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111)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头一级考试啊,就像你这样的考试者全部统称为童生,你可别以为去考试的都是些跟你一样的孩童,其中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仍不在少数,中壮年者更是为数不少,更有甚者穷其一身,一辈子都没有考上秀才这一行列。没有跨过童生这道门槛也大有人在,并不像台上演的戏曲那样,读书人就是秀才,落难秀才中状元,好象考个状元是一件非常轻松的游戏一样。”赵清倒是有大哥的样子:“你啊,读书上用心,别总是贪玩,不然时光虚度,别到老了还是个童生!”

这话说的就有些恶毒了,哪儿有不盼着小孩子未来光明的呢?还老童生?

倒是同桌的一个堂兄弟,看赵仁河小,就跟他聊天,告诉他,科举的一些情况。

一榜,就三个人,状元,榜眼和探花,也叫三甲;二榜,也叫两榜进士,若干名;三榜呢,就是最后头的那一榜,均叫同进士,一般就是“赐同进士出身”了,俗话说得好,同进士,如夫人。

说明最后一榜没什么学问,吊车尾不受,还不太受人待见。

如果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

“那大哥哥连中三元呗?”赵仁河高兴地装小孩儿,好似不在意刚才大哥对他的恶毒诅咒:“这样的话,以后我就叫他三元哥哥,啊哈哈哈……。”

大过年的,他说这种吉利话,也没人跟他生气,赵清脸色好了一些:“只要能考过,三元不三元的再说吧。”

其实他没什么把握,这些年放松了许多,先生也换了几个,并没有精研过学问,何况,整日在家待着,母亲溺爱,父亲宠爱,他基本上没有什么压力,跟旁人不太熟悉,总带着世家子的傲气,这南边沿海地区哪有能跟平南王府平起平坐的世家?

“大哥努力,肯定能行。”赵仁河乐呵呵的吃着年夜饭:“以后才会给我们娶回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嫂子,呵呵呵……很快我就会有小侄子啦!”

“你这小家伙儿,想得太远了。”赵清终于给了赵仁河一个好脸色:“给你一块清蒸鲍鱼,好好的吃吧。”

“哦,谢谢清大哥哥。”但愿你能以清大的分数,考个秀才回来。

说完就低头吃鲍鱼,也可真是纯野生的鲍鱼,而且个头还很大,吃起来贼拉的香啊。

吃过了年夜饭,第二天开始拜年,赵仁河这一辈是最小的,所以只领红包,没有发红包。

而且他最小,去其他四房拜年的时候,也都是领红包,加上赵仁河读书了,在大人看来,就该懂礼仪了,赵仁河人小是不假,但是他嘴甜啊,这是守孝之后的第一个年,赵希伊带着三个儿子出来会客,当然,嫡庶有别,加上赵仁河还小,所以出门会客的事情,不会带他。

只是在人前出现的三房三爷,十一岁的年纪,小少年一枚,加上他彬彬有礼,一看就是一个好孩子。

又没有庶子的畏畏缩缩,不少人喜欢,给他的见面礼都很名贵。

每日晚间,赵仁河最爱的事情,就是坐在自己的床上,数别人送他的见面礼,红包。

不少人不会给他这么小的孩子什么玉佩啊,手串的,都给的荷包,可爱的荷包里装着的都是金豆子,金锞子,小银元宝之类的东西,他就爱这个。

也有人给他的是玉雕的福豆,那个少见,且“黄金有价玉无价”,给玉石饰品的人,比给黄金白银的人,礼物可要贵多了。

赵仁河每天就盼着见客,有钱拿啊!

但是三太太马静却每天生气,皆因庶子被老爷带出去见客,她都不知道,还是二儿子跟她说,寒露居的三弟,被父亲带出来见客了。

搞得她不得不带着自己的女儿,以及两个已经十岁了的庶女出来见客。

庶女的教导她都不上心的,结果现在带出来见客,给她丢人现眼了!

江湖就吃过咸鱼茄子煲,有点咸,但是超级下饭!而且不辣!

第137章 张三李四

后院三房女主人的烦恼,跟赵仁河没什么关系了。

三太太生气的同时,也在找合适的儿媳妇,甚至跟着赵希伊一起出门拜年,也是看别人家的女孩子。

只是她看中的人,别人未必看的中她儿子。

所以看了半个月,也没有看成儿媳妇,反倒是外人多多少少知道了一些她的那些风流韵事。

不少夫人太太的看她眼神都不太对。

正月十五很快就到了,王府自然处处挂满花灯,还有府内举行的猜灯谜活动。

虽然是在家里举办的这么一个活动,但是家里的花园子很大,甚至有不少正月里盛开的花朵,加上花房培育出来的各种鲜花。

满园鲜花,天上的明月,加上那一处明镜一般的湖面,还有一些一人多高的水银镜子。

赵仁河才发现,原来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很现代化的镜子,只不过是个稀罕物,只有正室夫人的房间里才有,海姨娘这里只是一面盘子大小的水银镜子,更多的时候,用的都只是铜镜而已。

以前他还想过,穿越定律之一,就是肥皂、香水加玻璃,配上火药就能横行天下了。

结果现在他用的是澡豆儿,有贵的也有便宜的,比肥皂还好用!

香水么,暂时没发现,但是听说有香露,熏香也比香水要好用。

玻璃,这也出现了,巴掌大的一个,镶嵌在窗户中间,四周都是煳的窗户纸,中间那块透明的地方,足以看到外面的情况,光线的话,这里不要太足哦!

而且南方也不冷啊!

火药也早就有了,前辈还是很有能力的,甚至有绳枪军,被称之为“火枪军”。

前头那位虽然没搞得太大,但也变数极多,赵仁河不由得感叹:你倒是多活几年啊?我也来一把,老乡见老乡,给我撑腰啊。

结果老乡死太早,他现在一个人在这个陌生的架空时代,真的不知路在何方。

幸好,正月十六一大早,他这院子里来了俩人。

这俩人都是一般的高个头儿,在南边少见,跟他那舅舅一样的气质,只是一个脸上在眉梢那里留了一道疤,如今头发遮着,不细看的话,看不出来的,但是他特意撩了一下头发!

另一个走路有些踮脚,来人身上都穿着半新不旧的劲装短打扮,倒是没带兵器,王府也不可能让带兵器的陌生人,进来才十一岁小爷的院子啊。

但是赵仁河觉得,那踮脚的,应该是伤在了腿上。

俩人自报家门:“张三”、“李四”。

名字非常的简单:“见过三爷!”

虽然赵仁河年纪小,但是按照规矩,这日后就是他们俩的“主家”了。

赵仁河才看了他们两眼,就知道他们俩都不简单,不说那个头,单单是这长相,恰是传闻中“丢到人群里头找不着”的那类,俩人十分年轻,俱是二十多岁的年纪,但是看着很成熟稳重,两双眸子极亮。

“是舅舅请来的武师父不是?”赵仁河含笑看着他们俩,一点都没有怕的意思,而他身边的人都知道今日有武师父来教授他们拳脚功夫,乃是三爷特特求了舅老爷请来的军中好手。

“正是我们俩。”李四笑了笑:“武师父不见得,当个常随即可。”

“两位师父不用客气,你们一看就是从军中下来的高手,李四叔连自称个”奴才”都说不出来,说你是寻常的常随谁信啊?”

李四一下子愣住了!

他跟张三的确是出身良家子弟,在军中受了伤,无法恢复这才心灰意冷的退下来,正好,跟海将军算是过命的交情,海将军也知道他们俩,孤家寡人一个,没牵没挂的,便有心雇佣二人给他那小外甥当个保镖。

只是王府到学堂这段距离,顺便当个武师父,教一教小外甥一点防身的东西。

不求能成为高手,起码也不能毫无还手之力。

且他不信任府里头的人,说小外甥聪颖绝伦,深怕受到嫡母的迫害,故而一定要可信的人陪在他身边。

这才让俩人同意过来一试,结果发现这里是平南王府,本来年前要过来的,一听说是平南王府,就怯步了,就这么拖了下来,过了个闹心的年,过了十五,再不过来就说不过去了,便硬着头皮过来,心想,一个十一岁的娃娃,能有什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