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415)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幺妹这才发现,这俩人好像闹矛盾了?

“走吧,咱们吃好吃的去。”对于这群从小一起长大的厂子弟来说,再大的矛盾,在吃的面前都会烟消云散。

万元户们戴着大红花游街去了,没看够的围观群众纷纷跟上,议论着他们的穿着,他们的发家致富事迹,甚至他们七大姑八大姨的八卦故事。少男少女们尾随人后,离开人民广场后跟他们分散,抄小路来到市煤矿前大街。

蔡明亮奇怪的问:“绿真咱们来这儿干啥?”

因为煤厂排污问题严重,这一片的树都是黑树,遇到的人也都是“黑白人”——脸和牙齿是不见天日的病态苍白,手脚脖子却是洗不干净的黑。

所以,年轻人们都不愿意往这边来。

而幺妹却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咱们找个吃东西的地方吧。”

“这有啥好吃,黑漆漆的……这些人脏死了。”有个男生指着来往的“黑白人”抱怨。

幺妹一顿,因为黄宝能伯伯,她对煤矿工人有种特殊的感情。

自从黄宝能进了厂子,水管电线出问题都不用找人来修理,他信手拈来。甚至还主动给厂里挖了一条排污渠,厂里污水都给排得远远的,保证不影响下游的苏家沟鱼塘,避免了很多纷争。同时,他还经常给工人科普用火用电安全,教大家认明暗线,就是幺妹,有时候某些化学问题想不通,都会去寻求他的帮助。

黄宝能知无不言。

这样一位来自人民群众的“化学老师”,以及跟他一样的无数智慧人民,理应得到尊重。

幺妹回头,看着他的眼睛,一板一眼的说:“你说错了,这些人才不脏呢,他们为我们国家的发展付出了青春和健康,要是没有他们,我们阳城市的经济至少要退步十年。”

何止十年,阳城市要山没啥名山,要水没水,土壤大部分贫瘠,光靠种庄稼绝对赶不上隔壁市,可阳城在整个石兰省甚至中国都是赫赫有名的,得益于什么,她相信每一个阳城人都知道。

果然,少年被她反驳得不好意思,低着头不说话了。

看气氛有点尴尬,蔡明亮忙问:“绿真我们去吃啥?”

“吃煤厂食堂。”她指了指不远处一片低矮的平房。

众人一愣,这黑漆漆的矮房子,哪里是阳城市煤矿的大食堂?分明是私营个体户寄居地!

是的,若非亲眼所见,谁能想象在光鲜亮丽气势恢宏的市煤矿背后,居然寄居着这么一片晦暗无光的“食堂”?这个秘密还是曹宝骏告诉幺妹的,他爸说了,最迟明年,这片地区就得拆建,种上一片巨大的清脆的柏树林,等省市级领导来检查的时候,再用高压水枪给树叶洗干净,这是证明煤厂排污处理技术提升的有机证据。

当时,曹宝骏说的时候,嘴角是带着冷笑的。

也就是在那一刻,幺妹发现,这个富家公子好像长大了,跟她们属于同一类人了。

此时,这片被外界戏称为“煤厂食堂”的地方,正在四处冒烟,伴随着劣质煤炭的燃烧,还有阵阵诱人的香味,惹得来往的人纷纷咽口水。

杨丽芝挽着幺妹的手,“这里吃饭的人真多,怪不得叫食堂嘞!”

可不是,在深不见底的煤洞里干了十天半月的工人们,上到地面重见天日后肯定乐意吃点儿好的,庆幸自己又活过了一个班。真正的煤炭职工食堂可不便宜,份量又少,大家有了钱自然宁愿出来吃这些味道好、分量足的。

最重要的,外头“食堂”有桌椅板凳给他们免费坐,想坐到几点就几点,二十四小时供应茶水热饭热酒,可不比到点就凶巴巴关门赶人的职工食堂好?

有个坐的地方,烧几杯小酒,炒一盘花生米,卤半斤猪头肉,兄弟老乡们坐一起,说说那回不去的家,泼辣而贤惠的婆娘,调皮却聪明的儿女,这就是他们可怜人生里,不可多得的慰藉。

果然,他们一路走过来,几乎每一张桌子都坐着工人,好容易找到一张没人的,老板娘热情的迎上来,“小姑娘小伙子吃饭吗?”

看着他们穿的都是好衣裳白球鞋,女人有点不习惯,小心翼翼地问:“你们还是学生吧,咋跑这儿来啦?”

幺妹笑眯眯的回答:“阿姨,我们是学生,听说这儿东西好吃,份量还足,我们来尝尝。”

这下,女人放心了,她重新绽开热情的笑容,“那你们可来对地方啦,我们这一片都是味道好份量足的,你们想吃啥?面食还是炒菜?”

幺妹征询大家意见,“麻烦阿姨给我们炒几个菜吧。”

“哎哟,小姑娘这嘴可真甜,这有啥麻烦的,那你们来看看,要吃啥菜。”她的菜洗得干干净净,一篮一篮放在一把铁架子上,像菜市场卖鸡蛋的。

当然,因为附近食客都是煤矿工人,他们对食材丰富程度要求不高,基本都是家里常吃的,土豆菠菜茴香茼蒿萝卜之类的,肉类倒是比一般职工家庭丰富,猪牛羊鸡鸭鱼都有。

幺妹问过大家想吃的,点了五个荤三个素,可着实把女人惊呆了。她没想到,六个人居然敢点八个菜,还这么多肉菜!要知道,哪怕是每个月刚发工资那几天,她也没一次性炒过这么多!

女人手艺不错,动作也相当麻利,他们刚把两张桌子拼接在一起,她的头两道菜就上桌了,“你们先吃着啊,我男人快下班了,我先给他烫壶酒,他就好这口。”

幺妹眼睛一亮,煤矿工人缺酒吗?

她要的就是这个!

第175章

煤矿工人缺酒吗?

你听听这话问的, 幺妹自个儿都不好意思了,赶紧转移话题,譬如旷工叔叔们平时都怎么排班的, 几天能上来一次, 出来吃饭的机会多吗, 平时缺啥……一溜儿问题, 女人逗不厌其烦的给她说了。

“我家那个喜欢喝酒,但他们上班前是不能喝酒的,上班期间更不能带下去,连打火机和火柴盒都要没收嘞!”

蔡明亮不懂,“为啥不能带打火机?”

“因为有瓦斯,易燃易爆气体呀。”幺妹毫不犹豫, 脱口而出。

蔡明亮一副“崔绿真你咋这么厉害”的眼神,崇拜而敬佩的看着她。

幺妹满头黑线,如果是没学过化学的人问这种问题, 她还觉着情有可原, 他可是她的同年级同学,学过化学还考过试的。不过, 她也不会表现出她的奇怪。

只是杨丽芝作为多年好友,一瞬间就看出来了, 狠狠瞪了蔡明亮一眼,笨死了, 这么笨还这么爱跟绿真讲话,你烦不烦啊!

老板娘一面给他们炒菜,一面有其他桌的旷工叫加菜,加酒,结账啥的, 偶尔还能抽空跟他们聊几句天,“你们是来看夸富会的吧?”

“阿姨咋知道?”

“外头都传遍了,咱们市的万元户们今儿可是出尽风头咯!我这是抽不开身,不然我也想去。”

旁边桌喝酒的两个老乡忙接口问:“啥夸富会?”

他们在地底下待的时间太久,居然不知道外面发生这么大的新闻。

于是,幺妹几人又把阳城市第一届跟风万人夸富大会说了一遍,绘声绘色,简直让人身临其境,听说现在还在游街,有两个另外桌的旷工忍不住好奇,赶紧结账看稀罕去了。

虽然,他们全都啧啧称奇,听说“万元户”三字兴奋得满脸通红,可幺妹单看他们穿着就能看出来哪些人会去看,哪些人岿然不动喝酒。穿着干净洗过澡和头的,很可能是会去的,看看人气也是一种活着的幸福,穿着黑黑的工作服,头脸没好好洗刷过的,那就是不打算出去的,只出来吃顿好的。

尤其看热闹的地方人多,难免还会遇到老乡或者同村亲朋,谁都是要面子的,所以宁愿在这儿喝着小酒听他们实况转播。

“小姑娘快给我们说说,万元户都是些啥人?”

“就跟叔叔伯伯你们差不多的,有的养猪,有的养鱼,还有的办烧砖窑,当包工头。”

“干这些也能成万元户?”有个年纪稍长的工人似乎是不信,嘟囔嘟囔嘴,“这我也能啊,我咋还在井里挖煤呢?”

众人哈哈大笑,笑他自不量力,“你祖坟没冒青烟,再等等吧。”

男人“呸”一口,“等个屁,真到那时候老子有钱没命花!”

于是,几个人又开始说起最近煤矿上的事儿,谁谁谁病重没干了,谁谁谁差点被埋了,谁谁谁没钱看病劳资科不管之类的,大家有愤怒,有不平,可也无计可施,只是口头上声讨一阵,又归于平静。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