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342)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崔绿真只顾着看热闹,不防小手就被春晖姐姐握住,她用嘴型悄悄说了句“谢谢你”。

刚生产出来的皮革性能还不稳定,黄永贵建议大家先别急,他裁剪出一块五平米大的,分成几个小块,带着几个女人坐到缝纫机前,画图,打版,裁剪,缝合,成型……每一个步骤,在他三十年的职业生涯里都做过,教过无数次,几乎是闭着眼睛就能做出来!

刘惠咋咋呼呼,做不了消耗耐心和细致的活,可她力气大,动作也快,就专门负责裁剪大块和打版;王二妹和手巧,负责按照版型裁剪小块;技术含量最高的缝合和成型就包在林巧珍身上,她专门守着一台最新最好用的缝纫机;陈丽华心思也细,就让她守着另一台旧缝纫机安装拉链和包带。

所有分工,都是黄永贵经过一个星期岗前培训,三天的打版缝合教学后,认真考察,根据大家的脾气个性和能力进行分配的,大家心服口服。

这时候,崔绿真才发现,对于他这样真正有技术有经验的老工人来说,哪些人能干什么活,哪些人干不了什么活,他几乎是看一眼就能知道。

以前把他辞退的二十五中老板可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这样的兼具技术与管理才能的老工人,捡到就是赚到!她觉着,工资好像给他开低了那么一丢丢……

当然,黄永贵看着一个个黑漆光滑的漂亮皮包出炉,放在库房里通风散气,他哪里还会在意工资是多少!说实在的,等成品面世的时候,谁还靠工资过活呀?

第153章

没等那股强烈刺鼻的人造革味散尽, 刘惠和王二妹就迫不及待地每人背上一个,出街了。

她们的皮包跟百货商店卖的不一样,做工更细致, 外形更精致些, 看上去也更适合女人使用。刘惠上菜市场买菜的时候让那肉摊子的小张拉住问哪儿买的, 多钱, 他也给自己老婆买一个。

因为,以她往死里扣扣索索的毛病,他就不信这包真是百货商店买的正品,说不定是从城南垃圾场淘来的。

听说现在那儿的“倒爷”更多了,有三两个胆子大的居然敢卖皮革制品,虽然是二手的, 不知道谁用过的,可比百货商店便宜嘞!

是的,现在的城南自由市场更“自由”了, 倒爷们不只是走南闯北卖货的, 还多了火车站汽车站谋生的“扒手”们,他们在邻市和省城车站得到的“东西”, 倒手就在城南市场销赃,利用几个地方之间的信息差做无本买卖, 比倒爷还更有“面子”。

果然,小张小声问:“跟外省人买的吧?”本地人拉不下这老嘴老脸, 做扒手的都去外地销赃。

刘惠不明所以,她还以为别人夸她包好看,外省货呢,把嘴咧到耳后根,“害, 咱们家自个儿做的,不稀罕外省玩意儿。”

“你做?!”小张一愣,哈哈大笑,这女人可真会吹牛皮的,她要有这本事咋工厂招工没给她招进去领工资呢?还每次贪他几块碎肉碎骨头的。

刘惠骄傲的挺起胸膛,“我妯娌几个,学会制作皮革啦,以后要啥包都能自个儿做,天天换着花样的背嘞!”说着,她还特意显摆的拿出一个手把掌大的小黑皮包,从里头数出两块钱递过去。

当然,肯定还要状似“无意”的露出里头一沓厚厚的崭新的大团结来,惊得小张睁大了眼,“刘姐你这日子是发达了啊,有啥门路也跟我说说?”

这下,他相信了。刘惠是什么人,以前来买肉掏的全是一分二分一角二角的零钱,她兜里最大面额不会超过五角,忽然有了这么多大团结,说没发横财?鬼才信嘞!

他在国营菜市场虽然有份工作,可也是不死不活的表面风光,比不上外头那些当倒爷的,鬼知道他多羡慕他们兜里的票子!要不是猪肉是从肉联厂拉来的,他恨不得自个儿出去摆摊卖猪肉呢!

家里女人嫌他挣不到钱还早出晚归不见人,孩子嫌他身上猪屎臭,想要啥玩具也没钱买,比别人家的娃娃可怜多了。最近,他就在盘算着,要不自个儿买两头猪,杀了拉到自由市场去卖?

黑市上,猪肉已经卖到一块一斤了,可他在这儿不用票也只能卖到九毛,问题是每月死工资,卖多卖少也落不进他口袋。在外头可不一样,哪怕多一分钱那都是他自个儿的!

刘惠学着弟媳妇那风情万种的好朋友一样,撩了撩头发,“哎呀,我这也没啥门路,就自个儿做呗。”

她又把那个被“大团结”塞得胀鼓鼓仿佛下一秒就要涨破肚皮的小黑包放回去,拎上那条五花肉,刚转身,就跟刘珍碰到了。

“姐你怎么在这儿?”刘珍背上背着不到一岁的胡峥,脸上擦着死人白的鸭蛋粉,颧骨上还涂了两块大大的红色,很像日本艺伎……瘆人。

刘惠退开两步,故意晃了晃手里的三线五花肉,“当然是来买菜。”

“可你不是在牛屎沟嘛,来城里干啥?”刘珍狐疑的看着她的肉,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

下一秒,她的视线愣住了,指着她黑油亮的包问:“姐你哪儿来的?”

刘惠挺了挺胸膛,刚要把自己家开工厂(作坊)的事宣扬出来,忽然就听刘珍大声斥责道:“姐你可别干不要脸的事儿祸害咱们,你妹夫下半年就要调市里去了,要知道你……”

她还嫌弃的补充一句:“你要真干了不要脸的事儿,我可不认你,小峥也不认你这姨妈。”

刘惠愣住了,她被她口口声声的“不要脸”三个字吓住了,一时竟忘了解释。可她刘惠也不是吃素的,“刘珍你说谁不要脸呢你,我咋啦我就不要脸了啊?”

“要说不要脸,谁敢跟你比啊,你看看你好好的一张脸画得鬼似的,咱们娘给你天生的好脸你不要!”

其他人“噗嗤”一声乐了,可不是嘛,刘珍这妆画得,真鬼见愁啊,还厂长太太呢,白拿那么多好东西不会用!

刘珍现在红的可不止两个颧骨,整张脸都涨得通红,鸭蛋粉都盖不住的红!

“你胡说八道!”

刘惠跟小妹的对决,难得有这么得占上风的时候,她双手叉腰,大声回骂:“我胡没胡说,大家看不见吗?亏你还是厂长太太,这么多年城里白待了,一点长进也没有。”她故意亮了亮自己的皮包,似乎是在说“这样的皮包你有吗?”

嘿,刘珍还真没有。

三个月前她就看见厂里其他太太用上了,她也跟胡雪峰磨过,可他哄着说“过几天买”,没过几天就学顾家在阳城市与大河口之间买了块宅基地,也要盖房子呢!

而且,新地皮离顾家的新房子也不远,彼此能够互相遥望。这么偏僻她也忍了,关键是还要学顾家盖三层楼,她不同意,有这钱还不如给她买两样金首饰买个皮包呢,房子盖在荒郊野外,是能吃还是能喝?她以后跟太太们打牌怎么办,走路去到厂区得二三十分钟,风水最好的排位都让人抢了!

可任凭她一哭二闹三上吊,胡雪峰就是不改主意,地皮落实下来就开始找施工队,没几天“乒乒乓乓”就盖上了。她要再提买个时兴的皮包背背,胡雪峰就说她“一点长进也没有”“目光短浅”“这么多年城里白待了”……她这么多年在胡家没功劳也有苦劳,还生了儿子,凭啥丈夫要这么说她?!

丈夫说也就罢了,凭啥亲姐姐也这么糟蹋她?

刘珍越想越委屈,“呸!当谁都跟你一样在家种地,捡到泡狗屎都能宝贝呢,我一吃供应粮的我稀罕?”

嘴上说着不稀罕,可眼里的羡慕还是满得都溢出来了。好看又时髦的东西,哪个女人不爱?关键这还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她刘珍怎么说也是厂长太太,不背一个怎么对得起她的身份和地位?

刘珍紧了紧兜里的私房,冷哼一声,懒得跟泼妇吵架。

她回去跟娘说一声,让娘骂她去,看她还嘚瑟!呸!乡下土包子!

刘惠虽然没跟她大吵,可心情也大受影响,本来好容易抢着出来买个菜炫耀一把的,真真是晦气!回去要让几个妯娌知道,背后还不得笑话她?

刘惠这心里越想越不舒服,嘀嘀咕咕骂了一路,到家的时候看见春芽和小彩鱼也来了,彩鱼叫了声“妈妈”,盯着她手里的五花肉流口水。

再闹心,也是亲闺女,她的心情这才好转过来,把新皮包小心翼翼放写字台上,擦了擦压根不存在的灰尘,“等着啊,给你们做红烧肉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