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面相公笑夫郎(264)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 一个从末世穿越过来的英雄,一个铁血凶残的汉子,偏偏喜欢上了一个每日喜气洋洋的笑哥儿, 家里没有汉子没关系,不是有我吗? 家里没有后代没关系,我们可以生! 铁青就是这么一个霸道又铁血的相公,将老丈杆子一家都照顾好,大舅哥回来了也要感谢他,更何况,笑哥儿是个很好的夫郎。 关键字:铁面相公笑夫郎,初吻江湖,铁青,笑哥儿,夫郎,布衣种田 点击展开

“那感情好啊!”杨大庆觉得这事儿行:“反正她也是要在店里的,顺带手的事儿。”

“我再把后宅跟铺子隔离开。”铁青又道:“我们来这里是要过夜的,嫂子不在这里过夜。”

毕竟是个店铺,不好让外人进出。

尤其是还没有店主在的情况下,万一有啥损失,就说不清楚了。

“成!”杨大庆只管点头:“有啥事儿,咱们再商量。”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第二天他们没走,铁青带着笑哥儿,去了杨大庆家。

杨大庆在县城这里买了个房子,只有一进,正房三间,可是东西厢房却有十六间之多,朝廷只规定了正房的规矩,可没说厢房咋样。

所以他们家就买了这个院子,厢房多,厨房啊,库房啊,都能安的下。

何况,他们家还租出去两个厢房,是跟着杨大庆的两个捕快,这俩小子是外地来的,暂时没成家,衙门里也没有住的地方,他们就租住在了这里。

捕快的活儿,挣得不多,杨大庆也没多要他们房租,每个月就象征的给二十个铜板,算是房费。

主要是两个捕快一个捕头住在这里,他们家相当的安全,连带着,他们那条街都很安全。

家里的孩子也半大不小的了,白天在家,大门一关,丢不了。

杨大嫂是个普通的中年妇人,家里最大的小子,都十二岁了,最小的才六岁。

夫夫俩来这里,也没空着手,带了两包点心,一包红糖,以及五串糖葫芦。

见了他们来,很是开心:“很长时间没有见到村里来的人啦,快进来坐,平时我也不出门,家里一堆的事儿。”

“现在您可能会更忙了。”笑哥儿拉着她的手一起去了炕上坐着:“嫂子,咱们就敞开天窗说亮话了,我那个铺子啊……。”

笑哥儿跟杨大嫂说了铺子的事情,杨大嫂也忙不迭的点头:“成,这事儿就这么干了,你放心,嫂子手艺不错,这个铺子就是个内眷的活儿,也不会惹事。”

现在整个树林县,就没有一家专门买卖绣品的地方,布庄倒是有两个,只是捎带脚的买卖一些绣品和针线等物。

杨大嫂想开个绣庄,还可以承接一些绣活儿。

或者是一些针线活儿,这不是没人做这个买卖么。

至于能不能赚钱,那就无法肯定了。

这是笑哥儿单独谈妥的事情,铁青一声不吭,杨大庆也不参与,都是做内眷的买卖,他们俩折腾去吧。

最后谈妥的是,笑哥儿出铺子,出资二十两银子。

杨大嫂出人手,也同样是出资二十两银子,作为底资,进货和布置店铺用。

店铺就叫“笑颜绣庄”。

因为杨大嫂姓闫,取一个名字的谐音。

铁家将后头的宅院单独隔离出来,走旁边的门儿,跟后院相通的那扇门,则是被封死,然后用屏风遮挡住。

杨大嫂还提议,一旦绣庄接了活儿,例如做个被子,绣个大件儿的东西,就去后面的宅院里头做,正好,也能让房子有点人气。

这个当然没问题,铁青还要提供一些柴碳,让屋子里头偶尔烧一下,通通风,透透气。

这件事情,笑哥儿就都托付给了杨大嫂,给了杨大嫂三十两银子,二十两的本钱,十两银子的收拾铺子跟宅子的钱。

他没那么多时间在县城里待着。

“这事儿你尽管放心。”杨大嫂不客气的收了银子:“嫂子一定给你办好。”

“那就麻烦嫂子了。”笑哥儿觉得很有成就感。

自己也办了件大事儿!

没在杨大庆家用饭,他们夫夫俩说完了事情就告辞走了,回去的路上,笑哥儿心情很好,基本上是一蹦一跳的样子。

“这么开心啊?”铁青看的都乐了。

“是啊,解决了个难题,以后咱们来县城,就不用住在客栈了,客栈太贵了。”笑哥儿十分节省,勤俭持家的架势:“再说了,每次来都住客栈,而且不止咱们家,还有每年送税粮来的时候,也是住在客栈的,你也不好搞特殊,可是你又嫌弃大通铺不干净,还是住在自家好一些。”

“好,都听你的。”这点小事儿,听夫郎的就是了。

俩人回到了客栈,第二天就回去了,从县城回去,还买了不少东西,除了给肖伟抓的药,还有不少补益类的药材。

铁青的万物生空间里倒是有一些药材,可是很多没有的药材,他也得买回去。

枸杞子、当归、黄芪和党参、沙参之类的,他可没少买。

回来之后,正好,肖姑姑那里有不少人家拿了养成的鸡鸭鹅过来换东西,铁青也一口气都买了下来。

今天当归炖羊肉,明天人参炖鸡,后天就是银耳炖雪蛤,再换成四物汤。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