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姐说,要善良(31)

作者:春秋不语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江湖恩怨 情有独钟 传奇 关键字:主角:谢慈,萧无忌 ┃ 配角: ┃ 其它: 师姐的大刀三米长 立意:做自己的天下第一 师姐说,“要善良。”师姐还说,“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师姐左手拿着逍遥剑,右手拿着圣人经,她的心愿,其实并不是拯救苍生。点击展开

所以那一刻,他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

“谢姑娘,你知道吗,掌门真的很喜欢你哦。”阿珊不知为什么,非要提醒谢慈一下。

她抬起头来,眼中藏着了然,但还是反问,“是吗?”

“对啊,我们大家都看出来了。”

“……”

谢慈笑微微的,没再说什么,她想到她醒来时他还在睡,毫无防备地闭着眼睛,英俊的侧脸在逐渐亮起的天光中被镀上了一层浅金色,是个有几分端肃的君子样。

距离很远的感觉。

可他吻她的时候,眼中却是一片痴狂。

第 28 章

和往常一般的夜。

屋内角落处亮着一盏幽幽烛火,睡梦中的男人呼吸微急,蓦地坐起身,额上起了薄汗,闭上眼,他又梦到了她坠落悬崖的场景。

这一年来,他总是梦她。

梦里,是她千百种样子,唯一遗憾的是,每当他想伸手拥抱她之时,那道熟悉的身影瞬间就消失了。

就同她来到逍遥山一般突然,她离开得也很突然。

甚至没有亲口对他说上一声再见。

从岛上出发去无量山,最多不过半个月,一年的时间,就算走着去也早就到了。

可自那天谢慈离开后,他既没有出门,也不曾派人去打听,甚至刻意地不去关注外界的消息。江湖上的事,早就与他无关,若非为了给裴升送白风原的地图,他不会让水玲珑有机可乘。

披衣下床,整个人已是没了睡意。

这间扶摇殿的屋子能望到海面,深夜里,海与天之间唯有不甚清晰的分割线,是近乎漆黑的墨蓝色,他听着海浪风声,于黑沉沉的夜幕中,遥遥望见了逐渐明显的火光。

谁来了?

他既睡不着,索性一个人出了房门,沿着山道往下走,待得他人到了海边,那艘大船也近在眼前。望着大船,萧无忌神情不明,心内已轻轻叹了声。船上有官兵拿着火把,有人让出一条道,在无人喧哗的寂静中,一个身着凤纹红袍,头戴金冠的俊秀青年人率先走了出来。

这名青年不过二十出头,算得上丰神俊秀,他面上不带什么表情,只是走动之间,眉目间隐约闪过一抹忧心之色,似心中藏着什么大事般。

萧无忌蓦然出声,“十七。”

他的声音沉静肃然,自风声和涛声间穿过。

那青年听见声响,抬头望见不远处负手而立的白衣人,当即是面上一喜,“皇兄!”

当今齐国十七皇子萧越,已在入秋前被册封为太子。册立太子不久,齐国皇帝萧武因病驾崩,随后太子继位,正式成为齐国新君。

新君上台,本为多事之秋,齐国皇室占了北朝半壁江山,却因凉城之战连输昆厥十五城,自此国力不济的形象深入人心,好容易在雍州打了一场胜仗,昆厥人总算安分了一段时间。然而自先帝逝世,国中震荡,萧越上台后,不过短短半月,就在宫中遭遇了两波刺客。

如今冒险来到东海,不过是为了请他这个“三哥”助自己一臂之力。

萧无忌昔年闯荡江湖,被人称为“逍遥侯”,赞他修为出众,人品洒脱,为当世第一豪侠。却甚少有几个人知道,萧无忌乃北朝文帝之子,若非“照元宫变”,文帝被叛将梅璟所杀,一场大火卷入禁宫,“三皇子”也许亦成了刀下亡魂。

旧事早已从萧无忌心间抹去,他望着这位“弟弟”,似乎已预料到了他的来意。

“皇兄,上次一别,你我已经十年没见,我都不知道你去了哪里,多亏了东方先生指点,我今日才能见你一面。”

萧越和萧无忌自然不是亲生兄弟,只不过兰皇后的胞妹亦是当今太后,萧无忌虽未与他相认,可为护这位表弟,不惜将自己的结拜兄弟裴升“送”给了他。

裴升原是江湖侠客,却有兵家之才,他荐他为将,这些年,大齐未丧在昆厥铁蹄下,有他一半功劳。

而萧无忌为了避嫌,亦不再以“逍遥侯”的名号行走江湖,他的逍遥剑法练到炉火纯青,唯一的念头就是将此功传续下去。

虽说自封为掌门,可他迟迟没有真的广收弟子,除了这片海域,江湖上并没有几人知道这是萧无忌的地盘。

认真算来,他唯一想收的弟子大概就是谢慈。

想到这个人,他蓦然心内空荡荡的,仿佛被谁挖走了一块。

萧越见萧无忌神情不悦,猜测大约是自己来得唐突,忙道,“皇兄,我来不是为了别的,只是我很久没见你了,母后也听说了你在东海,说……我可以来见你一面。”

他说的情真意切,态度亦平易近人,萧无忌的脸色却更是肃然,眼睛里没有一丝笑意,他直视着面前衣冠非凡的青年,蓦然俯身拜下,声音在夜风中显得平静漠然。

“陛下,此地风大,还是去屋内一叙吧。”

萧越俊秀的脸上略微僵硬了一下,仿佛没料到昔年的三哥变得这般生疏。

宫内带来的卫士欲护送他进去,望着前方带路的身影,刚刚荣升为新君的太子却不喜欢这番架势,只道,“皇兄,等等我!”

护卫们还想追上去,一人却蓦然出声,“让皇上去吧,如果天底下只有一个人不会害皇上,那便是萧掌门了。”

说话人是个约摸三十出头的男子,生得清俊无双,目光湛然,一双瑞凤眼炯炯有神,正是名扬天下的东方先生。

护卫们只得作罢,眼睁睁看着皇帝离去。

“陛下,请坐。”

萧无忌沏了茶,将之送到桌边,茶水清澈见底,几片绿叶漂浮其上。

年轻的皇帝愣了一下,逍遥山为这片海域中面积最广,地势最复杂的岛屿,山上的建筑,除了火蛇殿,皆是古朴雅致,高低起伏的木屋。

这样的屋舍在大部分人眼中都算得上有模有样,然而在一国之君眼里,却不免显得清寒简陋。

他拿起那只杯子,张了张嘴,似要说什么,面前之人却开口了。

“陛下应该赶快回去。”

“……我来看看皇兄,本也不打算留多久。”

萧无忌却正色,“不,陛下现在就应该回去。”

“……”

他眼中不免闪过一抹诧异之色,心中不解这是为何,凝视着那双幽深的眸子,尚在犹疑之中,萧无忌一席话却让他打翻了手里的瓷杯。

“这一年来,我虽远离朝中,却也听闻裴将军胜绩连连,连破昆厥入我大齐河山的事迹,陛下应知他为我多年好友,唯擅兵家之事,不善口舌之争,有陛下在,尚能明德自保,如今陛下离朝,恐是后果难料。”

仿佛“轰隆隆”的雷声在耳边作响,萧越顷刻明白了这番提示,然而出于对身后之人的天然信任,仍让他不愿怀疑,低声说道,“我知道裴将军受人嫉妒,可母后近来愈发看重他,还说要将八妹许配给他……”

“皇兄难道认为我大齐尽是争势之人,连这点容人之量也没有么。”

新继位的太子,对于自己的国家,有着本能的期待与理解,与其说他在反驳萧无忌,不如说他是在维护自己的信念。

一个帝王,最应该做什么

翻开史书,上面有着无数个答案,有征战四方,大肆劳民的铁血君王,亦有体恤百姓的仁德之君,有昏君,有明君,一寸山河之下是一寸热血,金戈铁马永不会休,文人笔下,总有无尽的哀声,可大道无情,不会为任何人停下脚步。

望着年轻的皇帝,萧无忌并没有再解释。

他拿起了尘封书房已久的剑,缓缓站起身,“陛下说吧,要我做什么。”

不论萧越究竟是为什么而来,作为大齐皇帝,他出现在这里,本身就已经是一个不容反抗的信号,何况,他既然能想到自己,说明北朝的局势已十分危急。

萧无忌当初退隐江湖,自是无心争名夺利。

可身为前朝皇子,他心知肚明,当初选择暴露身份的那一刻,他便无法轻易斩断这份纠葛。

萧越对皇兄方才的一席话有些微词,但仍是选择当夜返程,船行到一半的时候,海面上已经可见天光,在愈发明亮的海上大船里,隔着一面垂珠帘,端秀的隐士不知何时站在了帘外。

“有人托我给你捎一句话。”

东方羽开口,没有卖关子,首先将这件最不重要,但他最关心的事说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