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面相公笑夫郎(35)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 一个从末世穿越过来的英雄,一个铁血凶残的汉子,偏偏喜欢上了一个每日喜气洋洋的笑哥儿, 家里没有汉子没关系,不是有我吗? 家里没有后代没关系,我们可以生! 铁青就是这么一个霸道又铁血的相公,将老丈杆子一家都照顾好,大舅哥回来了也要感谢他,更何况,笑哥儿是个很好的夫郎。 关键字:铁面相公笑夫郎,初吻江湖,铁青,笑哥儿,夫郎,布衣种田 点击展开

排队的时候,来来往往的人脚步急匆匆,铁青趁着人多热闹的时候,听了一耳朵,加上自己对古代的那点知识,也能了解个七七八八。

县衙里的知县,正七品。

掌一县民政治理、决讼断狱、劝农赈贫、讨奸除猾、兴养立教等事。主要精力在刑名和钱谷两项。刑名即司法审判,一个案子从勘查检验到缉捕人犯、羁押禁监、审理宣判,知县都要亲力亲为。

fbjq.

还有收钱粮征商税也要知县亲自过问。

由于地方事务都由知县一手包办,知县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县百姓命运。

因此有人将知县称为“父母官”。

其次是县丞,正八品。

前朝的时候是主管文书、管仓储。

但是现在因为人少的关系,县丞就与主簿一起协助知县分掌一县粮马、征税、户籍、巡捕、盐业、水利等事项。

而如今国朝初立,各县还增添劝农县丞一员,主管农业畜牧,相当于是副县长了。

再有主簿,从九品。

宋以前是主管文书、簿籍和印鉴的官员,职责为记录门下众事,审核签发文书。

至如今为知县佐官,以掌管治安为主,相当于是县公安局局长的职位。

第三则是县学教谕,正八品。

虽非佐官,但地位较高,为县学长官,负责生员学习事务,县学训导为其佐官。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啊!

剩下的就是典史,从九品。

也称县尉,管理全县治安和狱囚,负责缉捕盗贼。

典史虽品位较低,但在县丞、主簿不在时可代行他们职权。

相当于是刑警大队的大队长,很有权势的那种,而且手下有人!

第四个就是巡检,从九品。

负责抓捕盗贼和设卡盘查。在各关津要害处都设巡检司,以统率卒役,确保地方安全。

更像是捕头,行动队长那一类的人。

其他的就是胥吏,也称书吏、房吏、司吏,没品级。

虽然没有品级,是县衙中没有品级的低级公务员,但有编制限额。

吏与官不同,大都为本地人,有文化、有背景、无功名。

经官员推荐或考试而录用。大部分在县衙“六房”(吏、兵、户、礼、刑、工房)任职,一部分在所属巡检署、课税署、河泊所、驿站等机构办事。

“六房”是县衙具体办事机构,由官员分管,胥吏组成。

吏房,主司人事,管理县衙文书及衙内总事务。

兵房,主掌募兵操练,管理地方武装、驿站及“三班”衙役。

户房,负责征收田赋商税,管理户籍、仓库及财政收支,差派徭役。

礼房,掌管祭祀、考试、学校教育,旌表节孝,教化民众。

刑房,掌管诉讼断案,进行司法审判,负责囚犯管理。

工房,掌管实业,负责屯田、水利、工程修造。

一个县胥吏大约有一百余名。

按照县衙里的说法,前朝的时候,计有县衙各类人员一百零五人,领取俸银、工食银,年总需银两为九百两整。

但是打仗啊,打了十年的仗,边关之地又跟内地安全且富庶的地方不一样。

第025章 准备春耕

前朝末年,昏君贪官,上头死要钱,下头死扒皮,老百姓日子过得苦,根本没钱!

然而新朝的军队来了,也同样是自顾不暇,怎么可能与民休养生息?要不然当年的肖伟也不至于去当兵。

最后是因为在边关,隔着一道长城,就是关外了。

中原内乱的时候,外族从来都是毫不客气的,他们来去如风,要不是榆树村地处偏僻,又是山林地,不适合骑兵冲锋,也早就不知道被那些外族铁骑光顾多少遍了。

这样的地方,树林县又不是啥重要关口,自然是不能幸免,当年的县衙早就破了不知道多少次,就连树林镇都遭受到了兵灾、外族的入侵等等。

如今的县衙是新修起来的,县官和衙役之类的都是能找回来就找回来,找不回来就寻新人,可以说,这个县衙如今只有不到三十个人,缺人缺的太多了!

所以一个户曹顶起了半边天,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他们等了半天才排队排上,不过办事的人一看到老里长就叫了一声“大舅”,看来对方就是许州了,因为他管魏村长叫了一声“老表哥”,他们办事就一桩,但是老里长不是带着他们一伙人来的,是好几个村长带着人一起来的,所以办事的时候,魏村长排队不是第一个,但是却是第一个办事的,给铁青的户籍落下了且不说,还要划地二十亩,算是口粮田,这划地是明天县里头派人去,再一个就是赋税的问题,因为铁青是猎户的关系,赋税按照前朝惯例来就行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