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294)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要是今年再让水稻受灾减产,到年底大家都饿肚子,还不得把他祖宗十八代给骂得活过来?农村人不争口吃的,争啥?

“唉!”崔建国跺了跺脚,决定不管了,他就是要回村。

虽然天已经快黑了,可他带着手电筒,夜里到家,明儿就能开始干活。顾老二同他对视一眼,两个庄稼汉子一拍即合,走!

幺妹刚到门口,遇见偷偷摸摸的他们,仿佛看见大救星,“大伯二伯,快点儿回村。”

“嗯?!”

“半夜三点地震,快回去叫大家撤离。”她急得小脸通红,眼睛里水汪汪亮晶晶的。

可崔建国和顾二却神色尴尬,明明风平浪静的,这闺女咋还说地震呢?井水冒泡也冒那么久了,要震早震了吧。

幺妹一看他们脸色就知道,无可救药了。眼珠子一转,“我跟你们回去,咱们快走!”

来到楼底下,跟“骑猪少女”们说一声,他们就往村里去。

此时,天已经黑了,雨还在下,打着手电筒的他们,比白天出山时困难多了,因为基本全是上坡路段,烂泥滑得人直往下坠,要不是两个伯伯一手一个的拉着她,小地精不知要跌多少个马趴。

偏她还不敢乱用灵力。

白天“井水冒泡”用了快一成灵力,待会儿说不定还能用上,就是吓,也要把村民们吓走。

***

且说顾学章,去了公社,发现书记和主任都不在,文书说上县里开会去了,要明儿下午才回来。革委会委员们都是各大队的书记和队长,平时也不坐班,他找了一圈,只找到个妇女主任。

这妇女主任一听他是牛屎沟的,忙问他知不知道崔建国和黄柔。

原来,这正是当年在劳教场上帮着高元珍说情的妇女主任,老大姐工作十分负责,下班了还没走,不然顾三又得扑空了。

听他说他就是黄柔的丈夫,老大姐对他印象很好,听说牛屎沟会地震,吓得“哎哟”一声,忙问他哪儿来的消息。第一反应——会不会是隐藏在人民内部的阶级敌人搞鬼?

去年河北大地震发生后,就有不少阶级敌人冒出来,散布谣言,说还有地震,吓得当地老百姓人心惶惶,引发了不少社会治安案件。

就她她也不信牛屎沟会地震啊。

顾三非常认真地把井水冒泡的事说了,又硬着头皮添油加醋编了些别的征兆,再拿出自个儿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的证明,老大姐这才半信半疑,给县里挂电话。

县里接电话的是革委会秘书,正准备下班,给她敷衍了事。

顾三一直紧张的在旁边听着,直接一把抢过电话,“让刘爱平接电话。”

刘爱平是县革委会主任,是整个红星县一把手。

对方被他的气势震慑住,这才赶紧去把一把手找来……左一个电话右一个请示,涉及到千多号人的转移,口头指示不算,还得等明天书面批示。

关键吧,万一村民不配合,有武装专干跟着去效果会更好,俗话说“敬酒不吃吃罚酒”嘛,可随着拨乱反正拉开序幕,全国各地的民兵队指挥部在上个月刚被解散!

你就说这巧不巧吧?

顾学章气得破口大骂,就这效率,别说提前转移,等着给村民收尸吧!

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公社文书和老大姐没法儿,只好带上两件蓑衣跟着他进村,心想能撤几个是几个,万一真地震那就是救命,没地震那也不至于被上头责骂。

可他们,还是高估了社员的觉悟。

准确来说,也不能叫做“觉悟”。社员们安安稳稳在家待着,有吃有喝有热炕头,粮食柴火牲畜老人孩子都在这儿,你几个所谓的公社“领导”突然让大家伙撤离?

粮食柴火牲畜都带不走,一个劲赶你走,你愿意?

张大力兄弟几个骂骂咧咧,哪儿也不动不摇的,凭啥走?

就是几十个老人,也哭着喊着不走,这可是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他们的爷爷奶奶爹娘在这儿出生,把他们养大,他们又养大了一群儿孙,大家好好的安居乐业,凭啥要走?

就是八抬大轿也不会走的。

平时不怎么对付的世仇可以追溯三代的老头老太们,仿佛在此刻心照不宣的结成某种联盟,大家并排站在村口,“看谁家的不肖子孙敢走,有种你们就从我们尸体上踩过去!”

妇女主任在基层这么多年,还没遇到这么不讲理的人,这可是为他们好啊!没占他们一分钱便宜啊!

然而,对于安土重迁的农村人来说,让他们舍弃自己家族奋斗了几辈子的地方,那就不是为他们好!是要他们老命!

甚至有老人叫来了自家子孙,扛着出头顶在村口,直接不让文书和妇女主任进村,顾学章要不是看在他是同村后生的份上,也险些不让他们进去。

双方僵持不下。

三人好话歹话都说尽了,村民就是不愿走也不领情,他们只好丧气的往回走,寄希望于明天市里派公安来,只希望不要夜长梦多。

谁知走到半路忽然遇见崔建国三人,“你们怎么来了?”

幺妹把叔叔叫到一边,小声的把半夜三点地震的话说了。她看过他手腕上的梅花表,现在已经十一点半了,大松树是植物,对时间的概念不是特别准,它说“大概三点”,绝对是比三点早的。

顾学章一咬牙,“走,咱们回村。”

妇女主任和公社文书是不大愿意再去的,说句难听的,那些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老头老太,埋几个才好嘞!不见棺材不落泪,该!

况且,这事不好办,他们看着也不像地震的样子,到时候把村民撤走了人家不恨他们?顾学章是市局干部,反正有功轮不到他们,有错绝对是他们背锅。

一个推说家里有急事,一个说身体不舒服,溜了。

三个大人一个孩子,鼻尖上开始冒汗,是真的怕了,不知是不是错觉,仿佛脚下的土地已经开始震动了。

村口,团结一致取得胜利的社员们,嬉笑着各回各家,渐渐沉睡在各家热炕头上。雨越下越大,临晨一点的牛屎沟,亦如以前的每一个深夜,安静祥和。

幺妹看着熟悉的村落,熟悉的大槐树,榕树下的石头被一代代孩子们的屁股蛋磨得光滑黑亮,村里每一堵墙,每一棵树,都是那么的熟悉,那么可爱。

是啊,可爱的牛屎沟啊,她最爱的地方啊!

她在这儿呱呱坠地,在这儿蹒跚学步,在这儿牙牙学语,在这儿吃到人生中第一口饭,第一个果子,第一条泥鳅……哦,可爱的牛屎沟啊。

幺妹抹抹眼泪,怜爱而不舍的摸着她曾经喜欢过的一草一木,大槐树,牛卵树,栗子树,翡翠兰……还有她第一次发现自己能听见小草草说话的狗尾草,老狗尾草已经死了,活着的是它的子孙后代。

这一晃,从她地精灵力觉醒到现在,已经七年了。

她深深地爱着这个地方,她的爱,不亚于那些安土重迁的老头老太。

“叔叔,我们去敲锣吧。”她擦了擦眼泪,从厨房找出三个铁盆,每人一把锅铲菜刀,凡是能发出巨大声响的东西,她和大伯从村尾往村头敲,顾家兄弟俩从村头开始,与他们相向而行。

“哐当哐当!”

巨大的声响,震醒了睡梦中的村民,他们披着衣裳站在门口,以为是谁家又着火了。

“地震了快跑啊!”

“地上鼓包了,要地震啦!”

幺妹用她的灵力,在地面上造出一个个不断往上鼓的包块,也不大,就铁盆那样,可也足够吓坏村民了。

井水冒泡他们没亲眼看见自然不信,可地面鼓包是就发生在眼前的,全村的树也不知道是发什么疯,疯狂的抽动着,扭动着,拍打着他们的房屋,有的屋顶直接让枝条给拍飞了。

几乎是风起云涌,飞沙走石。

这下,村民们慌了,赶紧把七老八小的叫醒,收拾包裹。

可也不知道是幺妹的灵力诱使地震提前发动,还是地震真的来了,牛屎沟后的山峰开始发出“哗啦”巨响,似乎是有一头怪兽被放出牢笼。

“哐当”声响个不停,牵牛赶马的,捉猪的,鸡飞狗跳的,小孩老人狂哭的……全村发动起来,可也来不及了。

村尾的邱家人哭爹喊娘跑过来,一路哭一路往村口逃,“山垮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