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番外(151)

作者:写离声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重生 打脸 甜文 关键字:主角:沈宜秋、尉迟越 上一世,沈宜秋战过白月光,斗过朱砂痣,过五关斩六将,从没落世家女熬成皇后,终于熬死了狗哔男人,荣升太后。 谁知脚底一滑,撞死在皇帝棺材上,回到还没出阁的十五岁沈宜秋眼一睁,发现回到了新手村,气得把眼一闭翻了个身:爱谁谁,老娘这回不伺候了尉迟越回望人间最后一眼,却看到不讨喜的皇后一头碰死在自己棺材上。尉迟越深受感动,重活一世,他决定对这个爱惨了他的女人好那么一点点……点击展开

用这些琐事占据自己的心神,他们才能暂时忘记时间,忘记这座城的命运,忘记一切。

再熬一日,熬过这一日就好,沈宜秋在心中不住地默念。

天色一点点暗下去,厚重的云层像铁灰色的毯子,覆盖着原野。

经过一天的猛攻,突骑施人也已是强弩之末,他们坚持不了多久了。

铁灰色的云慢慢变成旧银器的颜色,五步开外便分辨不出人的面目。

快了,沈宜秋和谢刺史用眼神鼓舞彼此。

最后一缕光被黑夜吞没,沈宜秋仿佛已经听到了突骑施人收兵的号令。

然而就在这时,只听东边传来“訇”的一声巨响。

众人循声望去,顿时大惊失色,只见昏暗的天幕中,长夏门上的门楼轰然倒塌,火光自下窜起来,烟柱直冲霄汉。

谢刺史大骇:“他们定是将城门下挖空,纵火烧门……快保护娘娘……”

话音未落,周洵等一众将士死守的南门也顶不住了,高举火把的突骑施骑兵如潮水般涌入城中。

城破了。

……

城墙上的弓弩手调转箭镞的方向,向着第一批冲入城中的突骑施士兵射去,然而不过是杯水车薪。

城门一扇扇打开,曾经固若金汤的城池门户洞开。

一队队突骑施士兵如同火焰长蛇,从洞开的城门中游入城中,所过之处燃起一簇簇火焰。

到处都是哭声与喊声。

一些百姓拿起柴刀、斧头和棍棒,所有能找到的武器,保卫家园和妻儿,然而他们的抵抗在身经百战的突骑施骑兵面前便如挥舞着木刀的三岁孩童。

更多人躲在里坊、佛寺、官衙中,然而墙垣和木门根本拦不住来势汹汹的突骑施士兵。

富庶繁华的塞北江南令他们双眼放光,墙越高,门越厚,意味着里面的金银丝绸和漂亮女人便越多。

不过在这城中有一样战利品,比一切财宝都更珍贵——燕国太子妃。

死的可以换一百个奴隶和一千头羊,若是能捉到活的,可以得两百个奴隶、两千头羊和一百匹马。

沈宜秋和谢刺史快步下了城墙,邵泽等五六个侍卫将她护在中间。

然而他们其实无路可退。

城中到处都是烈火和浓烟,兵刃相击之声不绝,有寥寥无几的大燕守军直到最后一刻还在殊死抵抗,更多的是突骑施人自己为了抢夺钱财打起来。

一队突骑施骑兵发现了他们,足有上百人。

为首之人铠甲、兵刃皆与众人不同,显是军官。

侍卫们虽然武艺高强,对上这么多人却没有把握能胜。

邵泽道:“走!”话音未落,手中长刀已经出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一个突骑施士兵斩下马,反手一刀,又结果了一人。

包围圈出现了一个缺口。

几人便即一拽缰绳,掉转马头,朝着相反的方向策马狂奔。

沈宜秋紧紧伏在马上,紧紧抓住缰绳,手中还握着那把小胡刀,上面镶嵌的宝石深深嵌进她掌心,她却毫无知觉。

众人策马狂奔了一阵,后面马蹄声渐远,追兵没有跟来。

沈宜秋心头忽然一凛,往左右和身后扫了一眼:“谢使君呢?”

谢刺史虽是一介文士,但在边塞任刺史,自然时常骑马,他的骑术不逊于那些侍卫。

然而他却不动声色地慢慢落到后面,待太子妃一行渐远,他调转马头,对那些穷追不舍的突骑施士兵喊:“我是灵州的长官!”

那突骑施将领勒住缰绳,打量了这笨拙微胖的中年男人一眼。

谢刺史颤抖着手从腰间解下绯色鱼袋:“看,这是证明。”

那将领将信将疑。

谢刺史连说带比划:“捉住我是首功,把我带给阿史那弥真,他会奖赏你们。”

那将领面露迟疑之色,他的目标虽是燕国太子妃,但能捉住灵州刺史,大将军定然也有重赏。

他翻身下马,走到谢刺史跟前,伸出手,用蹩脚的大燕官话道:“鱼,给我。”

谢刺史将绯鱼袋递给他。

突骑施将领打开鱼袋的抽绳准备查验,谢刺史从一个突骑施士兵手里借了火把,殷勤地凑上去替他照明。

就在那突骑施将领翻看鱼符的时候,忽然感觉脖子上一痛,不等他回过神来,鲜血已经喷溅出来。

他这才发现那看着懦弱无用的燕国官员,手里握着一把锋利的匕首,他张了张嘴,没发出一声就倒在了地上。

谢刺史有生以来第一次杀人,此时满身虚汗,双股打颤,几乎站不稳。

那些突骑施骑兵立即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高嚷着谢刺史听不懂的突厥话,纷纷拔出刀,但却没有立即砍向他,似乎拿不准该杀还是该活捉。

谢刺史吓得闭上眼睛,几乎跌坐在地上,他扶着马,勉强撑住。

他是大燕的朝廷命官,必须站着死。

他迫使自己睁开双眼,举起匕首架在自己脖子上,凛然道:“大丈夫何惧一死!”

不等突骑施士兵们商量出结果,只听裂帛般的一声响,眼前的男人已经割破了自己的喉咙。

谢刺史在火光中看见自己的血像红绸般蒙住了他的眼,令他忆起自己第一次穿上绯红官服的那天。

他慢慢阖上眼。

他谢孝节不是狗官。

第118章 援军

尉迟越带着两千禁军长途奔袭,星夜兼程,日行三百里,只在万不得已时停下秣马,让马匹和将士稍作休息。

这段路程便是急行军也需三日,而他们只用了一日半。

第二日午后,他们终于翻越了贺兰山,渡过河便是灵州城了。

尉迟越知道对岸定有敌军把守,而禁军将士人困马乏,必须养精蓄锐才能作战,心中焦急万分,仍不得不下令原地休息一个时辰。

将士们饮了马,吃了些干粮,席地而卧,枕着杂草便昏睡过去。

尉迟越一天一夜未合眼,却没有半点睡意。

贾七拿了水囊和干粮来:“殿下整日未进粒米,多少用一些吧。”

尉迟越点点头,接过水囊喝了一口,又逼着自己吃了一口饼,却梗在喉咙中难以下咽,又喝了口水勉强咽下,便将水囊和饼都还给了贾七:“你也去睡吧,一会儿渡河有一场硬仗。”

贾七眉头动了动:“娘子吉人天相,一定会化险为夷的。”

尉迟越的目光与铅灰色的天空一样沉:“孤知道。”

好不容易重活一世,他们好不容易走到今天,一定不是为了分离。

他遥望着对岸,灵州城的轮廓依稀可辨,他五指不觉握成拳,指甲深深嵌进手心。

等待的时间无比漫长,一刹那仿佛拉成了一年。

好不容易熬完一个时辰,他立即下令开拔,骑马从浅滩涉水渡河。

太子料得不错,他们在渡河时遭遇了大批突骑施人的阻击,放眼望去密密麻麻一片,粗略估计少说有五六千。

尉迟越命弓弩手放箭。

大燕禁军弓弩精良,射程远胜突骑施人的弓弩,数百支羽箭带着啸声向敌军飞去,犹如一场急雨。

禁军将士个个精于骑射,几乎箭无虚发,突骑施骑兵一个接一个中箭从马上栽倒下来,顿时方寸大乱。

尉迟越趁着他们阵脚大乱,举起长刀,一夹马腹,带着数百前锋率先冲入敌阵。

众将士见太子身先士卒,顿时士气大振,高喊着冲杀过去,一时间刀光箭雨,血肉横飞。

突骑施士兵一路打到灵州,不曾遇到过这样悍勇又精良的军队,很快溃不成军,领军的裨将被尉迟越一箭贯穿眉心,跌落马下。

太子将长弓背到背上,抽出配刀,一勒缰绳,调转马头,朝着敌军的帅旗冲去,挥刀一劈,便将旗杆劈成了两半。

突骑施士兵见将领被杀,帅旗又被斩断,惶遽不已,顾不上抵挡,一时间狼奔豕突。

尉迟越正要带兵掩杀过去,只听大地隆隆作响,那些逃窜的突骑施士兵重又折返回来,他们后面是一大支突骑施骑兵,由远及近,黑色的帅旗迎风飘扬。

尉迟越脸色一沉,那是阿史那弥真统领的主力精锐。

他握紧手中刀,朝灵州城遥望了一眼,心中道:“小丸,等我。”

……

灵州刺史府,后院正堂。

一众女眷瑟缩在墙角,紧紧盯着门口。

谢夫人一手抱着不满一岁的幼女,一手搂着长女,匀不出手来,便让八岁的长子紧紧靠在她身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