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416)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幺妹听得津津有味,看来煤矿上的生活真跟黄伯伯说的一样,工人们最缺的无非是钱和健康,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根源在于没钱。

很多尘肺病人的症状其实都大同小异,黄伯伯当年的症状比他们严重多了,可吃了桔梗煮折耳根,病就好了,那是不是……幺妹眼睛一亮,她知道怎么办啦!

都是正在长身体的青少年,八个菜刚好够吃,既能吃饱又不浪费。吃完后,时间还早,大家也不去搭公共汽车,就慢悠悠的穿过“人民广场”往大河口走,路上遇到很多都是看完夸富会回家的。

大家有认识幺妹的,都问她们家咋没去夸富会。

“我们家还不是万元户呢,等明年努力努力。”她谦虚而又信心满满的说,绝口不提张爱国使的坏。

当然,普通吃瓜群众也压根不可能知道。

在他们心目中,大河口公社主任可是难得的干实事的好干部,整个公社现在阳城市都有鼎鼎有名的,尤其他担任队长的牛屎沟生产队,黑皮西瓜有洗脸盆那么大,荷兰豆一茬又一茬……都富得流油了!

回到家,两个奶奶正在院里坐着闲聊,三个年纪差不多的四脚兽正在垫子上爬来爬去,彻底不动的闹闹正在葡萄架下的鸟笼里睡觉,笼门开着,它也不愿再飞出来。

幺妹走过去,摸了摸它毛发干枯的脑袋,想要再次尝试给它输灵力,可再也输不进去了……小家伙即将寿终正寝了。

时间过得真快啊,就连大黑也当了一次又一次妈妈外婆曾外婆曾曾外婆后,成了一只老猫。

幺妹一瞬间只觉伤感不已,人生苦短,而她要做的事情那么那么多,她必须努力努力再努力!

***

晚上,吃过饭,一家人正准备去堂屋看电视的时候,幺妹忽然把几个大人叫住。

“啥?给煤矿工人送包?”刘惠大声喊起来,她已经顾不上别的了,“白送吗?一分钱也不收的吗?”

“对呀。”

“就算皮包降价了,可也值七十块呢,咋能随随便便送人?”王二妹也奇了怪了,煤矿她知道的,别看工人一个个黑不溜秋怪可怜,可人家工资高呢!只要不是懒汉,加班加点多干点危险活儿,一个月能拿到两百块嘞!这是多少干部都望尘莫及的收入,送他们东西?

开玩笑吧!

幺妹现在发现,大伯娘和二伯娘相爱相杀多年后,总是能出奇的统一战线,尤其是涉及金钱问题的时候,那个团结哟!

“不是随便送,这次咱们要扭转皮革厂口碑,绝地反击。”

“可跟送皮包有啥关系?”

幺妹看看爸爸,“万元户可以上报纸上电视,那咱们皮革厂也能上。”

顾学章心头一怔了怔,“你的意思是,咱们关爱煤矿工人,新闻媒体来采访咱们?”

“对!”幺妹眨巴眨巴眼,“马上过年了,许多煤矿工人回不了家,咱们大河皮革厂就去关心慰问坚守岗位的工人……而且,这事不能咱们自己做,自己请媒体,那样的话请不请得动另说,就是费用也不划算。”

黄柔眼睛一亮,“我们搭顺风车,来个免费宣传。”

顾学章明白过来,沉思片刻,“这事我给市里反应,让市团委工会倡议,到时候咱们积极报名。”

这一家三口你一言我一语,跟对暗号似的,其他人听得云里雾里,绕得头都晕了,较忙问到底怎么回事,幺妹笑眯眯的说:“大家别急,过几天就能知道啦!”

晚上,幺妹特意给姐姐们打电话,让她们有时间就提前回来几天,给家里帮帮忙。

春月是过了两天才知道的,急得打个电话回来“痛骂”幺妹:“小没良心的,这么大的事儿咋不叫我?”

“我这不是担心姐你回不来嘛,你们那《江湖儿女录》拍得咋样了?”

原来,春月结束委培,回到电视制作中心后,她们单位就一直在规划筹拍龙葵名作《江湖儿女录》的事儿,春月不仅在里头有个小角色,饰演跟在女配角身边的丫鬟,还负责演唱片头和片尾曲,她那嗓音真是太适合唱江湖儿女荡气回肠的歌曲啦!

“我听二伯娘说,姐你每天拍摄到很晚呢,就不敢打扰你。”

春月“哼”一声,“那算啥,全剧年后杀青,我的戏份早结束了。”

“为啥这么快就结束?”幺妹不太懂,因为她不像别的小孩喜欢看电视,她只爱看新闻和报纸。

“女配角死了,她的丫鬟自然也跟着殉主了呗。”

“啊?姐你死啦?”

“唰——”一声,周围几道视线直冲冲射过来,紧张兮兮看着她,幺妹赶紧吐吐舌头,“说错话啦,我的意思是姐你演的丫鬟要死呀?诶,好像也不对,不该这么说……”

隔着电话,旁边的人听见春月那银铃般的笑声,可以想见,电话那头的她,肯定笑得牙花子都露出来了,嘴边两个小酒窝肯定漂亮极了!

春芽拍着手说:“太好啦!到时候就能在电视上看见我姐咯!”

“我姐上电视啦!我姐演的丫鬟要死啦!”小彩鱼蹦跶着出门,昭告天下去了。

其他人:“……”总觉着哪里怪怪的。

不过,言归正传,春月问准备请哪家报纸来报道,幺妹把自己想搭顺风车的事说了,到时候市级活动顶多就是能出动省报。

“既然要绝地反击,那咱们就来一波大的,来个声名远扬,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呗!”

“啥?”

春月沉吟片刻,斟酌着道:“现在还不确定有没时间,不行我给我们单位的说说,他们正在筹备春节关注民生,尤其是关爱弱势群体的新闻宣传片,到时候要插在春节联欢晚会前播放,说不定能上新闻联播,传播到国外去呢,咱们就……”

剩下的,幺妹已经听不进去了,她耳朵里只有“新闻宣传片”五个字!新闻宣传片是啥?那可是每天新闻联播后准时播放的国内外发展概况简介呀,是反应咱们国家四化建设的门户啊!如果能上新闻宣传片,那还要啥省报的报道?

谁还稀罕呀?

幺妹拍了一把大腿,“哎哟”一声,兴奋得跳起来,原地蹦跶,转圈圈,她太高兴啦!

她春月姐姐太厉害啦,如果能给他们这次活动拍上去,那简直就是最好的宣传,最好的广告呀!

当即,她跑出去跟爸妈说好,赶紧把工作安排上。

向市里建议由团委和工会在春节来临之际开展一个关爱煤炭工人的活动,正好能助力阳城市“中华煤都”的申报,这简直是瞌睡递枕头,雪中送炭的政绩,谁不要?

再说了,还是曾经办过物资交流会的顾学章提的建议,哪怕没遇上这千载难逢的创煤都时机,市里各级领导也会慎重考虑的。所以,没几天,顾学章就收到了市里回复,说这事已经交给工会了,市委督办。

当然,这只是一个由头,对领导班子来说,这就够了。

可对崔顾两家人来说,只有工会向全市各单位派发慰问活动邀请函的时候,才是他们“出手”的时候!

***

最近啊,阳城市可是出了个大大的新鲜事,城里城外老百姓都在议论纷纷呢,刘惠妯娌几个买菜回来,说的都是这个事儿!

“听说没,市三纺要去参加慰问活动,给工人们发放春节生活物资嘞!”

“早知道了,听说是每人发一把水壶,可真够小气的……”王二妹咂吧咂吧嘴,市三纺一年那么高的效益,一把水壶值几块钱?

“得了吧,目前也就只有他们厂报名,其他厂都要么装穷叫苦等救急,要么缩着头看热闹呢。”因为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这么个活动,不清楚风向的时候,中国人骨子里的谨慎,让大家都保持观望。

“明儿就是报名最后一天了,估计啊,是没别人咯……想想也是,谁有咱们家这么大方,大几十的皮包说送就送,真金白银的烧啊!”

“谁说不是,我今儿都不敢去厂里,就怕看见那么多东西我就心口子疼死我!”刘惠“嘭嘭”在胸前捶了两下,仿佛这样就能缓解她的心疼似的。

最近,幺妹把被邻市报社违约的皮革挑出来,缝缝补补让林巧珍做了二百个大大的旅行包,样式十分简单,就面包车一样圆鼓鼓的造型,内里用铁丝固定形状,再安两根粗粗的黑油亮的皮质手柄就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