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好逑(14)

作者:云茵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豪门世家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甜文 关键字:主角:司马妍,王珩 ┃ 公主殿下撩与被撩日常 立意:以文作画,绘尽一朝风流 【关于驸马二三事】宝马雕车,脂香袭人,熏了街巷百姓一路,停在朱雀大街旁的茶肆。探身而出的面粉脸“女鬼”袅娜生姿,翩翩似蝶。点击展开

“一点消息也没有?”

“没有。”

众女失望,坐直身子。

吴婉清不甘心,道:“阿瑶若有消息,可要告诉我们啊。”

王可瑶:“好。”

宫室中央,伶人翩翩起舞,女郎们不再议论,专心看戏舞。

吴婉清支着下巴看了会,心思还在王珩身上,惆怅道:“不知道哪家女郎有这般好福气。”

王珩是琅琊王氏年青一代里最得族长看重的才俊,还生得那般好看……她真羡慕他未来的妻,不知修了几辈子的福,能嫁给他。

建康城的郎君,大多都是一群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废物。她族中兄弟子侄们是,未来都夫君想必也是。

这是因为士族的财权声望稳稳维持数十年,安逸了好几代,惯得士族子弟愈发骄奢淫逸,不思进取。

王可瑶没反应,仿佛不在意,吴婉清见了,埋藏在心底的嫉妒和不平升起来。

王可瑶虽出身琅琊王氏,但顶级门阀族内也有高下之分,她这一支在族中地位不高,且王可瑶是过继到王珩母亲卢氏名下的,实则是个庶出,就算成了嫡出,因卢氏出身小族,分别不大,是以她嫁的人,只能是些日夜流连勾栏的浪荡子——与她一样。

然而因为王珩,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身为王珩唯一的嫡妹,她是有资格嫁给士族中稳固家族地位的年轻才俊的。

想到自己和她截然不同的命运,吴婉清烦躁不已,无心看戏,目光扫过座席,看到谢依,忍不住又道:“大概只有她有这样的好福气罢。”

谢依那么好的身世,什么人嫁不得?她的身世,吴婉清连嫉妒都嫉妒不起来。

差距太大了。

“谁?”王可瑶好奇。

吴婉清:“谢依。”

她们对面,坐着一群衣衫华丽的贵女,被众星拱月般围在中间的那人,一袭素白衣衫,容颜出众,眉目清冷,正是有“才女”之称的谢依。

王可瑶撇了撇嘴,不置可否。

她不喜欢谢依。

谢依的母亲许氏曾专程来府,跟母亲说想要两家结亲。阿兄的婚事不是母亲能决定的,所以母亲没有答应,说要与族长和父亲商议。

族长和父亲知道后,都极力赞成。

如今士家大族中,只有谢氏不仅能维持住地位,还一派欣欣向荣之象——因为族中人才辈出,在朝廷中身居要职。

琅琊王氏虽在社会上是跟谢氏比肩的大族,但在朝中的影响力渐弱,在藩地上也没有出现能镇守一方的能人。

士族的地位不是靠冢中枯骨延续下去的,开国初期王氏权势滔天又如何?

若没培养出能担家族重任的子侄,很有可能慢慢被边缘化,走向没落。

好在青黄不接的王氏族中终于有个好苗子,那就是她的嫡兄王珩,族长选中他后,就带到身边教养。

十余岁,嫡兄被送去东宫,担任太子舍人,听闻十分得太子赏慕。

他若能与掌朝廷机要的谢尚书孙女谢依结亲,当真是珠联璧合,亦利于巩固王氏的地位,族长想也不想就同意了。

就在所有人乐见其成的时候,嫡兄出乎意料地拒绝了。族长和父亲劝说过多次,然而嫡兄始终不松口,遂放弃。

王可瑶以为这事就算过了……可谢依过了及笄都未嫁,甚至连婚都未定,意思就很微妙了。

谢依就是在等嫡兄罢。王可瑶想。

何必呢……谢依是陈郡谢氏嫡支嫡女,是尚书令谢延孙女,整个建康的才俊任她选,为什么非嫡兄不可?她以为她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么?

王可瑶讨厌她的自以为是。

吴婉清还在喋喋不休:“不想王郎在兵道上亦有天赋,到你四叔那任参军不久,就带兵加入亥水之战,立下大功,想来皇上正嘉奖封赏他罢。”

众女好奇心被挑起,又开始议论。

一人道:“王郎为何突然离京去任劳什子参军,难道两年前就料定北狄要联合西凉南下?所以提早做准备,助他叔父打赢这场仗,升任江州刺史?这也太料事如神了!”

两年前,王珩突然离京惊到所有人,大家都以为王珩会在建康一路升迁,提高王氏在朝中的话语权,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跑去艰苦的营地,在那混出名堂可比在朝廷累多了,也难多了。

另一人道:“你太夸张了,可能就是碰巧遇上,一开始指不定就是在建康城呆腻了,想出去寄情山水。”

如今不少士家子弟都喜出游,与友人泛舟游水看山,再小酌几杯,作诗几首,十足痛快。

王氏族里不少人在外云游,多年未归,最出名的是出家做了高僧的弘道法师,因其见识广博又交游甚广,为人争相夸耀,名声传遍大江南北。

王可瑶玩笑道:“若真是如此就好了,我还想嫡兄寄情山水,画出一册與图给我瞧瞧呢。”

弘道法师曾在王珩的提议下,绘过一册山水與图,放到书肆去卖,霎时,建康人体会了一把“洛阳纸贵”。

王珩的画艺亦高超,一幅丹青就千金难求,若画上一册公开售卖……怕是要抢破头罢。

弘道法师的舆图就已经被抢破头了,当时她先得了消息,命人早早去买,才得一册,可把她求购不得的友人们羡慕坏了。

她们正说着,舞筵上的伶人散去,李贵嫔道:“此次庆成宴,大家难得相聚,只观戏舞未免无趣,不如办个诗会,我出题,大家即兴发挥,交由男宾们品评如何?”

贵女们激动了,男宾里头有名动京城的王珩啊,纷纷赞同。

李贵嫔便说想参加的都出来到中央,

贵女们一个个站出来,见到谢依起身,所有人愣了,谢依为人清高自傲,竟也有这么积极主动的时候。

哪怕旁人不知她和王珩议过亲,但以谢依高于顶的眼光,以及在王珩回京参加庆功宴之后,突然一改往日高傲漠然的姿态,面上是掩盖不住的热切,再回想起曾有人在交游中调侃王珩说:“不若你娶了谢依罢,没人比你俩更登对了。”

虽然王珩回说莫要拿谢依清誉开玩笑,似乎对谢依没兴趣,但传到谢依耳里,指不定生出多少旖旎心思。

那么谢依为的是谁,再明显不过。

谢依吸引所有人目光之时,王可瑶看向司马妍,她想看公主的反应。

司马妍没见过谢依,不知道站出来的人是谁,只觉得她样貌气质极好,忍不住盯着她看,直到她做了自我介绍,司马妍挑了挑眉。

谢依是才女,生得美貌,气质清贵,出身极显,名声自然响亮,哪怕司马妍在宫中,不与贵女们接触,也耳闻过谢依,还有那句调侃。

以谢依的相貌和气质,确实跟王珩挺登对。司马妍想起来,谢依应该过了及笄罢,还来参加诗会,也就是说还未嫁,她出来是为了谁,王珩么?

可阿链说王珩离京了,莫非……他回京了,还参加了庆功宴?

等没人再上来,李贵嫔靠近司马妍,低声问:“公主可要参加?”

第11章

司马妍摇头,她才不参加,一是她诗做的一般,二是她有要事,若有情况,脱不开身就麻烦了。

明确自己看客的身份,司马妍捻起块糕点,一面吃着,一面饶有兴致地看。

李贵嫔宣布让女郎们围绕此次庆功宴做一诗。

宦侍将长案摆好,放置笔墨纸砚,准备好后,贵女们落座,李贵嫔喊了声开始,她们便拿起毛笔书写。

司马妍视线落到谢依身上,只见她素手纤纤,稳稳落笔,背脊挺直,微垂头,面容沉静,举手投足散发出清贵优雅的气质,司马妍感慨,不愧出身陈郡谢氏,顶级门阀教养出来的人,真的不一样。

当年在东宫初见王珩,就这么觉得。

正想着,听见一道脆生生的声音。

“敢问是宁昭长公主?”

司马妍转头,见一个杏眼圆脸少女笑意盈盈看她。

司马妍:“你是?”

“我叫王可瑶。”

姓王?太原王氏,还是琅琊王氏?

若是琅琊王氏……她与王珩是什么关系?

王可瑶马上给了她答案。“嫡兄曾任太子舍人,不知公主可曾见过?”

嫡兄?

她是王珩的嫡妹?

司马妍打量她,想起来,她见过王可瑶。

有次王珩带她出宫游玩,在青溪垂钓。王可瑶和一群小娘子看到王珩,都兴奋地围过来,还好她着男装,小娘子们也没把注意力放她身上,蒙混过关。

上一篇:喜上加喜 下一篇:太子殿下归我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