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盛唐种牡丹+番外(33)

作者:又生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强强 三教九流 情有独钟 甜文 关键字:主角:苏安(叶奴),顾越(十八)┃配角:太乐署诸君,文坛诸君,朝堂诸君,民间诸高人┃国宝级宫廷乐师的盛世之旅 立意:国宝级宫廷乐师的盛世之旅点击展开

苏安道:“一成,也是蓬荜生辉。”品茗回礼:“不敢,只冒昧劳烦苏公子,今夜,若顾郎也来赏曲,请他过目这幅拙画。”苏安顿了顿,道:“好,一定一定。”

洛书的眼睛水灵灵,先看品茗一眼,又看裴延一眼,笑叹口气,扯了苏安,捧起怀中的小奶猫:“苏公子,出来和我一起逗小苏,跟你说个故事。”

苏安是韶州曲江人,心中仰慕着在岭南赫赫有名的张家,而洛书性格开朗,善结良缘,那日见苏公子在花坛弹琵琶,面见娘娘和公主不惊慌,颇具才情,故而有此举。

“她叫小……苏?”苏安跟着洛书,走到夹道的雕花窗边。小苏喵呜伸出毛绒绒的软爪,要挠。洛书点点头,掏出偷带的金步摇,忽高忽低,逗猫。

“苏公子,你不知。”洛书低声道,“裴郎真喜欢品茗姐姐,上回探花宴,那是他第一首情诗,再说这画,姐姐闲来画了月余,可裴郎在中书省公务忙,为凑此双,天天熬夜,嗨呀,就不该让顾郎看到这画。”

苏安道:“很好,我也不想让顾郎看到这幅画。”洛书嗔道:“苏公子!”苏安笑道:“承蒙错爱,如此心血之礼,本是万万不敢收的,好在牡丹无论放在何处,姿态永不会怯懦。”

洛书小女儿多心,羞红了脸,手中的金步摇在地面洒落下几点光晕,小苏的瞳仁竖成细线,娇声一喵,蹬开身下那只缠着纱练的藕臂,没头没脑,追光去也。

苏安赶紧撸起袖子,而世上蠢事之一,便是为佳人追一只猫。洛书回过神,又气又欢,故意是晃着步摇,一会照白墙石瓦,一会又照绿叶花丛,环游起来。

好容易,苏安一个眼疾手快,活捉起猫,还给洛书,面前却飘过一条黛青色的丝带,一记让他熟悉的清亮声音传来——“猫捕光影,诶,苏公子在后。”

三来,林逸远含笑的眸子里,迎着一轮月亮。苏安揉了揉眼睫毛:“林待诏,你如何来了?都没敢请。”林逸远转身就走:“没请,那我走了。”

“诶,诶诶,别别别。”苏安拉住人,“都说是福不重至,可今日一下子来这多,苏某有些招架不住,还望林待诏留几句佳话,给醒一醒。”

“明日南下,那本丞就不客气了!”林逸远两袖一挥,冲往后园阁楼,边跑边叫啸,“来,《六月六牡丹阁别苏小友》,长安锦绣……”

苏安深吸一口气:“林待诏,我刚才追完一只猫,这会追不上你。”他爬楼到一半,突然又怔住:“等等,你说什么,‘本丞南下’?”

弯月下,林逸远转过身,笑道:“鄙人乃江州彭泽县丞,本是前阵子就要赴任,不小心延误了,明日走。”苏安握紧扶栏,手中微湿:“何时出的事?”

此事之起源,须得追溯到去年中秋,林逸远在大雅之堂,吟诵了一首“五弦覆葇荑,安钿当妩眉。曲尽回身处,层波犹旖旎。”,时人看来,不太尔雅。

文人喜欢咬文爵字,翰林院又是万花争宠之地,林逸远的性子,一面觉得合缘就交往,一面觉得泥泞就甩袖而去,故而,争不得宠,去了遥远的彭泽县。

“据说朝廷就要出兵契丹,收复营州失地,本来还想做个行军去瞧一瞧,可惜了。”林逸远把手背在身后,仰面道,“苏公子,既然同在盛世看风景,你,得替我去看。”

长安锦绣忆年华,

往来芸芸道谁家。

清水闲云听醉曲,

落虹楼榭散流霞。

笑谈春夏风荷月,

坐饮江山诗酒茶。

多少沉浮人与事,

独留十载看芍花。

半月斜挂,从阁楼俯瞰平康坊,华灯初上,纵横的街巷笼罩在缥缈的青色天幕之下,那灯笼,那火树银花,汇聚成一条条鳞光闪烁的龙,游走在千里平川。

林逸远道:“我的诗好不好?”苏安笑了笑,不知如何回答,心想他们每次的见面都似烟火,绚烂而短暂,又或许,离开对于林逸远并非是失意。

“南地遥远,一路小心。”苏安唤谷伯,取来了几封要递送给江南道友人的信,“里面都是嘘寒问暖的话,请逸远兄帮忙转交,他们见是你,便会照顾你。”

正是此时,一支燃着烟火的竹蜻蜓从后院飞来,醉仙楼的几个伙计传信,示意吏部侍郎李林甫和员外徐青已从永兴坊起驾,大曲就得开始了。

※※※※※※※※※※※※※※※※※※※※

文中所有未注明出处的诗词均由何闻默小友根据人物原型创作,再次感谢~

感谢凤羽持一的手榴弹,谢谢包养,一夕轻雷落万丝~

来,且容我一时兴起,唱段洪老师的《沙家浜·智斗》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

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

见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

人一走,茶就凉,

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预告:两章后(第三十五章 ,后天更)会有一个互动,欢迎来访~

第34章 国色

“那日曲江,娘娘为一曲琵琶停船靠岸,苏公子在万花丛中叩首,笑着罚顾郎,也不知道顾郎这琵琶学得如何,何时能曲成献给圣人?”

牡丹坊堂中香烟缭绕,琵琶声起,雅间里,一方紫檀几案摆在铺软毡的榻上,四面屏风围拢,白帛画的是手执马球棍的一代战神平阳郡公。顾越和王庭甫合伙招待着幽州进奏院官吴定和信安郡王的郎子李峘,泡了茶水。

待到《相逢乐》散序的间歇,顾越放下杯,回王庭甫道:“宫里的曲,若非是苏公子今夜把它偷出来,你我且赏不得,莫说学琵琶。”王庭甫道:“好,什么都好,只是茶太难喝,有酒或者羊奶么?”顾越道:“没有。”

“都说在礼部待过的人,出来讲究,今日算见识了。”吴定满面红光,身穿精致鲜艳的丝绸衣衫,尽显久居京都的气派,“王郎啊,这个呢,叫品茗,不叫喝茶。”

王庭甫道:“怎么顾郎一个校书,什么都学,连‘品茗’都拿手了?”顾越笑道:“我何止是茶婆子?兼管祠部、膳部和主客,合着三处公务都得办,凡五礼之仪一百五十有二,天文道佛,祭祀占卜,啊,还有,嘉礼五十仪,说白就是抄书。”

提及此等张扬国威之事,角落里一直静心听曲的李峘整了衣袍,开口道:“嘉礼四十七曰遣使慰劳诸蕃,四十八曰遣使宣抚诸州,四十九曰遣使诸州宣制,顾郎身为状元,又兼礼部行范阳使,岁末,得要出使范阳道宣政罢?”

顾越把茶水倒好,欠身行礼:“性命攸关,不敢儿戏,劳烦各位以实情相告。”

顾越受韦文馗指点,判断幽州这摊子事有三方势力,一是想要掌控辽东的萧乔甫,二是已经功成名满而不想招惹薛公的行军总管即信安郡王李祎,三就是常年钳制地方,赖着不走的薛公。所以,为尽忠于萧乔甫,他必须从中做桥,借助李祎携部回朝的机遇,在幽州找到愿意接应他们的友人,才能确保出使顺利。

王庭甫是范阳道出身,见顾越来请,立时就答应下来,正巧此前,他还说成一桩媒:张思行,新科进士,秘书省校书郎,性格安静沉稳,受圣人赏识,前程似锦;吴定,进奏院奏官,幽州刺史吴诜之弟,家中有位待字闺中的女子,貌美。

双方大人一拍即合,据说是聘书已下,至今夜,又逢《相逢乐》二叠开始,吴定拉着王庭甫,很高兴地敬茶水,而王庭甫身为小辈,不敢多卖弄,只得就范。

七盏茶后,谈天也谈得差不多,吴定清一清嗓子,面上变出忧国忧民的神色:“顾郎方才说性命攸关?”顾越赶紧接道:“是。”吴定又看向李峘,点了点头。

范阳道下治七州,偏远而不贫瘠,为大唐北方的转输中心,商业贸易发达,物阜民丰,一向进贡的马络头都是用玉和黄金做的,还开设诸多供契丹、奚族归降部落自治的羁縻州县,血脉通融,文华繁荣。

然,自营州陷落,七州之首,即最北部的幽州,直接与契丹接壤,虽有大片耕地,却因节度营逡巡不进,常年州政与军令混乱,加之契丹现任首领可突干年轻有为,其部族势力日益壮大,频频骚扰边境,致使百姓多失地而流亡。

说到这里,吴定竟已面红耳赤:“不瞒诸位,薛公在幽州的声望怕是远高于朝廷,他仗着祖上平阳郡公威名,夺了北部七十县的官田,叫吴刺史是举步维艰。”

上一篇:京门风月 下一篇:木头,别惹本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