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面相公笑夫郎(334)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 一个从末世穿越过来的英雄,一个铁血凶残的汉子,偏偏喜欢上了一个每日喜气洋洋的笑哥儿, 家里没有汉子没关系,不是有我吗? 家里没有后代没关系,我们可以生! 铁青就是这么一个霸道又铁血的相公,将老丈杆子一家都照顾好,大舅哥回来了也要感谢他,更何况,笑哥儿是个很好的夫郎。 关键字:铁面相公笑夫郎,初吻江湖,铁青,笑哥儿,夫郎,布衣种田 点击展开

军中可没有那么多的花样儿,他可是知道,铁青他们家炸辣椒油的时候,里头都放芝麻呢。

像他们家那么个吃法,军中的伙夫早就不干了。

吃过了早饭,铁青就跟肖伟打了一声招唿:“我就去想办法,你给家里去个话儿,半个月就回去。”

“那你去吧,当心点。”肖伟知道铁青有些神神秘秘,他不打算去追问,弄明白又有啥用呢?这个人对他弟弟好就行了。

而铁青就这么一个人,骑了一匹肖伟缴获来的好马,直奔南方去了!

此时已经到了夏天,铁青这一直往南走,东北这边的盛夏就是干热干热的,但是这个时候,也到了铲二遍地的时候了,而南方,都收夏粮啦。

同时,南方也是到了炎炎夏日。

铁青不认识路,但是他看过官方出版的那种简易的地图,大概的方向是知道的,且他到了府城的时候,正好与最后一批南方来的商队回去,他就给了商队的领队一百两银子:“想去南方看看风景。”

铁青人长得精神,又背着一把大刀片儿,马匹也不错,他特意在这里买了一身低调而奢华的墨绸缎子做的劲装。

看着跟一个悠闲又有钱的游侠儿似的,而且这么一个世道,敢一个人上路游逛的,可不多见。

这人不是个傻大胆儿,就是有真本事傍身。

怎么看,铁青都属于后者,他就这么跟商队混熟了,走了三天他就跟商队分开了,他从商队那里忽悠来了比较详细的地图。

将马匹寄放在了客栈里,他自己夜间走小道赶路,他一个人走的跟飞的似的,才两天时间就到了河边儿,租了一条快船,一天一夜就到了江南。

他不知道这里是归哪个州府管辖,但是知道这里是一个叫平镇的地方,这个地方已经是产粮大户了,因为这里可以种植两茬庄稼。

一茬水稻一茬小麦的那种,是江南的鱼米之乡。

江南这边号称是“天下粮仓”,可见产粮之多。

但是这里的赋税却是要收两次的,一次是夏税,一次是秋税。

夏税就是夏天这茬儿粮食采收了之后,缴纳的赋税。

水稻开春儿就种上,夏天的时候就能长成收割了,现在正是夏天的粮食收割的季节,收割了之后,立刻就打出来,然后缴纳税粮,剩下的粮食,他们就能卖了,卖了之后,才能缴纳赋税。

因为这边缴纳赋税用的都是银子,而不是粮食等物。

北方也是如此,只不过北方的收入少,缴纳的赋税也不多。

这边不行,号称是“膏腴之地”,有钱人多啊,但是老百姓们却不是多富裕。

因为这里相对来说只是饿不死百姓们而已,富裕的是一些有钱人,以及官员们。

不过国朝初立,这里的吏治还是比前朝要好很多,可无奈的是,哪朝哪代都有一些老鼠屎。

倒霉的平镇,是产量大镇,而这里的粮行,却是联合起来,压价了!

铁青来了之后,根本没有找客栈,他在野外就入了他的万物生空间里,这里的夏日更热,在外面根本就睡不着觉。

要是找客栈的话,要进城的,还会要路引,他根本就没办路引。

一路他都昼伏夜出,可谓是千里奔袭……他就来到了这个平镇,平镇附近的几个镇子,其实都是产粮的地方,沃野千里,一年两茬儿庄稼一茬菜。

他们是饿不死了,但是也没能多富裕。

铁青第二天起早,在镇子里走了走,这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镇子上的人们生活节奏慢悠悠,一般的人家,都是比北地的百姓日子过得好,到底是江南,日子过得安逸。

镇子上的陆路不多,但是水路不少,乌蓬小船儿这么一划拉,空气之中都带着一股悠然自得。

铁青在镇子里的食肆用了饭。

看到隔壁有一家粮铺,地方挺大,但是来了几个老农,卖粮食的,问了价格,那粮铺里的伙计,就跟他那里的粮店伙计一个样子!

“三文钱?这是稻米,不是苞米!”跟着老农来卖粮食的小子,十分不满的道:“这价格也太低了。”

“就这个价儿,爱卖不卖。”伙计的态度很是嚣张:“你也不打听打听,这附近的粮价儿。”

铁青看过这个粮铺外面挂着的牌子,上头写着大米叁拾伍文!

就算农民们卖的是新稻米,有点水分吧,但也绝对不是很多。

去壳了也不会差多少斤两,这相差的价格的确是很高啊!

几个老农愁眉苦脸的走了,那个跟他们来的年轻小子,一路上嘀嘀咕咕:“这都啥事儿啊?明明丰收了,还卖不上价格,都这么三文钱,差得太多了。”

“是啊,这马上就要缴纳赋税了,家里的钱也不够交税的,大家都指着卖了粮食交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