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佛系出走中(19)

作者:午时茶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阴差阳错 甜文 关键字:主角:梅幼清,封云澈 ┃ 配角:元柒,梅晓晨 ┃暴躁太子&佛系太子妃 立意:爱是最好的治愈 听闻东宫太子封云澈性子冷僻,脾气暴躁 吓跑了不少名门贵女,婚事愁煞了帝后点击展开

韩云西立马道:“我还好,我不热……”我不想去旁边凉快。

梅幼清便低下头,认真地翻弄起羊脊骨来。

韩云西第一次与梅幼清离得这样近,在羊脊骨上的肉被炭火烤的肉香四溢时,还能隐约闻到她身上传来的淡淡的檀木香气。

蓦的心猿意马,一时分神,手被炭火灼了一下,他本能地小声惊呼,梅幼清看过来,忙叫柔儿去打一盆凉水过来。

韩云西伤了手,自然没办法再去烤肉,只好和梅晓晨并排坐在一起,把手指放在凉水中缓解疼痛。

第一炉的烤羊脊骨熟了之后,梅幼清便让厨娘接着烤剩下的,再烤一些青菜给她。她将烤好的羊脊骨端去梅晓晨和韩云西面前,梅晓晨就着韩云西的水盆洗了手,擦净之后拿起两根羊脊骨,一根递给了韩云西。

韩云西净手后接过,咬了一口。

梅家姐弟俩都盯着她,似乎是在期待他的评价。

韩云西嚼好了咽下去,称赞道:“香油入味,皮酥里饴,鲜辣适口,堪称绝味。”

梅家姐弟一听,喜笑颜开。

薛姨娘听了,夸赞道:“韩公子不愧是京城十大才子之一,夸得这样好听,不像晓晨那个腹中无墨的,只会说好吃。”

梅晓晨一边啃着骨头一边说:“就是好吃。”

韩云西笑道:“夫人莫要自谦,京城中谁不知梅小公子是个天才,如今小小年纪已负盛名,再过些年,恐怕便要将我这个名不符其实的十大才子给挤出去了。”

梅晓晨笑嘻嘻道:“韩公子放心,我不挤你。”

韩云西在梅府吃罢,又喝了会儿消食茶,才起身告辞。

走时薛姨娘还同他说以后常来,家中有烤炉,想吃什么都方便。

韩云西红着脸,厚着脸皮道:“多谢梅二夫人今日的款待,我以后会常来的。”

薛姨娘被他这般回答逗得直乐。

晚上梅将军回来的时候,薛姨娘还同他聊起韩云西来:“你原先说,韩二公子是个挑剔的公子哥,担心他以后挑剔清儿才拒了他的亲事。今日一见,却没想到他是个实诚的人,还说以后会常来府上,我瞧着这孩子对清儿还是挺上心的……”

梅将军也没想到这个韩云西竟然从自家翻墙跑出来,只为来给梅幼清做人证。

确实有心了。

“许是我以前误会他了,未能仔细了解就对他下了判断,如今看来,他确实是个不错的孩子。”

“那你说,清儿和韩公子还有没有可能……”

“等清儿和乐书郡主的事情了结之后再说吧,总得彻底挽回清儿的清誉,才好再给她找婆家……”

“也是……”

第17章 017

梅晓晨因为和穆昕打架的事情,这几日都没有再去皇宫,梅将军也同陛下说了此事,待等到梅幼清和乐书郡主的事情查清楚之后再让他进宫陪读。否则一日查不清,两个孩子说不定还会打架。

而皇后那边安排吴公公亲自去查,很快便把事情查清楚了:事实确如梅幼清那日所说的一模一样,是方家先属意梅家的女儿,两个孩子刚接触,乐书郡主便横差一脚,将方公子抢了去。

吴公公去过方太傅家,见了方夫人,得知常宁长公主口中的“方夫人去安平侯府与她商讨乐书的方允诺的婚事”一事是假的,实则方夫人以为对方只是普通的邀请采取赴约的……

吴公公也去过韩侍郎家,见到了韩云西韩公子,证实了那天在湖边他也在场,是乐书郡主一直缠着方允诺,见方允诺不理她,故意制造了落水一事,借此引起方允诺的主意……

至于那个说亲的媒婆,客栈的小二,湖边的渔翁,首饰铺子的掌柜,以及那些授意和散播传言的人,吴公公全都询问了一遍,由此道:“此事确实是常宁长公主和乐书郡主做错了,而且一错再错……”

吴公公是皇后身边最信任的人,他说的话,皇后都信。

况且原本那日见过梅幼清之后,她所说的话皇后就已经相信了大半,如今有吴公公的调查辅证,这事儿也就有了结论。

皇后把这个结果告诉了皇帝,皇帝心中偏向常宁长公主和乐书郡主多一些,毕竟一个是自己的皇姐,一个是自己的侄女。他问皇后:“此事自始而终,难道都是皇姐和乐书的错?梅家那姑娘一点错都没有?”

“没有,”皇后笃定道,“梅家那姑娘什么都没有做错。”

“可朕还是不相信,皇姐和乐书会做这样的事情。”

“陛下不信,是因为心中难免对自家人偏颇一些。但只要陛下想想长公主和乐书做这些事情的初衷,就会明白了。”

“什么初衷?”

“其实长公主和乐书一共做错了三件事,第一件是在得知方家和梅家有意结亲的时候,跑去搅合,并略施小计抢走了方公子。这件事的初衷,是想着在方家和梅家为正式定亲之前,先发制人,把人抢走。此事虽算不上大错,但总归理亏……”

“第二件事呢?”

“第二件事,是太后赐婚给乐书和方公子二人之后,乐书发现了方公子写给梅姑娘的信,十分气恼。她约莫是担心方公子和梅姑娘会藕断丝连,所以才会安排人散播流言,说是方公子抛弃了梅姑娘,借此来彻底断绝两人的关系……”

皇帝听着有理:“那第三件事呢?”

“第三件事,便是梅将军一家在澄清流言的时候,得知事情真相的百姓有了自己的见解,以至于乐书的名声一下子坏了许多,长公主见控制不住,便来宫中求助太后,倒打一耙,控诉梅将军一家恶语伤人……”

皇帝听到这里,也不知该如何为皇姐辩解了。

“况且臣妾还听说,长公主一开始也属意那梅姑娘做儿媳的,连穆昕的画像都送去了梅家,却被梅家拒绝了,长公主难免不会因为这件事恼羞成怒,早就对梅家有了怨气。”

皇后听罢,沉默了良久,才道:“如此说来,确实是皇姐和乐书做的不对。可她毕竟是朕的皇姐,朕若是要治罪于她,她肯定又要到太后面前去闹。你也知太后向来宠爱她和乐书,当初也是太后叫朕给乐书封的郡主。太后若是知道朕要罚皇姐和乐书,还不得气得饭都不吃了……”

皇后自然理解他的为难:“陛下,臣妾没说要陛下惩罚长公主和乐书。”

“哦?”

“此事归结起来不过就是几个小辈的事情,听说穆昕那孩子还把梅家小公子给打了,如此让长公主和安平侯带着乐书和穆昕去梅家,给梅家姐弟赔个不是,一来能化解两家的矛盾,二来呢,京城的百姓们见安平侯府和梅将军府有走动,先前那些对乐书郡主和穆姑娘不好的流言蜚语,说不定就破了呢。”

皇帝一听,十分高兴:“如此甚好,皇后真是聪慧过人,总能帮朕分解忧愁。”

皇后一笑:“对了,还有一件事,需得劳烦陛下。”

“什么事?”

“陛下前几日不是在御书房召见过梅将军和方太傅他们吗,如今有了结果,陛下也要早些告诉他们才是。”

“这个朕知道,朕明日就同他们说。”

“还有一句话,陛下要单独说给梅将军听。”

“什么话?”

“陛下就说,长公主和乐书扰了梅姑娘的姻缘,陛下记在心中,一定会再为梅姑娘择一门好亲事,叫梅将军安心便是。”

“哦?”皇帝听着这话,似乎有别的意味,“皇后不想让那梅姑娘擅自嫁人?”

“是。”

“为何?”

“臣妾见过那孩子,不仅生的貌美,且灵心慧齿、 颖悟绝伦,更难得她骨子里还有那么一股韧性,臣妾觉得很是不错。”

皇帝一下子明了:“朕还是第一次听皇后如此夸赞一个姑娘,皇后的意思莫不是将她许配给太子?”

“只是有这个打算,但还要再考量一番。”皇后无奈道,“毕竟依着太子那个脾性,不晓得能不能与她相处得来?”

“好,朕心中有数了,明日就同梅将军说。”

第二日,忙完公务的梅将军忧心忡忡地回到了府中。

薛姨娘瞧见他神色有异,便问他发生了何事?

梅将军道:“今日早朝之后,陛下又将我叫到了御书房,说是已经查清楚了清儿和乐书郡主的事情,改日会叫安平侯和常宁长公主带着两个孩子登门道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