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500)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刘女官已经一脸汗水了,她发现这个仆妇力气不是一般的大。

“第四个是……。”扫地大婶的八卦能力非常强,但是八卦内容就跟她的能力成正比,非常的没有内涵。

等到她意犹未尽的说到第七个朱三姑娘相亲对象的时候,刘女官已经一脸的呆滞表情,生无可恋的坐在那里,好不可怜啊。

而另一边,贾田公公的确看到平南王府的人在收拾行囊,包括沈梅在内,他对沈梅的身份不是很了解,海太妃给出的解释是:“我老家邻居的女孩儿,唉,这孩子可怜啊,有个爷爷在京里头当个小吏,哦,如今致仕了,而她父母不幸遇难,家里的独子啊!如今就剩下她一个了,这回回老家祭祖,现在跟我一起北上,找她爷爷去,祖孙俩相依为命,我比他们强一些,起码我儿子还活着。”

这最后一句话,说的贾田公公身上冷汗都下来了。

要不是这两日跟海太妃接触的比较多,他都以为海太妃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您这话可说的严重了,平南王在京中那是赫赫有名啊,就算是在外海,那也是堂堂的战神一类的存在,平南王府数百年声望……。”不愧是宫里头出来的人,贾田公公一口气将平南王府从祖宗夸赞到孙子,花样繁多没有一句话是重复的!

让人不佩服都不行。

海太妃笑眯眯的听着,沈梅也非常娴静的站在那里,偶尔亲自给这位贾田公公换一杯茶,免得说的太多的话,口干。

三日之后,他们就启程了。

海太妃除却北边来人伺候她启程之外,还有她自己带的人。

沈梅自然跟随,不过沈梅没有将东西都带回去,而是在平南府她也买了一栋宅子,不大,三进的院落,带着一个小花园,以及两个东西跨院。

“沈宅”的牌匾已经挂了上去。

东西也送了进来,她这个举动,让李奶娘很满意。

到底是细作出身,沈梅的祖父就算是致仕了,那知道的事情也比她多,那可是个“老探子”!

小区全封闭,只有正大门可以出入,西边的侧门以及北边的两个小门都走不了了,还有正南边过车的那一道门也封了,送餐的小哥说,只能从大门进出,然后在小区里头找楼号,或者江湖下去自己从侧门的门缝里拿餐……

第439章 海太妃入京

沈梅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她想带她爷爷来南边定居,而不是留在繁华的京城,那里给她和她爷爷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回忆,所以她不喜欢那里。

而这个举动,也让南边的人放心。

沈梅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子。

海太妃的身份特殊,她的车架很大,跟沈梅和朱大娘以及朱三姑娘坐一起,后面跟着几辆马车,同样是几位贵妇人,宋大千他们都在东瀛那边没回来,就算回来了,他们也要留在这里主持日常事务,而喜枫、喜丹她们一群少妇,将孩子托付给了李奶娘看着,就收拾行囊,跟着海太妃入京了。

放海太妃一个人入京是不可能的,这千里迢迢的事情多了去了,所以商量了一下,喜丹等娘子军就去了五个,她们现在都是有品级的官夫人,何况在户籍上,她们都是跟海太妃有着亲眷关系,说是陪着老人家上京也说得过去。

再有,跟着海太妃的队伍里,有三十多个账房,五十多个新鲜出炉的探子实习生,这次如今就是为了给重月送去一些帮手。

另有蓝羽和蓝毅俩人,他们俩上京赶考,要考会试。

跟着大队人马走一个是方便,另外就是这些都是女眷,自己人这边也得有两个能抛头露面的男人主事才行。

一行人五百多,浩浩荡荡的出发。

最开始的时候是坐船,等到了一半路程就上冻了,北边冷啊。

故而弃舟登岸,开始走陆路。

车马延长三里地,不过打着黄色龙旗,这是皇差,到哪儿都有安排好的驿站,又有不少贵夫人来拜访平南王太妃。

看着外面的情况,海太妃扭头跟沈梅道:“当年我从东北回到平南王府的时候,也是这样,只是那个时候越走越暖,这个时候是越走越冷。”

沈梅给她拿来了一件墨狐皮的大氅,披在身上:“我们是去京里头过节的,还能见到王爷,您应该高兴才是。”

海太妃一想起儿子也就笑了:“是啊!”

随后又想起儿子的“另一半”,这笑容就有点扭曲了。

而“另一半”的李钊,正在宫里头跟成康帝汇报,他接掌了京城北门的防御,麾下只有五千人马,但是北门大营这里却被他管理的井井有条,最妙的是,他没往里头掺沙子。

他的人一个都没往里去,里头的人他也没有调动,只是这次他来,却是上了奏折,将北门大营一半的将官给弹劾了。

“如果他们老老实实,儿臣不会将他们怎么样的,但是在该守城门的时候,却跑出去吃酒赌博睡粉头,一旦发生什么事情,人都找不到,双王之乱才过去多久?”李钊今天来就是要告状的:“就这么玩忽职守,儿臣优待他们不是为了让他们玩忽职守的,看在他们都是立过功劳的份上,不对他们处以极刑,但是惩罚是不可避免的,且他们这样自由散漫也不好,需要加强锻炼。”

他的意思是要训练他们,而不是如今这样,一盘散沙似的,当自己立了功劳,就开始想不务正业,躺在功劳簿上吃喝了。

因为双王之乱,参与平叛的将士们都得到了丰厚的赏赐,还是皇赏。

内务府的金锞子银锞子那都是十足的分量,拿出去,一两银子能当一两半用,更有几个直接拿去做了聘礼的礼金,娶媳妇儿了。

这都无所谓,但是跑去跟粉头炫耀,跟暗门子的女人吹牛皮喝花酒,还是在当值其间,那就另当别论了。

李钊这人给人的感觉做事一板一眼,他不讲究什么人情世故,谁都以为他堂堂昭亲王,就算是当了京城的北门值守将军,也不会真的亲自去巡视城防。

以前北门是诚郡王负责守卫,他也只是挂个名头,从来没有亲自巡防过,就连诚郡王府的长史都没有来过,那里原本的负责人是诚郡王一个侧妃的娘家弟弟。

后来被荣郡王的手下给剁了脑袋。

要不然当时诚郡王回来,也不会从北门杀入,因为他们熟悉的地方,也唯有北门。

成康帝能交出去的也只有北门。

因为北门跟皇城离得远不说,中间还隔着一座山,而且北门外还有成康帝的驻军,上次是他故意去行宫的时候撤走了驻军。

不然十个荣郡王也别想控制京城。

“这的确是不好。”成康帝心里很恼火,那些人说实话,都是他示意旁人塞进去的,为的就是掌握城防而已,但是这些人一个个的都不争气,有了点功劳就给他丢人现眼,他的亲生儿子,元后嫡子都得披甲仗剑,忠于职守的去巡视城防,他们却在值守其间,跑去给他花天酒地,真以为有了他的默许,就能百无禁忌了吗?

北门要是有闪失,杀了他们都不够。

那是京师的北城门,京城的门户啊!

“所以儿臣弹劾他们玩忽职守,不务正业。”李钊早就看那些人不顺眼了,但是不能把他们怎么样,这帮人的背后站着的是五城兵马司,但是五城兵马司已经在双王之乱后被大清洗,成了成康帝手上的一把刀子。

里头都是他的人。

而对方也是拐了两道弯,其实还是成康帝的人。

要不然他也不会上奏折弹劾,早就亲自下手教训他们了。

不过这样一来,他就能名正言顺的搞掉那些人,换成自己的人手。

“这折子朕批了,交给你全权处理,你办事,朕放心。”成康帝将他的折子当场就朱批示下,然后给了李钊:“这几日在家可好?”

“没有在家,一直在北城门那里,天气冷了,您要多注意保暖,虽然羊肉汤驱寒不错,但也会引起眩晕症,还有红枣也不宜多食用。”李钊记得赵仁河的话,就这么跟他父皇说。

其实赵仁河只记得老年人都不该大补的,尤其是羊肉汤啊,大红枣这一类的东西,小老百姓们倒是可以补一补,因为他们身体不好,老年人也都是劳累的身躯,可成康帝这家伙,正好相反,他更像是他前世的那些老年人,有点胖乎乎的样子,每日好吃好喝的,就怕有高血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