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110)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怎么会没有呢?”三太太不服气:“大房跟二房的都定的是王府的姑娘,这么到了三房就没了?”

赵希伊冷着脸看着她:“三房有什么?清儿到现在连个功名都没有,又不是嫡系子孙,拿什么跟人家提亲?平南王的孙子吗?那也是庶出儿子生的孙子,还是个白身,如何能拿得出手?二房起码是嫡出,且赵派早已经是秀才了,好歹说得出口,提的起来!”

赵派这个秀才考的也是辛苦,趁着守孝的空档,没有接连上守孝的时候,抓紧时间考的,虽然名次没有多高,又不是案首,但是他到底是当了秀才,能拿得出手了。

赵海不用,他是嫡出长子,不靠功名也能安稳的当个世子,进而成为平南王。

三房就不行了,赵希伊自己是庶出,还没了亲娘,又有这么一个名声不好的妻室,将来谁家的姑娘嫁进来,还不得受婆婆的气啊?

且上面还有个太婆婆,两层婆婆压下来,一般的女儿家,可受不了这个。

四房的哥三个,也都是挨着年纪的,过两年也得相看了。

至于五房的赵温,年纪还小,暂不予考虑。

“那就让清儿去考,让泽儿也去考!”三太太有点嫉妒的道:“我的儿子,都是好孩子,都是出类拔萃的,不比谁家的差。”

“那就让孩子去考吧!”赵希伊觉得跟自己的妻子说话,无法沟通,科举考试要那么容易,他还费个什么劲儿。

一甩袖子,去了书房,那里有娇美的喜兰姑娘,比这个黄脸婆强多了。

过了腊八之后,学堂就关闭了,要过了二月二,才能开笔,打开大门开始授课。

不上学了更好,赵仁河每日带人在院子里跑跑跳跳锻炼身体,又要读书识字,又要将自己会的那些东西都记下来,免得时间长了,再给忘了。

另外清理出来两个单独的房间,等待他的武师父的到来,师父嘛,当然要住在单间里了。

假期后上班,祝大家……工作顺利!

第136章 十一岁啦!

从常随变成了武师父,赵希伊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他给两位武师父开的月例是一个月三两,海姨娘单独给五两,这就是八两银子了。

赵仁河想着,自己也得有所表示,索性再给添上二两,凑个十全十美。

他有那么多家底,倒是不差这二两银子。

且上了学的小爷们,每个人过了十岁,月例银子就是五两,他拿出来二两,完全没问题。

当初赵仁河选中七号院,皆因为七号院的前院占地颇大,像个小型的演武场,其实这一排房子,都是给未成家的小爷们住着的,如若成家了,另外有院落给与他们分配居住,后面也有家眷安住之地。

这一排院子都是这样的格局,前院都是小型的演武场设计。

只是如今赵家的爷们儿一个个都以文为主,多少人都去学堂上学考个功名,将来也好当官。

不当官也不能是个白身。

三两代都没有摸过兵权了,嫡出的尚且有亲卫陪着练习一下拳脚,庶出的基本没人教导他们功夫,更别提让他们读什么兵书武备了。

所以一般的小院子里的前院,不是栽种了名贵花草,就是种植了参天大树,那一年四季都花香不断,桂花树、槐花树比比皆是,还有的爱干净,种的梨花树,好么,春天的时候,梨花盛开,如云一般,又有淡雅清香飘来,别提多美了。

唯有赵仁河这的七号院,是原来的布局,多少年没改动,只在四角种了直熘熘的银杏树,树下放着太平缸。

中间空地全都是青石板,靠东边的位置,还有赵仁河让人捣鼓出来的小东西,什么梅花桩子独木桥的,都是缩小版,还有各种小巧的竖梯、水平横梯等等,都是平时攀爬来玩的,顺便锻炼一下身子骨。

横竖王府里不缺那点木料,更有手艺好的木匠,只要用点小钱就能给你装的非常不错。

只是没人教他们,就自己摸索着,索性他们都还小。

等得起。

小年之前,舅舅没来,但是送了两车年礼给海姨娘和自己的外甥。

因为已经不用守孝了,这两车年礼里,就有一车吃的,从金华的火腿,到牛肉干是一应俱全,且都是能长时间存放的东西。

另有腊排骨、腊肉肠等物,还有海鱼干、鳗鲞、咸鱼等海边的东西。

看的海姨娘眼泪叭嚓的,当天就给赵仁河做了一份咸鱼茄子煲。

这个时候也没有新鲜的茄子吃,只用茄子干以及咸鱼做的,风味独特,赵仁河一口气干掉了三碗饭还想继续吃,吓得海姨娘赶紧喊停:“你若喜欢,明日早饭再给你做就是了,可不能这样吃了。”

“很好吃的,娘,你做的真好!”赵仁河甜嘴巴舌的夸奖,惹得海姨娘心情大好,笑的花枝乱颤。

回头赵仁河就回了七号院,喊喜枫:“快来茶水,即刻就能入口的那种!”

“您这是怎么了?”喜枫招唿人手,给他除去外面穿着的防寒的大衣服:“在姨奶奶那里没喝茶?”

“茶水来了。”喜露端了温度正好的红茶给他。

赵仁河接过来就灌了一大口,喝完才长舒一口气:“姨娘做的咸鱼茄子煲,好好吃,我吃的多了点,齁着了。”

“不会多吃点米饭解一解啊?”喜丹给他拿了一盘子的白米糕,这东西没放蜜糖,只有米的清香味,淡淡的,软软的,适合正在换牙的三爷吃。

如今他被盐齁着了,吃这个正好。

“吃了三大碗呢。”赵仁河伸出手比划了一下:“可好吃了,就是咸了点。”

“咸鱼茄子煲,那是沿海人家常做的下饭菜,您这样的吃得少,觉得新鲜,也不过是一二顿,下次就好了,且跟海姨奶奶说一声,这是在王府里了,不缺那点盐巴,再做的话,把咸鱼泡水里头一日夜,捞出来再做,就不那么咸了。”喜白笑道:“普通人家为了省盐,做这道咸鱼茄子煲的时候,只是将咸鱼上面的盐卤磕落,还能拿去腌个咸鸭蛋,鱼用水发泡软了即连水带鱼一起做了菜即可,还不用放盐了。”

“原来是这样?我就说么,姨娘这咸鱼茄子煲,的确是够咸的。”说完自己先乐了:“偏我还尽是挑咸鱼吃!”

一屋子的丫鬟都乐了,外面负责抬水进来给他洗漱的婆子听了也笑的不行。

当天晚上,赵仁河灌了一肚子的水,又放了好几次水,第二天那小尿桶都快要满了。

早饭他就光顾着喝粥,都没吃几口包子。

过了几日,再吃到咸鱼茄子煲,就不如上次那么咸了,海姨娘在赵希伊来吃饭的时候,还给他做了一份,一边吃一边跟他说了儿子的事情:“我也是煳涂了,这是王府又不是我那老家,头一次做就把儿子给齁住了,第二次才想起来,这次给你做,咸鱼可是泡发的好了,吃着不咸了。”

把赵希伊也乐坏了,海姨娘跟他只是说一些家长里短,平日里的趣事儿,从不给他添麻烦,虽然亲哥哥回来了,她也算是有靠山了,但从不颐指气使,比妻子更得他的心。

过了腊月便是过年了。

海姨娘自己不能穿红,却对儿子穿红感兴趣,把赵仁河都打扮成了一个红包的样子。

赵仁河是个男丁,可以去祭祖,只是他乃庶出又年纪小,就跟在三房身后打打酱油。

只是看大哥赵清貌似有些消瘦了,不由得在吃年夜饭的时候,第一筷子就给他大哥夹了一块吉祥如意,其实就是红烧鸡块:“大哥,你都瘦了好多,吃点肉补一补。”

赵清哭笑不得:“我这是被学业逼的,吃多少都没胃口。”

“上学那么辛苦吗?”赵仁河瞪大眼睛:“我没觉得啊?”

“你那只是个小学堂,学的无非是三百千,再背一遍四书五经,我跟大哥可苦了,过了年就要去考试,今年先把秀才考下来再说别的吧!”赵泽使劲儿的咀嚼一块卤鸭子:“每天学习,学的我头昏脑涨。”

“就要去院试了,得过三关呢!”赵泽就瘪嘴吓唬赵仁河:“考秀才要经过三级的考试,即县、府、道三级严格的考试成绩分六等,考到高等级的合格者才能获得秀才的称号,因为前朝的时候啊,每个府院考试是三年考二次,每次录取四十五名,平均每年三十名,再细分下去也就是每个县只有五个名额,相当于现在的高考是全县的前五名,开国皇帝觉得录取过于稀少,便有所更改,他把名额扩展了十倍,但同时,取缔了有功名的人免税的待遇,只是保留了见官不跪的待遇。也就是说,每次录取四百五十名,平均每年三百名。光是这一个改革,天下读书人就对鸿基皇帝特别支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