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盛唐种牡丹+番外(120)

作者:又生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强强 三教九流 情有独钟 甜文 关键字:主角:苏安(叶奴),顾越(十八)┃配角:太乐署诸君,文坛诸君,朝堂诸君,民间诸高人┃国宝级宫廷乐师的盛世之旅 立意:国宝级宫廷乐师的盛世之旅点击展开

苏安笑道:“怎么,九总管还看着。”顾越道:“阿苏,这段日子,九总管不是忙于接待他人,而是到河东去,带回了一对大雁。”苏安道:“什么。”

顾越等一阵子,说道:“你怨我没进过你家的门,可你总在天上飞着,我的诗词又浅薄,如何填得了你的曲子?你今天既然愿意来,我便与你商量这件事。咱们这对大雁,并非什么妇人随夫的纲常,但求个,木落南翔,冰泮北徂的信义。”

他想娶他。

“且慢!”

顾越又失算了。苏安一声喝止,甩开手,跑出三丈远:“你在说什么,我不明白!”顾越道:“说正经事,怎还能闹腾?”苏安道:“哪,哪哪里有如此这般,这般?!不行!”顾越道:“阿苏。”

一点冰凉从脚后跟传来,苏安低头,原来是自己踩进池水里。顾越笑了。苏安抿一抿唇,意识到今日是自己受季云和张思行蛊惑,来得唐突,不能怨顾越。

可,要如何让顾越明白他苏莫谙的心境呢?他一介乐人,合该是四海为家任飘零,他只盼郎君与亲眷安好,若真扎下根,何谈收徒弟,撰闲录,传扬曲艺?

“十八,我为你跳一支舞。”苏安静了一静,把鞋袜退去,赤足踏出一片方圆。

顾越捋袍,坐于石几。

舞起,长衫素淡,一缕山水墨线,跃空轻倩,落地圆柔,是恬仙,挽袖执笔画江湖。

“十八定然知道,这支曲子,如今在宫里与《霓裳》齐名,不过有百般叫法。”“《绿腰》。”“不对。”“《六腰》。”“不对。”“那阿苏说是什么名。”

“本为龟兹所献,板眼变化极多,前后各十八拍,四段花拍,至尊让翰林们填词,可它每拍又无过六字,动时如翠鸟、游龙,静时如垂莲、兰苕,既典雅之极,又狷狂之极,是舞不是诗,是诗不是舞,穷尽奇思也不能够描绘其丹心。”

“那当如何攻破?”“我答说,宫寺之内尽是深闺怨、权迷局,如何足以咏春?便已做主张,牡丹坊中定词牌《六幺令》,从此让过客自去填补,你看如何?”

月下,跳着这番奇艳的舞,苏安通身蒸腾汗气,止步时,面如琼花般赤红。

顾越身倚柳树杆,眸中泛起氤氲,心中流过的又岂止是汗雾。

苏安道:“十八,今夜你我便同作这《六幺令》第一首,如何?”顾越道:“好,你起头。”

苏安在舞中有感,脱口而出:“我从梨园出,欲把曲艺传,便是‘闲来花间怀弦坐,醉时石上敞衣卧,只三个……”顾越边寻对句边问:“哪三个?”苏安道:“妙运清风同莫谙,道是,一尊酒尽青山暮,再不把俗尘染,且须将功名藏。’”

顾越未曾有准备,顿了顿,应道:“仰是碧云行雁去,俯为春蚕牵丝回,又三回,檀香偃月共观郎,怎堪,两行诗践长途路,本有意留君住,却此生伴君徜。”

闲来花间,怀弦坐,

醉时石上,敞衣卧,

只三个,

妙运,清风,同莫谙,

道是,一尊酒,尽,青山暮,

再不把俗尘染,且须将功名藏。

仰是碧云,行雁去,

俯为春蚕,牵丝回,

又三载,

檀香,偃月,共观郎,

怎堪,两行诗,践,长途路,

本有意留君住,却此生伴君徜。

前门,仆人汗涔涔跑来:“九总管,雁找来了。”顾九道:“好,我送去。”

方才,顾九听见顾越和苏安提起大雁,着实吓了一大跳,怀疑自己的脑子出毛病。近日,顾府门庭若市,东宫和寿王府、张和李两位阁老的人轮流来访,他应对还来不及,何来时间买什么大雁?自然以为是顾越为安慰苏安而胡诌的。

他现在永兴坊也有些声望了,再不是张口说方言的田舍汉,自然懂得随机应变,便吩咐仆人去找雁,东市已关张,又立即向新婚人家去借,好容易才得来。

“阿郎,那……”然而,顾九穿过长廊,刚要把顾越唤来问,手中金笼落地。

琼花丛,顾越又伺候了苏安一回。

一双大雁呼扇翅膀,披着月光,飞上晴朗无云的夜空。萤火之虫,环伺眼前。

苏安揉了揉眼:“原来十八当真备了雁。”顾越爬起来,撩开被汗水粘在苏安面庞的一缕青丝,笑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好,印你的书,收你的徒儿,无妨,即便你不愿搬来同我住,不愿让我去你家提亲,该有的礼数也得有,这纳采之物三十件,我择日让媒人送去牡丹坊。”

※※※※※※※※※※※※※※※※※※※※

短章发一点糖,之后还有。

本文中,苏安不会再入宫,他会转型

(~ ̄▽ ̄)~

注《新唐书》卷48《百官三》“太常寺”:博士教之,功多者为上第,功少者为中第,不勤者为下第,礼部覆之。十五年有五上考、七中考者,授散官,直本司,年满考少者,不叙。教长上弟子四考,难色二人、次难色二人业成者,进考,得难曲五十以上任供奉者为业成。习难色大部伎三年而成,次部二年而成,易色小部伎一年而成,皆入等第三为业成。

业成、行修谨者,为助教;博士缺,以次补之。长上及别教未得十曲,给资三之一;不成者隶鼓吹署。习大小横吹,难色四番而成,易色三番而成;不成者,博士有谪。内教博士及弟子长教者,给资钱而留之。

^_^也就是说,当音声博士之后,以十五年的考核为周期,其中五次列上等,七次中等(或以上)才能授散官。

文中三观是当时社会三观,我是恨不能给苏安评个国家一级演员,然而事实是,他们的人生,虽然见过最惊心动魄的风景,但吃完青春饭,大多只能参照白居易《琵琶行》,例外不是没有,只不过李龟年、段安节这样的,其实都是官宦之后,才能有那样高(记名)的历史评价和地位。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Déjàvu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9章 不嫌

赏过留情花,双双归自家。

盛夏,平康坊内生意依然兴隆,醉仙楼、花糕作坊的院铺里花红柳绿,那些脂粉奶酒散发香气,女妓隔日总要攀窗望街巷,看看今朝,长街有无荔枝来。

荔枝若离开本枝,一日色泽就会暗淡,二日香气就会消散,三日口味就会酸化,四五日之后,色香味尽去矣。然而,据说近段以来运入大明宫的荔枝,自岭南产出,连枝折下,插在芭蕉上保持水分,又放进冰盒中转运蜀中子午道,按照十里一置,五里一堠,死马继路的驿送制度,抵达长安时,依然甜润可口。

苏安过得自由,一边吃雷海青从宫里偷出的荔枝,一边张罗牡丹坊收徒事宜。

他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自然知道,街巷中仍在议论月堂一雕挟二兔,昔日承乾耽称心,也知道,半年改制之后,由中书门下省监察,吏部主办的,即将到来的这场孟冬官考,俨然已把党争二字,推成令朝野中人夜不能寐的热闹话题。

他心如明镜,张九龄和裴耀卿竭尽全力保护着自己的党系,而李林甫月堂思计,一根一根地拔掉忤逆的羽毛,所幸的是,他所关心的人,顾越,不依东宫,不攀寿王,热情地打着替皇室割麦的旗号,冷静地在江南构建着一片避难的花园。

“中舍人顾越御前应制宣册拟诏,深得圣眷;中舍人顾越和江南、淮南道采访史暧昧往来,为其与京中望族牵姻;中舍人顾越遥寄诗词与江南道义门坊……”

如此,苏安亦心安,事实上,自从麟德殿经历过生死之交,他再也不会惶惑。

六月初,苏安终于把三百《乐府闲录》从安邑坊运回来,头批系红绳,给事先应好的张思行府中送去,余下按太常韦恒要求送入宫中,末了,自己只留百本。

他打算把这些,授予几个孩子。

几个孩子,已各能见些天性。鼓儿的力量大、耐力好,阿明记曲子快,阿米的手指灵活,而阿兰年纪虽然最小,却自也有些与众不同的癖好,她嗓音独特。

换匾的前夜,牡丹坊闭门,正堂点起红香,鸾吟凤唱之中,苏安把记着自己这些年所见的乐谱以及乐器的,这本小杂书,授予了他们四个人,一人揪着一本。

上一篇:京门风月 下一篇:木头,别惹本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