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盛唐种牡丹+番外(16)

作者:又生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强强 三教九流 情有独钟 甜文 关键字:主角:苏安(叶奴),顾越(十八)┃配角:太乐署诸君,文坛诸君,朝堂诸君,民间诸高人┃国宝级宫廷乐师的盛世之旅 立意:国宝级宫廷乐师的盛世之旅点击展开

他原本就会《景云乐》,但合奏不比独奏,不仅得精于一样,还得学习宫廷礼仪,还得通习其它乐器,于是,他又通宵达旦地补筝,补笙,补笛,补鼓……

是夜,月已渐圆,苏安留开门扉,一边练十三弦筝,一边等集贤阁的几个旧友过来玩——搬铺盖的时候嘚瑟了好久,说这里有花有草有水潭。

一人住一院也好,房中各式各样的乐器都有,练习方便,又因署里都知道他是李升平指定的协助采购的人,所以就连仆从也安排得比寻常多,巧是十六个。

可惜这十六个人,各自负责联络几家乐坊,全都不在他身边伺候,只有遇见难得的宝贝时,为了不让教坊或是别家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去,才会来禀报。

回过神,先到的是许阔,领着秀心和娃,一家三口人坐在秋千上荡。苏安一笑,迎进孟月,又往门外张望贺连:“那个人不是说自己见过至尊容颜么?”

“别提,立部伎几百个人,谁能找到我?”贺连走来,蹲下身子,指尖划过清澈的潭面,长叹一口气,“每回朝会弹《太和》,弹得我闹心。”

这时,孩子哭了,秀心抱着哄,因是认生,半天也哄不好。苏安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吓着了吧。”贺连往岸上泼水:“你还幸灾乐祸。”苏安道:“不怕,我去拿个鼗来。”秀心嗔道:“鼗什么鼗,孩子家的,分明就是拨浪鼓儿。”

苏安摇着拨浪鼓,满脸坏笑地捏着娃的团子肉:“师兄要是不介意,我来给他请名字。”许阔道:“你又不识字。”苏安道:“诶,就叫鼓儿。”

孟月一人,又是吟诗又是摘花,酸酸地问了一句:“苏公子,中秋节千叟宴上,你不是散序上弹琵琶的么?我想看看那件牡丹花锦袍。”

花锦袍用波斯锦为衣料,传入宫廷之后在用色和花纹上有诸多改良,肩处刺绣牡丹的便是《景云乐》专用服饰之一。莫说孟月,就是苏安自己,都是摸一下怕勾丝,碰一下怕蹭油,照林蓁蓁的原话,即便为陪衬舞伎,天下也只有这一件。

几个人围着那朵双面的刺绣牡丹,前后议论了一番,哪里的色泽艳丽,哪里的姿态丰满,样样新鲜,甚至又把配套的五色绫袴和绿云冠也瞅起来。

苏安惬意地看着这群人,笑了笑道:“许师兄,那我说,从今往后集贤阁不收月光钱,你们帮我多管一些秋院的事,我让顾郎照例送春篮家书。”

许阔怔了一下,没有立时应答,倒是怀中的娃哇呜一声,又哭了出来。秀心明白得很,拉过其他几个不甘愿的人,温婉行礼道:“看鼓儿要认你当干爹哩。”

“好,咱们总算也有一个依托,好事。”许阔道,“今后秋院里有什么,交给咱们绝不会错,先喊你一声少东家了。”

孟月还没从锦衣华服中醒过来,埋头不说话。贺连撇过脸,吹着案边的烛火,宁吐气也不咽气。苏安的唇角勾起一丝笑,假装没看见:“那敢情好。”

夜深,也不知为何,几人不愿意再凑话,纷纷相告而别。一时间,屋内空寂,又只剩七八盏彩釉的多枝灯,一架十三弦筝,一面铜镜。

苏安静静地坐了半个时辰,叹一口气,走到铜镜前,脱下打底的白襦裙,将那件宽大的牡丹花锦袍缓慢地,一点一点地,套在白璧无瑕的身上。

上好的面料,即使直触皮肤,也不会有任何不适,镜中,那张蛊惑山河的脸,桃花目,远山眉,眉尾处阳刚的骨纹,完全隐没在赤红的牡丹花瓣里。苏安突然吓了一跳,反过身靠在镜子前喘息不止,脑海中忽闪过这段日子的点点滴滴……

夏院与冬院大有不同,譬如贺连为立部伎负责朝会雅乐,分去一个隔间,而苏安为殿庭文舞郎,在坐部伎负责宴会燕乐,便分去另一个隔间,都是按分工来进行训练。训练时,统穿霜色圆领袍,共守七彩琉璃屏风后的细碎阳光,本也没有多大分别,然而,一旦各类乐器合鸣起来,就是另一番意趣。

拿《景云乐》来说,所颂一段云间祥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 分是散序,节奏自由,不歌不舞,是丝乐的独奏或合奏,优雅而神秘,经过一段轻快过渡,转入第二部分,拍序,此时以音声人的歌唱为主,节奏慢而固定,华丽而不轻浮。

第三部 分便从“入破”开始,舞者入境,音乐由慢逐渐转快,是大曲之中最热烈的部分,尤其新版中画龙点睛的催板,使曲子不仅有云彩,还有了阴晴。

苏安只觉得耳朵飘飘欲仙,然而,这还只是大唐盛世舞乐万里画卷的一隅,在夏院,除了精致绝伦的乐艺,还有一种更加迷人的际遇,叫做以乐会友。

虽然太乐署不允许私自入王公文武家中献艺,但这是个界线模糊的规矩,一般的文舞郎,只要作有几篇小曲,几乎都能引得长安里的诗人才子为其填词。

词靠曲的流传而得名声,曲也借助诗而酿出韵味,若真是遇上知音,似林蓁蓁遇上寿王,就更有几番佳话可说。苏安替林蓁蓁作过不少曲子,自然知道,他们在梨园有席位,之所以训练只来两三时辰,是因大多时候在和皇室和翰林风流。

那日,苏安在调五弦,旁边吹横笛的一位名唤卢兰的文舞郎凑近,递了个蝴蝶夹子给他,话音温柔:“这夹在轸上,弦音要是准,翅膀就会颤。”苏安见卢兰眉清目秀,便接过来用,不想那精致的小翅膀果然在音准时上下翩跹。

“苏公子,吏部徐员外喜好吹笛,近日得了一根龟兹的象牙七星,不知优劣。”卢兰笑道,“我就说,龟兹的宝贝如今只有苏公子是内行,不如同去观玩?”

第17章 麟德

正说这话,门外金铃清脆一响,一抹湖蓝的纱衣飘进众人的视线,“咿呀”亮声嗓子,在箜篌前坐下。跟来的林叶紧闭双目,他只有在舞时才会睁眼。

“卢公子,别谁都招惹,饶过阿苏,人家不懂你。”林蓁蓁道,“方才说了,合舞的四位教坊的姑娘是人间精粹,若至尊没看中,就撮合给他。”

咚,林叶敲了一下旁边的羯鼓:“苏公子,意下如何?”苏安连忙摆手:“不必了,为练这曲子,我自家的琐事都还不及应付。”林蓁蓁笑道:“阿苏,真想做少东家了?你是还没进过大明宫,所以才稀罕顾十八。”

苏安笑了笑,只低头摸索琵琶品相。他真心爱音律,也食人间烟火,所以无论是替林蓁蓁作曲,帮李升平买琵琶,还是给顾越做少东家,从来都不觉得委屈。

“卢公子,我不擅笛,只因先前在胡坊里跑过几趟,所以还略识一二。”苏安调完音,放回那只卢兰借他的蝴蝶夹子,回道,“现既是徐员外有吩咐,你又愿意邀我,等中秋之后的休沐,我随你去。”

……

记忆飘忽回来时,夜深无人影,苏安的面前是摇晃的烛影以及一架十三弦筝,他冲到筝前,左右手轮着狂扫几通,摔开门往春院而去。

“顾越,你开门,我有话对你说。”苏安拎着那把琵琶,敲得旁边几间房里纷纷传出咳嗽和咒骂,“我弹琵琶给你听。”

门开,顾越手里拿一卷竹简,“啪”地敲在苏安的额头:“还让不让人读……”话音停顿在月下,眸中流过一抹红影:“怎么穿花锦袍?弄脏要死人的。”

苏安大笑转三圈,吊儿郎当地坐在廊下,嘤嘤呀呀,边弹边唱。顾越听了一阵子,回房取来一把桃木梳,站到苏安的身后,替他顺起乌黑散乱的披肩长发。

苏安酥软道:“中秋宴你能进大明宫看我吗?”顾越道:“不能。”苏安道:“所以嘛,我先弹给你看一看,诶,至尊都没看过呢。”顾越一笑:“等宴席结束,我在银台门前接你,回来一起吃月饼。”苏安道:“一言为定。”

大曲合成之日,中秋佳节。卯时,天方透明,钟鼓声彻响在承天门大街,大明宫侧门即右银台门徐徐敞开。逼仄的宫道中间涌过太常寺两署和各个教坊的上千名乐伎。左金吾卫镇守在道路两边,一排枪戟泛起银光。

苏安碎步而行,前是坐部伎的艳丽花袍,后是立部伎的暗纹蚕丝云锦,内侧还走着教坊的女伎,其中燕乐伎腰缀金铃,清乐伎的水袖飘带足有一丈长。

跨过右银台门时,卢兰就走在旁边,对苏安泛起一记灿烂而暧昧的笑:“别看这侧门窄小,它直通麟德殿,是专为咱们而开。”

上一篇:京门风月 下一篇:木头,别惹本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