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215)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高元珍怕他没说清楚,急忙补充道:“妹子的三千块我会还,只不过现在手头……”

黄柔已经不是十年前的清高读书人了,她现在想的都是怎么在这动荡恐慌的局势下最大限度的保全家人好友,挣到多多的钱,给闺女一个好的生活。

而照他俩这个模式,一个拥有灵活的脑袋瓜,一个不怕苦不怕累的拼劲……以后的路绝对能走远。

入伙他们,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事儿!

幺妹眨巴眨巴大眼睛,轻轻摇摇她的袖子:“妈妈,我想吃橘子罐头,你要是入伙,我以后是不是就能有吃不完的橘子罐头啦?”

三个大人全笑了,小作坊真能摇身一变成大厂子,别说橘子罐头,就是龙肉鲍鱼罐头也任她吃!

几乎是毫不犹豫的,黄柔点头,“三千块姐也别还了,就当我投入的资金。”

“这怎么行?哪有投这么多的?”高元珍慌了,这不是他们赤裸裸的占她便宜吗?没有这三千,她就承包不下来,这可是她的启动资金啊!

“姐先听我把话说完。”黄柔坐在小板凳上,认真道:“我因为要上班,走不开,这罐头的生产制作储存和销售我都无法参与,都得靠姐和哥,我这就是一闲人,两成都是厚着脸皮拿的。”

“怎么就是闲人了,你也是出谋划策的呀,就连幺妹也帮着想办法,要不是她提醒桑葚……我现在还不知道用啥果子呢。”冬春季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是拿着钱也买不到任何果子,没有原材料,小作坊到现在也不可能开工!

要说桑葚农村哪儿没有?可能想到用它做罐头的,幺妹还是第一个。就连市第一罐头厂的老师傅都说,他做了这么多年罐头,还是第一次听说呢,早怎么没想到啊?

当然,只不过是工艺更复杂些,储存时间更短些,颜色不那么赏心悦目罢了。

这小吃货的嘴巴,就是有品味,办法就是比困难多!

被夸奖的小地精,抿着嘴笑起来,看来,她一辈子的橘子罐头是有着落啦!

但高元珍终究是不同意两成,双方拉锯半天,说好给她四成,三千块就算投资了。

要是别人,肯定觉着少了,毕竟这年代的三千块不是小数目,普通双职工家庭要不吃不喝挣六七年呢。可黄柔看的却不是眼前,而是今后。她相信,以他俩的配合和投入,十年后的罐头厂绝对不止一个厂,那时候的四成代表的可不止这三千块。

再说,换个角度想,她不用辛苦劳动,不用费心经营,啥也不用干,就跟把钱存银行似的,定期就有分红,这不香吗?

三千块存银行,一年也没多少利息,哪怕十年后也到不了三万块,可在高元珍王满银的手里,这完全有可能!

他俩没想到事情商量得这么顺利,这么简单,一时间,又是感动,又是惊喜,大家都忘了已经到饭点,开始畅想规划起未来的阳城市第一大罐头厂——高氏老字号罐头厂嘞!

当天晚上,黄柔小声的把事情跟顾三说了,他只是抬抬眉毛,“真投了?”

“投了。”黄柔以为他是不高兴,解释道:“因为这钱是年初二给他们的,没来得及跟你商量……”

顾三摇头,看着头顶天花板,“我正想问问,前不久市面上流出的高氏桑葚罐头是不是就你这个姐姐搞的,事情有点大。”

“咋啦?治安队又要抓人了?”黄柔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这才刚起步呢,又被盯上了?生吞活剥了倒爷刘向前还不算,现在连社员承包也要遭殃?

她急急的说:“这作坊可是李家沟生产队请示过公社,公社又请示过县革委会,才同意承包的,他们卖罐头也有介绍信……合法合规!”

顾三抱住她,笑了,“你急什么,我话没说完。”露出一口洁白的整齐的牙齿。

看他这么轻松,肯定不是坏事,黄柔这才松口气,捶他两拳,“说话不一次性说完,故意的吧你?”

顾三翻身将她压在身下,亲了一口,“我们书记尝过罐头很满意,说等桃子和橘子上市的时候准备订做一批,省得我们还跑省城进罐头,光运费成本就不低。”

而且,不光运费高,还有个问题,是最近被人提出来的,他这几天早晚大会小会不能按时下班,就是为这事闹的。

第113章

本来, 县供销联合社统管着下头十几个公社供销社的进货、配送问题,大部分货品他们都是直接从市百货公司拿,少部分可以自行采购。

像冬天的棉花, 年前的布料烟酒糖茶, 四季罐头这些紧俏货, 去市百货公司排队也不知道要排到猴年马月, 所以县社就会想办法自行采购。

像红星县现在的联合社书记,从事多年的采购工作,与许多国营食品厂、棉织厂都有深厚的关系。他手里维系下来的关系,用起来也更顺不是?价格上可以谈,质量也能挑着好的来不是?

可奇怪的是,最近半年, 门市部售货员和许多顾客同志都反应,他们买到的许多东西质量不好,穿用的没几天就成破烂货, 吃喝的直接就是腐坏变质的, 有些顾客上门反应,主任还给人骂了一顿。

好巧不巧, 前几天有个老太太来买了午餐肉罐头给她小孙子,打开罐头是臭的不说, 午餐肉都直接生蛆了!

老太太也是个较真人,当天就带着臭罐头来门市部讨说法, 又被主任骂了一顿。可谁也没想到,这位老太太她不是普通的老太太,人侄儿在县革委会机关当主任呢!

本来,就在同一个县里,抬头不见低头见, 她要早报革委会主任的名儿,别说骂她,就是八抬大轿把她送到家都可以,现在搞得……在全县的干部工作会上,当着几百人的面,书记被革委会主任拎出来教育了一顿。

从此,“县供销社卖的东西生蛆”就成为一句家喻户晓的传闻,有条件的都去市百货买,没条件的除非万不得已,不然也不进门了。

县社人员的工资是死的,可油水和福利是活的,全靠销量盘活,现在销量断崖式下跌,职工们能乐意?

在红星县也算有头有脸的老书记,在县大会上丢了脸不说,回来底下的员工都在闹工资低,提着要加工资呢!书记老人家回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把主任副主任叫过去,狠狠地批了一顿,还让主任反省他的工作态度问题,这事没完!

主任本来就是个等退休的老头儿了,犯了这么大的错干脆推说血压高,心里胸闷喘不上气,扶着墙都站不稳了。

老书记也是跟他差不多的老人了,自然明白这种感觉,更不可能真逼着他怎么样,毕竟一辈子的老同志了,把人家逼出个好歹来,他也别想安享晚年不是?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他一眼,干脆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年轻力壮的顾学章!

美其名曰:副主任嘛,以后这“大好河山”都是你的。

顾学章也有往上走的心思,正缺一个突破口呢,他不怕事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接就接。

当然,面子上他还得“不情不愿”的苦恼一下,表明自己是刚来的新人,手底下没人,对县社所有人事也不熟悉,怕到时候……得,老书记生怕他不接,直接连人事任免权也一并打包给他了!

这就是开完几天会后,他给自己争取到的便利,而接下来,就是找到突破口了。黄柔也有自己的烦心事,小两口说一会儿知心话,继续各回各床。

第二天,幺妹已经早起习惯了,妈妈刚起床,她就跟着坐起来,等黄柔洗漱完回房换衣服才发现她卷着头发揉眼睛呢。

“小丫头怎么起这么早,你们已经放假了呀,你又忘了吗?”

幺妹揉着眼,对哦,她已经放假啦,可是——“妈妈,我不睡懒觉,是不是特别乖呀?”

黄柔给她脑门上亲了一口,“嗯,是很乖。”

“那妈妈你能再帮我借几本书吗?我想看《小象波波的故事》。”

这是一本带精美插图的儿童读物,她听徐老师讲过上面的第一个故事——“小象波波在热带森林里”。可她也跟胡峻一样,光听截取的某一个片段是不够的,那就是盲人摸象,管中窥豹,她想要完完整整的一整个故事。

可惜上次去市图书馆的时候没找到,她可遗憾啦。

黄柔想了想,小丫头不要穿不要玩儿的,就图本书,一点儿也不过分,“行,那你跟叔叔去县城吧,那里也有图书馆,正好我中午就不回来给你做饭了,要开考前研讨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