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214)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高元珍摸摸她脑袋,“你妈妈呢?”

“妈妈还没下班,叔叔也没下班,但我会做饭啦,姨妈快进来,我能做饭给你吃,保证不会让你和弟弟饿肚子哟!”

高元珍笑起来,把身上斜挎着的包包取下来,捶了捶腰才坐下。快四十的高龄产妇,又是头胎,这身子骨真受不了,随便走两步就喘,这腰啊,是站久了疼,坐久了疼,躺久了也疼。

幺妹很贴心的给她腰后垫了个枕头,“姨妈,满银叔叔呢?他没来吗?”

“来了,在下头停车呢。”她这么大的肚子,王满银不放心,总是走哪儿跟哪儿。

“呀,太好啦!”幺妹高兴的拍手,“姨妈你坐着,我给你做饭,啊。”她小大人似的卷起袖子,站到小板凳上,端出中午吃剩的肉菜。

“行啦行啦,姨妈知道你能干,但你还小,不能碰炉子,乖乖坐着,姨妈坐一会儿就走。”

幺妹有点遗憾,知道丽芝和菲菲都会自个儿热饭热菜后,她也跃跃欲试,每天看着叔叔妈妈做,她都早看会了。可大人都怕她被炉子烫伤,坚决不让她自个儿做吃的。

小地精其实很聪明哒,不会烫伤自个儿的呀。

“说啥呢,这么开心?”王满银进来,依然扛着他那副拉风的蛤蟆镜,身后还背着个双肩包,一双锃亮的皮鞋,一看就是南方潮流年轻人的打扮。

“说小绿真呢,这么小大的人儿居然就会做饭了,比某些二三十的大人还能干呢,你说是不是?”

王满银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的反驳:“不就看见一次嘛,我也是被街道主任叫出去帮忙,不然你哪次来我不是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就跟没住过人似的?”

“还说你那街道主任呢,他答应你的工作呢?养殖场都开大半年了,也没提了吧?”

王满银讪讪的笑,他算是看出来了,高元珍看人比他看得准。他们雨花街道办的养殖场,本来说好年后就让他去上班的,为了感激街道办领导的关照,他给每家送了个猪头,几十个鸡蛋,还请他们上国营饭店搓了一顿,谁不拍着他肩膀叫“兄弟”?

这不,礼也送了,客也请了,等到养殖场一开工,全是他们的小舅子大姨姐,他想屁吃呢他!

这件事给他的打击,让他彻底认清“朋友”的面目,也不得不佩服高元珍的眼光……虽然说吧,他老娘和舅妈也没少给他讲这些道理,可别人讲的跟高元珍讲的,效果就是不一样!

爱听八卦的幺妹,立马明白过来,小大人似的坐他们中间,语重心长的说:“满银叔叔,你就好好听我姨妈的话叭,以后姨妈生的小弟弟才会听你话哟。”她想了想,总想用个成语或者歇后语什么的,“嗯,这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

高元珍“噗嗤”一声乐了,哈哈大笑,“对对对。”

王满银挠挠后脑勺,居然害羞了,他喜欢听这话,仿佛……他们是一家三口似的。

高元珍倒是来了兴致,“那你说说,小弟弟身体好不好?”她目前最关心的可不就是这个?

幺妹仔细的用灵力感受一会儿,“非常好,还非常调皮呢,在肚子里翻跟斗!”

高元珍一听,乐了。她没怀过,不知道别的女人怀孩子啥样,可她肚子里这个,是真调皮,每天翻来覆去的倒腾,白天能从左边翻到右边,晚上又从右边翻到左边,到点儿了没吃饭,他就在里头“打拳”,夜了不睡觉,他就在里头打哈欠,甚至嘘嘘……她这腰,一半是因为年纪大,一半是因为孩子太闹腾。

“真翻跟斗?!”王满银口水横飞,激动得不行。

“是哒!”

“嘿嘿,这可是个小调皮,以后我给他……给他……嘿嘿……”他笑着笑着,心里也跟着期待和感动起来,生命呀,就是这么神奇,这么让人期待。

黄柔进屋,就看见他傻愣愣的看着高元珍的肚子笑,“姐来了?”

“才下班呢?你们当老师的可真辛苦。”高元珍也不用起来,就坐在沙发上,抚着肚子,笑得温柔极了。

黄柔把东西放下,“最近身体怎么样?”

“好着呢。”高元珍给王满银使眼色,让他把门关起来,这才从包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和一沓子钱。

“阿柔,这是五百块,我的罐头刚卖出去两批,只能先还你这么多,剩下的……”

黄柔按住她的手,“姐你说什么呢,我又不急用,你那厂子不能没有流动资金,你先用着。”

高元珍的“高氏老字号罐头厂”在正月十五就开张了,先让老师傅带着她和王满银学,等学会时间到了五月份,桑葚成熟的时候,她被幺妹提醒着,做了一批桑葚罐头。

桑葚这东西,农村漫山遍野都是,没有谁家之说,谁都能摘。她给村里小孩发工钱,以一分钱五斤的价格,也不用她动手,孩子们摘得又黑又甜,还把蒂给处理干净,她只要按照老师傅教的煮熟装罐就行。

孩子们拿到零花钱开心不已,都乐意争着帮她干活,孩子家长也没意见,反正这东西是无主的,谁摘到归谁,这么点钱虽然不多,一天下来勤快的也能摘到七八分钱,够给他们买好几支铅笔呢!

傻子才不乐意!

一方面是短时间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材料,一方面是低廉至近乎免费的劳动力,高元珍把成本控制到了最低,所以成品价格定得也不高。

一罐五毛钱。

五毛钱在黑市只能买到半斤猪肉呢,可在她的罐头厂却能买到一个甜丝丝的大罐头,虽然黑漆漆的颜色不大好看,可只要能让孩子甜甜嘴,又实惠,就有市场!

一开始,她还怕卖不出去,王满银打包票会去找舅妈,谁知道还没开始找人呢,就让公社单位上的给买光了。一个罐头至少能挣两毛,两千个罐头就是四百,对于种了大半辈子地的高元珍来说,这可是她以前几年的收入!作坊一年的承包费她一个月就给赚回来了!

这场小试牛刀,给她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难怪王满银一个劲鼓动她承包罐头作坊,这就是活脱脱的钱罐子啊!

而且,还是只属于她的钱罐子!

以前吃大锅饭,干多干少都是分一样的粮一样的钱,甚至她明明干两个人的活,却只有一个人的工分……现在一对比,这心里感觉就是天上的地下啊!只要肚里的小猴子不造反,她都全身心投在厂子里,几乎是没日没夜的煮,装罐。

拿出在生产队种地的力气来,自己给自己干活,多劳多得,她真恨不得连命也不要。

两千个罐头什么概念?别人一个同等规模的小厂子,十来个工人怎么说也要做一个星期,她叫着王满银,两个人,居然只用了五天时间!

要是有吉尼斯纪录,那他们绝对破了。

经过这事,王满银对她那真是深入骨髓的佩服啊!一个女人,怀着孕的女人,干起活来真是不要命的拼呐!她一女人都这么拼了,他这大男人还好意思偷懒?一半干到天黑,他就让她回家休息,他继续装到半夜两点多,她还挺着大肚子给他送宵夜……一来二去,他也不回市里了,那几天都住高家。

这不,两批罐头问世,就挣了八百多块,除去修机器的工钱,剩下就这五百了。

黄柔知道她现在正是起步阶段,差的就是钱,又给塞回去:“姐别跟我客气,手里多点资金,把作坊做大,以后做成怎么阳城市最大的罐头厂,也不枉幺妹念了那么久。”

高元珍豪爽大笑:“小丫头真这么说?”她喃喃道:“阳城市最大的罐头厂?那得多大啊……我可不敢想,先把这一屁股的债还清,心里就踏实了。”

可她这样刚强有能耐的女人,难道真的不想吗?

那是不可能的!

想到王满银给的建议,试探着问:“如果,我是说如果,我真想把厂子做大……妹子你想不想……”她犹豫一下,斟酌着不知道该用个什么说辞。

因为她现在还差黄柔这么多钱,现在钱没还上不说,又要拉黄柔入伙,她自个儿都觉着臊得慌。王满银倒是大方多了,直截了当道:“我们想问问你,要不要入伙罐头厂?”

“入伙?”

“对,现在元珍占八成,我占两成,如果你愿意的话,她给你两成,咱们一起把厂子做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