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翥(245)

作者:流花烟雨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主角:德琳,元成 ┃ 配角:容琳,瑶筝,谭玉君,徐若媛,木槿、骆清远 ┃ 其它:皇帝,皇后,宁王,安王 太子的心有多高 凤翥(zhù),意为凤凰高飞。尚书小姐杜德琳从未想过要入宫,就像她从未想过要与王爷、太子为敌!只是当初既得罪了人,多年后当某个星眸朗目的人说“你若是进了宫”时,她又能、又该、又会如何呢?点击展开

次日元成未骑马,与德琳共乘了车辇回门,所携的回门之礼多达六十四担,百姓赞叹不已,皆道太子妃、太傅府真是恩宠无边。杜昭兄弟照例还是在门前恭候,只是见了德琳,却都要跪拜了,德琳亲手扶起,入内见了杜太傅、齐氏等家人,也都是按矩行礼。德琳心中别扭,见元成屈膝上前一一相扶,方觉好些。杜太傅肃手请元成上座,元成却是摇头,请杜太傅和齐氏坐了,方回顾德琳道,“我们给爹娘行礼吧。”又对起身欲阻的杜太傅和齐氏道,“父亲,母亲,内宅之中,元成只是您二位的女婿,请受小婿一拜。”拉着德琳便席地跪下了,端端正正磕了三个头。

昭、晔兄弟及家下众人谁都料不到他此举,后看杜太傅坐着受礼,方等他磕完了才上前扶起,心中对他颇有些刮目相看了。

太子夫妇归宁,按祖训是不能过午的,德琳不能坏了规矩,叙了阵话,便叫人从回门之礼中单拿了几担进来,一一交代:长辈的人参,哥哥们的笔墨,嫂子们的服饰等等,最后方打开几只锦匣,说这是安顺公主感我当初送嫁,这回入京,专给爹、娘和三位姨娘备了礼物,众人一看,有熏香、雪莲、墨锭、和田玉,都道公主太有心了,尤其三夫人,端详着赠她的和田玉饰物爱不释手。德琳回宫学给淑琳听了,淑琳吁了口气,道她喜欢就好。姊妹二人互握了握手,都未多言。

婚礼一个月后,杜昭被外放为江宁府尹,一时羡者、妒者皆有,不解者更不乏其人,都说凭着皇亲国戚的身份,自个儿也有才干,在京里不正好青云直上?及听到杜太傅一家都要随之迁任,更觉不可思议,直到眼看着杜家另选了族长,又交回了皇赐的府邸,方知此事确凿。

又过了一个月,太傅一家离京,太子夫妇亲送。眼看着长长的车驾远去,德琳怅怅难掩,道“我这几年,竟是不停地在送人。”送走了容琳,送走了淑琳,如今更送走了所有家人。元成道那是不同的,说从前你送走妹妹们,我只能看着你难受,如今我却可以陪着你,宽慰你,若你想哭,我也会好好哄你,说着张开怀抱。德琳嗔他,道“谁想哭了?”还是投进他怀里。

第194章 琐常(下)

他二人苦尽甜来,得成正果,并且德琳虑事宽宏,入主东宫后,对魏、李二妃都以礼相待,府务亦多肯听取她二人的建言,偶尔说出一二,都是二妃所虑不足之处,自是引以为鉴。至于魏妃所出之子,依旧由她这生母养育,魏妃自是感激。对仁慧皇后说起,德琳道自家年轻,怎么也不如为人母的周到妥帖,至于孩子的教养学识,等大些了,再好好地找师傅教就是。仁慧皇后首肯:她此时更关心的,是德琳何时能有自己的孩儿。

至于几位教习,燕云秋还是老样子,韩颖听到杜昭被放到江宁,找机会见德琳,把她哥哥的事说了,不求多的,只求杜昭能照拂一二、令她哥哥不被倾轧就行,毕竟她哥哥曾是主官,总有得罪的人,连降两级后,日子颇为难过。德琳答应会把这话告诉长兄,韩颖道谢不已,说我信你,你答应的事,定会尽力。说到谭玉君,元沁被说服,认了这个叫习,如今她长大许多,谭玉君的脾性也改了许多,两人倒也相安。元沁到东宫找德琳时,便放谭玉君去乐坊与人切磋琵琶,彼此都觉甚好。唯有徐若媛,一言难尽。

元成婚礼之后,元湘问徐若媛有何打算,是留在宫里还是接着告假,徐若媛跪下了,说还想告假:徐侍郎被弹劾贪污受贿,查证下来,徐侍郎虽有账目不清,却非私用,姑可不究,然范氏与徐兴祖受贿、索贿却是数目巨大,且或被挥霍,或被范氏转赠娘家亲戚以摆谱、炫耀,追偿无门,徐兴祖把主意打到了林弄影身上,想靠林家的财产先退赔了,先免了牢狱之灾,林弄影哪里肯,每日指着范氏母子的鼻子詈骂不已。如今徐侍郎要休了范氏,林弄影要与徐兴祖和离,她若不家去,她母亲怕就没有活路了。公主若能念在她朝夕相伴尽心尽力的份上,求公主先留着她的教习之位,给她留些体面,等家里的事了了,她便当牛做马也要报答公主的恩惠,说罢啼哭不已。元湘见此自是恻隐,过后求了仁慧皇后,让她出宫了。

徐若媛此时可说是走投无路了,却忽遇转机:赴京贺婚的南诏新王上表,指名求娶她为王妃,徐侍郎得知,当堂允了。徐若媛听得消息,直接晕了过去。醒来后范氏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求她,道这是唯一的法子,南诏王许的聘礼,足够填亏空,况且她以后就是王妃了,何等荣耀,徐兴祖也一口一个好妹妹地求,道你若答应了,便救了哥哥一命,哥哥有生之年,都对你感恩戴德,徐侍郎则铁青着脸坐在一旁,只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且思量。”徐若媛思来想去,万念俱灰,最终点头,“我嫁。”

嘉德三十二年七月初八,徐若媛嫁于南诏王为妃——为便于旅途起居,在京中行了婚礼才登程。南诏王以驿馆为府,迎娶徐若媛,安王元信和乐平公主到场为贺,也算是给足了徐家面子。徐家用聘礼退赔了赃银,皇家未再深究,徐兴祖的编修之位却是保不住,又回到一介布衣;徐侍郎官职未动,明眼人都知他的仕途也就到此为顶了,他孜孜以求的尚书之位,终究是与他无缘,而范氏,在徐若媛远嫁后,被徐侍郎勒令佛堂清修,曾经的两年煊赫,忽如一梦了。

后来这些事,德琳是听瑶筝说起的,听时忽然想到旧年在听松轩,元俭弹琴解说凤翥那回,说“那两道琴音不应是友,而是……对手,意图与凤凰分庭抗礼的”,不由想到了自家和徐若媛,颇多感慨。

徐若媛离宫前,她们单独见过一面,在彤辉宫的偏殿:徐若媛向仁慧皇后、乐平公主辞行出宫,她在场,徐若媛要退出去时,忽请求与太子妃单独说几句话。她诧异,可还是请仁慧皇后俯允了。

那日徐若媛说了许多话,说“看我今日下场,太子妃一定极其痛快吧?”说“人人都说我不如您,果真没有错,谁能像您这样子?什么都装在心里,明明得意得要命,还能装出若无其事,我拿什么跟您比?”“您或嗤笑我为何要比,您可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也是,您高高在上惯了,从前位列‘京城双姝’,如今是众所瞩目的太子妃,如何能知道我的苦?”说到将为南诏王妃,也是说“藩王小国,有何可羡?再说谁不知我是被家里推出去以保平安的,背地里不知多少人在看我的笑话”——她心中大约太多憋屈,即将远离,再不说便就永无机会,是以要一吐为快。

德琳听着她说,等她说无可说了,心平气和问她,“若非依仗着即将是南诏王妃的身份,你可有胆气说这些?”既是仗着这身份得以立足、得以逾矩,又何以对此含怨不屑?见徐若媛面色青白不定,方又道,“你说高处,你又何尝不在旁人的高处?你的出身、才貌乃至姻缘,是许许多多、许许多多的人,穷此一生,梦寐以求都无法拥有的,若你心安,自可悠然欢愉,若心无所止,则惶惶永无宁日。好比孔雀,安于是孔雀,则出类拔萃足令百鸟相随,自是一番绚烂气象,若定要以凤凰为念,执迷不悟,则休论孔雀的富贵,只怕连锦雉般安然山林都不能够了。”

徐若媛听罢,长久无言,似有所悟,似犹不甘——她许多年来,都以德琳为对手,奋力追赶,试图超越,难偿所愿,自怨自艾,其间酸苦,难与人言,猛听得“你又何尝不在旁人的高处”,顿时百感交集。无话可说,只得默然告退,却在转身之际,听得德琳在身后道,“你这远嫁,很好:时时与你比照,我也很是辛苦,往后倒是高枕无忧了。”惊极回头,德琳却已他顾。

徐若媛去后,绿菱不以为然,说“娘娘您为何那么说?从前到如今,您何曾和她比过?”德琳浅笑,说“不过一句话,若能令她心中好过,那就令她好过些吧。”元成过后听说,也是诧异,不解德琳为何如此——徐若媛所为,他记忆犹新。德琳睨他。见他茫然,不由摇头,说“她此去是藩国王妃,若对故国有恨,怕会成了隐忧……,你做什么?”推着元成叫他老实坐好。

上一篇:先帝崩殂后 下一篇:凤栖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