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172)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第184章 王府的反应

众人哗然,案首,肯定是红案。

但是案首,不一定是小三元。

现在出了一个,那这个人的学识肯定不一般。

倒是没人觉得是因为赵仁河的出身,因为前二十名的考卷,是要公示在衙门门口的八字墙上的,供众学子们学习的,没有暗箱操作的可能。

只是众人好奇,高门华府里出个才子都不容易,何况是王府里的?

但是赵仁河的卷子贴了出来,所有人都服气了。

那卷子卷面整洁,笔体沉稳大气,字体优美,加上思路清晰,竟然没有一个错别字。

就连第二名的卷子,字体虽然也不错,但是思路就没有第一名案首的那么宽广,但是比自己的可要强多了。

“案首啊!”赵仁河摸了摸下巴:“小三元唉!”

“现在回家,准备礼物去,还有,估计有官差去王府报信了。”孙应嘉站起身来:“你准备好了红包没有?”

“准备好了。”赵仁河道:“不止是我的,所有人的都准备了。”

他不是一个人考试,而是带着所有的男性小伙伴们一起考试,所以他们都中了秀才,喜枫早在去年就挑好了布料,做了一大堆的红包,里头都装了二两银锞子。

在他们看来钱不多,但是在一些人看来,这样的赏钱已经很丰厚了。

尤其是他们给的银子都是新的银锞子,闪闪发光的那种,含银量也很高,乃是正儿八经的好官银。

不是那种民间私铸的钱。

“让他们都回自己的那个村子里去,做戏做全套,我已经安排了一些人住进了新手村,有村长,有邻居,这才是个村子,还有几个无家可归的孩子,也被那里的人收养了,这样一个村落就形成了,免得让人看出破绽。”孙应嘉道:“你放心,那些人都很可靠。”

“谢谢师爷爷。”赵仁河知道自己想的不那么周全,但是有了孙应嘉的收尾,就完美多了。

“那附近的田地也都挂在他们名下,是个挺富裕的小村庄。”孙应嘉笑了:“他们回去自己的家里等待报喜的人吧。”

“好!”赵仁河点头。

“可是我们回去了,谁伺候三爷?”宋大千道:“而且我们不跟在三爷身边,府里头说不过去。”

“就说你们留在这里看家,让张三李四,跟何大根一起送他回去,再带上几个女娃子,就行了。”孙应嘉早就安排好了:“你们安顿好了之后,还要去府学上课,别忘了,以后你们就是秀才了。”

“有这个必要吗?府学里的先生,未必有师爷爷的学问大。”丁大力挠了挠头:“何况我们如果考了举人,是不是要拜别的座师之类的?”

“前朝是如此,但是本朝不用,因为前朝的党派,就是在科举的时候,就以师生关系结为同盟,一个座师,在地方上形成势力,在科举上拉帮结派,最终导致前朝政治糜烂,所以本朝的科举,取消了座师这一潜规则下的名份,谁敢那么做,谁就是故意拉帮结派,想挑起党争!”孙应嘉道:“而且有了秀才名分,方可游历天下,穿州过府,行动便利。”

“原来如此!”众人这才知道,有了功名的人,可以到处流蹿。

于是一哄而散,他们一起走,剩下两位武师父跟一个奶兄弟,带了几个丫鬟,驾车慢悠悠的回了平南王府。

他们到家第二天,报喜的差役就到了平南王府。

当然,他们还不敢随便冲进平南王府的大门,即便是报喜,也走的是侧门,这已经是很高的待遇了,平时都走的是旁边的小门,那里专供人出入,不供车子出入。

这来的七八个差役,能走侧门,顿时荣耀的跟什么似的,待到了前头的七号院那里,便敲起了响锣,报了名号跟喜报。

赵仁河早有准备,一人给了一个荷包,领头的那个班头,得了个装了五两银子的荷包。

却已经是惊动了王爷,派人来询问,一听说是庶出儿子的庶子,考了个小三元,摸着胡子笑了:“倒是个聪慧的好孩子。”

遂吩咐人给厚赏,来报喜的差役们又各自得了个中等封的赏赐,一人赚了十两银子的赏赐,各个眉开眼笑的走了。

而赵仁河这里,已经换了一身衣服,外面又有王爷的人送来了赏赐,这次可重视了,赏给赵仁河的东西也多。

各色笔墨纸砚就不用提了,还有各种布料以及各色饰品,挑好的来不受,还有整整一百两的金锞子,一千两的银锞子,以及一万枚崭崭新的铜钱。

赵仁河故意扭捏了一下:“祖父给的太多了,还给了这些钱……。”

来送东西的是沈云,他也是看了半天,确定这位三爷还是那个好孩子,就笑着道:“王爷说了,三爷在外面也是个有功名的人了,花销上可不能束手束脚,让人说我们王府的爷们儿不局气,您在外面考了个小三元出来,听说卷面非常受人推崇。”

其实是听来报喜的差役们说的,他们压根儿就不知道赵仁河去考试的事情,如何能知道他的卷面精彩?

不过是闲带了一句夸奖而已。

赵仁河也不在意这个:“只是大家恭维,恭维。”

得了赏赐就得去谢恩,别人的可以不去,但是王爷祖父的不得不去。

去了之后,在王爷祖父的书房里聊了聊,被鼓励了几句,就放了回去,一个庶子的庶子,平南王即便是看重,也不会越过嫡出子嗣去的,只是这孩子考了个小三元,平南王府还没有子弟有这样的殊荣,略微隆重了一些,也是可以的,但是太隆重了就不好了。

虽然他觉得不隆重,可后院却炸了锅。

首当其中的就是三房的三太太这里的秋院。

“小三元?他凭什么?”三太太马静的脸庞扭曲的厉害:“我儿子才是个普通生员,他就案首了?”

“千真万确,王爷都搬赏了!”董瑞家的也满嘴的苦涩:“这些日子您光顾着出门相看,这就让他钻了空子,在府城不声不响的就考了秀才回来,还是案首,小三元……王爷赏了三爷,王妃就赏了海夫人。”

王妃赏的东西无非是一些布料啊,首饰之类的东西,海夫人不缺那些,但是这个面子却是大的,脸上有光啊。

“最主要的是,三太太嫡出的两个爷们儿,不如我儿子出息!”海夫人拿了一个赤金镶宝石的金镯子,套在了李奶娘的手腕子上:“你也辛苦了,这孩子能如此出息,也有你一份功劳。”

李奶娘却不甚高兴:“只是这样一来,太扎眼了,我们一直都很老实的……。”

“扎眼就扎眼吧,我儿子大了,她想拿捏也没理由。”海夫人眼眉吐气的道:“我儿子,就是最好的!”

她倒是记得儿子的叮嘱,除了自家大哥之外,别人都不知道儿子小时候就聪慧。

其他房的人也送了东西来,权当贺礼了。

不过赵仁河赶紧跑去寒露居,跟他娘与奶娘说要准备科举:“明年有乡试,考个举人回来。”

“当个解元!”海夫人意气风发的道:“我儿子是小三元。”

“解元不敢说,但是中举是可以的。”赵仁河道:“但是我要好好地学习才行,所以这庆祝什么的就算了,什么时候我能进士及第再庆祝吧!”

那个时候他估计都不在王府里头了。

“好,我儿尽管去读书,娘在家里给你安排好。”海夫人如今意气风发的厉害,赵仁河当真拿起脚来就走了,回到府城里继续读书。

倒是李奶娘想张嘴说些什么,却没来得及,赵仁河来去匆匆,她儿子跟在赵仁河身边,更没时间跟她说上两句话。

一腔心事无法安排,李奶娘憋住了。

海夫人果然是学的非常好,李奶娘这些年没白教导,她在王府里将事情打点的很妥当,就连赵希伊回来了,想要请客吃饭,庆祝一番的时候,她都给回绝了:“孩子刚当个秀才您就这样兴冲冲,要是日后中举,进士及第了您还不得高兴地撅过去啊?孩子还小,明年又是有乡试的年岁,不如让他安心读书,我听说,那个什么伤董永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故事,儿子可不能那样……。”

一顿唠叨,愣是让赵希伊打消了带小儿子出去风光的心思。

另一边,三太太被外人恭维几句,心里是憋气又窝火,还不得不撑着笑脸儿:“那孩子从小就聪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