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盛唐种牡丹+番外(24)

作者:又生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强强 三教九流 情有独钟 甜文 关键字:主角:苏安(叶奴),顾越(十八)┃配角:太乐署诸君,文坛诸君,朝堂诸君,民间诸高人┃国宝级宫廷乐师的盛世之旅 立意:国宝级宫廷乐师的盛世之旅点击展开

咸宜天真浪漫,趁圣上不在,惠妃不注意,缠着玉真同去采花。玉真兴起,教唆道:“花梗生刺,凤奴何必亲自动手?姑母选两个人替你采花去,好不好?”

于是,苏安更郁闷了,况且,曲江杏园是民间场所,除紫云楼为禁区,其它地方百姓皆可自由出入,若没有席位——许阔提起过,每年都有围观挤死人的。

连串的变故杀得苏安有些措手不及,是夜,太乐署春院灯火通明,他生着闷气,原本懒得去凑热闹,只路过,却见三伯朝他招手:“李大人喊公子进去呢。”

一进房中,不想,除了墙角堆满酒坛子,人其实也不多,只有三个,顾越,张俭和李升平,其余小吏都是道两句喜庆的话,轮流高兴高兴就走。李升平坐于榻上,低头在雕刻一个排箫的漆面,许是因为已喝酒,他的面色略微泛红。

“阿苏,过来,我们敬李大人。”顾越让张俭又拿来一只碗,咕咚咕咚把乾和酒倒满,“这些年李大人一直照顾着我们,替我们挡开了不知多少朝中风浪。”

苏安接过碗:“这得分开,第一碗我斗胆敬李大人,第二碗我贺喜顾郎,第三碗,我替集贤阁敬太乐署诸君。”说完,一仰脖子喝得干干净净,半滴不漏。

顾越怔了一下,也挥袖饮酒。李升平淡笑道:“某不胜酒力,就不喝了,不过,苏公子。”苏安道:“大人,有何吩咐?”

李升平的手指灵活,捏着那刻刀,行云流水地就在箫面留下一朵又一朵花木,接着道:“太乐署乐伎过千,你虽天资拔萃,可若非顾郎,照样没有你出头之日。”

苏安道:“我知道。”李升平道:“不是知道,你得记着。”苏安抬起脸看着顾越:“我记住了,大人。”顾越道:“大人这是折煞晚生。”

李升平没有解释,仔细又摸过一遍雕刻好的纹路:“太乐署司乐顶大七品,没什么可以帮顾郎,只是这个顾郎保管好,关键时候或许能保命。”

顾越道:“大人。”李升平道:“怎么,敢出风头,不敢担风雨?”顾越低头,郑重地收下排箫,见漆面雕刻的是几株姿态飘逸的牡丹。

这夜,本该是榜上有名者去平康坊风流的春宵,顾越倒很镇静,将署里事务和张俭做了说明,用什么人,走那些账,桩桩件件事无巨细,譬如伙钱可外包给市面的酒楼,采购应按公账和私账两面定价,各大衙门打交道什么时节用什么礼。

李升平听到一半,打了个呵欠:“某什么都没有听见,某先走了。”苏安笑着伺候,掀起门帘。李升平道:“苏公子,你送某。”苏安道:“是。”

二人先后而出,只见春院门前月光如洗,凝着露水的石板地面泛着一层莹亮光泽。李升平停住脚步,问了一句:“苏公子,今日娘娘评《庆善乐》改的极好,问是谁人心血。”苏安还在走神,心里咯噔一下。李升平道:“某问你呢。”

苏安浑身一颤,跪在地上:“原原本本是林蓁蓁改的,我只是按他的吩咐练曲子,一个音都没有动过,大人明察,我万不敢邀功。”李升平道:“好。”

李升平的马车离去,檐下两颗大红的灯笼还在风中摇晃。苏安起身,用手抹干净乌皮靴上的露水,叹自己,就这么彻底放弃了能够亲自在杏园探花宴上,坐在万众瞩目的五弦琵琶位置上,为新科状元弹奏曲子的机会。

这时,张俭也出来了,抱着一大摞公文与苏安擦肩而过,笑着点了点头。苏安道:“你笑个屁。”张俭脚下一滑,险些摔倒,滋溜就跑没影了。

二进房中,苏安看到顾越在点香。

顾越有些醉意,那双白嫩如凝脂的手,伸在烛火前将碰不碰的。苏安甚是担忧,连忙抢着去:“我来我来,你这状元郎,烫着如何是好,诶,你……”

一时之间,顾越就这么握住他,动作不用力,极尽细致和温柔,却半点不容推却:“随我一起拜。”苏安怔愣:“拜你的阿爹阿娘?”顾越点头,捡起落在地上的红香,拗成两段,一段塞到他的手里:“我们一起。”

“这算什么?!”苏安心里乱了,他知道顾越一定是喝醉才会这样,可祭拜先灵这样的事,如何能随意行之,“你心里……怎么想的。”

顾越道:“没怎么想,就是觉得多一个人热闹些。”苏安道:“那你知不知我怎么想?”顾越笑了笑,眸中一片温暖的雾霭:“我知道,你想我一定是醉了。”

苏安不知如何回答,攥紧红香,侧过身跪在团花垫上。顾越一扬起襟袍,也跪下:“父母大人,儿今日金榜题名,与弟苏安一起,烧此香告慰你们在天之灵。”

香炉中亮着两点红星,一缕香烟在二人的面前飘过,而后,又如同点滴的岁月袅袅而散。祭台上没有哪家的神像,唯独是一卷破旧的竹简和一把光洁的琵琶。

※※※※※※※※※※※※※※※※※※※※

感谢亲爱的你们留言按爪,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原地转三圈~~~

第25章 杏园

金榜题名,杏园庆赏,是身为大唐男儿一生中最风光的时刻,也是天下英才齐聚欢谈的盛事,二月十八日,天色明媚,街巷淌过的风都是清甜无比。

钟鼓声才刚敲过,车马已经在各邸前出发,李张裴薛崔韦武几大世族以及皇族王公的游园队伍排满十里长街,迎着朝阳的光辉,一路声势浩荡地朝南而去。

裴家三郎裴延身着一袭粉色探花绸衫,骑白马而行,后面张府的小香车里坐着两位妙龄少女,一位是张家三嫡女品茗,一位是外侄女洛书,两闺蜜都给自己取了诨号,年纪相仿,脸蛋水灵得和剥壳的荔子一般,性格却是截然不同。

品茗自幼心气高,性格冷淡,竟是火烧屋子走路也不变步调,如此,还下得一首好棋,自然就倍受长辈疼爱。洛书则是异常地顽皮,成天拉着姐姐去修道。

“据说是扬州特贡的丝绸,颜色比杏花浅些,远望是浑然的春意,一寸近看方能见纹路。”洛书道,“那胸前绣的花瓣,还是咸宜公主亲手刺的。”

品茗安静些,玉手拨珠帘,朝外探望。洛书绕着肩头的一缕小辫子:“好好好,不说衣裳,那姐姐说说喜欢哪个,裴郎和顾,那顾什么……”

“顾越,先前在太乐署,还做些市井生意,传言是元崇先生的嫡外孙。”品茗道,“父亲大人上晌还提,奇就奇在,抚养他的那个衡水县令,是魏家后人。”

洛书道:“嗨呀呀,若是我,哪个长得俊就选哪个,哪还图他功名家世?”品茗道:“好妹妹,你消停一会儿,再说这些,我定要出家做道士。”

一抹曲江如丝带,揽尽早春旖旎颜色,杏园方圆数百里的宁香中,花瓣纷纷扬扬,随风卷入云霄去。一片欢声笑语之间,各家各户纷沓至来,林间渐渐热闹了,绣楼的姑娘在奔跑嬉笑,骑马的公子驰骋纵横,老太爷乘步辇而行,也有风尘女怀抱琵琶坐卧相随,皆是莺歌燕语。

不远处,巍峨雄壮的紫云楼坐镇在一团紫红的雾气之中,只有那檐下若隐若现的硕大斗拱,提醒着世人皇室无上的尊严。谁又不知,其实一大清早,热衷于舞乐诗会的皇室就已经从大明宫出发,沿着密道来到此处观赏风景了。

若说园中风景最佳之处,伴着一潭清水,远可观行船,近可吞花海,此刻正摆放着三十余张为新科进士而备的黑漆描金桌案,而宴会场地的正前方,便是用于大兴歌舞的江郊圆坛。金吾卫用红绳系在桩木上,围出一片场地,而随着人潮越来越汹涌,他们便只得亮出□□来维护场内的和平与安宁。

苏安骑在许阔的肩膀上看,把许阔累得许阔气喘吁吁:“阿苏,你要不让我歇一会儿,让孟月驮你?”苏安道:“我又不沉,诶,那应该就是裴延,他也是探花郎。”

每一位新科进士进场,前呼后拥,光彩照人,任凭是谁都不会错过,尤其裴延,容貌端方,举止文雅,身姿如玉树。

也正值此刻,一个亲切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这位公子,没有席位就别挤了,往后我们一起去平康坊吃花糕。”苏安回头,见顾越是不穿素衫的模样,走着来的。苏安笑道:“长安绣花子。”顾越道:“形式而已,裴延也不想出这风头。”苏安道:“十八,你不输他。”顾越拍去袖口的一片花瓣,笑了笑道:“都是家国良臣,一会就认识。”

上一篇:京门风月 下一篇:木头,别惹本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