,饭由刘惠和王二妹做。

当然,她们俩也没意见。

毕竟,阿柔说了,要支持三嫂的工作,以后要做得好了,让她们也学起来,有钱大家一起挣!

就为了这个“大饼”,刘惠做饭都乐得屁颠屁颠的,她现在啊,也不想啥房子了,只求能摸钱,别买啥都得找崔建国那臭男人!

等拿瓷砖的时候,黄柔顺便把样品交过去,刘向前非常满意,没想到他就几个字的描述,她们居然给做出一模一样的来!黄柔背后这“裁缝”可不简单呐!

七十五块瓷砖,跟样品一模一样,没有一块碎的,也没有裂纹的。黄柔也是真佩服这小伙子,千里迢迢扒火车带回来,还能保证这么多东西完好无损,要不是生在这年代,肯定是个经商奇才。

仿佛是心有灵犀,当天晚上,顾三下班就从县里赶过来了。

虽然,他觉着米白色不耐脏,没有鸭青的好看,但只要黄柔高兴,他也不说啥,两个人商量着,就把两个卧室的瓷砖给贴了。第二天下班,他又把客厅和厨房给贴了。

所以,等半个月后小地精再来的时候,发现新家居然可以住啦!

黄柔是真下了血本装修的:请木匠打了一大一小两张床,大的一米八,放大卧室里母女俩一起睡绰绰有余,小的先放小卧室,以后幺妹长大分床也有地方睡。

上百货商场买了两个高高大大的三门柜,中间一面是长长的穿衣镜,能把人整个从头到脚的照全,左右两门上是油漆画的大熊猫。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抱着竹子啃,色彩明艳,栩栩如生。幺妹第一眼就爱上了,跑上去“啾啾”两口。

小卧室别看小,可顾学章找人订做了一张小小的写字台放窗前,尺寸正好,一分不多,一分不少,配上一把木头椅子,以后可以给幺妹写作业,再放上她的存钱小瓦罐,两盆金银花,真是赏心悦目!

沙发是黄柔和陈静一起上市百货商店买的,又厚又软,花了她两个月工资。

“哎哟这得花多钱呐?”几个妯娌摸着那软乎乎的沙发,羡慕得不要不要的。

幺妹和春芽一屁股坐下去,歪来扭去,玩得不亦乐乎。

崔老太进厨房看了看,见灶台宽敞,干干净净的,风炉没蜂窝煤都放灶台下,“我看就缺锅碗瓢盆了,待会儿给你添上。”

黄柔不忍心让她花钱,可老人家的心意嘛:“以后我孙女放学回家就要吃饭,我得给她买齐咯!”

已经跟校长说好,下个星期开学就让幺妹上学前班了。因为她平时也教过基本的数数,讲故事,小丫头记性好,又认得许多汉字,就是上一年级也没问题的。

“哇哦!我就要上学啦!”小地精兴奋得小脸通红,“奶奶你来住新房子吧,我每天放学回来给你做饭吃,吃完饭我还能捡垃圾养你。”

老太太心都给她甜化了,“哟,人都还没灶台高呢,会做饭呀你?”

幺妹歪着脑袋想了想,“我会炖鸡,烤鸭,糖醋鱼,还会切土豆丝……我可以让妈妈帮忙发炉子呀!”

众人大笑,别看她说得头头是道,都是过家家里学来的。毕竟,在小屁孩过家家的世界里,她煎煮烹炸满汉全席都会,玩儿的就是一个指灰为菜,指叶为钱!

因为要给新房子暖灶,当天晚上,一大家子忙活开,淘米做饭的,上熟食店买卤肉香肠的,炖鸡的,土豆红薯青菜萝卜都是牛屎沟带来的,七点钟不到,一大桌子饭菜就出锅了!

“卡塔!”幺妹一拉,整个屋子亮起来。

“哟,这就是电灯吧?”刘惠忍不住又开始酸溜溜了,怎么同是妯娌,别人过的就是神仙日子呢?

电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能开,人不在家开着也没事儿,顶多费点电费,不像煤油灯危险,气味难闻,还伤眼睛。就连林巧针也忍不住羡慕了,要有这么亮的电灯她能踩缝纫机到天亮她!

一天多挣好几块,攒几年也这么像模像样的买套房!买一套完完全全属于他们三房的!

吃完饭,崔老头和崔建军回各自岗位去了,幺妹又拉着一群姐姐伯娘们下楼玩耍,哪儿哪儿她都认识,哪儿哪儿有啥她都知道。正好这个点儿天黑了,吃完饭顺手扔个垃圾的人多,小孩们却都去有电视机的人家蹲点去了,“姐姐我们捡垃圾吧!”

春月跟她一拍即合,一头扎进垃圾的海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