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365)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李思齐是真笑惨了,笑到眼泪花都出来,才好容易忍住,“傻丫头那不叫胡子,叫胸毛。”

不知道为什么,“毛”字总是多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禁忌感,她忽然就红了脸,“哥哥讨厌,不许说了。”

什么胸毛啊这个毛那个毛的,他们在宿舍里天天讨论,尤其是跟外国人打过比赛后,大家常讨论老外的身体素质,自然而然会说到他们胸前那让他们羡慕的“盛景”。可绿真虽然爱看书,也没有哪一本书是真的露骨的描述外国人的啊,这就涉及到她的知识盲区了。

“哟,还知道害羞啦?”李思齐天天混在运动员里,那都是一些荷尔蒙严重过剩的青年人,讨论这些是人之常情。可他没想到妹妹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更不是跟他一样的糙老爷们。

他立马轻咳一声,从门口的军旅包里掏出一个红色的塑料小东西,“来,你哥送你的,这可是血汗钱换的。”

绿真其实早在潜意识里预见过这个画面,“是电子手表吗哥?”

“咦……小丫头还挺有见识,你怎知道的?”他在省会都没见过,是去到上海,在友谊商店里看见的,当时就觉着给她白嫩嫩的手腕上戴上,不知得多洋气呢!

所以,哪怕售货员说要三十块钱一支,他还是毫不犹豫的买了。那可是他一个月的津贴呢,可只要小丫头能喜欢,他就舍得花!

果然,绿真非常高兴的把手表戴上去,扣上扣子,前后左右转着看,“谢谢哥。”不过,她更好奇的是,“哥这是什么帽子呀?”

“鸭舌帽,上海很流行的。”

她踮起脚尖拿过来,戴在自己头上,别说,大小还挺合适,而且前面的大帽檐能挡住脸,有种酷帅酷帅的,还挺像个女公安。

她嬉皮笑脸,给李思齐倒水,宽宏大度允许他坐她床上,“哥你能把帽子送我吗?”

“行啊……不过,这两天不行。”想到一节车厢的阴影,他实在是怕了。原来世界冠军不是这么好当的,作为今年的国人冠军,他可是给全体中国人大大争光了的,走哪儿都能被人认出来。

绿真忽然笑了,楼底下那群孩子,整天念叨“思齐哥哥怎么还不回来”“啥时候回来”“来了一定要告诉我们”,却哪里知道就在他们盯着电视机的时候,他们的偶像偷偷从他们背后溜上楼来?

要是知道,估计得懊悔得捶胸顿足大哭一场吧?

成为大河口公社第一个戴电子手表的孩子,崔绿真又风光了一把,第二天护送低调的李思齐回了家,顺便又帮家里买回一堆年货。因为妈妈肚子大了,行动不便,她就承担起“女主人”的职责,问过两边奶奶的意见,各买了十斤瓜子儿五斤水果糖,三斤巧克力,果脯罐头不用买,腊月二十王满银就给送家来了。

顾老太也说了,不许占绿真家便宜,老大老二老三家要吃糖吃瓜子儿她没意见,自个儿吃自个儿买!刘惠顺势昂头挺胸进了百货商店,她现在都看不上供销社的“便宜货”了,哪怕买包盐巴也要上门市部,阔气死她嘞!

她不止买了水果糖和巧克力,还买来三斤油炒松子,一嗑一嘴油,脆生生香喷喷的,别提多好吃啦!

王二妹存心要跟她唱对台戏,尝过几个后也财大气粗买回五斤,还专程给绿真家送了二斤来,表示她不是吃白食的,她可是记恩的!

这下,刘惠也不干了,就你记恩,我就白眼狼是吧?也买了几斤送过去。林巧珍更大方,直接给买了二十盒绿真最爱吃的钙奶饼干,几斤菠萝豆,以及十几个午餐肉罐头,带鱼罐头……瞬间就把大房和二房的“记恩”衬托得不值一提了。

刘惠和王二妹赌气,看完春节联欢晚会后,天天守电视机跟前嗑瓜子儿,整天坐着屁股不动一下,又不怎么喝水,正月初八那天,妯娌俩同时病了。

本来,说好过完初八皮革厂就开工的,她俩忽然掉链子,这可难办了。

第160章

她们的病, 要从初八晚上说起。妯娌俩看完电视剧,直到电视机里传来高级蓝天牙膏的广告词,她们这才依依不舍的关电视, 准备起身去洗漱。

谁知刘惠却起不来了。

一连试了两次, 那腰杆就跟针扎似的疼, 她“啊”一声, 想让王二妹拉她一把。

王二妹虽然跟她不怎么对付,可终究是一个屋檐下生活了二十几年,有亲情在的。她冷嘲热讽两句,撑着膝盖站起来,可刚到一半就“啊”一声,脸色白了。

崔老太熬不住, 已经洗漱好准备睡觉了,站在楼梯口骂道:“大正月的鬼哭狼嚎啥呢!”

晦气!这可是绿真家,不是她们自己家。

“不是娘, 疼……啊, 疼……”刘惠吸着气说。

王二妹也赶紧道:“是真疼死了啊娘,我起不来也坐不下去, 快叫建党来啊娘。”

崔建党和崔建军也在这边住着,新闻和电视剧都是他们的最爱, 休息天啥的还能帮厂里搭把手,很多重活都是要男人干的。

崔老太“呸”她们一口, “闭嘴,再说一个‘死’试试?”脚步却往这边过来,搀了王二妹一把,在她腰上不轻不重拍了一把。

“啊!”响彻整栋楼的杀猪叫。

这下,几个男人赶紧跑进来, “这是咋了?你们跟娘闹啥呢,是不皮痒了!”

苦命的妯娌俩,终于统一战线:“没闹,是腰疼,我们腰疼,动不了。”

折腾半天,俩人疼得嘴唇发青,额头上黄豆大的冷汗珠子往下掉,众人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赶紧上楼喊绿真爸妈。有事找他们,已经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黄柔也着急,可她还得扶着肚子慢慢的从楼梯上下来,“大嫂二嫂你们咋了?”

“腰疼,真要疼死了,快让他们送我们上医院,再不去就得死在这儿了。”刘惠疼得脸色发青,她是真怕啊,怕崔建国不舍得给她花钱,让她活生生疼死在这儿。

崔建国听得脸色发黑,真想甩她个耳刮子,把他当什么人了这娘们!

黄柔也不是医生,哪里知道她们啥毛病,反正可以排除食物中毒,因为全家就她俩疼,估计是她们单独吃喝的东西出问题了。

顾学章避嫌,没有在她们腰上敲,但他还记得,以前供销社老王好像也有这毛病,“不会是肾结石吧?”

过年期间大鱼大肉,久坐不动,喝水少……越想越有可能,“赶紧送医院吧。”

崔建国和崔建党把她们背背上,大半夜的路上也没拖拉机,只好一句狂奔向县医院。直到此时,崔老太才去幺妹房里叫七仙女,她们正并排躺在大床上,外头天寒地冻,可屋里却暖洋洋的,怪不得这么吵她们都没听见。

原来是睡着了。

从小到大,只要是在幺妹家,她们都是一起挤着睡的。哪怕现在多的是房间和床铺,可大家还是喜欢像小时候一样挤着睡。

老崔家基因是真好,七个女孩个子都高,三个小的还没定型,可也能看出来绝对不矮,四个大的最“矮”就是春苗,只一米六五,可平心而论,这也不算矮了。

女孩子,只要身材高挑挺拔,哪怕五官平平,走人群里那就是最吸引人眼球的。关键七仙女的五官也不差,虽然友娣和春苗像刘惠多些,三角眼厚嘴唇,可配上身上读书人的气质,自信给她们加分不少,冲淡了五官上的不足,看起来也是非常好看的女孩子。

老太太现在走出去,谁不夸她福气好?孙女们一个比一个出息,一个比一个漂亮,又有孝心,给她买这买那的,比生多少个孙子还幸福!

孩子们赶紧追到县医院去,刘惠和王二妹已经被送进去照片子了。崔建国和崔建党在影像室门口等着,急得直搓手,医生一听她们说的“绞痛”,大鱼大肉,喝水少,久坐,立马判断应该是肾结石。

这不,一会儿护士给推出来了,确诊就是肾结石。而且还不小,一个的2.3公分,一个2.4,跟蚕豆一样大啦!

春苗说,如果按立体空间来算的话,比蚕豆还大,跟比较小的鹌鹑蛋差不多。这可把崔老太吓坏了,一颗鹌鹑蛋大小的石头长在腰子上,这还不得废了?

虽然,她也不指望有孙子了,可这不止影响生育,还影响生活啊!

可妯娌俩不止不害怕,还一个劲追着护士问,她俩到底谁是2.3,谁是2.4,仿佛连长个结石都要较劲,看谁长得大些!众人简直哭笑不得,看来输液针水起作用了呗,俩人又开始活蹦乱跳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