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芳(360)

作者:云芨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 刑部楼郎中有才有颜,就是声名狼藉死爱钱。池大小姐觉得无所谓,她最不爱钱,还能挣钱。标签:毒舌 爽文点击展开

眼见风向不对,吕康驳道:“钱相这话说得奇怪,有没有理由,那是事后去追究的,楼通政出来传话,这是在求救!你阻拦救驾,安的什么心?”

说罢,他转身面对众臣:“到底怎么回事,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如今真假不知,当以陛下性命为重,大家说是不是?”

这……说的也是。如果楼晏说谎,进去一看真相自然分明。

“禁军呢?快去救驾!”

“走,我们也进去!”

钱相哪敢让人进去?楼晏出来求援,他认定行宫里康王占据上风,绞尽脑汁只想把人拦住。

“等等!”他喊道,“大家不要忘了,陛下正在急救!这么多人进去算怎么回事?害了陛下怎么办?”

“那钱相有什么主意?”

钱相说:“康王先前不过带了两队人进去,又有郑国公在场,想来再有两队人,就可以控制住局面了吧?楼通政,你以为呢?”

楼晏摇头:“不行,太少了,至少翻倍!”

“翻倍就翻倍!”钱相接得飞快,心想,这小子到底嫩了点,这就上钩了。他藏起心中得意,飞快地点了几个禁军副将的名字,“……你们带人进去!”

“慢着!”楼晏再次否决,“换别人!”

听他语气坚决,钱相明白了。这小子,知道这几个是康王的人。也行,他不同意,那就拖时间,他同意,康王便多了帮手,不管怎么样,自己都赢。

钱相打定主意,装出一副怒容:“你还说你没撒谎,为何不让禁军进去?”

楼晏十分恼怒的样子:“换别人不是一样?他们几个很可疑!”

“有什么可疑的?是你心怀鬼胎吧?”

两人吵闹起来。

另一边,身为首相的常庸却一言不发。

有人小声问:“常相,这样的大事,合该您做主才是,为何……”

常庸摇了摇头,别有深意:“这会儿出头,可没好处。”

眼见时间渐渐流逝,宫门口依然争吵不休,行宫里却越来越安静,钱相几乎要露出得意的笑容。

终于,宫门再次开了。

他抬起头,看清宫内情形的那一刻,瞳孔骤然一缩,笑容瞬间冻结。

北襄太妃提枪开道,血染战袍。

在她身后,大长公主扶着太后出来了。

第475章 谁干的

北襄太妃怎么会在这里?

钱相难以置信,却看到楼晏提了提嘴角,仿佛嘲笑。

他故意的!

钱相忽然明白过来。

因为北襄太妃来了,所以他跑出来不是为了救援,而是为了拖住援兵!

可惜,他明白得太迟了。

原本犹豫不定的众臣,在看到太后出来之时,忽然变得积极起来。

“太后娘娘?”

“娘娘可还安好?”

“陛下无恙否?”

“康王呢?”

众臣争先恐后,表达自己的关切。

禁军们更是骚乱不安,康王的心腹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不由自主往前挤,郑国公留下的人手盯得紧,他们一动自己也跟着动。

可太后并没有应答,神情冷肃。

行宫门前渐渐安静下来。

楼晏上前一步,低头请罪:“臣无能,没能搬来救兵,叫娘娘受惊了。”

太后淡淡道:“不是你无能,是别人太有能了!”

众臣的目光立刻向“别人”投过去。

钱相冒出冷汗。

太后这么说,他应该请罪才是。可如果他现在请罪,不就承认康王谋反了吗?

常庸这会儿动了,上前施礼,问道:“敢问娘娘,陛下现下如何了?”

钱相先松了口气,又揪起一颗心,与众臣一起等答案。

皇帝到底是死是活?说康王谋害皇帝,这会儿出来的却是太后,是不是说明康王已经……

太后面露悲痛,摇了摇头。

皇后替她说了:“陛下还在救治,谁知康王突然闯进来,说要送陛下回京,还要将我们全部押下。这如何使得?路上颠簸,若是陛下有个好歹……”

众臣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难怪他们说康王意图谋害陛下。

闹到这个地步,康王与太后算是彻底翻脸了,再加上陛下生死不知,恐怕和四年前一样,朝局要动荡了。

怎么办?要站队吗?

康王的势力要强一些,可禁军现在由郑国公掌着,太后也不是没有一点胜算。再说了,康王离京四年,政事堂几位相爷各怀心思,未必都支持他……

众臣犹豫间,却听一道声音愤慨地指责:“陛下有伤在身,岂能轻易移动?康王如此行径,是何居心?”

众臣齐齐看过去,竟是吕康!

吕学士真是个勇士,居然这么快就站队了!

钱相一听,顾不得装死,忙替康王分辩:“太后莫急,王爷怎会害陛下呢?这其中恐怕有误会。不然,叫王爷出来问个明白,不就知道了?”

他心里七上八下,太后和皇后安然无恙,那康王呢?不会出事了吧?

应该不至于,刚才带了好些人进去呢!

但是,郑国公也不是吃素的啊……

却听大长公主冷笑一声,嘲讽:“钱相可真关心康王兄,连陛下都没问一句,就先顾着他了!”

不等他辩解,她转头问:“皇嫂,那就让他们亲眼看看吧?”

太后点点头,目光投向常庸,带着:“常相,你说呢?”

常庸再次躬身:“谨遵懿旨。”

一进行宫,众臣便惊呆了。

砖石上全是血!地上甚至还有肢体!

这么激烈的吗?康王呢?

到了殿门口,他们终于看到了。

康王还活着,但是被郑国公带人制住了。

听得动静,他转过头来,高声怒道:“太后娘娘,臣不过是想送陛下回京救治,您却诬赖臣要谋反,这是要借机除掉臣吗?”

他反应倒快,故意这么说,想让大家以为,太后要借着皇帝伤重的机会,操纵皇权。

大长公主“呸”了一声:“你少在这颠倒是非,刚才要把我们全部押下的人是谁啊?你让大家看看,陛下这个样子,是能移动的吗?别以为本宫不知道你心里想什么,陛下伤重,也不知道活不活得下来,赶紧回京做准备,把皇位留给你家,是不是?”

康王怎么会认,冷冷道:“大长公主,可不要信口雌黄。行宫条件简陋,本王要送陛下回京救治,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好个不得已而为之!”大长公主转头问,“常相,你告诉大家,陛下无法决断之时,该由谁来作主?”

常庸目光闪了闪,答道:“首当太后,次则皇后。”

大长公主扬声:“大家都听到了?太后和皇后都在这里,他不但要违背懿旨,还要将太后皇后一并押下,这不是谋反是什么?!”

钱相急了,挤出来道:“殿下,王爷在圣驾面前动手,确实不该,可这也是心忧陛下伤势,爱子心切……”

大长公主一听就怒了:“爱子?陛下正在救治,他不带医不带药,带着全副盔甲的军士进来,有这么爱的吗?”

众臣目光闪烁起来。

大家都不是傻子,康王的心思,怎么会猜不着。

皇帝是他的儿子,可他又不是只有一个儿子。

但是,没几个人敢应和大长公主的话。这应和了,就是跟康王对着干了。

焦灼中,忽然有个人扑出来,哭着喊道:“陛下!陛下啊!您怎么会伤成这样?到底是谁害了您啊!”

大家定睛一看,发现是俞慎之!

俞慎之哭得特别真诚,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冲内殿伸出手,仿佛要冲到皇帝身边去。

众皆沉默。

这俞大公子怎么回事?要表现悲痛,也不必这么投入吧?也太假了!

俞慎之哭了两声,忽然想起了什么,转向康王世子,一脸义愤填膺:“我知道了!康王世子,是不是你干的?!”

康王世子还以为自己被遗忘了,突然遭到点名,愣了一下。

俞慎之恨不得扑过去的样子:“你心里嫉恨,屡屡犯上不敬。自从回京,经常不经通报闯入陛下宫中,甚至早在陛下登基前,就在承元宫中埋药,致使陛下迟迟未有子嗣。你心里恨,当初过继的为什么是陛下而不是你。这满朝上下,除了你还有谁会害陛下?”

他说得激情愤慨,大家都被说愣了。

对哦,康王世子不是刚刚因为害陛下的事被打了一顿吗?说他怀恨在心,安排刺杀之事,完全合乎情理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