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621)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他选的这个地方,非常有意思。

宁寿宫是玄明帝当年奉养他的亲生母亲,孝明皇太后颐养天年的宫室。

但是众所周知,玄明帝幼年登基,他的母后实际上是垂帘听政的掌权皇太后,虽然后来还政给玄明帝,却还是在后宫操纵前朝。

以至于她的宁寿宫,乃是在皇城内外东路,占据了大内东北部一大块长方形的院落。

建成了皇宫里的城中之城。

宁寿宫建筑群,宛如紫禁城的缩影,也分前朝、后寝两部分。前部有九龙壁、皇极门、宁寿门、皇极殿、宁寿宫,规制分别仿紫禁城中路的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宁寿宫的后部又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有养性门、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景祺阁和北三所,东路有扮戏楼、畅音阁、阅是楼、寻沿书屋、庆寿堂、景福宫、梵华楼、佛日楼,其中畅音阁为宫内的演戏楼,其建筑宏丽,全称为宁寿宫畅音阁大戏楼。

西路就是俗称“紫禁花园”的宁寿宫花园,主要有古华轩、遂初堂、符望阁、倦勤斋等建筑,是公认的宫中苑精品。

只是自从孝明皇太后居住过后,那里一直封闭,但绝对是宫里头少有的好去处,以前他们用的宁寿宫地方,只是在前宫用广场,或者去听戏,而不是全部。

现在么,成康帝入住之后,他的那些妃嫔们也都要跟着搬进去,宁寿宫很大,足以安顿下成康帝所有的女人,包括贵妃娘娘她们在内。

不过李钊没有同意:“我的后宫没人,几位住在那里都习惯了,不用搬迁那么麻烦。”

成康帝也不至于非得要人跟着去宁寿宫。

有名有号的妃嫔当然有独立的宫室,不想搬去宁寿宫,宁寿宫再大,这么多人挤进去,住的肯定不宽松,现在新帝没有后宫,她们在后面住着也可以帮忙管理一下后宫的事情。

李钊就是这么想的,反正他不会去后宫。

成康帝也就带了几个可心的年轻貌美的女人住到了宁寿宫。

李钊继承大统,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他的帝号也定了,本来想叫“昭和”的,被平南王激烈反对。

赵仁河反对的理由说的支支吾吾,但是必须不能叫“昭和”:“你要是敢用这个年号,我就回南边去,死也不回京都了。”

“那叫昭仁?”

“你都皇帝了,还想着招蜂引蝶呐?”

“承平?”

“你躺平了?”

“和通?”

“合同么?”

“成业?”

“不好听。”

俩人说了一大堆,也没确定,最后平南王想了个好主意,让文武百官起名字,然后李钊当面抓阄,抓住哪个是哪个。

最后名字就定了下来:武阳帝。

比起成康帝,武阳帝的帝号更高级一些。

武,是因为李钊从军十二载,战功无数。

阳,是因为李钊跟平南王,额,在一起。

年号倒是很快就确定了,建业。

第一年,就叫武阳帝,建业元年。

当然,这一年,还不能用,因为成康帝退位的时间是四月份,李钊的帝号和年号,要明年才能用。

这一年用的帝号依然是“成康”,年号依然是成康帝定下的年号。

三日之后,成康帝就退到了宁寿宫,随行的还有魏潇公公等伺候他的人,以及蓝星御医在内。

而李钊直接入住了干清宫的养心殿,在那里起居,他的昭王府,成了潜邸。

也叫潜龙邸,指皇帝即位前的住所。

这地方一般有两个处理办法,一个是空着,留作纪念;一个是给皇帝的继承人居住,因为“潜龙”也指尚未即位的太子。

结果李钊这位新的武阳帝,还没举办登基大典呢,就下了第一道旨意,他的昭亲王府,依然让平南王的人住着。

但是平南王呢?

李钊让人打包了平南王的东西,直接送入了养心殿。

养心殿的冬暖阁,是平南王赵仁河的新住处。

李钊现在还没有登基,要年末的时候才可以举办登基大典,然后大朝会,让属国来人都知道换了新主子,然后才可以登基称帝,只是现在大家都当他是万岁爷了。

李钊也同样开始大刀阔斧的干了起来,首先就是召人入京。

“你把我的人都召入京城?”赵仁河看到李钊忙忙碌碌的写了任命,一批一批的圣旨往外批发,因为太多了,咱的圣旨论批来说。

“你的那一伙人我都眼馋多久了?”李钊当了皇帝当然百无禁忌,跟赵仁河说实话:“好不容易我当了皇帝,当然要重用他们了,还有我的人,也要重用,最妙的是,他们根本不冲突。”

如果是以前的话,大概会有利益冲突,但是李钊发现赵仁河那一伙人都是做实事的,跟朝廷上的一些势力,一不冲突二没瓜葛,行事作风完全不同。

而且那些人都非常特别!

小河亲自教导出来的人,可以大肆的使用,还可以用这些人的那些特别之处,遮掩住小河的特别。

小河只需要跟他把好大方向就行。

另外,李钊还让人准备了一些册封用的东西,他要给小虾米,赵宣正名。

朝中不少人都知道了此事,但是奇怪的是,承恩公府依然毫无动静。

承恩公一没有出面,二不接受贺礼,三不叩拜新君。

他们家就跟过死门子似的,能联络有亲的就几家人。

众人都猜测,或许是因为,高慧当年是未婚先孕,所以羞于见人?

当时高慧跟皇太子已经有了婚约,六礼都要走起了,结果就……忍不住偷尝禁果,珠胎暗结了?

虽然这种事情放在别的地方,可能会引起众人的唾骂,风气也会受到影响,但是放在皇家却要另说了。

何况这些人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成康帝对平南王如此优容,李钊也对平南王如此信任。

原来平南王养了个凤子龙孙在自己的名下啊!

怪不对成康帝对他那么放纵,把皇宫都炸成麻子脸了,也没把他怎么样?

怪不得成康帝对平南王太妃海氏那么厚赏,好像从一开始就赏赐的十分优厚,区区一个妾室,不仅被扶正成了王妃、王太妃,还是超品王太妃。

又细想一想,平南王府岂不是绝后了?

这儿子都不是自己的,平南王也真是豁出去了。

不过,儿子不是自己的,那么平南王也不老,是不是应该,大概,可以,找个王妃生一个了?

这一年很忙碌,成康帝的确是去了宁寿宫养老,但是一应开销可不少,各种好药材都要先供应宁寿宫用,其实李钊很健康,他基本上不生病。

所以宫里的太医啊,御医都是可太上皇成康帝那边先用的。

而李钊对于享受没有什么概念,小汤山行宫那边的反季节青菜啊,瓜果梨桃的也都是先供应太上皇那边。

所以这一年以来,成康帝没觉得自己生活质量下降了,反而因为不用操心那些朝政,他这边是歌舞升平啊!

一开始的时候,蓝星给他泄气,他全身都动弹不得,那个时候成康帝吓死了好么,后来慢慢地调养,等到了深秋,就起驾去了小汤山行宫。

在那里泡温泉,疗养了一个冬天,过年都没回宫,只传了旨意过来,让李钊举办登基大典,还说自己年老体弱,就不折腾了。

他倒是省事了。

李钊也不在意,年终的时候,他就办了登基大典,虽然很折腾人,但是属于他的天下,终于名正言顺的拿到了手里。

就连小虾米,也被人找到了,他们一行人从蒙古草原又去了西边的维吾尔,年前回到了平南王府,过了年,就会起程来京。

第533章 建业元年

本来,李钊跟赵仁河他们还对成康帝有所防备,但是根据蓝星的话说,成康帝现在有点半身不遂,吓坏了,积极地配合治疗,也不吃肉了,眩晕症虽然好了很多,但是底子已经垮了,泄了气之后,这气血是流动的慢了点,但也没有让他康复,而是带病延年。

病歪歪的好不了,不能操心,不能理事,更不能大喜大悲,总之,跟个玻璃人儿似的,重不得碰不得。

最近在行宫里倒是待得舒服。

因为每日泡温泉,吃青菜,舒坦了许多的成康帝,暂时没有起什么坏主意。

反正成康帝身边,有三分之一的人手,是他们的卧底,李钊跟赵仁河倒是不担心他突然出什么馊主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