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570)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好几双眼睛都看着平南王,平南王赵仁河挠了挠头:“你们说什么呢?”

喜娘也有些紧张了:“我那点事情,还要告御状?”

身为京城人士,告御状没少听说,但是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自己亲身体会。

“你带着这么一个妇道人家入宫,到底要干什么?”成康帝看平南王的意思,不是来找麻烦的,倒像是一头雾水,没明白他们的意思。

所以成康帝就问了出来。

“啊?臣想到了一种吃食,叫冷面,夏天吃最合适了,而且这可是独一份,臣先请万岁爷享用,然后臣不是有个火锅店吗?那里夏天就做烧烤,卖一些凉皮儿,不过,臣想把冷面也加进去,到时候,就说这是万岁爷吃了都说好的冷面!”赵仁河在一边喜滋滋的说着他的盘算:“这样就能有很多人吃了!”

他想的可好了,成康帝听得哭笑不得:“所以,这是个厨娘?”

“万岁爷,这是喜娘,她会抻面,做出来的面条好吃。”赵仁河道:“不如让她去御膳房,做一碗冷面来?臣带了各色食材。”

“贾田,带她去御膳房,做几碗冷面来,哦,要什么用什么随她的便。”成康帝哭笑不得的吩咐人:“再来几个小菜。”

“是。”贾田公公也是一脸黑线:“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喜娘去了御膳房,成康帝跟赵仁河聊天,:“还以为你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进宫来找朕,结果是烧龙尾啊。”

“不是的,本来那天回去也没什么,可是昭王殿下总是看着饭食发呆,一问他就说,是想起您用膳不香,进不去多少膳食的事儿,他担心您这样下去,身体会扛不住,那些补药什么的,也不能当饭吃啊,还有绿豆汤啊,喝多了也不好,臣就想着,弄个别的吃食,给您开开胃。”

成康帝笑了:“钊儿还是很孝顺的,他的孝心,朕知道。”

俩人聊了一会儿,赵仁河在成康帝跟前,给李钊刷足了好感,让成康帝心里头舒服了许多。

中午的时候,冷面做好了。

而且大中午的外面很热,冷面碗里头呢,喜娘放了两块荔枝大小的冰块,保证这面汤啊,从头吃到尾,都是凉丝丝的那种。

其实大顺朝有凉拌面,有凉皮、米皮等等凉吃的东西,但是没有直接放冰的吃食。

唯有冷面,汤里头放两块冰,偏偏这冰块不能吃。

成康帝跟赵仁河吃了一碗,觉得从嘴里凉到了心里头。

“这冷面的确不错,味道酸甜能开胃口,东西放得多,但是吃完却不胀肚子。”成康帝很满意:“这厨娘就在御膳房里做冷面吧。”

“那成,送她进来也是因为如此,不过这厨娘有个女孩儿,也带进来吧,小孩子离不得母亲。”赵仁河跟成康帝说了喜娘的事情:“也是个苦命的人,她宁愿不要那对金镯子,也要换得女儿在身边,可见母女情深。”

成康帝不知道想到了什么,金口一开:“此等人家,简直不配为人!那样的婆婆,真是不慈。”

“肯定的啊,那老太婆,倚老卖老,最后拿了那对金手镯子,才将守寡的儿媳妇,跟小孙女儿放走,她在乎的不是儿媳妇守不守寡,小孙女儿的死活,要不是喜娘的姐姐润娘夫妻俩收留了她们母女,还给她们母女找个了活儿煳口,恐怕早就饿死了,而且润娘很聪明。”赵仁河道:“她没有给喜娘找个什么小户人家当厨娘,因为如果喜娘赚了钱,她那个婆婆,就会找上门要钱,所以她给喜娘找了昭亲王府的差事,喜娘的面做得很好吃,所以昭王殿下喜欢吃的面,都是她做的,有昭亲王府做靠山,她那个婆婆不敢来王府闹事。”

“她那姐姐,是个聪明的妇人。”成康帝点了点头。

赵仁河下午出宫,又把喜娘带了出来,第二天才将喜娘跟她女儿送入宫中,喜娘外面只有一个姐姐润娘在,而润娘跟她丈夫同样是在昭亲王府的厨房里干活儿。

喜娘只带了女儿,几身衣服,两个铺盖卷儿,进了宫,做厨娘,赵仁河还给了她几个荷包:“这里头的东西,你见过的,金花生,有的时候,出手不能小气,跟孩子在宫里头,谁都不能欺负你,再也不用怕你那婆婆找上门来了。”

“谢谢王爷,谢谢王爷!”喜娘跪地上磕了两个头,她的女儿还小,懵懵懂懂的不太明白事情,不过看到母亲跪地上磕头,她也跪地上了,不过头大身子小,跪地上就往前张了。

赵仁河赶紧将小家伙儿抱起来:“好了,喜娘,别这样,好好照顾妞妞,将来把手艺教给她,再给她嫁个好人家,你就当姥姥了。”

喜娘笑着留下了眼泪。

赵仁河回去之后,李钊才问他:“你这两日忙什么呢?带了个女人进宫?”

“是喜娘,给万岁爷做冷面呢。”赵仁河呲牙:“我知道他们误会了,搞笑不搞笑?区区一碗冷面而已,闹出来太多的笑话,耍了好多人。”

“你是开心了,王旭都要上火死了。”李钊抿嘴:“我也担心你。”

“放心吧,我说是你的主意,万岁爷很开心。”赵仁河笑道:“还有喜娘的婆家,也获罪了。”

这一点,是他最喜欢看到的结局。

“嗯。”李钊点头。

“对了,中秋的夜宴也要你负责,还有万岁爷的万寿节,你怎么想的?”赵仁河问李钊:“有个头绪没有?”

“你有什么妙招?”李钊还真要请教赵仁河。

感谢ㄗㄓㄣㄕㄘ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

第494章 实现目标

“你不会一点想法都没有吧?”赵仁河不敢相信的看着李钊:“一点都没有?”

“没有。”李钊老实的摇头:“我对行军打仗、处理朝政有安排,但是对于什么宴会,还是不在行。”

“放心吧,我在行!”赵仁河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干正事你去,这种事情我来。”

李钊揉了揉他的狗头:“你最聪明了。”

他的小河,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玩得开火器,还能安排好宴会。

赵仁河被揉的可开心,于是拿出来当年在公司上班的那股劲头,先弄了个中秋宴会的流程,然后开始挨个细节抠,半个月之后,才整理完整个中秋宴会的计划书。

厚厚的一本,果然是“计划书”啊。

绝对够一本书的厚度了。

出来看到了海太妃:“娘?”

“唉,过来吃饭了。”海太妃如今的慈善事业可忙了,轻易看不到人,这次能来书房,还是因为半个月没怎么看到儿子,这才来书房吃顿饭,顺便看看儿子。

结果今日李钊不在,只有娘俩儿在用餐。

摒弃了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海太妃告诉了赵仁河一件事情:“那个喜娘的婆家,就是进宫了的那个喜娘,她婆家遭殃了啊!”

“怎么了?”赵仁河早就忘了喜娘的事情,反正人进宫了,凭手艺吃饭,刚开始的那几日,听宫里的耳目说,喜娘的冷面很受欢迎,除了怀了身孕的孙皇贵妃之外,其他的后宫娘娘们可是很喜欢她的手艺。

前几日,每天都上百碗的冷面,各宫娘娘都打赏了她,最多的给了十两银子,有的给的是一根银簪,少的也赏了二两银子呢。

还有,喜娘很会来事儿,御膳房大师傅的小女儿,她看着不错,就收为徒弟,教她如何制作冷面。

冷面的配料明明白白,看一遍就差不多了,看二遍就记得差不离了。

不过冷面在于面条的制作上,配比不好的话,面条不好吃。

加上抻面这个技术,没有几年是练不出来的,所以喜娘一点都不怕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

她还想着,等宫里有了人会做冷面了,她就请求出宫去,因为她女儿要嫁人的,不能一辈子在宫里头啊。

赵仁河知道她在宫里头过得挺好,就把人抛之脑后了。

反正宫里头有人会照拂她们母女俩,他就放心了。

现在都过去半个月了,老娘竟然提起来喜娘的婆家。

“你不知道?”海太妃十分八卦的告诉他:“她的婆婆刘王氏,因为不慈的名声太盛,被刘氏一族的族长亲自叫去了祠堂,鞭笞五十,在祠堂里打扫卫生,伺候祖宗,不放回家里了,还有,刘王氏的二儿子、三儿子全家都流放去了边关,刘三根,就是刘王氏的丈夫,剩下他一个人在家守着呢,听说官府抄了家,别的没拿走,只拿了一对金镯子,以及房契,房子过户给了喜娘的女儿,刘美玉,那个才三四岁的女娃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