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盛唐种牡丹+番外(121)

作者:又生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强强 三教九流 情有独钟 甜文 关键字:主角:苏安(叶奴),顾越(十八)┃配角:太乐署诸君,文坛诸君,朝堂诸君,民间诸高人┃国宝级宫廷乐师的盛世之旅 立意:国宝级宫廷乐师的盛世之旅点击展开

“书中呢,我给你们一人加了一片用于标记篇章的小叶子,形状大小各有不同。”苏安拿柳枝沾了水,一一点过,说道,“需记着,天下的曲子,就像天下的叶子,或有同样的根源,却绝无同样的纹理,每把五弦,都应有自己的故事。”

孩子们排排跪在坐毡磕头,齐刷刷地,甜滋滋地,笑喊了苏安一声“师父”。

卢兰和茶娘接着问,除去私留,剩下几十本该如何。苏安想了想,把《六幺令》曲牌挂上正厅,道是,将来为其填词的过客之中,若有有缘人,便就相赠。

“也罢,还得算贺连呢,他总邀我去府里坐坐,拜见韶娘。”苏安道,“明日换完牌匾,我就去寻他,放他那里一本,也正好,同他商量如何考取音声博士。”

六月六换匾,原本只想和开张日子合同,却没料到,巧又相逢三桩人间事。

一来,苏安遇了南不嫌。

当日上晌,阳光明媚,九总管送进头样纳采礼,顾郎亲笔所写“妙运清风”四字牌匾,登时吸引整条长街瞩目。阿米几个跟着去拉绸布,笑声似风信子。

苏安抬起头,那“开化兴邦”的旧牌匾还挂着挨灰尘,谁人敢摘呢?他和茶娘、廿五商量之后,觉得该让卢兰先送一本《闲录》去徐员外府中,再摘。

卢兰笑道:“徐员外是故人,我去便是。”谁料待他离开,看客不减反而多。

苏安卷起袖子,正要踩梯子,一只不速之手,拨开众家,突然搭在他结实细瘦的臂上。廿五一惊,上去保护,眼前刮过一阵飓风,扫得他整个儿跌坐于地。

这人,身形挺拔,手中提剑,虎臂蜂腰螳螂腿,目光炯炯,衣摆鲜血淋漓。

“六月初六,不嫌为江州义门坊陈旺生追缠,若赏一条命,便替苏供奉摘匾。”

苏安打量一眼:“郎君这是?”

原本扬州之地,位于长江以北的淮南道,是通济渠漕运之起点,自古繁华。与它一江之隔的江南道,近南蛮,但凡任职往那里的,即便升品,也论作贬斥。

南不嫌自称扬州的一位剑客,受一大户之托,前来寻找一位在当地的青楼出生的私生子。这家大户也传奇,九世同居,合家九百人,从未弃子,老太君年事高,忽闻六郎在外还有血脉,日夜不安,定是要子子孙孙全在膝前,方能安心。

“张家给的佣金很丰厚,受命后,我四处打探,得知此子在青楼仅住到十岁,又经几番辗转,最后跟随一位官员往长安去……我便追到长安,进城时,从市井之徒口中得知,若要在乐行里找人,必先往平康的牡丹坊,见供奉苏莫谙。”

都说苏莫谙正印书收徒,南不嫌便打算拜访,却,不知为何,前夜突然遭到另一帮匪贼的纠缠要挟,所留之信,自命为江南道江州的南朝余后陈氏义门坊。

“苏供奉可知,南朝覆灭之后,陈叔宝六弟宣王陈叔明之后裔,世代避难共居于江南道江州,及至五世孙陈旺生建义门坊,从未分家,常有北进之图?”

“却是这样,陈家一位族人,当年在扬州办完事,去狎妓被剪刀扎死,便是死在我要寻的这张家私生子的房中,因此,义门坊要我找到这人之后,转交他们。”

长安包罗万象,平康尤甚,南不嫌一本正经地说他自己的故事,旁人作闲谈。

苏安听完,放下袖子,道:“你让我救你一命,为你找人,可是你自己却不说真话。”南不嫌握紧剑柄。苏安道:“你手上二三指腹的茧,并非全部是剑磨出的。”南不嫌道:“那是什么磨的?”苏安笑道:“草茎弦,广陵竹西乐派。”

南不嫌听完,抱过扶梯,三两步登上去,将旧匾一摘,哐当一声弃之于地。

“不嫌,欲拜苏供奉为师。”

苏安道:“啊?”南不嫌道:“不嫌欲拜苏供奉为师。”苏安道:“南郎,换完这块牌匾,我还打算去东市的留仙堂,你若当真想留,也不是容不得,替我把那新的牌匾举一日,唱一日‘妙运清风,偃月观郎’,诶,我便保护你。”

“妙运清风,偃月观郎。”黄尘扬起,血滴落下,声声如雷,“妙运清风……”

苏安登上马车。茶娘把书递去,轻声问道:“少东家,他要找扬州的乐人,可否问林公子?”苏安放下车帘,叹了口气:“扬州暖香阁出生,其父在张家排行第六。”茶娘道:“这是如何?”苏安道:“他要找的,就是林蓁蓁公子。”

“看好他,别让他四处乱问。”

二来,苏安把《闲录》分给了贺连。

留仙堂的格局和从前一模一样,格柜挂满红红黄黄的小牌,令人眼花缭乱,只不过苏安来时,发觉柜上的伙计全换了人,老六手持钥匙,请他到南宅里坐。

“苏供奉,春夏之交,老爷染伤寒,神志不清,最后那话便是让把少爷的名字加进族谱里,故而,少爷近日,一是准备孟冬的太常考核,二便是学习配香。”

苏安这才恍悟,原来贺连如此热情地请他来做客,是要炫耀炫耀自己的本事。

“贺少爷,你看,我说到做到,印好了这本书。”苏安哪还坐得住,他穿着五品文散的官服,问都不问贺夫人,先去拜见韶娘,才进贺连的堂中,笑说道,“待你考过功,任了博士,咱们往后一个在平康,一个在皇城,比谁教的徒弟高。”

贺连放下手中的一抔阿魏,翻开弦索前几篇,看到的是五弦羽调曲,《南安》。

苏安架起腿,笑盈盈地等着贺连的赞赏,而贺连的目光,直直地落在地上。

“阿苏,这些话,我只对你说。”

春夏之交,贺老爷偶染小疾。贺连回家探望,听见一声凄厉的哭喊。原来是韶娘身边忠心耿耿的丫头,见夫人身边的小厮又欺负韶娘,冒死发声,想引得贺连注意。贺连闯入西园子,韶娘跌坐在地,手还捂着那张带血痕的脸,唇齿发颤。小厮啐口唾沫,转身就走。

贺连靠在圆门墙边,背过身,深吸了一口气,还在犹豫是否出面,丫头的哭腔再度传来,这回是真情,因韶娘的脊骨正触假山石,从此,再也站不起来。

苏安这才明白,韶娘刚一直坐着,竟是这个缘由。贺连嗯了一声,继续说话。

“我早就劝阿娘从家里搬出去,可她,又是那样好面子的人,总觉得不妥。”

对西园子之事,贺连装作不知,便是兢兢业业,直到拿到自家的《香谱》,方才神鬼不觉地,往贺老爷房中的药炉子里添了一剂用阿魏配成的昏神之毒。

毒性慢,一个月方才见效,家中翻遍佛门经书,也无人能觉察这新制的秘方。

“毒发还有半年。”贺连说道,“之后,我会在留仙堂对面,新开一家香坊。”

名虞美人。

苏安倏地站起,在堂中来回两三遍,喊了一声:“贺连!”贺连一笑,捂住他的嘴:“你小声些,别吓着阿娘。”多少难以言说的情,便全都融进了两个人之间,这一场关于血脉与亲情的搏斗。他们扭作一团,撕扯着,半晌方才停歇。

苏安自然明白,贺老爷一向对韶娘所遭到的虐待不闻不问,而贺连,为了回这个家尽孝,付出的心血亦流成长河。贺连咬破唇不认错,只笑苏安是顾影自怜。

彼时,老六得知动静来劝,便见两个少年郎衣衫凌乱,扯得和落水的狗一样。

可二人打完这架,终究又和好,说起体己话。苏安答应贺连,等留仙堂分业,把牡丹坊的生意以及宫俸的关系转去新坊。贺连也说,开张大吉,定有诸多回馈。

……

因这遭经历,苏安踏出东市之刻,做了决定——他永不会让南不嫌找到林蓁蓁

三来,平康不夜,竹西遇牡丹。

酉时将尽,钟鼓之音满街回响,葡萄酿与樱桃酒左右泼洒路边,映得天际殷红。

“大侠,你快下来。”茶娘站在院子门前,扇着丝帕子,“咱家只卖茶水,不卖酒,你的血滴了这么大一滩,倒叫我怎么招呼宾客?少东家那是逗你呢。”

“知道。”南不嫌气色不改,脊梁挺得更直,“可我也得叫他知道,我心诚。”

“诚不诚,少东家听的是曲子。”茶娘说道,“你来得这样唐突,少东家未怪罪就不错了。亏得是咱家那些个办事的去了蔚州,否则,非打断你一条腿。”

上一篇:京门风月 下一篇:木头,别惹本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