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好逑(63)

作者:云茵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豪门世家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甜文 关键字:主角:司马妍,王珩 ┃ 公主殿下撩与被撩日常 立意:以文作画,绘尽一朝风流 【关于驸马二三事】宝马雕车,脂香袭人,熏了街巷百姓一路,停在朱雀大街旁的茶肆。探身而出的面粉脸“女鬼”袅娜生姿,翩翩似蝶。点击展开

他真的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王珩身上,以致于王珩找寻不到生活的意义?

说来王珩确实可怜,有个行事放荡的父亲,还有个对他几乎算是漠不关心的母亲,算是爹不亲,娘不爱。

都这样了,他还要干预他的婚事,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王族长叹了口气。

也不知道这番话是王珩的真实想法,还是为达目的装可怜。

其实他知道,王珩习惯谋定而后动,既然提出来,就有把握逼他同意,都敢为公主忤逆他,还有什么做不出来,所以不答应也没用。

况且王珩自己领罚了,就算惩治过了。

王族长道:“随你罢。”

王珩:“多谢伯翁成全。”这番话,是骗王族长的。按王族长给的路走,是因为每条路对他来说都差不多,无所谓安排。

王族长拉开门,迈开步子。

王珩又道:“还有一事要与伯翁说,萧翊是尹笠之子。”

王族长一惊:“你说什么?”

第48章

王珩会将萧翊两个身份联系起来,是因乞巧节的刺杀,还有宣元帝的死亡。

看似毫无关系,其实并非如此。

宗明姝被刺杀,宣元帝突然被沈美人勒死,杨阶和宗颐闯宫,杨太后插手朝政,萧翊和宗明姝的婚约解除。

这几件事是连贯的,放在一起,每件事都有其合理及不合理之处。

整体来看,最大的转折点是杨氏和宗氏联手,最出乎意料以及不合理的也是此处,因为这件事才造成如今的局面。

为什么杨氏会突然转移阵营?

其实也可以解释,杨氏曾就叛变过一次——揭发尹笠通敌。

既然有前科,杨氏突然显露野心的行为就不是不能理解。

然而王珩总觉得古怪。

这种古怪感从萧翊救司马妍起就有。

这一年来总发生一些没头没尾,突如其来的事和转变。

将所有的线连起来,王珩得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结论。

——萧翊是尹笠之子。

突破点是杨太后。

王珩派人去查杨太后,得知了个耐人寻味的消息。

当年尹笠与杨虞文交好,杨太后与尹笠之子尹襄算是青梅竹马,两家有结亲之意。

结合后来杨太后在宫中的表现——虽说有不受先帝喜的因素在,但或许可以猜测杨太后对尹襄还有情,所以避居栖安宫,专心侍佛。

杨太后家族还发生了件事情,约两年前,杨虞文阖家被杀害。

那件事对杨太后的打击甚大,至此她不再出现在人前。

与杨虞文有如此血海深仇的,只有尹笠。

或许就是与尹笠相关的人,办下这起案子。

谁有这个能力?

说来杨虞文阖家是被山匪入宅杀害的,那群山匪怎么也找不到。

而司马妍曾经被匪寇劫过道,之后匪寇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然后司马妍就遇见了萧翊。

萧翊恰好是萧氏外室之子,十余岁被接到萧氏族中,没多久,就被道士预言——“此子命福非轻,萧氏门庭将显。”

达到目的的做法如此相似,还有道士莫名其妙的预言,极有可能说明,萧翊与尹襄之间有联系。

九成确定他俩为同一人的线索,是王珩派人查了萧翊在建康,时常去的一家食肆,食肆是邵陵郡人开的。

尹笠是邵陵郡人。

完全确定的线索,是王珩想起他从司马链那看到,司马妍画给萧翊的画。

司马链告诉他,杨太后身边的侍女秋云看到过这副画。

秋云没过几天便死了。

或许太后确认了萧翊的身份,才把知情人处死。

那么,从杨太后的角度来看,整件事的开头可能是,太后看到画后起了疑心,就用某种方式确认了萧翊的身份,萧翊察觉到自己被杨太后认出,突然离京投靠宗绍。

之后萧翊要娶宗明姝的消息传至建康,杨太后因妒派人去刺杀与萧翊联姻的宗明姝,刺杀未果,就采取杀害宣元帝的方式走向朝堂,掌握权势。

其一是为破坏掉这门亲,其二是帮助萧翊一方扭转形势。

那么之后,明明宗绍萧翊一方占据优势,还要解除婚约的行为就可以解释了——极有可能是杨太后的要求。

王族长听完,脸色很难看,若萧翊就是尹襄,又跟宗绍结盟,几乎能肯定,他们会谋反。

好在提前知道萧翊的真实身份,好好利用,一定能杀他个措手不及。

王珩又道:“李喜曾找到我,说勒死宣元帝的沈美人是杨太后的人。”

宣元帝果然死于杨氏之手,但是……

王族长问:“李喜?他不是失踪了么?”

李喜好些天没出现在朝会上,他着人打听,收到消息说李喜突然失踪,怎么也找不到人,以为被谁暗杀了。

王珩道:“他在我的别院。皇上生辰宴时,杨太后要他带公主去跟宗明锡幽会。杨太后带人撞破,便能逼迫公主嫁给宗明锡,我早知此事,等在凉亭,李喜见到我,知道计划失败。去跟杨太后复命后,害怕杨太后处死他,便来找我,要我保下他的命。我让他换了衣裳,伪装我的仆役,带他出宫。

我问过他,他说逼宫和宣元帝之死为杨太后和杨阶的谋划,杨黎并不知情。”

也就是说,杨黎是被他两人逼着叛变的。

这几段话的信息量过大,王族长喃喃:“竟是如此……”

“所以我们得早做准备。”王珩道,“若宗绍和萧翊联合攻打建康,以江州的兵力必定拦截不下,必须在徐州和兖州召募劲勇,组建新军,拱卫京师。”

“不可。”王族长道。

徐州和兖州谢氏的藩地,这二州接邻建康,他怎么能看着谢氏在离建康这么近的地方组建军队。

王珩有些无奈。“伯翁,现在的形势,不能不让步,且我们可以跟谢氏共同建军。”

一个月后,京里发生了件大事。

四月春光辉耀,公主出来踏青,不慎跌入湖中,王珩正巧路过,见状立刻跳下去救人。

众目睽睽之下,王珩抱着湿透了衣服的司马妍。

——如果没人看到大可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但公主掉的地方是青溪,青溪岸边人多,这下事情就大了。

王族长顺势提出让王珩娶公主。

谢延不同意。

但是在小皇帝的强烈支持,与王族长的据理力争之下,谢氏还是同意了。

——同意的报酬是王族长上书皇帝,称为了拱卫京师,需要在离徐、兖二州不远的京口组建一支军队,推举出身陈郡谢氏的谢轩为建武将军,监江北诸军事。琅琊王氏的王凡之任参军辅佐。

明面上合情合理,哪一方的面子都没落,三方皆大欢喜。

朝廷上上下下,唯有杨太后激烈反对,但建康现在还是谢延说得算,她说得没用。

“在徐、兖二州建军是为拱卫京师,遥想大晋建国伊始,便是因为建康位处下游,又无强师,才数次让贼人攻入城中,致使生灵涂炭,现下既然有解决之法,太后为何不允?”谢延在朝堂义正辞严地问。

杨太后自然不能说为了方便萧翊攻进来,阴沉着脸,半天没说话。

小皇帝附和:“谢公此话在理。”

听朝臣商讨了半天细节,杨皇后冷着脸喊退朝。

豫州,兴湖。

萧行禹报告完军中和族里的情况,道:“建康城有新动向。”

萧翊在看兵书,淡淡道:“说。”

萧行禹:“公主与王珩定亲了,婚期在两个月后。”

兵书倒了。

“什么?”意识到自己失态,萧翊顿了下,沉声道,“继续。”

萧行禹:“王氏族长上书建议谢氏在徐、兖二州组建军队。”

萧翊脸色沉下来,让萧行禹退下。

等萧行禹出去,萧翊拿起兵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

鬼使神差,萧翊从一堆文书里翻出一个卷轴,摊开。

他盯着画,想起一年前,初见司马妍的时候。

他早知司马妍会路过那,便和匪寇做了交易,让他们去劫司马妍的道。

这么做是因为,萧翊想以公主恩人的身份,得来皇上的一点庇护。

实话说,这一切都让萧翊觉得可笑至极,他带兵击退了北狄,立了莫大功劳,却只得一纸征召,让他去建康当一个无用的廷尉。

朝廷的用心他很清楚,为了将他和部曲分开,分化他的势力,降低对建康威胁。

上一篇:喜上加喜 下一篇:太子殿下归我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