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501)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这玩意儿他还说不通,因为在古代,高血压叫“眩晕症”,谁血压高了不头晕啊?

“你不说,朕还真不觉得。”这两日天气冷了,他就喝了羊肉汤,结果不太舒服,但是这种不舒服是喝了汤之后,等到御医来诊脉的时候,他又好好地。

只有蓝御医跟他说,不要多喝补品,虽然说冬季是进补的好时候,但也不是谁,都适合进补。

他就跟李钊说了这些:“蓝御医还给朕开了公孙茶。”

“这个挺好,总比吃药强。”李钊对这个并不是很明白,但是只要说两句话就行了。

不用太过刻意。

虽然他见过好几次蓝御医,而且越看越眼熟。

离开皇宫之后,他就回了昭亲王府,赵仁河正在指挥人手给他老娘收拾出一个院子。

“你回来啦!”赵仁河裹着棉斗篷,看着人进进出出打扫房间。

“不用这个院子,直接去后头的松鹤堂住吧。”李钊直接叫方女官带人去收拾松鹤堂。

那是昭亲王府后院中轴线上的正房,按照一般王府的布局,那里是给王府主人的亲娘预备的,或者是王府主人的亲祖母之类的老妇人住。

松鹤堂是一个单独的院子,分成前后两进院,前堂后寝。

正房五开间,左右厢房八间,前院的正堂上悬挂着成康帝的御笔亲书“松鹤延年”四个大字。

所以这里就叫松鹤堂。

后院就是饮食起居之地。

赵仁河跑去看了一眼,回来有些为难:“我娘住那里合适吗?”

“合适。”李钊不想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院子他当初之所以让人保留下来,是想着有朝一日,海太妃如果真的来了,他就将人奉养在那里,不让眼前的人为难。

不然堂堂平南王府,在京城没有别院,总不能让海太妃住客栈或者朝廷的驿馆吧?

其实很早的时候,他就想到了……不然不会让人立着一个根本没有合适的老妇人入住的松鹤堂。

可惜,赵仁河却没想过这个问题。

李钊跟他说了今天面圣的事情。

“公孙茶……是用银杏叶制作的保健茶吧?”赵仁河乐呵呵了:“你父皇肯定高血压。”

银杏树,又叫公孙树,鸭脚树。

银杏叶的作用不用说,是活血化瘀啊!

“他身体出毛病了?”李钊的口气有点幸灾乐祸。

其实成康帝已经很注意保养了,但就是太注意了,就有些适得其反。

燕窝再好,也不能当小米粥喝啊!

“肯定是的,不过要想让他吃的清清淡淡,有些难,我们的人说,他最近爱上了东坡肉。”赵仁河一摊手:“贤妃娘娘还推荐了梅菜扣肉。”

据说贤妃娘娘这两道菜都非常拿手,还有羊肉汤。

“哦。”李钊心里暗暗盘算。

晚上吃饭的时候,赵仁河有点心不在焉。

“怎么了?”

“我娘要来了,住在你这里……?”

李钊默默地给他夹了一筷子的木耳炒鸡蛋:“吃饭,住处都安排好了,不住这里住去哪儿?我当她也是我母亲。”

“那可不敢高攀。”赵仁河顿时被他这话逗笑了:“你母亲可是大行皇后,我娘就一个渔家女。”

就算是成了太妃,那也改变不了出身。

虽然没有见过大行皇后,可是赵仁河却能从温侯爷的身上,看到一些东西,想必大行皇后也差不多。

谁让他们是兄妹呢,嫡亲的兄妹。

“没事。”李钊沉默了一下,难得问了一句:“你娘,喜欢什么东西?”

“我娘喜欢的东西多了去了,不过她更喜欢做点事情,比如晒个海鱼干,织个渔网之类的,还有种点菜。”赵仁河看着他,眼睛里头带着欢喜的笑意:“你这里能弄来吗?”

“不能。”李钊诚实的摇头。

“哈哈哈……你竟然信了啊!”赵仁河哈哈大笑,小舌头都要笑出来了:“我骗你的,我娘不会在这里乱来,更不会在你的王府里头织渔网。”

那就不叫生活趣味,那叫没眼力见儿。

不过李钊还是让人将松鹤堂重新布置了一番,甚至还在厢房里头弄了个纺车跟织布机。

还想起个暖棚种点菜,被方女官给拦住了:“这个不行,奴婢让人弄了点盆景放在屋里头,海太妃肯定喜欢花花草草,都是绿色的么,还有宫里花房那边送来的一些盆栽海棠,也不错。”

这样总比种菜雅致一些。

经过半个多月的陆地前行,海太妃终于在冬月初二这一天,到达了京城。

第440章 入城,入府

京城外城墙五丈高,城门更高。

永定门,是京城外城城墙的正门,位于京城中轴线上,于左安门和右安门中间,是外城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

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覆顶,威严耸立在京城的中轴线上。

面阔七间,通宽十丈左右;进深三间,通进深三丈多;楼连台通高九丈,寓“永远安定”之意。

城楼下为城台,前为开国的时候,增建的瓮城,东西宽十三丈,南北深十二丈。

“明朝的时候,在南京称帝的永乐皇帝朱棣下令将自己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升格为”北京”,此为北京得名之始,与南京”遥相唿应”……。”这一路上,也不是都坐在车里头玩耍,沈梅时不时的跟海太妃她们说一说京城的事情,尤其是到了永定门这里,高耸的建筑,威严的设计,让海太妃张大了嘴巴。

她在车里头掀开帘子就能看到城门。

而且太妃的规制,她的车架轱辘大,车箱不仅像个小房子还很高。

所以她也就看得远了许多,看到永定门,海太妃不由自主的呢喃:“好高大的城门。”

“这是外城,进城之后,我们还能看到内城的城门呢。”沈梅看着永定门,也很感慨。

当年走的时候,她真得为自己回不来了呢。

但是现在她回来了,来接爷爷了,她是坐着王太妃的车架回来的,虽然不是亲人,但是这几年朝夕相处,王太妃给了她母亲一般的温暖。

她对自己的母亲已经不太记得了。

小的时候记不住事儿,大了之后只是在家里被仆妇照顾,后来家里的仆妇随便给人开门,才让外人看到了她,借此威胁祖父。

是凑巧,还是早就有所预谋……她不知道,但是她知道,祖父将家里的下人和仆妇,一口气都发卖了出去,据说是黑煤窑子那边。

可是如果没有人照顾,爷爷一个老人,如何生活?

这也是她急急忙忙赶回来的原因,她没有跟爷爷提前打招唿。

她怕爷爷不同意她回来。

“进城!”贾田公公意气风发,这次出门办差九分圆满,比起头一拨去的人,他可以说是立了大功。

还把头一拨去的人好模好样的带回来了。

除了刘女官这个可恶的女子,其他的都很好。

一行人进了城门,就看到了平南王的王驾,以及昭亲王的王驾。

两辆王驾加上海太妃的车架,占了半个大道,其他人只敢贴边走,还没人敢说一句抱怨的话。

这明显都是“王驾”,他们可惹不起。

“娘!”平南王一声高叫,众人都听到了。

其中一个小官家的老太太,同样是坐在马车里,但是他们家的马车是单辕的不说,还只是一辆乌篷马车。

跟那边高头大马以及富丽堂皇的车架没法比。

掀开车帘子,那老太太看向那边的车架,远远地看着便很有威仪,又听到了那一声“娘”,不由得瘪瘪嘴。

她身边的小丫鬟东张西望,又有跟马车一样停在一边的一辆牛车上,有个平民的妇人,大着嗓门儿道:“那是平南王的王驾,来的是平南王太妃!”

“多少年了,都不怎么见到四方王府的人入京,最近也就平南王最活跃了,不过也只是他在京城,世子跟王太妃都在南边儿。”其中一个老头子看稀奇:“这怎么进京了?”

“平南王太妃啊!”那小丫鬟口气有些羡慕,有些唏嘘,看那边的盛况,眼神带着迷茫。

“啪”的一下子。

那老太太给了那小丫鬟一巴掌:“没见识的东西,平南王太妃又如何?那你去伺候啊?”

小丫鬟顿时脸就肿了,也赶紧低下头:“老夫人,奴婢不是那个意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