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571)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赵仁河听了目瞪口呆:“卧槽!谁干的?这也太解气了。”

“是啊,不少人拍手称快,刘王氏在那一带名声可臭了。”海太妃觉得跟儿子八卦很有成就感。

赵仁河却想到了那一日,成康帝的话。

“听说润娘的男人在府里的手艺不错,还被宫里头找去做了一顿饭呢,他那拿手的宝塔肉,一品豆腐羹,让万岁爷很满意,还有他媳妇儿的冰糖雪梨汤,也很让孙皇贵妃喜欢,一人得了一百两金子呢!”海太妃还挺羡慕:“全府的人都知道了。”

赵仁河笑了笑:“那可挺好,这夫妻俩发财了。”

海太妃又说了几件八卦给儿子听,赵仁河充分体现了一个好儿子的态度,不管老娘说什么都很感兴趣,张家媳妇儿生了个儿子,从此在婆家就一手遮天了;东城的徐家跟北城的王家结亲不成结仇了!因为徐家的闺女,躺在了王家老爷的床上!

赵仁河:“……这么劲爆吗?”

“这有什么?”海太妃又跟他八卦了一下好几个更劲爆的消息。

反正让赵仁河知道,这个看似是架空时代,但是细细品味,依然是人生百态。

幸好第二天,李钊告诉他,南边来消息了:“第三批人平安到达东瀛。”

“那我能回南边了?”赵仁河有些舍不得:“不想走呢。”

“你也走不了。”李钊把人抱到自己的怀里:“这第三批才去了五十个,跟第二批到达的一共才一百人,算上家仆书童跟常随,也就三五百个人,跟东瀛三五百万人口相比,太少了。”

“何止啊,简直是杯水车薪好么!”赵仁河一听这比例,差点翻白眼:“就是派去一万五千人,也防不胜防好么。”

“所以,他们还要派去第四批。”李钊告诉他:“不过,合适的人,没几个了,我们就有了机会。”

“哦?”赵仁河看了看他。

“你明天就知道了。”李钊抱着他,很是平静,在这个时候,他不能急躁,也不能有任何慌乱的表现。

在外人面前他都是胜券在握的样子。

“好,我等你告诉我。”赵仁河喜滋滋的抱着他的脑袋,亲了一口他的额头:“我男人就是厉害。”

“我并不厉害。”李钊却将头,埋在了他的怀里:“有的时候,我都感觉自己要被逼疯了,看到那个人的时候,恨不得将他从龙椅上,扯下来。”

“放心,我们有的是时间,跟他慢慢的斗。”赵仁河乐了:“不要急,我们胜利在望啦。”

“嗯。”李钊在他怀里嗯了一声。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赵仁河就知道了,派遣的事情一说出来,朝廷里的文武百官就再次炸庙了。

第三次派遣的时候,京中众人是千方百计的想躲开,虽然说,第三批人平安到达了,可是谁能保证,第四批人能不能平安到达?

东瀛虽然美好,油水足,但小命更重要!

而且还有大臣提议:“既然被平南水军大营攻陷的东瀛都派人了,那安东王的那三座城池,是不是也得派人去看看了?”

去高丽三城,那有的是人举手报名要去“看看”。

高丽好啊,高丽在陆地上,没有海难的风险,安全啊!

虽然要过鸭绿江,但是现在鸭绿江两岸都在自己人手里头,不怕。

“可是安东王那边暂时不需要人去治理民生。”成康帝一看,去东瀛没人,去高丽三城倒是有人。

这积极地都没眼看了。

朝堂上此事待定,但是回头这帮人肯定钻营,要去高丽,不去东瀛。

成康帝犯愁了啊!

只好叫李钊去养心殿,跟他议事,李钊又拉上了赵仁河。

“东瀛毕竟是平南王打下来的地盘,他有一定的了解。”昭王殿下的话,说的很认真,成康帝也就让赵仁河旁听了。

赵仁河说是参与议事,实际上就是去吃的,在议事的时候,就抱着个黑白芝麻饼吃的那叫一个欢快啊。

成康帝喝了半杯茶,问昭王:“你怎么看?那边的人那么少,能有什么用?海大将军又给朕上奏折,还给朕写了一封私信。”

他示意魏潇公公拿了出来,递给李钊:“你看看吧,在信里头跟朕是大吐苦水,要求朕派人快点,不然怕他的那一半水手士兵们,在东瀛过年!”

“海大将军也是着急了,这大将军都回去了,却把士兵们丢在东瀛,恐怕底下人也有些坐不住了。”李钊看了看信,里头果然是海大将军的口吻。

说的都是大实话,而且还说,一百五十个人不够,起码要来一万五千人才行,这都是最少的估计了,东瀛人只要吃饱了喝足了,他们很听话的,也就是说,此地民生很重要。

不是所有人都想着一直打仗下去,占领了东瀛之后,其实东瀛那边只有一些小规模的冲突,还不是跟百姓,是跟那些不甘心的贵族。

士兵们在东瀛,更多的时候,是监工,而不是在当一个士兵。

还有运输粮食,运送布匹,指点东瀛百姓盖房子,迁徙村落居住在一起,还有海边的港口守卫等等。

这么干也没有军功可以立,赏赐也没有他们的份儿,要不是海大将军给了丰厚的奖金,每个月每人多领二两银子,这些人早就搭船回来了。

不想留在东瀛了。

“如今那里最高的官儿,不过是个知府,同知的还是温照,这可没法儿看了。”成康帝头都疼。

“父皇,不如这样吧,那位知府,也是个能臣干吏,不如越级擢升他为东瀛总督。”李钊这么提,是因为那人是成康帝的心腹,不过,那个人是个碌碌无为之辈,也是个很好收买的人,早已经被王旭用手段收入麾下了。

“他?他这人才能是有一些,但是性格不行,整个碌碌无为之辈。”果然,成康帝就有些不太喜欢让这个人当总督。

“父皇,在东瀛那个地方,或许碌碌无为更合适一些,他无为而治。”李钊却道:“而且总督也不见多少人,只需要他高高在上的坐着,手下人自然会打理妥当,儿臣想着提拔温照做按察使,他的政绩不错,加上又是皇亲国戚,身份正合适。”

“你怎么不提议,让他做东瀛总督?”成康帝有点探寻的看着李钊。

“他的身份不成的,不管儿臣乐意不乐意,他都是儿臣的表兄,亲表兄,东瀛本身就是平南王打下来的,平南王跟儿臣亲近,您是知道的,朝臣们也都知道,要是温照去做了总督,又有不少人该唧唧歪歪了,儿臣烦,也怕您烦心,而且按察使也不错,不高不低的,大表哥是承恩候了,二表哥都官居正三品,在通政使司,都当了通政使了,总督最低也是正二品,没道理三表哥超过二表哥,年纪,阅历和政绩都不合适。”

其实,是因为怕温照太过出头,被人注意到,而且成康帝也不会真的给温照总督的头衔。

“你说的不错,你舅舅这几日虽然不说,但是听到你三表哥平安到了东瀛,很是高兴,你舅母还把温照的媳妇儿跟孩子都接到了承恩候府暂住。”成康帝乐了:“那就让温照担任按察使,他这身份也压得住,”

赵仁河听到了这里,不得不佩服李钊,一开始其实他们的目标,就是让温照成为按察使。

现在这个目标,实现了。

李钊还是老样子,面无表情,也看不出来高兴不高兴。

成康帝看他这样子,就有些气闷:“那你说说,安东王那三座城池,何时能派官?”

新文《东北家养人参娃》求收藏,谢谢!还有三天过年哦!

第495章 中秋·自助

“看安东王的意思,他要是处理好了,自然会请朝廷派驻官员,处理不好,那三座城池,不知道能不能在我们大顺朝的名下长久的挂着。”李钊说话非常不客气:“何况,安东王手下打仗可以,治理民生可不擅长,看看海大将军吧,着急上火的都要跳脚了。”

想到海大将军的脾气秉性,成康帝就笑了:“也是,这些将军们啊,只管打仗,不管民生治理之事,人之常情,他们啊,就不爱这些细索的活儿。”

李钊点头:“嗯。”

成康帝一噎,赵仁河那边已经吃了个半饱。

他们俩在这里又用了一顿御膳,成康帝让人做了冷面:“朕这个夏日里啊,就吃这个最爽快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