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妻(169)

作者:卫风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穿越了?——不怕不怕,既来之则安之。 要修仙?那个,有没有不用受罪不用受累边睡觉边修仙的好办法? 经过了很多年,混吃修真还被作者开了金手指的女主遇到了一个更加金光闪闪的高富帅。一脸高深莫测的问:“你还记得一百八十年前XXX畔你的丈夫吗?” 咦咦咦?这是个什么情况? 点击展开

火儿跟他这个主人是天生犯冲,被拾儿敲了脑袋,虽然一点不疼,可是却大大伤害了它骄傲敏感小小玻璃心了,它冲着拾儿吱吱哇哇一通叫,然后一头钻进秋秋袖子里不肯出来。

秋秋顿时心疼了。她象每个护短偏心妈妈一样,冲着拾儿埋怨:“你看你,总是把它给惹急了。它爱收藏点东西也没什么,这又不是它错。”

不是说这是天生、遗传吗?就象小猫爱吃鱼,小狗爱吃肉骨头一样,这是天性,又不是罪过。再说这个爱收集闪亮物品,也不独独是龙才会这样吧?以前听说过好些鸟类也会有这种爱好,总喜欢把一些闪亮小东西弄到它们巢里去,以前看闻,好象什么鸟巢里就弄出了一大把硬币啊,钮扣啊之类东西,好象听说还有钻戒呢。

秋秋现看到火儿送她小花,心情当然不错。这些天她就没有轻松过,现虽然还不可能笑出来,可是总算暂时放下了那些沉重负担,能够真正轻松一会儿。

当然啦,这会儿秋秋可不会想到火儿这个爱好再往后发展会发展到什么地步。她想着,路边摘两朵野花算什么大事?根本算不上嘛。

拾儿却想着,这小东西狡猾得很,它躲进秋秋袖子里,绝不单是因为自己用花朵敲它脑袋。它是借着这个发脾气理由躲开了自己进一步探究。

这家伙出去一趟肯定不会只摘两朵花回来。也就是秋秋,傻里傻气,觉得她火儿懂事了,会给她摘花讨她欢心了

火儿肯定还弄到别东西,藏一个别人看不见也找不到地方宦海特种兵。那东西肯定不象野花那么微不足道,说不定还是有主之物。

秋秋想太浪漫,拾儿想得太实际。他琢磨着等哪天腾出手来,得好好治治火儿毛病,让秋秋这么骄纵下去,非给它惯得无法无天,越来越肆意胡为。小错不纠正,等它闯下弥天大祸,那就悔之晚矣了。

溺爱可不是爱,而是害。

心思各异两个人完全没察觉到他们现心情想法活象一对“严父慈母”为孩子将来担忧。

至于火儿…

它究竟往外跑一圈儿都到了哪些地方,又收集到了什么东西,这可只有它自己知道了。

乌楼山护山阵法也一重重加固封锁,连弟子们平时对外传讯灵符也无法再使用。不过对这样紧张那些弟子门人没有一个人有怨言。

修缘山与他们近咫尺,而且修缘山实力远超过他们乌楼山,不管是门人实力还是阵法严密程度都不是乌楼山可比。可是修缘山现都不复存了,他们还能得保一时平安真是侥幸。谁知道魔物会用什么样办法渗透进来?没谁敢轻易与外界接触。

山下传来消息,合山镇现几乎成了一座空镇了。合山镇之所以得名就是因为它被两座大山合围着,可现修缘山竟然一夜之间崩塌不复存了,这对镇上人来说几乎意味着灭顶之灾就要到来了,连山上仙人都抵挡不了,何况他们这些凡夫俗子?除了一些上了年纪实无法搬迁人之外,整个合山镇已经成了一座空镇。从前秋秋去镇上时候,晚上可以看见千家灯火都已经不再亮起。这些人这一走,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再回来了。

另外,还有一个不知是真是假消息。

听说就要打仗了。

京城老皇帝死了,几个儿子要争夺皇位。

真是屋漏偏遇连阴雨。魔物祸乱将起,凡人自己还要争战杀伐,到时候烽烟处处,万里焦土,情景之惨烈已经可以预见。

一个接一个消息,没有一个是好消息。

秋秋修缘山上立了一座衣冠冢,她甚至不知道有多少弟子门人丧生,无法替他们收殓遗体,连衣物佩剑之类东西也没有找到。

他们被这崩塌修缘山彻底埋葬,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师父曾经离开宗门多年,可是后却还是回到了宗门,与无数同门和先辈们终归葬一处。也许这对师父来说,是死得其所。

过去那些事情,那些恩怨,不管他们心中是怎么想,现都是一笔勾消,随风而逝了。

长老、真人,师兄、师姐…

他们都长眠冷冰冰冻土之下。

石碑上空荡荡,秋秋出了一会儿神,剑光激射而出,石碑被剑光凿划出深深印记,石粉碎屑簌簌落下。

石碑上秋秋只留了两个字。

离水。

171 传讯

空荡荡的合山镇,一夜之间忽然多了许多陌生面孔。

还留在镇上的老人们推开门就可以看到那些人在镇上穿棱,他们在无人的空屋暂时栖身,进进出出,脸上的神情好象都在担心着天会塌下来一样。

这些人都是修真者。

他们的口音南北驳杂,有的甚至可能因为长期不开口说话,只能用手比划,写字与别人交流,有的人穿着几十年前的样式的衣裳,甚至有人提起现在的年号来,说的居然是前朝末帝的年号。

镇子发生了几乎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夜之间镇子外面竖起了高大的石柱,整个镇子象是被一个看不见的透明的琉璃罩子给保护了起来。那些人住在镇子中间的大屋里,而且看起来不象是短暂停留,好象是要长期的住下去一样。

一来这里位处中原腹心稍偏东北,四面八方的消息往返传递都比较方便,二来这里离封印之地也不算远,灵禽飞得快,一天要不了就到了。

已经离开合山镇的人陆续又回来了不少,不是他们发现合山镇变安全了,而是山外变得更不安全了。

这些人并不是茫无目的一窝蜂似的乱走,人离乡贱,他们是商量好了,推举了一个人领头,拖家带口的几百人一起上路的。单身各走各的,遇到强人、天灾、野兽,都很难抵挡。一起上路,老弱妇孺坐着车走在里面,青壮扛着棍棒锄锹走在外头,有什么事前后都有照应。

他们的本意是要迁去约四百里之外的一处村镇落脚,这段路程并不算远,就算一天只走几十里地,这些天也够他们走到地方了。

可是这些人竟然原路折返回来了,还有不少人身上带伤。至于走的时候带的粮食、财物、则都已经不知去向。

留下来的人细细一打听。才知道他们还没走到一半路就遇到了乱兵。前面到底是什么人和什么人打起来了他们都没搞清楚,这些乱兵是溃败散逃的,见了他们带的粮食财物,简直如饿狼一样不由分说就扑了上来。最后他们只能边反抗边逃走,人总算是保全了,可是财物全没了。

再打听打听消息,才知道山外的世界远不是他们原来知道的那样了,这几个月都不太平,皇子争位,大将作乱。他们想去的那个地方也早就过了兵,听说毁得不成样子了。

没办法,他们只能回来。

回来的话。好歹暂时有片瓦遮头。再往前走,既没吃的,又没了去处,只能死路一条了。

回来的这些人没想到老家都大变样了。

而且他们居然还进不来了。看着镇子就在眼前,可是不管他们怎么快走。距离都一分没有缩减,反而看着镇子象是长了脚一样会走,离他们越来越远了。

队伍里的孩子饿的哭,女人也没有力气再走了。

这会儿领头的那个人想到这事情不是他们这种凡夫俗子能弄明白的了。他一边发下令去让人先安顿下来歇歇,然后自己领了人,往乌楼山这方向走。

好歹镇上有子弟拜在乌楼山做了弟子。虽然没什么大出息,可是自己乡里家里的人求到面前,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他们困顿疲惫。走到山脚下就有些支持不住了,只能先坐下来歇一歇。

领头的那个人原来就是镇上的都保长,已经五十岁了,有了年纪,体力当然不及年轻人。

“二伯。要不您在山下歇歇,我领着他们两个上山去吧。”

“不成。”都保长摇摇手:“李顺儿上山的时候还小。我还算见过他,你们根本没见过”到时候想攀关系都不知道从哪儿攀起。

上一篇:仙夫临门 下一篇:锦麟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