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翥(86)

作者:流花烟雨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主角:德琳,元成 ┃ 配角:容琳,瑶筝,谭玉君,徐若媛,木槿、骆清远 ┃ 其它:皇帝,皇后,宁王,安王 太子的心有多高 凤翥(zhù),意为凤凰高飞。尚书小姐杜德琳从未想过要入宫,就像她从未想过要与王爷、太子为敌!只是当初既得罪了人,多年后当某个星眸朗目的人说“你若是进了宫”时,她又能、又该、又会如何呢?点击展开

“世伯,这样的话还用您说?”徐兴祖见他声气不对,明白是自个儿一时未掩住的轻侮落了老夫子的眼、惹怒了他,忙施展巧舌加以补救,“您是什么样的人,小侄还不知道吗?若非您的刚正不阿,家父又怎会对您推崇有加?小侄只是为世伯今日的遭遇感到痛心、不平,急切之间不知该怎么说才好……”

“过就过了吧,”他提到徐侍郎,魏夫子的脸色和缓了,“和她一个女娃儿计较,胜了又有什么光彩?让她得些教训也就罢了……说到令尊,老夫的性子不讨喜,这些年来得罪的人也不少,幸得有令尊那样的高义之士明辨是非,老夫也算无憾了。徐公子回去后,烦请替老夫向侍郎大人道谢——这两年,老夫每回遇到事,大也好、小也好,好也好、不好也好,侍郎大人总是最先派人来嘘寒问暖,这一切……老夫铭记于心!”

魏夫子这几句话发自肺腑,说到最后老眼里都泛出了点儿泪光,徐兴祖心中哂笑,面上却未敢露出来,回到家里对徐侍郎学了在魏宅的见闻,这才忍不住诟病,“什么傲骨铮铮,宁折不弯,不过是故作姿态赚了那么个名声儿而已,真遇到强硬的不一样是见风使舵?偏还在我面前拿出道貌岸然的模样,真是可笑!”

徐侍郎皱眉道,“可笑不可笑你心里知道也就罢了,怎么还非得说出来?”

徐兴祖道,“我这不是在家里头么……”

“在家里你也得加小心——在家里惯了只怕到外头一时就忘了收敛!他们那样的人都是成了精的,一旦察觉我们接近他们别有所图,那可就前功尽弃了!”

“爹,您觉得像魏夫子这样的人还能有用吗?那么老朽了,又失了势,还那么古板,又总爱自命清高端个架子……”

“有用没用先周旋着再说,”徐侍郎悠悠,“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同盟,这一条才是最要紧的。况且,太子殿下不是亲自登门了吗?”那该是说魏夫子在皇族人眼里还有些分量吧?“殿下对那杜教习的态度如何?”

“就是寻常对人的态度,觉不出什么两样,”乍听太子驾到,徐兴祖险些逾墙而走,躲在内室吓得大气儿不敢出,倒是把几个人说的话都听了个清楚,“听殿下的口气,和她生疏得很,并无偏袒的意思,而且听说连一个随侍的人都未叫她带,是认真要责罚她的。这回若非魏夫子不成事,足可给那杜德琳个难看,正好挫一挫他们杜氏的锐气,谁知?”

“鼠目寸光!”徐兴祖犹自悻悻,徐侍郎可已思量了好几个来回,闻此冷嗤了一声,“就算今回给了杜教习难看,你以为就能撼动杜氏的根基?”故而魏夫子装好人就装好人吧,不然杜家的女儿要真承下了他的责难,倒显得她有忍屈受辱的心胸,要再有人据此赞颂杜家教女有方,那可就成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

徐兴祖见他爹如此,不解、更是不甘,“可爹您不是说要盯牢杜氏,不能放过他们的一点儿小差错吗?”

“我说……”徐侍郎的声气都拔高了,眼望到徐兴祖,泄气,挥了挥手,“我只叫你盯牢,未叫你轻举妄动!杜氏的分量还用我再跟你说?要跟他们斗,必得找准他们的命门,务求一击奏效。就今日这样的事,不痛不痒的,拿出来撩拨他们不就像拿着棉线去缚虎搏龙?不自量力!”他这个儿子的脑筋真是……非逼着他把话都说透了才能明白。

“……可什么时候能找着他们的命门,还能一直这么等着?”徐兴祖嘟囔。

“急什么?”徐侍郎不耐,“经年积雪能是一朝融掉的?”他亦不知何时才能扳倒杜氏,他只知事在人为,有心生隙的话,至亲的夫妻父子都免不了被挑拨得反目成仇,更遑论君臣——嘉德帝从前、如今固然看重杜子衡,可他还能一辈子如此吗?就算能,那么太子呢?太子是个有雄心的人,他登基之后也会如嘉德帝一般器重杜子衡?徐侍郎不作此想!

或许是他的心思异于常人,他总觉得这回的事有些不寻常:拢共那么几个教习,太子殿下不可能不知杜德琳是谁家的,就算是要安抚魏夫子,也不必非得如此,至少不必这么急,偏偏太子急三火四带了人去赔罪,莫非,他这是怕杜氏得了消息会阻挠才先下手为强?果真如此的话,太子所为可就耐人寻味了。忽想起件事,问徐兴祖道,“你说威远将军成婚当夜被殿下召到了东宫?”

“……是,爹。”徐兴祖转了转眼才想起数月前的事,不解徐侍郎为何会问起——他都快忘了威远将军是谁了。

徐侍郎听了未说什么,惯来沉郁的面上倒是浮现些笑意:当初太子亲为冰人保媒,人人都说那是杜氏的风光,可公卿之女被许于庶出之人,新婚之夜还被弃于空房,细琢磨起来,此事不是有趣得紧?看来太子要给予杜氏一族的,到底是荣是辱还真要另加判断了……

徐侍郎如何计量的暂且不提,此时元成一行人正走在回宫的路上,肩舆平稳落下的时候,德琳还以为到地儿了,自揭起轿帘,却是李申恭敬地在轿外站着,“杜教习,殿下说车中气闷,要下来走一走。”

德琳明白了——太子殿下徒步,旁人如何还能乘轿相随?口中谢过了,人已下得轿来,果见月亮地里有人负手而立,见李申引着她走近,遥遥地伸出手来,“扶着我。”

路上的积雪白日消融夜来成冰,德琳极力端正,还是免不了走得一跐一滑,见元成伸手,却是吃惊更多一些,“殿下……”男女有别,虽知他是善意,却不能不拒绝。

“无关男女,视作君臣好了。”元成应是看出她所想,淡淡的一声,手略收回去些,变成了曲臂端着,李申见状在一旁躬身,“杜教习,老奴要提灯倒不出手,劳烦您代老奴扶着殿下些。”

德琳见此知多说无益,无声低叹,默默上前搀了元成的胳臂。李申一溜儿小跑到前头照亮儿去了,元成却手腕一翻,反握了德琳的肘膊,德琳不防他如此,惊异侧目,元成已自顾举步,月下的一张侧脸清朗无尘,令人觉得谁要对这样的一张脸存疑实在是种亵渎。德琳无计可施,试着挣了挣,自然是挣不脱,反而惹来元成不悦的一瞥,手上又加了点儿力道,不知是推还是拽,总之德琳身不由己被他带着迈开了步,事已至此,德琳索性由他去了——管是谁搀着谁,反正她是走得稳当了。

听到元成要下车走一走时德琳以为他是有话要跟她说,谁知等了好一瞬,元成一言未发,德琳心中诧异,不信自个儿会猜错了他,微微凝眸从眼角里看过去,他似有所觉,对她转过脸来,却只是手上略使力,带她避开了脚前的薄冰,又漫漫地转开了头,漫漫前行,并未说一个字。

德琳闹不准这位殿下打的什么主意了——他向来受不得她的无言,总要拿话挤兑得她不能不开口才罢休,此时忽一反常态,德琳还真有些无所适从,不过她向来能沉住气,他不开口,她便只默然随行。先还凝着神,预备着他突然又有话说,渐渐地见他只是漫步,像早忘了身边还有她这么一位“侍女”,人便慢慢松下来,有人挽扶着,也不担心会滑倒,李申的灯笼远远地在前面引路,随意地跟着行去,心思也慢慢地散淡开来……

此时刚交戌时,可冬日里夜寒暮沉,家家都已关门闭户,路街空阔,四野苍茫,一弯冷月挂在天边,星子的光芒便似格外清冽,在黑蓝的天幕上无边无垠地璀璨开去,看得久了,人都像是要消融在其中了。忽不知何处深巷传来零星的犬吠,又有隐隐的箫笛声随风而来,待要细听却又杳不可闻,或许那原本就是一场欢宴的余韵……

德琳默默地走在这样的静夜里,只觉得天地悠阔,浮生若梦,渐渐觉得寻常的一些忧欢实在不值一提,心便静了下来,悠悠地吁出一口气。尾音刚落,就听有人跟着叹了口气,“想通了?”

猛听到这一声,德琳滞了一滞,记起了今夕何夕,“殿下说的是——?”

“不明白?”朦胧的月影儿里,元成斜睨着她,剑眉斜飞入鬓,浓睫却在眼下投出一弧阴影。

“……不明白。”德琳心里有些明白了,嘴却硬。

元成看看她,哼了一声,“不明白就糊涂着吧。”唇角可是扬了起来——知道要受罚和责罚真正临头还是不一样的,尤其像她这样的人,平生第一次对人低头,她只怕比被人疾言厉色地训斥一顿还难受。他明白她的难堪,可不能说,也不能劝——有些事再怎么贴心地劝也不过是隔靴搔痒,只能让她自个儿慢慢地“顺”,顺过来了就能有所受益。她终究是比他所想到的更豁达:他已预备好要陪她走到宫城了……

上一篇:先帝崩殂后 下一篇:凤栖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