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阉之女(72)

作者:瓜子和茶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甜文 爽文 关键字:主角:秦桑,朱闵青 ┃ 拼爹我就没输过 秦桑过了十五年没爹的日子,可娘临死前说,她有爹,亲爹是大太监朱缇,跺跺脚京城都要抖三抖的朱缇。这话秦桑根本不信,但面对虎视眈眈的族亲,她果断贱卖家产,独自上京,敲开了朱缇私宅的大门。门开了,一个身着锦衣的人站在她面前,饿得头昏眼花的秦桑抱着那人就喊爹。点击展开

“可事发突然, 打了我们个措手不及, 流民足有两百来人, 侍卫只有二十多个,好几个兄弟受了重伤, 我们实在是心有余力不足啊。”

邱万春停顿一下,带着小心试探道,“若督主怪罪下来, 我愿一力承担, 可否请小姐说说情, 免了其他人的责罚?”

秦桑笑了笑, 谁都知道她比爹爹好说话,而且她求情,爹爹怎么也会给几分面子。

但这事太大了,可以说将她的谋划全盘搅黄, 简直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说有多少人背地里看笑话,只说这一城的百姓,还眼巴巴地指望这批东西救命。

于是她不置可否,只问道:“受伤的人有没有安置?随行的郎中们呢?”

“他们都留在原地,推我先来讨小姐一个示下。”

秦桑紧蹙着眉头寻思道:“流民……保定府和真定府紧挨着,保定又没闹瘟疫,今年又不是荒年,真定下头几个县也早封了,哪儿来的流民?这事蹊跷,你确定是流民?”

邱万春回想片刻,道:“一个个破衣烂衫,脸上黑乎乎的,拿的兵器也杂,大刀有,锄头铁锹也有,甚至还有拿扁担的,看样子是农民打扮。”

秦桑默然片刻,问道:“两百多人,男女老少都有?多大年纪?口音有没有注意过?你们后来到官府报案没有?”

“呃……流民以青壮男人居多,口音嘛,他们只呼喝了几声,听不出是哪地方的人。”邱万春讪讪道,“锦衣卫押送的东西竟被人抢了,实在丢人,就想先自己查查,他们留在原地也有这个意思在。”

“那你们查出点什么没有?几十车粮食,多明显的目标,不可能凭空消失。”

“说来奇怪,我们的人循着车辙找去,车辙在河岸边消失了,对面是保定卫所,就没能查下去。”

卫所?仿若一道亮光从秦桑脑中划过,她呆了一瞬,模模糊糊地意识到什么,然这个念头太过匪夷所思,如果是真的,只怕会引起官场大地震。

她深深思索良久,吩咐豆蔻道:“请盛县令来一趟,就说粮食有下落了。”

盛县令很快到了,一进门还没坐下,就听秦桑问道:“真定府内可有流民?”

“没有!”盛县令很肯定地答道,“真定各县各镇早封了,道口上都有官兵把手,就是怕流民到处乱跑,把瘟疫传京城去。”

“那真叫奇怪,我爹爹捐的粮食药草被流民抢了!”

盛县令惊得眼珠子差点瞪出来,“怎么可能?别说真定,就是整个直隶也没流民,别是土匪假扮的吧?”

“土匪有胆子劫锦衣卫?”秦桑嗤笑一声,目光灼灼望向邱万春,“邱大人是查案的老手,我能想到的,你肯定也能想到,你说说?”

邱万春一惊,竟有点不敢看秦桑的眼睛,喃喃道:“事情没有查实我也拿不准,所以才来讨小姐示下。”

直到此刻,秦桑方明白邱万春的来意。

求情倒是其次,办砸差事,他既不敢直接报给爹爹,又没能力闯卫所查案,只好跑来找自己帮忙。

而且他说话还不说透,只说眼睛看见的景象,旁的一概不讲,全凭听的人自己推断。

这人也忒谨慎,不知跟爹爹回话时,是不是也是这个样子?

秦桑再看邱万春时,目光里就带了丝玩味,“替你们求情不难,我也能担保爹爹不罚你们任何人,但我要你们将功补过,从现在起听从我的号令,不得违背,你可答应?”

邱万春忙不迭应声道:“离京前督主就吩咐过一切听小姐安排,我们自当听命行事。”

秦桑起身看看天色刚过正午,便回头一笑:“此地距保定不到二百里地,咱们快马加鞭,两个多时辰差不多能到,两位,敢不敢和我去保定府衙逛逛?”

盛县令奇道:“去那里干什么?”

“我猜,咱们的东西叫保定府的人抢走了。”秦桑笑眯眯道,“我所有的侍卫都跟着,盛大人也点齐三班衙役,咱们一起把东西要回来。”

“真的假的?他们天大的胆子敢抢赈济银粮?”盛县令连连摇头,“太草率了,还是先上报,等朝廷派人来查才稳妥。”

“等朝廷派人来,所有证据全没了。况且咱们是借,又不是明着抢——总不能看着一城人没活路!”

“没有上头的公文,咱们出不了城门。”

“我看今天谁敢拦我!”秦桑冷冷一笑,“盛大人,你只说你走不走。”

盛县令又惊又疑又怕,坐不稳站不宁地满屋子打转儿。

去,头上乌纱帽可能不保。

不去,就彻底得罪了这位大小姐,九千岁能饶过自己?那就不是丢官的事了。

盛县令一咬牙一跺脚,发狠道:“为了满城的百姓,老子豁出去啦,干!”

两方各自准备人马,约好城门口见。

秦桑带上爹爹给自己的信,拉着邱万春细细说了一番,末了道:“我做的事都是虚的,成败在你。”

邱万春抱拳道:“大小姐放心,这次若再不成,我定当提头来见。”

秦桑笑了下,略停几息,犹犹豫豫问道:“你可有我哥的消息?”

“朱大人领了督察赈济的差事,却不巧病了,竟引得旧伤复发,我离京前看望过他,说是休养几日就能大好。”

邱万春离京已是五六天前的了,可自己还没收到他的只言片语,他现在是否安好?

秦桑越发担忧了。

两刻钟后,崔应节等侍卫簇拥着秦桑出了客栈。

急促的马蹄敲击在青石板上,回响在空寂的街道上空。

应是县衙将消息散了出去,两旁房屋的窗子、门都洞开着,人们安静地注视着他们。

没有人出声质疑,更无人上前生事。

啪啪,不知谁起头拍手,随后有稀稀拉拉的几声附和,逐渐的,掌声连成了片,夹杂着人们阵阵的感谢声。

秦桑用力握紧缰绳,鼻子隐隐发酸。

这次,就算天塌了,她也要把粮食药草带回来!

城门处,盛县令脸红脖子粗的和守城门的小头目争辩,“本官是一县的父母官,出城巡查辖下乡镇情形乃正常公务,你一个丘八凭什么拦我?”

小头目掏掏耳朵,满不在乎道:“大人莫怪,小的是保定卫所的兵,不归真定府管,咱只听指挥使的命令,他说不准放人出城,小的就不能放您走。要不您拿批条来?”

“开门!”秦桑喝道,高举手中信件,“厂督的亲笔信,够不够分量?”

小头目已然猜到她的身份,马上换了面孔,恭恭敬敬道:“不是小的不给九千岁面子,实在是职责所在……”

秦桑立即打断他的话,“你算什么东西敢挡我的路!”

崔应节跳下马,一巴掌扇过去,“有眼无珠的东西,就是你们指挥使来了,见到督主的手令也得乖乖听话。”

小头目被打得就地转了一圈,捂着脸,声气发虚:“小的能看看手令写的什么……”

“你不配!”崔应节一脚踹开他,径直带人就去开城门。

守卫们面面相觑,想拦又不敢拦——他们是真不敢硬碰硬。

于是半拦半让,一个个装着抵挡不住的样子,哎呦哎呦叫唤着纷纷倒地不起。

一路疾驰,待到保定府境内,最后面的邱万春不声不响消失了。

日色已过申牌,风尘仆仆的秦桑出现在保定府衙门前。

又是锦衣卫,又是九千岁闺女,书吏得知一行人的身份,不敢大意,一面请进会客的前花厅,一面飞快使人报信。

一盏茶功夫后,保定巡抚耿向忠摆着四方步来了。

五十岁不到的年纪,半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扫帚眉下三角眼精光闪烁,一见便知是个不好对付的人。

众人寒暄一番,各自坐下,耿向忠道:“几位不惜违抗禁行令也要面见本官,不知所为何事啊?”

盛县令上身微微一欠,按事先商量的说辞道:“新乐县缺粮少药,眼见撑不下去了,下官实在没办法,恳请耿大人伸以援手,救救满城的百姓。”

耿巡抚抚一下胡子,道:“你为官也有十来年了吧,怎么越来越回去了?越级汇报,跨府行事,你眼中还有真定府的知州巡抚吗?”

盛县令分辩道:“非是下官不懂规矩,实在是百姓等不得,真定数县爆发瘟疫,他们就是想帮我也帮不了。”

上一篇:一品宝妻 下一篇:玉狐狸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