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332)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爹娘你们看,这院子够大够宽敞吧?都有咱们两个大嘞,要是种荷兰豆和西瓜,得值多少钱呐?”刘惠领着公婆走过去,讨好的说。

虽然这几个月她时不时也会帮忙干点活,这大房子也有她的功劳,可让这么大的院子荒废着她也有点想不通,栽花种草能换钱?能当饭吃?

顾家几口早早的到了,赶紧迎出来,“他婶子来了,赶紧进屋坐。”超大的其他地方从没见过的皮质沙发,大大的双开门的组合柜,大理石的茶几,米白色的地板砖……所有装修都走的是大气有钱风。

她仿佛主人家似的,招待崔家人进屋,给他们泡茶,又带着他们每一层楼每一间房的看一遍。刘惠自然不甘示弱,抢在她开口之前就介绍了,这是阿柔他们卧室,这是幺妹的,这是书房……反正就是不提哪间是顾老太的。

不想让她噉瑟。

明明是两口子合力盖的房,搞得跟她儿子顾三一个人的功劳似的!再说了,这房子可是说好要过户给幺妹的,幺妹姓啥?她嘚瑟个啥呢!

崔顾两家人现在是较上劲了,只要涉及到崔绿真一家的,都要争个高低,所以,黄柔和顾学章都推说单位走不开,要晚点回来。

可怜的崔绿真不知道呀,她一放学就往新家跑,期待了这么久就要有大院子和大房间啦,肯定要带好朋友来玩儿哒!二楼左手第一间就是她的房间,大大的几乎占了半面墙的窗户正对着广阔的田野,此时看去一片翠绿,田野的尽头是几座矮山,翻过山去就是阳城市地界,再翻两座山就是煤矿集团的小白楼。

她的床也是特意新打的,一米八宽,够她和好朋友滚来滚去随便睡啦!铺盖是三伯娘绣的小熊猫,好多好多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的小熊猫呀!三开门的大衣柜是从厂里搬过来的,这么多年油彩画的小熊猫早已掉色,可她舍不得扔。

因为这是她跟妈妈第一个家置办的东西,她会带一辈子哒!

书房还没几本书,大大的落地书架倒是已经放上了,菲菲和丽芝羡慕得都快哭了,哪个女孩不想要独立的大房间呀?大到能摆下所有她们喜欢的东西!

大家看了一圈,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不能烧炕,对于睡惯了火炕的农村人来说,冬天没炕不知道要怎么熬过去。顾学章和黄柔当时一心想要盖广州那样干净清爽现代化的房子,却把这茬忘了。

不过,他们从房子设计到摆设物件儿,全都很“现代化”,光这一条就够让人羡慕的。搬家那天,院里痛痛快快的摆了十几桌酒席,亲朋好友同事们都把大房子参观了个遍,几乎人人竖起大拇指。

当然,机关小学的何老师也来了,带着她八岁的女儿。小女儿一见幺妹的小熊猫铺盖就挪不动脚了,“妈妈我也想要这样的铺盖!”

这年代谁家的都是大红牡丹花配大绿叶子,这么清新脱俗的实属罕见,谁不喜欢?何老师凑近看了看,“咦……我怎么觉着这针脚和图案都像我这包呢?”

她挎着的是一个精致的绣熊猫啃竹子的小包,不正是林巧珍一直做的吗?这几年卖不出去,她做得也少了。

另一个一起来的老师说:“五年前我也有一个,还挺牢固的,不过现在还是皮包流行。”特意晃了晃自己黑漆漆的人造革皮包,不无得意。

“肯定不便宜吧?我听她们说百货商店都买不到了,要提前三个月订货。”

“也不怎么贵,就八十多吧,图个新鲜。”

崔绿真带着她们参观,这都是妈妈的新同事,她不太了解,可那样的人造革皮包,她熟悉得很嘞!不止在百货商店看见过,在广州看见的更多,还有棕色的呢。

那皮革厂里多便宜呐,一溜儿的十几家厂子,货比三家总能买到更便宜的……要不是带不上火车,她们也能卖嘞。

诶等等!皮包带不回来,可皮革的原材料能带回来呀!三伯娘不就正好会做包包吗?阿姨们这是没见过三伯娘那化腐朽为神奇的巧手,如果给她一块皮革,她能做出大河口人从没见过的漂亮包包!

一个八十多,做十个就是八百多,一百个八千多……哎哟喂不得了,小地精觉着自己想到那么多钱就兴奋得心跳加速,手舞足蹈的跳着跑下楼。”妈妈,咱们家做包包叭,以后你就有背不完的不重样的包包啦!”

第150章

黄柔十分震惊, 闺女居然有这样的想法。

“真能带回来?”

崔绿真眨巴眨巴大眼睛,她也拿不准,“咱们先试试吧。”

当天晚上, 送完客人, 一家三口回了厂里, 因为是刚装修的房子, 顾学章认为气味太浓了,对身体不好,坚决要晾几个月。

小地精坐自行车后座上,颇为怨念的看着自家大房子越来越远,越来越小,早知道就用她的小鼻子吸一吸啦, 她能一口气把所有毒害气体吸干净哒!

小地精不止吸土气,还开始吸毒气嘞!

幸好两个大人不知道她此时的想法,不然得吐血。他们现在正在商量幺妹刚才说的事儿, 显然意见尚未统一。

“当真一切皮革制品都带不上火车?”黄柔有点失望, 其实她还挺心动闺女的主意,因为她信任三嫂的手艺。虽然没做过皮革的, 但只要给她几块皮革尝试几次,她一定不会让人失望。

这么多年三瓜俩枣的收入, 甚至有时候大半年也卖不出一个,可她依然坚持着, 没见自从大嫂和二嫂把这份心力用在其他事上后,挣的钱是她的几十个倍,甚至上百倍。

这份坚持足以证明,她是真心热爱缝纫制作这份手艺,享受缝纫给她带来的无穷乐趣。

现在有本事的想要搞事业的个体户们都把厂子挂靠在集体下, 光一个小小的大河口公社就出现五家这样的厂子,再多一个皮革加工厂也不难。

可顾学章却觉着她们想得太简单了,当然也不忍心打击她们积极性,只是委婉的说:“明天我去单位,打个电话问问。”

崔绿真开心极了,赚钱不仅能买许多好吃好玩的,还能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让她觉着自己越来越融入人类社会,越来越开心作为一个“人”的存在。

这问题放几年前她是不会思考的,可自从看过“汤姆叔叔”后,她脑海里总是冒出一些奇怪又深奥的问题,而且是爸爸妈妈和老师也不会得到解答的问题。

虽然一家三口已经精打细算竭力控制盖房成本,可因为工资涨了,物价涨了,水泥沙子等建筑物资和材料也一并水涨船高,他们的大房子严重超过预算。原本计划四万能带装修,谁知道加上一层地下室后,只够基本的主体建设,装修又另外花费出去六千多,再加请客伙食费,至少超预算七千块。

这照着大城市宾馆来的装修水准,好看是好看,可钱也烧得多呀!

七千块,要不是卖了两套房,又有幺妹的中成药分红,这年代谁家能拿得出来?!

新房的喜悦没持续多久,黄柔就后悔了。不是后悔盖房子,是后悔把房子盖得太好太惹眼,大河口和市区几十万人口来来往往都得从家门口过,谁过都得指着新房子说一句:这就是市里俩干部家的房子。

好像,干部就合该清贫,合该挤小麻雀,哪怕这钱是他们合法所得。

这不,她第二天去上班的时候,校长就意味深长的提了两嘴,让她身为国家干部要注意社会影响。

黄柔历来勤恳认真,在工作上从未被领导说过什么,忽然被这么一警告,她整个人心里还挺不得劲。瞬间一想就明白了,知道她盖房子,也去过新房子的不就昨晚的同事吗?

校长虽然有事没去,可有的是人回来说。

她刚调到这学校时,对她来说是平调,可对这个学校的所有人来说可是“空降”,多少人以为她是靠老公关系才来的,可这几年工作的辛苦和付出只有她自个儿明白,不是名不副实,尸位素餐之辈。

现在忽然又不声不响盖了那么好的房子,难免会愈发加重别人的猜疑,不知道的还以为两口子贪了多少国家财产呢!

她的猜测是正确的,没几天,顾学章下班回来的脸色就特别难看,吃饭时候居然还破天荒的喝了两杯高粱酒。

他以前从来不会自斟自酌的,只有亲朋来时才会陪着喝几杯。崔绿真奇怪的问:“爸爸你怎么啦?心情不好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