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339)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刚从医院回来,做了核酸检测,明天去给江湖的哥哥陪护……江湖的哥哥,急性阑尾炎,因为发烧的关系,还得做这个核算检测……

第315章 态度这个问题

那令牌金灿灿的,乃是铜掺了金子所打造而成,上面祥云纹边,背面三爪游龙,正面一个大大的“敏”字。

不用说,这是敏郡王福的令牌啊!

李钊也有自己的亲王令牌,他的亲王令牌跟这个差不多,不过背面是四爪团龙,正面祥云纹,中间一个“昭”字。

“这是家里从他的房间里搜出来的东西。”张耀世子将令牌轻轻地放到了桌子上:“这些事情我们张家不参与,人交给您处理,家里已经开了祠堂,将其逐出家门,以后这张帆就不是我安东王府张家的人了。”

这种类似壁虎“短尾求生”的处理办法,也是世家大族常用的一种方式。

只不过,也要李钊这个昭亲王点头才行,不然的话,也用不了这一招。

安东王府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他们安东王府这下子,肯定是要欠昭亲王一个人情了。

要是钱财关系,那个好还。

可是人情债么,就难了啊!

就怕昭亲王将自己家划入他的麾下,毕竟在诸多皇子里,昭亲王最特殊。

你说他有意皇位吧?

可是他七八年都没有回京了。

光跟皇帝书信往来可以维持盛宠吗?

你说他无意皇位吧?

这么多年来,多少忠心耿耿的大臣们,对“嫡子”还是很推崇的,而且昭亲王在军中的名声非常好。

其他的皇子大概是觉得从军辛苦吧?竟然没有一个跟昭亲王一样,是下到军中,与兵卒们同甘共苦。

军伍上跟文臣那套不一样,他们讲究的是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一起打过仗,一起分过战利品的那都是亲兄弟。

所以别看这位昭亲王在外面像是流浪一样,但是他走过的地方,多少都有些军心了。

比起还在京城那么屁大点的地方,争权夺利的几个郡王,可要强多了。

只不过没想到,这敏郡王手伸的挺长,竟然摸到了他们安东王府的门上。

既然他敢摸上来,就别管安东王府给他下绊子。

令牌是物证,肯定还有人证,那张耀就不关心了。

“好,此事我会如实上报给父皇,安东王府的忠心,父皇会知道。”李钊甚至当着他的面,就写了奏折。

他在奏折上说的都是实情,包括安东王府派了世子张耀过来说明。

写的事无巨细,看的张耀世子嘴角直抽抽。

这写的也太细致了,包括他说的话,俘虏的供词,以及俘虏的出身,有的的确是流匪,但是有的却是号称“流匪”的训练有素的人,不知道是士兵,还是私兵?还是外族的军队?

明明是很朴实无华的叙述,但感觉像是在危言耸听啊!

结果写了一天的奏折,傍晚本来李钊要去赵府用饭的,可是这里杵着这么一个世子爷,他总不好把人撇下自己去吃饭吧?

正在犹豫的时候,王旭进来了:“王爷,镇北王府的女婿来了,那个叫王亮的族兄,真正的镇北王府的女婿王烈,他带着一些东西,说是给王爷提供的证据。”

“请他进来吧。”李钊只好又继续办公。

这王烈来了不能不见,还得见的及时,他估计跟安东王府一样。

果然,王烈比安东王府世子张耀还不如!

他只是个举人而已,而且还是个武举人。

一进来就跪地磕头,然后就全都撂了:“王氏一族已经将他们这一支全部除族,以后绝对不会打着什么人的旗号,干一些为非作歹的勾当,请王爷明鉴!”

换言之,王氏一族是冤枉的!

这个跟安东王府简直是异曲同工啊!

只不过他们王氏一族没有人安东王府这样的地位和魄力,更没有那个底气。

所以一来就跪了,跪了就啥都招出来了,还有一面令牌,竟然是宁郡王的令牌,还在这个族弟老家的宅子里,抄出来辆大车的铁锭。

要是两大车的银锭子,他们都不吃惊,毕竟做买卖两代人,怎么说也有些积蓄。

两大车的金锭子,族里可能会大吃一惊,毕竟没见过这么多的金子啊!

小老百姓没见识。

可是两大车的铁锭啊。

这玩意儿除了铁匠铺子,也就军中能用上了。

铁匠铺子每次进货也就三五个铁锭,而且打造什么器皿,都需要登记造册。

这种东西不说遍地开花,可也是朝廷掌控的物资。

你一个做买卖的人,不储藏点金银留给后代子孙,你藏了两大车的铁锭干什么?

何况这铁锭的外面包裹的是布料,还是他们要“外销”的布料。

也就是卖给外族人的东西,因为民族不同,这审美的观点也不一样,大顺朝的人喜欢冬日穿的深颜色,肃静一些,可关外不管这些个,他们外族人的眼光就是特别,他们热爱显眼的颜色,尤其是越是部族头人之类的,越是喜欢大红色、大金色这种颜色,像是汉人喜欢的小清新颜色,在那边是没有市场的,所以一大堆鲜艳的布料里头裹着的是铁锭,吓人不吓人?

族里都怕被灭九族,所以非常利落的将这一支给分了出去。

以后你们是荣华也好,富贵也罢,都跟王氏一族没关系了。

都这么处理,李钊也见怪不怪:“令牌,证物跟人本王收下了。”

王烈松了口气,自己妻子来的时候就跟他说了,只要昭亲王肯收下这些东西,一切就都好办。

如果不收的话,那就严重了。

收完了东西跟人,李钊起身就走,也不招唿这两个人。

张耀跟王烈身份悬殊,但是俩人不约而同的跟对方点头打招唿,然后才散去。

安东王府在辽阳城有个店铺,算作世子爷的临时落脚点。

镇北王府在这里有另外一个亲戚开客栈,正好,王烈就带人去投宿了。

李钊没有去赵府,而是跟王旭俩去了东大门的驻地,那里有一个空宅子,单独给昭亲王以及其随从落脚的地方。

海夫人发现他们没来,就让人将饭菜都做好了,直接送来了。

这次不用赵仁河操心,因为赵仁河一大早出去,也没回来呢。

当天晚上,李钊跟王旭,以及赶过来的辽阳将军一起,三个人写了两份奏折上去。

辽阳将军自己一份,李钊一份。

王旭作为参考发言人,给了俩人很多建议。

第二日一早城门一开,送信的红翎急报就冲了出去。

虽然说,过年的时候,朝廷是封笔的,一直要到二月二开笔,才会处理朝政上的事情。

但是也要看是什么事情。

李钊派出去的是红翎急报,就是骑士的头盔上头有三根红色的羽毛,类似“鸡毛信”一样的东西,这是八百里加急,昼夜兼程,到了驿站都是换马不换人,飞驰在路上,踩死人都不用偿命的那种。

加上又有昭亲王的“王命在身”,完全可以跟螃蟹一样横着跑!

看着红翎急报跑出去了,王旭才对李钊道:“王爷,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

“外族叩关,有人里通外敌,擅起边防关隘,你说是小题大做?”李钊却冷冷的道:“我看,事情闹的还不够大。”

只有闹大了,他那位父皇才会惊吓到,只有受到了惊吓,他才会深究下去,一旦深究下去,一个皇帝想要知道什么事情,就能知道什么事情,谁都别想瞒着他。

“好吧。”王旭换了个话题:“南边的消息还没传来。”

“不急,早晚都会有消息传来,确定了吗?”

“确定了。”王旭道:“年前最后一次消息传来,那人已经要不行了。”

“不行了?”李钊一扬眉。

“是,病了。”王旭小声的道:“听说是重病,赵氏一族有几个人想要给他过继儿子,他那王妃没同意,而且朝廷派了太医。”

“太医要是把他给治好了,自己恐怕就该脑袋落地了。”李钊冷笑了一下:“准备准备,我们也要走了。”

“王爷,你……就认定了这个赵仁河?他要是翻脸不认人,我们可就亏了。”

“我信他。”李钊给他留下这么一句话,就起身走人了。

留下王旭莫名其妙的看着周围的风景:“信他?怎么信?”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