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盛唐种牡丹+番外(23)

作者:又生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强强 三教九流 情有独钟 甜文 关键字:主角:苏安(叶奴),顾越(十八)┃配角:太乐署诸君,文坛诸君,朝堂诸君,民间诸高人┃国宝级宫廷乐师的盛世之旅 立意:国宝级宫廷乐师的盛世之旅点击展开

卢兰哂道:“苏公子一定是在算,三十个进士,顾郎会是第几个。”林蓁蓁道:“唉,万年如一日,顾郎估计又得榜上无名,反正也不老,还能考。”

乐阵好容易排完,磨蹭一阵子,要开始练曲了。林叶走过去,戳一下苏安的肩膀,督促道:“就差你这把五弦。”苏安回:“我没有心思。”林叶素来话不多,只有护着林蓁蓁时,眼里容不得沙:“七的排场,你别摆架子,如果不想弹,让贺连替你便是。”苏安叹了口气,吊儿郎当地走进乐阵。

正是这时,风中传来一阵脚步声。

“张榜了!”一位宫中女官朝他们跑来,跑得香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那张红扑扑的小脸,神色更是不可言喻,“各位乐官,明经和进士两科都张榜了!”

林蓁蓁道:“杏生,年年张榜,年年花开花又落,惊什么?可是娘娘那里有什么要言语的?”一滴晶莹的汗水,顺着杏生的白狐绒滚落,落在青草地上。

尚仪局女官杏生抬起脸,定了定神:“至尊圣人在洛阳钦定,同榜裴延、李峘、薛纪平、张思行……顾,顾越诗词雅达,凭撰《光圣大定策》,摘头榜头名,壬申科状元衔。”

苏安道:“什么?!”杏生道:“往年还没出过这事,娘娘特意吩咐我过来,说是给太乐署的道喜,让诸位好生排曲。”林蓁蓁往后退了一步。

苏安已经听不清对话,只觉脑袋发热,一手把琵琶丢给林蓁蓁,交代贺连替他奏曲,又持鱼符,直接奔出宫去:“我要去看!我甘愿领罚!”

一路远望,整条承天门大街全是乌泱泱的人,人流带来的风吹过各衙门檐下的金铃,人流蒸腾起的汗气熏得眼睛生疼,人的声音回荡在天地,汇成一首大曲。

※※※※※※※※※※※※※※※※※※※※

鲤鱼跃龙门的出处正经在宋代 《埤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但是唐时,不难发现它在民间已经是一种普遍接受的说法。

比如,开元二十年(同文中时间轴),玄宗到洛阳以北地区出巡,诏令巡幸所至,地方官员可将本地区贤才直接向朝廷推荐,这一时期李白同在洛阳,与元演、崔成甫结识。《赠崔侍郎》大概就是他在此背景下的作品。

黄河三尺鲤,

本在孟津居。

点额不成龙,

归来伴凡鱼。

故人东海客,

一见借吹嘘。

风涛倘相见,

更欲凌昆墟。

这一年,大唐全国户数为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为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

第24章 金榜

人海中,苏安钻着缝隙向前挤,越是靠近,越是动弹不得,只见南北向的官府阁楼之上,全都摆着碎金底纸屏。小吏用洪亮的声音隔空往外面的十二街坊传信:“四十五,安州应山县,王……四十六,沧州清河郡,魏……”

如烽火传讯,每喊过一声,纸屏便写下一个名字,从吏部东堂到礼部南院,从南院到太府寺,从太府到太常寺,再从太常传去朱雀和安上门,一路呼啸而去。

“往……”这便是苏安第一次以观众的身份参杂在其中,仰望这场曾经让他无法理解,眼下却让整座长安为之沸腾的,浩浩荡荡的揭幕,“往哪走……”

围在院墙前的人,气色憔悴,眉结霜露,一看便知守了彻夜。他们衣衫朴素,举止恭谦,唯独手里攥着书卷紧紧不放,谈吐之时,喷发出激情四射的声浪。

“张公门下有雅风,你们看裴郎的诗作,质朴自然,扫六朝绮靡,情怀自现,不愧为进士!”“不对,豪气当如六年前王龙标,‘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那才是男儿郎。”“诗词不过趣味之物,要论策论,针砭时弊,我只佩服燕公……”“休得妄论!”“说半天,不知各位兄台是否上榜?”“我没有。”“我也没有。”“明年再来。”……

皇城外的酒楼,但凡有个高点的阁台,尽皆坐满,不时又飘出高亢的戏腔,把贵人的名字唱进曲子。那些口中嚼茶叶,腰间佩银蹀躞的公子们纷纷卷帘探望,目光和底下的芸芸众生一样炽热。

“阿娘!阿爹!”突然,人群中一声尖叫,瘦骨嶙峋的一位白发书生扑上前去,泪流满面地跪在墙角前,用牙啃着砖墙,“儿今日,金榜题名啊!”

苏安皱起眉,顺着那堵墙,看见一张长足三丈的碎金花底的黄纸榜,榜上铁画银钩,一列一列地摆着让他觉得十分陌生的墨字。

“这上边哪个是顾越啊?怎么头名是三个字的?不说状元是顾越吗?”他随意抓了个书生,急哄哄地问道,“难道传错了?”

“字都不认识来看榜?头一回遇见。”那书生有些诧异地瞟了苏安一眼,摇摇头,一指左边那面更加醒目的镶嵌金边的玉石榜,“进士榜在那里,这是明经。”

进士榜的名字虽少,驻足观望的却更多,且更精致些,都是些玉树临风,萧萧肃肃的玉面郎君。苏安抬起头,揉了揉眼,看见头排头列雕刻着两个字。

“顾越!”那是他最初认识唯二的字,他喊得很大声,引得旁边的一伙青衫和蓝衫全都看虎狼似的看着他,他也不管,接着喊,“顾越!顾越!”

突然,一只结实紧致的手臂从后面伸来,把他的嘴巴紧紧捂住,苏安回身,对上一双清澈明亮的柳叶眼:“唔唔……我就知道你……”

顾越的眼神温暖而安静,身上淡淡的旃檀香遮掩了周遭的气味:“你吓着他们了,快回宫里去排曲子。”苏安抢道:“那你呢?!”

顾越笑了笑:“我哪里也不去,就站在这里看热闹,看别人没有,我有,我就高兴,要是人人都有,那还有什么意思,诶,我就不高兴。”苏安:“……”

尽管这句话十分混账,但苏安还是哽咽了,就像自己才是寒窗十余载,从全天下八千考生中跌打滚爬而出的,让整座长安风流才子全都失色的那一个尖儿。

一位青衫的公子议论道:“至于顾郎,先前诗不多,能吟的就两三首。”蓝衫道:“方才还传,圣历年间那跳河的大才子顾顺……”青衫道:“唉,可不就是永昌坊的顾十八。”蓝衫一叹:“都说弃子同于野子,说这话,算夸他本事。”

人越来越多,青衫公子思虑片刻,应周围的要求,吟诵起顾郎的十年旧诗,这位顾郎十五至长安,只可惜才华昙花一现,往后十余载竟在流外徘徊不进。

昨夜寒窗闻鹊语,不辞御雪送佳音。

且颂春秋风尘路,行立人间天地心。

送走苏安之后,一整日,顾越站在榜前,望着自己的名字,望着人来人往,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说,直到日落离去,方才留下一声长足的叹息。

苏安倒是一路蹦蹦跳跳地回宫的,此时宫中湖畔已经恢复井然的次序——教坊舞姬跳跃旋转,六十四位矫健舞童奔跑扬袖,管弦千人吹奏弹拨……

苏安深吸了一口气。一直以来,他做梦都想着能够在大雅之堂亲手为顾越弹一首曲子,如今杏园探花宴,美梦终于能够成真,怎能不叫人心潮澎湃?!

然而,澎湃持续还不到一刻钟,便看到,庆善乐的乐阵中,贺连已然按照林蓁蓁的安排,安坐在自己的五弦琵琶莲花宝座之上,开始与大家配合着弹挑了。

“贺连,贺公子,贺少爷,我求你……”苏安不敢再去招惹林蓁蓁,只好伸出一双无助的手,去扯贺连的琴弦,“我刚才是说着玩的。”

贺连道:“关我什么事,这是你任性,你得去求林公子。”苏安闭上眼,长叹一口气,转身又灿灿烂烂地去求林蓁蓁。林蓁蓁道:“阿苏,这是两回事。方才纵容你离开便是天大的融通,现在你出尔反尔,这么多人看着,我不能答应。”

苏安急道:“金榜题名,一生可就这么一回!”林蓁蓁道:“题名的是别人,你什么心?”苏安道:“我是什么心,你和林叶,你们俩,不懂么?!”林蓁蓁道:“这世上哪个不把咱们当玩物?你若愿把自己当高贵人,就别拿舞乐作儿戏。”

事情不由苏安胡闹,被林蓁蓁定夺下来,而下晌,苏安一个人敲着琵琶解闷时,又听说顾越不仅坐在头席,还和裴延一起被咸宜公主相中,任为两街探花使。

上一篇:京门风月 下一篇:木头,别惹本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