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反派王爷后,他高升了(36)

作者:沙舟踏翠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 重生回来的秦妍书成了不好惹的秦三姑娘。 所有人都觉着她嫁不出去了。 那刚回京的二皇子萧昱却亲自求了旨意,八抬大轿把她娶回府。 所有人都惊呆了。 秦妍书却吓坏了。 这位二皇子将来可是会夺嫡失败、被削爵夺地!跟着他,将来岂不是要酱菜配粥一辈子? 秦妍书T_T:重来一次,为何依然如此苦命! 不曾想,到最后,萧昱竟牵着她的手登上了那最高位。 秦妍书傻眼了:……发生了什么事? ——小剧场——<点击展开

又有“学市”之称,北周庚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有“绿槐垂学市,长杨映直庐”之诗句。唐元稹《学生鼓琴判》亦言:“期青紫于通径,喜趋槐市;鼓丝桐之逸韵,协畅熏风。”

后还以槐借指学宫、学舍。唐武元衡《酬谈校书》诗云:“蓬山高价传新韵,槐市芳年记盛名。”

自唐代开始,常以槐指代科考,考试的年头称槐秋,举子赴考称踏槐,考试的月份称槐黄。

3、祥瑞象征:

槐树在周时期就被赋予了象征吉祥的特性,《太公金匮》载:“武王问太公曰:‘天下神来甚众,恐有试者,何以待之。’太公请树槐于王门内,有益者人,无益者距之。”说明槐树具有神异的色彩。

民间俗语“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说明槐树象征吉祥的寓意。

古代人深受“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认为槐树的荣枯被视为兴衰灾祥的征兆。《后汉书·五行志》载:“灵帝熹五年十月壬午,御所居殿后槐树,皆六七围,自拔倒,树根在上。”又,“臣昭曰:槐是三公之象,贵之也。灵帝受位不德进,贪愚是升,清贤斯黜,槐之倒植,岂以斯乎!”是说汉灵帝时,朝内六七围粗的大槐树无故自倒,根竖向上,有人认为槐是三公之象征,如此,正和朝廷贤愚不分,黜忠进奸相一致,东汉大概要亡了。果不其然,不久东汉就被灭亡了。

男女主的一番言语机锋,就是在槐树的种种含义上引申开展的。

第018章

面对袖手旁观的素心,茫然无措的萧晴,再想到那位毫不客气着人来催膳的萧昱,秦妍书只觉脑门隐隐作痛。

她叹了口气,站起来:“厨房在哪?”

萧晴不解:“现在问厨房干嘛?我们还是赶紧拟个菜单让他们快快做吧。”她苦着脸,“只是这个时间……回头哥哥又要给我摆黑脸了。”

秦妍书摇头:“已经这个点了,做饭太慢了。我们去厨房看看有什么食材。”

萧晴蹙眉:“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呢?”

“看了再说。”秦妍书不再跟她多解释,朝素心道,“劳烦素心姑娘带我们走一趟。”

素心福了福身:“是。”伸手,“三姑娘,公主,这边走。”

看这架势,这位公主到了庄子几天,还没到过厨房?

秦妍书微哂,暗中摇了摇头。

萧晴见她们都看着自己,想了想:“好吧,那我们去看看。”

出了小隐厅,早前走出花厅的女婢们立马跟了上来。

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厨房走。

所幸庄子不大,很快就来到位于庄子东西边的大厨房。

他们这厢进门,厨房里原本忙叨叨的太监们立马停下动作,缩着脖子站起来。

一胖太监背对着门口站在厨房中间盯着他们,见状立马嚷嚷:“干嘛呢干嘛呢?还不赶紧的,小心——诶,公、公主!”噗通跪下,“公主万福。”

“免礼免礼。”萧晴没心情管他,随意摆摆手就转回来,“妍书,现在是不是赶紧让他们干活?”

苦口婆心教了一上午,成果喜人。这不,这位公主这会儿简直是拿她当主心骨了。秦妍书暗叹了口气。估计平日也是被下人拿捏得死死的。萧昱找上她,估计是病急乱投医吧。

言归正传。

厨房的管事早前就被吩咐过,没有公主下的令,他们不许擅作主张准备膳食。前几日也确实是按部就班,公主身边的侍女会早早带着单子过来点单下菜,加上庄子里菜品少,都是那么些菜来回倒腾,省了自己想菜单,他们还轻松。

可今儿,眼看到饭点了,公主那边还没有丝毫动静,他们自然着急。擅作主张他们是不敢,但什么都不做也是不可能的。饿着了主子,他们铁定得遭殃。故而,厨房管事想了想,干脆绕了个弯、取了个巧——让人把能做的准备都做好了。

炉子里烧着火,锅里热着水,盆里洗好择好的菜,削了皮的瓜……

进门那会儿,秦妍书还看到一名小太监将只杀好了、褪了毛的大白鸡往身后掩。

她轻舒了口气。

恰好萧晴问起,她点头,笑道:“别急,已经有了法子。”她转过头,问地上的胖太监,“殿下侍卫的午膳准备得如何?”这边丝毫没有动火的状况,想必侍卫的膳食是另有厨房准备。

胖太监抬头,瞅了眼萧晴,呐呐。

萧晴急了:“问你话呢。”

“回、回公主,大人们的膳食是外院厨房准备的,小的、小的不知。”

“让人去问问,看看外院厨房今儿有没有熬汤,有的话盛一锅回来。”

胖太监看向萧晴。

萧晴怒斥:“还不赶紧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