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盛唐种牡丹+番外(92)

作者:又生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强强 三教九流 情有独钟 甜文 关键字:主角:苏安(叶奴),顾越(十八)┃配角:太乐署诸君,文坛诸君,朝堂诸君,民间诸高人┃国宝级宫廷乐师的盛世之旅 立意:国宝级宫廷乐师的盛世之旅点击展开

五凤门楼之上,东京殿中监崔隐正和新入阁的礼部尚书李林甫对坐着饮茶。

崔隐年逾五十,银丝雪眉,齐整的发髻上,总是佩戴一支镶嵌清河琥珀的簪子。据说琥珀是崔氏祖先灭隋于紫微宫中缴获之物,受高祖赏赐而得,能映人面。

李林甫的面容映在那琥珀中,光洁俊美,含着笑意:“崔大监可知螳螂?怒其臂以挡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崔隐乐呵呵:“九龄公御前应制,用洁梅;裴阁老敬酬陈情,用瑶琼;诶,怎么唯独到李阁老这里,总拿什么螳螂做比喻。”

李林甫道:“有此喜好,是为时刻警醒自己,大丈夫立于世,当能屈能伸。”

崔隐点了点头,和李林甫谈论起五凤楼赛事的安排。若在长安,这些事自然归太常韦家和内侍省高冯执掌,然而在洛阳,按照惯例,就成他老人家的份内了。

崔隐问道:“依李阁老看来,是诸州赛事在先,还是梨园在先?”李林甫的言下之意是,把梨园安排在后,可以炫耀于诸州,让至尊有颜面。崔隐又问:“梨园子弟的先后又当如何?”李林甫说,音乐是性情中事,不当在赛前就分先后。

遂,三日宴程很快由礼部通文公告,前两日,洛阳三百里内州县及河南道二十九州比赛,第三日,由天子赐宴,太常梨园子弟之间比赛,皆是普天百姓同观。

千古洛阳又被卷入了一场盛事。从四方汇聚而来的人们,或野心勃勃,或闲云野鹤,或恣意,或拘谨,或雅,或俗,全都抛下一切,准备好好地享受音乐会。

洛河的两岸,建起成片的用于观看赛事的阁楼,天津桥左右,停泊着数以千计的舟船,各州县的旌旗点缀在商铺与民宿之间,参差栉比,如锦绣连绵不绝。

市仓外堆放的白梁粟油光发亮,如同流脂那般,无一人看守,无一人偷盗。

外教坊门前,少女们嬉闹着把名帖递去,内侍省宦官的几件袍衫凸成青碧罗裙海中的几点沙洲;渡口,一件件三彩瓷器漂浮在男子的肩膀上,那样的惟妙惟肖,就像是真的牛、马、猪、禽骑着人在走;天津桥,诗人游吟在画廊,闻声不见人,一件件丝衫如云飞过,几个孩童刚踩住他们的影子,抬头,再难觅容颜。

当此,洛河南北开起了两家新乐坊,一家名南牡丹,以唱曲为主,一家名北牡丹,以乐器为主,行人不问还不知,那是苏莫谙的三花聚顶,为酺宴添喜。

梨园众家这才发现,苏安是个鬼才。

他虽不争入破,也不抢主声部,却用妙运琵琶的三只眼,和无数的乐工切磋,不分对象,不分场合,其中有杂技人、贩子、书生、官员、王侯、妃嫔、公主甚至是至尊圣人,不仅把调式、曲词、乐器和弹奏工具都记录成册,美其名为《乐府闲录》,据说,还把编曲时“删繁就简”的思想捏成了独门绝技——牵曲

什么是牵曲?其实苏安只是大抵在心中想过一想,不小心随口说出去而已。

为了迎战,苏安决定提前回紫微宫进行集训,这意味着,他不能和顾越同居。

是日,阳光灿烂,步辇到了大门口。顾越送苏安,笑着道:“河阴还有事,我不能去看你比赛。”苏安眨眨眼:“好啊。”语罢,转身而去,登凳上辇。

顾越一路追到洛河。

“玩笑话,阿苏,我辈蓬蒿人有约在先,天津桥东席户部楼,喝你的彩!”

苏安应了一声,低头看着妙运,终究还是在人眼之上封住了苇膜。他仍然没有完全破开妙运的人眼,恨只恨,自己也在俗尘之中,终是参不透丝类的和弦。

一切繁华如旧,过旗亭时,苏安见自己的名字被做成筹令插在筹筒里,猛不丁打了个喷嚏,原来那些李崔裴薛,一掷千金为注,俗辣辣的,正猜哪家乐人胜。

又是和风吹过,妙运子弦轻轻响,苏安寻声望去,在天津桥边偶遇一位书生。

青丝衫,绸绣带,幞头上镶嵌着玉,萧萧肃肃,分明是书香公子,也有着年轻俊朗的容颜,却偏偏那对温柔眸子,素净得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描绘墨彩。

卖剑的人笑道:“杜郎问那位白衣仙人呐?诶,去年春天才在这桥上醉酒舞剑,今年又不知去哪里周游去了,他自言大丈夫必有四方志,诶,且听小的背来。”

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

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

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

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

鸡鸣海色动,谒帝罗公侯。

月落西上阳,余辉半城楼。

衣冠照云日,朝下散皇州。

鞍马如飞龙,黄金络马头……

“多谢小先生,我正是从吴地乘船而来,应明年在此而举办的进士常科。”被唤作杜郎的书生,回身望五凤楼,意气风发地打断了滔滔不绝的诗词,眸中染上一抹重彩,“途中,但见稻米流脂,粟米白,今听小先生几句话,更有思绪了。”

苏安乘着辇,像一片花瓣,从杜郎跟前飘过。他浅浅笑了笑,想起林逸远。

一直到紫微宫正南应天门落辇,苏安碎步而行,身侧,一条金色的花瓣河流淌在正中的雕花石砖道,那艳丽的颜色,延伸至明堂(万象神宫),与蓝天相衬。

前来明堂觐见的使臣和僧人络绎不绝,似串珠般在左右两孔门洞之间往返。大殿之前的立部伎吹奏笙箫,中书舍人宣名的亮嗓,直至百丈外都能听见。

“日本国多治比广成,领遣使五九四人,船四支,贺东都五凤赛会,入殿……”

这个国家,前有征战吐蕃、契丹之巨耗,后逢三年久雨,关中饥荒,秦州地震,现在又正经历着漕改的涅槃之痛,怎还能如此生机勃勃,以当空烈日之强盛,普照诸国呢?苏安摇了摇头,自己是个乐人,哪恁明白,想来,不过荒唐一场梦。

好在到梨园别院,苏安被张行昀的一声“莫谙哪里去”唤回神智,总算醒了。

大院中,十六位供奉领着自己的乐阵,列坐于团花毡。雷海青冲他招手。苏安点头,在林蓁蓁林叶、李暮和雷海青之间坐下——他和三边的乐人都很熟悉

“乐不分高下,然,比赛就是比赛,判官不是张某,不是哪位王公大臣,也不是至尊。”张行昀的语气,轻描淡写的,“好比《白雪》第三叠,轮指,谁快,谁胜,《凉州》十三叠,入破,谁吹裂管子,谁胜,其中的准则,自在你们心中。”

张行昀私下有笑有怨,是个凡人,可在梨园中,他说话一清二楚,是柄拂尘。

七日的合曲开始。

苏安如愿分配得了教坊首部的磐、箫、筝、笛、笙、筝、琴,乐工各一人。

他怀中抱五弦,指缠玉拨片,是来成曲《霓裳》的,他不歌也不舞,具体而言,是负责在奏曲时,用弦音为信号,控制节奏快慢,修饰各部情感强弱的人。

弦外,他听着与自己合奏的金石丝竹四类乐器的变化,弦内,他依然是那张力挽狂澜的神弓,要将一切杂音都射落,留出素白画幅,使花瓣落在最佳的位置。

唯如此,他故事中的舞人,才能用最艳丽的舞姿,最出彩的回旋,演绎命运。

这项由“删繁就简”幻化而成的技艺,被称为牵曲,也称领曲,首先是得有双灵敏的耳朵,其次是要对曲中每种乐器都有透彻的理解,最后,必须随机应变,甚至是根据听众的反应,现场用弦音协调各部,以确保最完美的共鸣效果。

而今梨园,擅长此术的只有苏安。

七日七夜,雷海青和苏安为一个音的长短发生过争执,甚至吵到摔管而去;许合子也撕碎过戏服,气得泪珠直掉;林蓁蓁更是差点把苏安赶出自己的乐阵。

但他们都忍了。

苏安的五弦成就千千万辉煌故事,如凤凰飞天,紫竹起舞,大势至菩萨摩诃萨行走人间,佛光万丈,他的五弦也去万留一,射落杂乱无章的欲念,毫不留情。

十月十五,凌晨,梨园又一支《霓裳》雕琢完毕,干干净净,含苞待放。雷海青放下笛子,靠坐在柱子边笑了笑,整个人汗涔涔的,宛若一株出水芙蓉。

苏安刚收起妙运,正要去沐浴,却听雷海青一声大叫:“……”天际泛着紫红的微光,寒蝉仍在枝头合鸣,苏安低下头,恁地怔在原地。他又一次遗了精香。

上一篇:京门风月 下一篇:木头,别惹本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