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322)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谁要浇花吗?”

春苗跟她住一个房间,此时也跟进来,好奇的盯着那根软管,小心翼翼像会吃人似的摸了摸,“难道是放水的?”

幺妹是个很有尝试精神的孩子,她立马在墙上的水龙头上拔了一下,“哗啦”一声,喷头里就喷出一股股细小的水柱来,像下雨一般自然,凉爽。

“原来是洗澡哒!”幺妹指着“大缸”说,“这个还能泡澡嘞!”

姐俩瞬间来了精神,别的还能稍等,可洗澡对于挤了三天两夜的她们来说,那是比吃饭睡觉还重要的,两个小土妞脱得精光光,一起爬进装满温水的浴缸里,一人泡一头。

当然,这是时隔很多很多年后,崔绿真再一次跟姐姐一起洗澡,上一次大概可以追溯到她一两岁的时候吧。她的眼睛,就跟两枚探照灯似的,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盯着姐姐看。

姐姐跟妈妈长得好像呀,胳肢窝和下面小妹妹的地方都有“头发”,她知道,卫生常识上说这叫“第二性征”,是女孩子长大的标志。

她下意识看了自己光秃秃的胳肢窝一眼,十一岁的她还是个孩子,还没成熟呢。她们班的女生里,胳肢窝成熟的好像只有两个,都是十四岁的大孩子了,像丽芝和菲菲,都只有十二岁,跟她一样。

不过,女孩成熟了真好看呀!

她红着脸悄悄在心里说。

而且,这招待所高级还高级在配备上,居然给她们准备了免费的随便用的洗发香波和香皂,这在外头可都是要有关系才能买到的物资嘞!忘记了顾学章在啥单位的她们,用了满满两大把香波,打了三道香皂,弄得浑身香喷喷的,才恋恋不舍地从浴缸里爬出来。

哦!可爱的,洋气的广州城呀!

小土妞们真是爱死你啦!

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四个香喷喷的没见过世面的家伙这才出门找吃的,来之前他们就听说大城市的国营食堂天黑以后还营业,果然在大堂一问,工作人员就给他们指了个方向。

那里的国营食堂还开着门,像明天不用上班似的,还坐着不老少客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小。

为了这趟广州之行,幺妹可是做过功课的,她大声对食堂阿姨说:“要四份肠粉,阿姨。”

“还要半斤叉烧。”

一副经常下馆子的模样,还挺像那么回事……嗯,如果,她的普通话不是那么字正腔圆的话。

***

吃完饭,大家也不敢四处乱逛,回招待所洁白干净的床上饱饱的睡了一晚,第二天,四人带着行李转了三趟公共汽车,终于来到春苗的学校。

这一届大学新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特色的一届,这在大门口报到处就可见一斑。都说是“新生”,可除了春苗这样十八九二十出头的,也有十四五岁刚初中毕业的,可谓“神童”,更有年纪比顾学章还大的老大哥老大姐。

多少人,本以为结婚生子,田间地头,车间哨所就是他们一辈子的归宿,哪成想居然还有这样的机遇?

人生的改变,总是来得这么突然,这么美好!

第147章

春苗的会计系, 是财经学校的王牌专业,考上就意味着以后将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财务工作。现在哪个单位不是财务人员最吃香?每月的现金工资都是从会计和出纳的手里点出来的,谁不敬他们三分?

能学这样专业的, 家里都有点家底儿。

而她的同班同学里, 绝大多数都是城市户口, 年纪最大的三十四岁, 是广东本地一家大单位的会计,最小的才十五岁,家境优渥的天才少女……春苗在里头,非常普通。

尤其是她一口带有石兰风味的普通话,两坨鲜艳的“高原红”,显得满满的村土气息。

把她安顿好, 见过班主任,留下双方联系电话,幺妹一家三口离开学校, 黄柔愁眉苦脸。

“妈妈你在担心春苗姐姐吗?”

“嗯。”在大河口, 城市和农村没有多大差别,因为大家都穷。可在这儿, 城市就是城市,农村就是农村, 一条天然的鸿沟横亘在中间。

她怕春苗会接受不了这个巨大的差异,女孩子一旦自卑, 各方面就会无形中的矮了别人一截。

幺妹想起那天的幻象,胸有成竹地说:“我姐以后肯定是很有出息的,她手底下要管外国人呢。”

黄柔笑笑,她有大多数这时代知识分子的通病,她不否认中国人的伟大, 可跟欧美国家的差距,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赶上的,在她有生之年,中国人想要管理外国人?

“小丫头真敢想,咱们中国人肚子还没吃饱呢,就想这些有的没的。”

崔绿真晃着脑袋躲开妈妈的手,“是真哒。”

顾学章心事重重,也没注意她们说啥,“走吧,孩子大了有自个儿想法,她要是连这点心理落差都处理不好,以后也难堪大用。”

幺妹点头:“嗯呐!”

黄柔哭笑不得,就像他们手里有多大的事业等春苗继承似的。这父女俩,真是越来越像了。

走到公共汽车站,他们要坐的汽车班次很少,等了许久没来,幺妹就提议步行,四处看看。广州城的建筑物跟阳城市区别不大,五六层楼已经算“高楼”了,大马路倒是挺宽的,可也没几辆汽车,最多的还是自行车。

尤其刚下班的点儿,密密麻麻的自行车涌出来,像勤劳而忙碌的蚂蚁群一样,幺妹左手牵着妈妈,右手牵着爸爸,和“蚂蚁”们并排走在人行道上。

春苗的学校位于广州最热闹的地方,周围百货商店多,菜市场也多,买菜的人更多,有的菜摊子直接摆到了市场门口。

“卖鱼哒!”幺妹嗅了嗅鼻子,晃晃妈妈的手。

菜市场门口摆着一对竹箩筐,看服装不是市场内统一工装袖套,估摸着是私人来卖的。黄柔大为吃惊,摆摊设点这么大胆的吗?

下一秒,幺妹已经拽着他们走过去了。

小地精长这么大,真没吃过几次鱼,两只手指头就能数过来。石兰省是高原内陆省份,湖啊海的基本没有,河里的小鱼小虾还不够半大孩子捞的,崔家多亏有小彩鱼和春晖,不然还真没机会吃上。

大河口国营菜市场?对不起,那儿只供应猪牛羊。

她馋兮兮的咽口口水,软糯糯的说:“妈妈,鱼诶……”

黄柔受不了,心都化了,走过去发现一条三四斤的大鱼居然只要七八角钱,约等于两毛钱一斤?!

黄柔心动了,这样的鱼价,哪怕做一桌全鱼宴也才几块钱!

“这是什么呀伯伯?”小地精忽然发现,在鱼筐子后面还有个掉了漆的搪瓷盆,里头是半盆青黑色的东西,有拇指那么粗,中指那么长。

顾学章笑道:“这不是虾爬子嘛,只是咱们大河口的没这么大。”

可不是,牛屎沟坝塘里也有,可那是火红色的,而且特别特别小的时候就让人逮了,以至于她长这么大还没见过成年虾爬子什么样。

怎么办,虾爬子小地精也想吃!

超想吃!

“妈妈,爸爸,书上说鱼虾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对小孩大脑和身体发育特别好诶……”

两口子被她逗得哈哈大笑,黄柔点点她俏生生的小鼻子,“没锅怎么做呀,又带不回大河口。”

幺妹大眼睛滴溜溜一转,“那儿,妈妈那儿有食堂,咱们去点鱼吃叭,点五斤,再点五斤虾爬子,我能吃完,保证不浪费!”

大人们哪还有不同意的?挣钱就是给她花的,出来一趟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那还有啥意思。一家三口抬头挺胸走进不远处的食堂,可惜这点儿人太多,桌子全坐满不说,还有人端着碗站着吃呢!

幺妹踮着脚尖看玻璃橱窗里的菜品,一段段的鱼,一尾尾的鱼,一片片的鱼,红的鱼,黄的鱼,白的鱼……还有通红的大虾爬子……呜呜,她要馋死啦!

人类怎么能这么幸福呀?!

两个大人看她馋兮兮的简直可怜到家了,忙牵着她出门,哄道:“听话,咱们去前头看看。”

这么大个城市,肯定不止这么一家国营饭店,大河口都有两家呢。

可惜,顺着大马路走啊走,走了好久好久,再遇见的食堂都是这样人满为患。小地精的口水,都快把裙子流湿了。

眼看着已经走离了闹市区,再走就到河边了,顾学章赶紧找到一个骑自行车的男人问:“同志你好,请问这附近哪儿有吃饭的地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