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340)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一直到正月十五,这辽阳府的乱子才算是结束,除夕没有过好,几个本地乡绅就找到了赵仁河,因为谁都知道,赵府的三爷,跟皇亲贵胄有关系。

“我们啊,不求什么求见贵人,飞黄腾达的,这个年啊,咱们辽阳城过得真是一团乱,过得这叫什么年啊?”牛老爷子,是当地一个有名的乡绅,自己有秀才功名,家里有万亩良田,三间铺子,一个酒楼。

家里有三个儿子,一个已经是举人了,两个是秀才,算是本地比较有名的人家。

年纪也最大,已经年过半百了。

老头儿平时很儒雅,现在却很生气,当时来流匪的时候,老头儿将老弱妇孺都送了出去,自己却留在家里,死活不走,说是自家的祖业都在这里,凭什么让外族人占去?

家里三个儿子也留下了,当时还带着家里的青壮跟护院,抓了十几个流匪呢。

其他人没他年纪大,但是老头儿的脾气也跟年纪一样的大,现在一看这辽阳城满目疮痍,就算是没有那么严重,但是老头儿就是觉得的,所以一直气不顺。

所以今天登门赵府,也是气鼓鼓的样子,见到赵仁河,就有些可怜了,老泪纵横不至于,但是那股子气氛,被老头儿演绎的非常到位。

“您老说的是。”赵仁河不知道他们几位上门来干什么。

只好顺着老头儿的话说,哄老头儿这种事情,他干的很顺手。

“所以啊,我们想让正月十五过得热闹些。”回春堂的孙掌柜的就顺嘴接了下来:“好歹弥补一下这过年的遗憾,您说呢?三爷?”

他们也跟外面的人一样,叫赵仁河“三爷”。

别人不知道为什么赵仁河叫“三爷”,不过听说是排行,可没有见过赵家的大爷跟二爷。

后来猜测,大概是死了。

不然那太夫人,怎么跟着老三过呢?

肯定是老大老二都没了啊!

他们猜测的都差不多。

“这个当然好了,说实话,这个年我也过得很遗憾,本想冲出去一展英豪,结果自己涂了个稀里哗啦,哈哈哈……。”赵仁河哈哈大笑:“看来啊,还是当兵的辛苦,我们不如组织人手,慰问一下辽阳大营?”

其他人面面相觑:“这个,合适吗?”

他们来,不是这个意思。

从来没想过慰问劳军的事情。

第316章 灯火阑珊处

“我看正月十五就给辽阳大营送慰问品吧!”赵仁河一拍大腿:“我们没过好这个年,他们也没过好,还浴血奋战……咳咳……还要战斗。”

说“浴血奋战”有些过了,李钊的人马没有一个损失,就算是重伤,也只是骨折而已,还是跑掉沟里头,自己摔伤的,就这,还算了功伤,得了二两银子呢。

一万五千人,只有一千多人伤着了,重伤的一百多人而已。

其他人都觉得幸运,只有李钊觉得是赵仁河的功劳,因为赵仁河没少往军营里头送胡萝卜!

据说这东西吃多了,夜里头能看的很清楚。

不只是人吃,马也吃。

几万斤的胡萝卜,人吃马嚼的,可不少钱。

可这夜里头打仗,他们却占了大便宜。

果然这些东西不是白吃的,他们夜里看得清楚,动起手来自然占便宜,那些人夜里头有些发懵,只知道四处乱蹿,想着打家劫舍,除了两伙比较有行动能力的之外,其他人都是一盘散沙。

李钊知道这一点,辽阳将军也知道,赵仁河更是习惯性的往军营里头送好东西。

别人只知道赵仁河跟辽阳大营的关系好,没想到关系这么好!

“怎么,大家不愿意?”赵仁河故意这么问的,他其实并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但是“劳军”肯定不会出错。

“不是,劳军肯定要劳军的,但是我们也想过一个热闹的元宵节啊!”牛老爷子道:“不如我们白天劳军,晚上多做几盏花灯,挂在外面,也让辽阳城热闹热闹,你觉得呢?”

“哦,花灯啊?行啊,多弄一些,也让大家伙儿都乐一乐,这个年过得一点都不好。”赵仁河明白了,这是想办点好事儿,只不过,这些人说话拐弯抹角的,听得他不明所以,生怕是陷阱。

这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我们也是这么想的,一家出点东西,给猜对灯谜的人,奖励点好玩意儿,哪怕是一包点心呢,也能高兴高兴。”另一位田掌柜的道:“我们家的买卖是面点,馒头、花卷、挂面之类的,我家出二十个花灯,每一只花灯奖励三斤银丝面。”

“我们家经营的是牛羊肉,一百个花灯,每一个灯谜只要猜着了,都送二斤羊肉!”

其他家也是如此,奖赏的东西,五花八门。

还有一家做胭脂水粉生意的,好么,奖励的是一盒上好的胭脂。

一个银楼奖励的是一对银耳圈儿,虽然没多少钱,但是图个吉利。

各家都有所出,到了赵仁河这里,赵仁河想了一下:“那我家的花灯就五十盏,一个灯谜就奖赏一捆小青菜。”

他说的一捆小青菜,就真的是一捆。

但是包括一根芹菜,二斤韭菜,一斤菠菜,二两芹菜,一根大葱。

好大一捆,一共五十捆,平时百姓们可买不到这样的青菜,就算是想买,也花不起那个钱啊。

所以赵家的奖品最被人看好。

等到了正月十五的白天,辽阳城的几个乡绅组织人手,拉着已经处理好了的牛羊跟光猪,没带酒,因为军营当中,除却大捷之外,只有站岗的人才能喝两口,其他人是不许喝酒的。

还有赵仁河带来的各种青菜,以及其他人带来的宰杀好了的鸡鸭鱼肉。

直奔辽阳大营,辽阳将军已经回到了大营,辽阳大营在此处,从前明时期开始,立了辽阳卫以来,还没有百姓给劳军过!

辽阳大营的人都傻眼了!

赵仁河领头去的,但是他懂规矩,只在辕门外站着,不进去!

这辕门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古代帝王巡守、田猎,只宿在险阻的地方,用车子作为屏藩。出入之处,仰起两辆车子,使两车的辕相向交接,形成一半圆形的门,叫做“辕门”。

后来啊,这“辕门”指的就是军营之门或行馆,即长官战场司令部或官方的衙署。

是古代将帅在战场驻扎地军营的大门,即于宿营处用车围作屏藩,又仰两车使辕对峙如门。

辕门之内啊,是军营。

辕门之外啊,就是外面了。

不算做军营的范围之内。

比如最着名的就是《三国演义》里的“辕门射戟”;京剧里的《辕门斩子》等等。

众人都跟在赵仁河身后,因为怕坏了规矩,轻易不敢超过赵仁河。

倒是辽阳大营的人,看到这些百姓,很是意外,又听说是来劳军的,有些感动。

“辽阳将军!”赵仁河见过辽阳将军,是个威武的壮汉,这会披挂整齐,带着人大步流星的过来,他赶紧打招唿,顺便介绍自己身边的乡绅富户。

众人客气了一下,由年纪最大的牛老爷作为代表,跟辽阳将军说话,赵仁河没出这个头。

按照规矩,劳军分为十七种之多,不过他们这里并不讲究那么多,牛老爷子只是表达了百姓们的一点心愿,然后就将带来的东西,源源不断的送进了军营里去。

这次是全辽阳城的乡绅土豪们来劳军,赵仁河只是其中之一。

所以他不冒头,做个陪衬,让几个乡绅土豪们去跟辽阳将军说话,副将看着这些东西,眼睛都在冒光。

偷偷问赵仁河:“城里头的那些,有么?”

“他们那里不用操心,一直供着呢。”赵仁河也小声的道:“这些是给兄弟们的,其实几个乡绅一直想来劳军,可又怕坏了规矩,这次啊,还是牛老爷说,大过年的都没过好,不只是百姓,辽阳大营也是如此,所以就带着人和东西过来了。”

副将听得一阵感慨:“我们在这里干了十五年,从来没有见过劳军这么个事儿。”

何止啊?

平时连个百姓都见不到。

辽阳大营事情多,人少,所以忙忙碌碌的一整年,也没人想过这些。

谁知道今年竟然有人来劳军!

在辽阳大营这里送完了东西,就转身回了辽阳城,家家户户都挂起了花灯笼,整个辽阳城都热闹了起来,以前初八就开始挂灯,结果这次都正月十五了,白天才挂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