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盲(14)

作者:若棠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欢喜冤家 青梅竹马 关键字:主角:慕染,宋扬 ┃ 配角:一堆无名怪 ┃ 其它:是,医仙大人! 慕染和宋扬奉师命到易安城治病,本想一展宏图伟业,结果接待第一位患者是个手持单刀、口称小爷、却害怕针灸不肯吃药的难对付货。点击展开

“师父大概是想考验咱们,故意不这样做的。”宋扬一眼看出了她的心思,笑着解释道。慕染点点头,像清怀先生这种刚直之人,确实不像给自己弟子开后门之辈。

“对了师兄,你刚才为何要那么说啊?”她想起刚才凝固到极点的气氛、三殿下苍白的脸色,便知道宋扬大概闯祸了。虽然自古至今没听说过那个皇帝真的寿比南山了,但宋扬这么明目张胆说出来恐怕还是犯忌讳。

“圣上的病久不好,太医还只会说些好话,他自己难免会猜测一番。我今天点出来年纪的问题,就是让他安心。毕竟圣上也知道,人都会死的,所谓万寿不过是个玩笑罢了。”

“那师兄认为,圣上只是因为年纪大了?”

宋扬却摇了摇头。

“那莫非还有隐情?”慕染进而问道。

“不管从圣上的脉象来看、还是太医的方子都看不出任何端倪来。现在为止,我还没有把握。”

“没有把握?”慕染惊呼起来,两腮鼓了起来,活像一只河豚,“你没把握就敢在圣上面前说一年药到病除?”

“诶呀,你着什么急。你师兄自有办法的。”宋扬悠哉悠哉地啜了一口凉茶:“话说,你这是担心我吗?”

“担心你?”慕染叉着腰:“宋十六,我分明是担心银子好吗?银子!”

易安城,秋。

南方的秋是难得一至的好景致。好不容易从夏日里枯燥的热与满目的葱绿中脱离开来,在秋光的调色下细细染成了一片金黄。只是这几日天总是灰蒙蒙的,雾气浓重,可能是奉天三十六神中的雨神正在蓄力,想要降临人间一场浩大的秋雨。

晨风拂过,有些微凉,扶着宋扬的柳公公将脖子向衣服里缩了缩,却发现医仙大人只是穿了件薄薄的黑色正服,还是夏日那件。但令柳公公奇怪的是,宋扬好像从来没觉得冷过。

宋扬透过眼上的白绫,朦胧看到了柳公公的神色,心中微微一笑。他从极天岭而来,区区一个易安的秋又怎会使他感到寒意?

“庭陌先生。”路过的宫女行礼问安。宋扬冲声音的方向一点头,双眼顺便瞟了一眼宫女的脸。这张脸有些面熟,好像正是三殿下宫里的侍女。

春去秋来,距第一次进入皇宫已经两月有余。这期间宋扬每隔七日就进宫为圣上请一次脉,所以无论是王公大臣还是宫女内侍,他都能大概混个面熟。

“庭陌先生,老奴瞧着,这几次进宫怎么没带着慕染姑娘啊?”柳公公见离圣上寝殿还有一段距离,又闲来无事,就唠起闲嗑来。

“师妹顽劣,怕冲撞了陛下,所以就让她留在医馆了。”宋扬笑着回答。

“慕染姑娘性情率真可爱,圣上瞧着只会欢喜,自然不会怪罪她。”

“公公抬举他了。”宋扬没有继续接话。

他其实知晓,慕染远没有到顽劣的地步,毕竟她胆子小,冲撞陛下这种事是万万不敢的。而之所以不再带她进宫,还是因为两月前的那场刺杀。

他至今都不知道那场刺杀到底是何人所为,但起码有一点是清楚的,便是幕后之人没有达到目的,一定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而第一次刺杀当中,幕后之人派了两人解决慕染,却派了十来人跟踪自己,显然自己才是那人攻击的主要目标,而那丫头只是受池鱼之殃而已。不把她带出来,是怕她再次受到牵连。

果然,这两个月的六只冷箭、两次饭菜之毒、五次暗杀以及四根银针,都证实了他的谨慎并不多余。因为有灵力傍身,他也不害怕这些暗杀,只是需要将现场处理干净、别留活口通风报信了才好。

只是这样一来,凡事都亲力亲为,倒让那丫头捡了便宜,整日窝在医馆中逍遥,让自己白天在皇宫和太医院之间来回周旋,晚上还得时不时溜进承王府回报工作情况,忙的焦头烂额。幸亏有白绫掩饰,才不会让世人看到自己的黑眼圈。

他苦笑了一声。

从御书房出来以后,宋扬没有回到医馆,而是直接去了太医院。他虽然没有实职,但当值太医都很欢迎这位极富盛名的年轻医仙来访,也能好好辩论学习一番。

还没踏进太医院的门,一阵嗡嗡吵闹就窜进了宋扬的耳中。他悲哀地想着,为什么又没提前准备两团棉花塞进耳朵里。

“依我看,还是用生姜切片,与桑草一起煮沸最佳。”

“老张,您难道现在就忘了?上次好不容易有桑草上贡,就与生姜一起为圣上调理,你看这一年来圣上哪里有任何好转的脉象?”

“话虽如此。但生姜本就是驱寒的良药,没有效用也不一定是姜的问题吧?”

“那你说,为什么圣上根本没有好转?”

“二位莫急,依我看,还是用羌活更好些。”

“还是用苦参吧。”

“我看还是肉桂合适。”

“就不能一起用么?”

“就不能哪个都不用么?”

“诶,庭陌先生来了!”

宋扬刚想回避一下,就被一个眼尖的太医发现了行踪。

“来来庭陌先生。”张太医不由分说,拉起宋扬的胳膊拽进了讨论圈中:“医仙大人,你来给我们评评理,到底是谁的想法更妥帖些?”

宋扬苦笑。他其实不爱说话,以前在梵清山时,师兄弟的讨论他就从不参与,只喜欢在旁边静静听着。只是今时不同往日,以前梵清山可以把他当作透明人,现在却没有人让当世医仙在旁边听着、不发表任何意见了。

“那个、诸位啊,我连你们讨论什么都不知晓,如何评理?”

“你还不知道?”张太医性情暴躁,此刻怒目圆睁,好想要吞了宋扬一般。

“他初来京城,不知道也是正常的。”旁边温和一点的太医在旁边解释道:“去年翊王殿下偶然发现了一株桑草,你也知道这可是求而不得的名贵药材,有极好的驱寒功效,就上贡给了陛下。听了张太医的与生姜同煮,结果一年来圣上病情并无好转,让我们好生头疼了一会。结果近日翊王殿下在上次采桑草的地方看了一会,又得了一株,命我们好好配药。我们这,实在不敢再胡乱用了啊。”

“桑草?只在古经中出现过一次的圣物?”宋扬挑了挑眉:“翊王殿下是怎么找到的?”

“这事说来话长。去年那棵桑草本是在北国境内找到的,生生被翊王殿下派人挖了回来。现在北国与南瑜的岁贡问题紧张,他们处在劣势,所以也没敢吭声。今年又得一株,就自己主动送过来了。”

“桑草这味药材好是好,但终究过于珍贵,连古经上都很少记载有关的药方。庭陌先生,您说这该如何是好啊?”一个年近古稀的老太医捋着胡子问道。

“北国那边什么时候送来?”宋扬开口,场内俱静,让他觉得很不自在。

“已经有使团先到了,估计最多不过五日。”张太医掐指算道。

“呃……诸位不必着急,在下回医馆后再翻翻梵清山上带来的古籍,看看能不能找些线索,改日再和各位讨论。”宋扬感觉耳朵已经承受不住,撇开包围圈落荒而逃。

“诶庭陌先生……”

“别走啊……”

“先生,你可要救救我们啊……”

“什么?桑草?就是那个指在一本古书里面出现过、连师父他老人家也从未见过的桑草?”慕染又一次窜到了凳子上面:“这翊王殿下也忒有本事了吧?连桑草这种东西都能翻腾出来,还是两株!”

“你怎么跟个猴子一样上蹿下跳,还当在梵清山呢?”宋扬自然地伸出手来扶她下来:“我一开始也是不信的,但是整个太医院都传遍了,听说还是北国作为年关的贺礼上贡来的。”

“小爷也听说了。”嬴绍举手发言:“我们北国是藩属国,王君常年被你们的圣上压着。你们这索要的贡税一年比一年高,我们王君实在拿不出东西了,只好先找一株草顶一顶呗。”

慕染和宋扬心中都知晓,嬴小公子虽然说的轻松,其实背后有很多不得已与叹然。北国作为藩属国,虽然有自家王君坐镇,但不免常常要向南瑜国腆脸示好。就算南瑜国将实力最强的宣德将军软禁在易安城里,北国人也只能忍气吞声地收着。”

“这批北国使臣来了易安城之后,是不是要和宣德将军汇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