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177)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二泉映月》曲风有些悲伤,还是《赛马》好一些。

果然,拉完之后,他赢得了掌声!

“这首曲子从来没有听过,叫什么?”孔峰山长非常喜欢这个曲子:“充满了张扬的活力。”

“这个叫赛马!”赵仁河笑了:“乐曲以其磅礴的气势、热烈的气息、奔放的旋律而深受人们喜爱。无论是气宇轩昂的赛手,还是奔腾嘶鸣的骏马,都被二胡的旋律表现得惟妙惟肖。音乐在群马的嘶鸣声中展开,旋律粗犷奔放。由远到近清脆而富有弹性的跳弓,强弱分明的颤音,描绘了赛马盛况的情形。二胡快弓、跳弓技巧的运用,拨弦、颤音技巧的运用,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生动热烈的赛马场面。只可惜,这里没有群马的嘶鸣声。”

“好曲子,我们在海边见过大海,却没有看过草原呢!”

“果然是首好曲子。”

“是小河案首自己做的曲子吗?”

“哦,这个不是。”赵仁河摇头:“是一位叫黄海怀的老先生创作的,我听过好几次,他是北边的人,见过辽阔的草原,这次是来看大海的,很有意思的一位老先生,只可惜,他不几日就离开了这里,回老家去了,听说老家是在关外。”

众人纷纷惋惜,但这首曲子,的确是让人耳目一新。

倒是别人也有相中的乐器,丁大力这样的壮汉,竟然喜欢吹笛子,他中气十足,一口气能吹好几个曲子!

宋大千喜欢葫芦丝:“这个东西很有趣。”

赵仁河看他竟然拿了葫芦丝:“这个我也会吹。”

第188章 十六岁啦

“那你吹个我听听?我听说这东西都是一些云南那边的人吹奏。”宋大千没想到这个葫芦丝,三爷也会。

赵仁河就吹了一首《月光下的凤尾竹》,果然,宋大千瞪大了眼睛:“真好听!”

“好听不?这是我听府里头一位过客吹过,就记住了,他还教我如何吹奏这个呢,他是个云南人。”赵仁河早已经想好了理由。

“王府内真是人才济济。”

“王府?对,小三元么!”

“不容易啊,庶出的男孩子,能考中小三元。”

“小三元是庶出?”

“是真的……。”

因为大家在一起,一开始有些人会先不嫉妒恨么,赵仁河又只有十五岁,后来听说他出身平南王府,赵氏一族,更多人说酸话了,但是后来知道他是庶出,就有很多人同情他了。

尤其是在某些长蛇头的赵氏一族的子弟嘴里头,听说了海夫人的事情,以及海夫人现在已经是滕妾了。

有品级有朝廷的册封,更没人敢说嘴了。

作为有学问的人,作为秀才,他们是明白人,在他们考秀才之前,就已经熟读《大顺律》和各种法律条文了,免得一不小心犯了错,丢了读书人的脸面。

这也是后来,赵仁河在书院里,并没有受到什么排挤的原因,一个庶子,成了小三元,而他的两个嫡亲兄长,竟然只是普通的生员,连廪生都不是,这就让一些人心里平衡了。

不是我们不努力,是那小子太妖孽!

买完了乐器之后,众人又知道了赵仁河一点,他还很喜欢西洋乐器,但是演奏的就不怎么样了。

不过二胡跟葫芦丝倒是手拿把掐,还曲调优美。

回头赵仁河偷偷的找了个时间,独自躲起来调试小提琴的琴弦,却被孙应嘉找到了!

他一脸嫌弃的看着赵仁河:“洋人的乐器跟驴叫似的,你就这么喜欢?”

“不是,我在调音!”赵仁河赶紧喊冤,可惜,没人听他的啊!

于是小宇宙爆发了,在七月七的时候,给所有人演奏了一曲《梁祝》,听得别人如痴如醉,孙应嘉目瞪口呆:“你这是什么曲子?”

“梁祝!”赵仁河美了:“这才是小提琴该有的动静,以后谁敢再说什么驴叫,试试!”

随后几日,孙应嘉心情不太好,赵仁河不知道为什么,最后只好去问舅母,舅母就摸了摸他的头:“你是个好孩子,我父亲只是想起了我母亲而已,据说他们就是在七月七的时候认识的……。”

哦,懂了,想老伴儿了。

盛夏酷暑一过,就是金秋八月了。

过了中秋节,这次走礼的时候,就多了三户人家,那就是三户亲家,三太太为了不输面子,硬撑着,给三户亲家都准备了丰厚的节礼,赵珠为未来的婆婆做了一个精巧的抹额,没给未来的公爹做什么,也没给未来的丈夫做东西。

倒是三太太,给的节礼内,包含一对玉佩,一个是大鲤鱼,一个是小鲤鱼,正好是子母佩的样式,非常适合亲家公跟未来的女婿。

三家虽然是官宦人家,但是仅仅是知府,官职不高,回礼也不甚丰富和名贵,书画最多,其中一幅《蝴蝶兰花图》最让赵希伊喜欢:“不愧是书香世家出来的,当了官也是这么清雅。”

三太太却嘀咕:“一堆东西都不如我那一对玉佩值钱。”

海夫人也可以光明正大的跟自家的大哥走礼了,海福龙这一年没有出去捞军功,如今在家带孩子,顺便被老丈杆子收拾,让他有点军事素养。

活在快乐和痛苦之间,快乐是孩子带来的,痛苦是老丈杆子带来的,他一读书就犯瞌睡。

海福龙给海夫人的节礼可是让三太太眼红了,无他,全都是钱!

一百两金子,一两一个的金锞子,一百个!

五百两银子,一两一个的银锞子,五百个!

一万枚铜子,全都是崭崭新的那种铜子儿,说是给妹子赏人用吧。

还有十个金月饼,说是给外甥玩儿的,那金月饼上清一色的“蟾宫折桂”的浮雕,做的相当的精致。

虽然俗气了点儿,但是海夫人喜欢啊!

三太太那里正缺钱花呢,她这里就这么多钱过节,可把三太太给呕的不行。

赵仁河在府城书院里,不论是文采,还是艺才,都不愧他“小三元”的名号,加上他才十五岁,不少人都看好他。

孔峰山长尤其喜欢他,还说自己要不是因为孙女儿太小,他都想把孙女儿许配给赵仁河了!

“山长,您老人家的孙女儿,才五岁好么!”赵仁河一脸黑线:“我都十五了!”

惹得孔峰山长哈哈大笑,他一脸郁闷的表情,明显娱乐到了老头子。

赵仁河心里犯嘀咕:我一个同,如何找个女孩子过日子?

就算是在古代,女子以夫为天,他也不忍心让一个女孩子,守一辈子的活寡,可要他跟人那什么,他还不行!

他是个纯零啊!

找个女的做姐妹吗?

他又不是伪娘哪一类型的……烦!

这事儿一想他就烦得要命,这也是他拼命要出人头地,好有话语权的动力之一。

只是孔峰山长的话传到平南王府里,平南王好一阵高兴,进了腊月,临过年的时候,平南王还赏了赵仁河上好的一方砚台。

砚台是一方前朝雕竹林七贤的老坑洮砚。

赵仁河是胎穿过来的,在富贵窝里长到十岁,什么没见过?

他不是不知道东西贵贱的菜鸟,这砚台贵重非常啊。

古文里写的“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便是这洮砚。

做的像是一个绝世精美的艺术品。

赵仁河拿出来看了好几次,却不敢用,最后干脆当做年礼,送给了自己的师爷爷,孙应嘉。

殊不知,三太太听了这话之后,气的三天没吃好饭,要过年了也不敢吃药,会被人说晦气。

她就只能吃点药丸子,可这心里总也不舒服。

身边的人就惨了,要过年了,主子太太这就牛心左性了起来,这可怎么办啊?

董瑞家的都想撂挑子不干了!

但是不行啊,给人当奴才的,主子不放人,她也走不了,只能打叠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伺候主子:“您这是何必呢?他就是个庶子而已。”

“可是那寒露居现在抖起来了,都敢跟我吊膀子了!”三太太一生气,连多年不见的京都话都冒出来了:“当了滕妾又如何?妲己再美也是妃!”

她倒是没说,后来妲己也成了王后。

“您都这么说了,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您看您马上就要当婆母了,等咱们三房的大夫人进了门,再给您生一个白白胖胖的大孙子,您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跟她置气,不值当,不值当啊。”董瑞家的知道太太心里不痛快。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