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盛唐种牡丹+番外(31)

作者:又生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强强 三教九流 情有独钟 甜文 关键字:主角:苏安(叶奴),顾越(十八)┃配角:太乐署诸君,文坛诸君,朝堂诸君,民间诸高人┃国宝级宫廷乐师的盛世之旅 立意:国宝级宫廷乐师的盛世之旅点击展开

“林公子,牡丹坊是一半茶坊,一半乐坊,要说规矩我都不懂,还得请教你。”苏安的语气很诚恳,“譬如,开张那日,该请什么人来听曲?”

“怎么不问我?”卢兰一听,两眼放光,不吹笛子了,“我去请徐员外,还有李峘、薛纪平、白汀那几位新科贵人,若能来,一定很热闹。”

苏安道:“好,我去问顾郎。”卢兰笑着追问:“哪个顾郎?可是礼部的顾校书,顾大人?”苏安道:“要死了,小心我不付工钱,看你还……”

“卢公子,你是过来人,别犯浑。”林蓁蓁摇了摇头,叹息道,“阿苏,以你的才华,即便是在梨园也不会失色,只是有些事情,我身为前辈,总是得教你。”

苏安道:“你说。”林蓁蓁走到那棵埋着曲子的老榛树边,用手指剥下几片树皮,捏得细碎,洒落土里:“咱们这行,不怕被人看轻,就怕被人看透。”

“说到底,一个乐伎琵琶弹得再好,见过的世面再多,总归是伺候别人的人,又怎么比得过那些从小吃穿不愁,只学琴棋书画的世家公子?”

“曲子精美,没有权贵的欣赏,始终是入不得流的,可若被死死地烙上了哪家哪户的金印子,往后别家别户又会防着你,你便没有退路。”

“你看,朝堂中争来斗去,不过是李、张、裴、薛、韦这几家,既然咱一个也得罪不起,就得借各方之势,才能让曲子扬名天下……”

卢兰打断:“你听他胡说八道,我教你,来者不拒,阴阳通吃,这就对了。”苏安哂道:“那是你!”林蓁蓁道:“阿苏,就比如眼下,你在民间开乐坊,大可去找李侍郎,他是最通音律,也最支持乐工的。”苏安点了点头。林蓁蓁知趣,也不再多说。

当夜,苏安把卢兰和贺连留下,三个人一起商量出邀请名单,其中不光有顾越交代的几个人,还有各路的风流翘楚,总是像那么个样子,方才罢手。

及至端午,苏安把手头事务整理得一清二楚,照例去伙房陈伯那里做了一串百索粽子,便是满心期待着过节把它送给顾越,然后汇报牡丹坊的各项进度了。

※※※※※※※※※※※※※※※※※※※※

感谢留评~一二三四,二二三四,转三圈~

第32章 端午

端午的习俗在前朝就已广为流传,除了宫里会举办奇趣的游戏,譬如系百索,射粉团,南方各地还兴龙舟竞渡,一到时节,进奏院的折子里说的都是哪家夺得锦标,赏多少锦缎和银碗等。

五月五日,夜空晴朗,月如钩,苏安在麟德殿奏完清乐《春江花月夜》,陪各位王公大人们聊完几句佳节闲话,见没有席位,林逸远也不在,便早早离场。

右银台门前照旧例停着苏十八的马车,不过,只有谷伯一个人。苏安刚要问,又想起顾越现在已经是朝中官员,兴许不方便抛头露面,就没有问,直接上了车。

一路上,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着用于辟邪驱害的粽子,诸如角粽、菱粽、筒粽、锥粽、秤砣粽,各式各样,摇摇晃晃,在风中跳舞。

苏安听着欢声笑语,觉得很温暖,很沉醉,于是,一直行到永兴坊门,他才反应过来,这条路和去苏十八的路方向截然相反。

“怎么来这里?”苏安看着面前一座门庭崭新,围墙齐整的府邸,糊涂地笑了笑,“不过说起来,这两只石狮,倒是和《五方狮子舞》里的神似。”

谷伯道:“少东家,你看门匾上那三个字。”苏安道:“我不识字。”谷伯把斗笠拿下来,指着道:“这是‘状元府’。”苏安道:“什么?”

因京中地价甚贵,许多寒门出身的官员资历尚浅,光凭俸禄根本买不起住处,所以朝廷为照顾这些人,专门在永兴坊划出一片官宅,年年令户部安排租赁。

顾越在衙门里办事,公文练达,一提笔,将自己饥寒交迫的情况如实反映给上司,韦文馗听说后,立即去户部找裴耀卿,要来了这座为世人称道的状元府。

“这这这,这个……”苏安摸着雕刻在门上的镇宅钟馗像,闭眼叹了一口气,“他饥寒交迫怎么也不说,倒好像是真分了家,咱四处乱使钱,委屈了他。”

门开了,迎接的叫顾九,自称是顾越在河东的远房亲戚,前几日刚被请来担任府中总管。他说话带口音,态度却端得正正的,让人想笑又不敢笑。

“这边请。”顾九领苏安和谷伯进府,一路介绍道,“这幅《一百零八州牡丹会》,是翰林院的河东八杰所绘,这卷《兰经》,是户部郎中所誊……”

状元府的正院,不见花木,不见金银器物,堂内摆满古今书籍,廊下挂满礼尚往来的字画。苏安一边看,一边在脑海中勾画顾越接待宾客时的模样。

“九总管,顾郎何时搬的府邸,怎么悄无声息的。”苏安道,“这两袖清风的姿态,摆得相当端正,只是不知道能住几年?有几个下人?”

顾九初来乍到,并不清楚苏安和顾越之间究竟是如何一层关系,心里泛起嘀咕,觉得这话放肆,便没有答。谷伯接话道:“是顾郎吩咐不说的,怕少东家忙。”

据说本府先前的主人是一位隐吏,对园林风水颇有造诣,几个人刚走过正院厅堂,一入后园,面前的意境立即就变得活泼起来。苏安揉了揉眼,不敢置信。

景观分为东西二侧。西侧是层叠栉比的水榭飞桥和亭台楼阁,茂密的藤蔓覆盖住清幽潭水,任涓涓清流在假山间缠绵而挂,称为“怀柔”;

东侧是一片开阔的湖,岸边依照四季开花之序,种植有不同的稀奇植物,眼下是五月,正盛开着淡紫的锦葵和洁白的荼蘼,称为“长歌”。

如此景致,若非是客,苏安早就撩起裤腿,四处拈花惹草而去,却是一抬头,看见一艘石舫停泊水边,那千百条五色丝随风飘飞,像天宫与人间的心愿桥。

顾越坐在石凳上,冲他招了招手:“阿苏,过来陪我坐一会,再去玩。”苏安笑着应声:“好!”回头,对顾九道:“九总管,你看,顾郎叫我阿苏。”

苏安登舫,顾九为他掀起丝帘。苏安把带来的百索粽子解开,剥出一个,送到顾越的唇边,说道:“春院的几位郎君念着你,让我捎粽子给你吃。”

顾越眯起眼:“这么丑,定是你亲手包的。”苏安道:“我包的,自然不如庾家粽子白莹如玉,也不比烧尾宴的赐绯含香粽,你倒是吃也不吃。”

吃完,顾越要喝菖蒲酒,苏安又任性,偏不让,非得叫顾越把他指尖沾着的一两粒米也给含了干净。顾九看得目瞪口呆。苏安这才侧过脸,问道:“九总管?”

顾九顿了一顿,回道:“苏公子,本府租期三年,文杂六人,侍从十人,打水扫地的二十人,厨房八人,一共是……”苏安道:“不算礼,每月开支多少?”顾九道:“二金。”苏安道:“好,往后从苏十八暗支。”顾九老实退下。

一丝丝晚春的风,携带清甜气味,吹过湖面。顾越看着十七岁的苏安,明眸善睐,冰肌玉骨,竟如清水出芙蓉,再不见过去生涩稚嫩的影子。

苏安撩起脸颊边的一缕青丝,夹在耳后,笑了笑,又从怀里掏出一份名单,不紧不慢,开始谈事:“这是牡丹坊邀请的宾客,我们商量好了,六月六开张。”

顾越一边扫阅,一边问:“这么多人?”苏安道:“不多,也就是李侍郎要亲自光临,另外,私下里还有个请求。”顾越抬眸,把那张纸,慢慢地揉进掌心。

苏安道:“礼会院官榜得有名由,不如就写‘开元二十万年县礼记开化兴邦’,行民俗文教帖,原本普及诗乐,符合立意,卢兰也已和徐员外说妥,我是琢磨着,一边用大庾岭运茶叶,一边按新六典的注释演艺大曲,一团和气。”

顾越安静地听完,才知道,原来苏安手里那只甜蜜的粽子,不过是诱他上钩的饵料:“阿苏,能应付得来么?”苏安笑笑:“好应付,就看你允不允准。”

那瞬间,顾越清澈的眼眸里,涌过三月桃花浪,九天碧落河,他只把手一松,任凭那团纸被风呼啦吹去,飘飘然数尺开外:“苏公子开金口,本官如何能不允?”

苏安的笑容冻住,却是吓得不浅:“你没事吧?!”一时快,还正要扑腾去湖边打捞名单,又突然,被顾越牢牢地捏住玉腕,拴上一条五色丝。

上一篇:京门风月 下一篇:木头,别惹本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