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芳(339)

作者:云芨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 刑部楼郎中有才有颜,就是声名狼藉死爱钱。池大小姐觉得无所谓,她最不爱钱,还能挣钱。标签:毒舌 爽文点击展开

“哎……”

俞慎之看着她下了马车,再次进入茶馆。

好半天,他喃喃自语:“知道了,但不会收手是吧?真是两个混蛋……”

……

想是康王府吃到了舆情的苦头,那本名册一出现,他们立刻大肆宣扬,将矛头指向常庸。

承元宫埋药案峰回路转,茶馆里议论纷纷。

“难怪查了这么久,没半点线索,原来跟……有关啊!”到底涉及首相,说的人含糊了过去。

也有不怕事的直言不讳:“几十年前的事就算了,上次承元宫修缮,算来不过四年,居然就查无实证,里头没鬼才奇怪!”

“如果不是钱相拿出名册,这事估计就不了了之了吧?政事堂主理,大理寺与刑部联手办案,办成这个样子,真是难以想象。”

“涉及自家人,常相怎么会放手让大理寺和刑部去查呢?”

池韫听到这里,抬头向角落看去。

那里坐着两个文士,接收到她的眼色,其中一个“刷”地打开折扇,大声道:“诸位说的都有道理,不过里头有一个疑点,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

众人纷纷把目光投过去,有人问:“这位先生,什么疑点?”

文士挥着扇子,侃侃而谈:“承元宫埋药,针对的是陛下的子嗣,这对常相有何好处?”

大家一听,是这个道理。身为臣子,为何要去害君上的子嗣,闲得慌吗?

人群中,有人见风向不对,连忙出来辩道:“谁说没有好处?君王无嗣,可不就由着首相把持了?”

立宗室为嗣,扶持幼帝……

听出言下之意的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真敢想啊!

那文士却笑了:“这位兄台,敢问陛下千秋几何?常相又是什么岁数了?你这说法,可站不住脚。”

皇帝二十出头,常相却年过花甲,这时候想着扶持幼帝独揽大权?开什么玩笑。

茶馆里沉默一阵,再次议论开了。

“就是,常相没理由的。说来说去,还是康王府嫌疑大……”

“对啊,有好处的只会是宗室,除了康王府还能有谁?”

池韫听到这里,起身出了茶馆。

都帮到这个份上了,常相爷总不能让他们失望吧?

第447章 不用走

常庸当然没让他们失望。

隔天,大理寺卿一口气把将作监的旧人全拘了来,当朝审问。

多方口供对照,常家的侄儿常平,只负责抄写记录,真正采买的另有其人。

而后,弹劾康王世子的奏章如雪片般飞向天子案头。

康王府并未就此退让,很快将作监再一次爆出行贿案,牵扯出平王府。

涉案的官吏互相攀咬,朝中乱成一团。

然而常庸何许人也?四年前先帝驾崩,他能脱颖而出,坐上首相之位,如今对付一个康王世子,举重若轻。

康王府抛出来的证据越来越站不住脚,反倒民情越发汹涌。

……

康王府内,花瓶又碎了一地。

康王世子胸膛起伏,恶狠狠地看着眼前的幕僚们。

“怎么都不说话了?之前你们不是都挺有主意的吗?说啊!现在,本世子该怎么办?”

幕僚们仍然垂着脑袋,无人应声。

康王世子火冒三丈,指着他们骂:“一个个,平时不是挺能的?怎么到关键时刻,全都哑巴了?”

片刻后,终于有人出声:“世子,某有一个主意,不知当不当说。”

康王世子抬眼看去,却是个不起眼的清客,平日不往他跟前凑,议事也少有开口,没想到这个节骨眼上,竟然站出来了。

莫非他门下也有毛遂一般的人物?

康王世子心情好转不少,语气也缓和了:“都什么时候了,快说!”

这人低头拱手,说道:“请世子上奏,即日便回封地!”

康王世子一愣,旋即大怒:“你这是什么意思?叫本世子认输,灰溜溜地夹着尾巴滚蛋吗?”

这人虽然惶恐,但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世子爷,您是陛下的亲兄长,发生这样的事,天然处于被怀疑的位置。这就是我们无论怎么煽动言论,甚至把平王拖下水,都没能扭转局势的原因。更何况,王爷离京数年,再怎么费心维系,人情都会疏淡,反而那位身为首相,执掌天下政令,权柄日重,我们赢不了了。”

康王世子怒不可遏:“你这是什么话?赢不了为什么之前不说?现在放马后炮?”

这人面露无奈:“世子,您先前直接下令,也没有我们反对的余地啊!”

“你——”

他紧接着道:“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您坚持不走,只会更加恶化。民情如此汹涌,必须要有一个出口。自己主动,还有回来的一天,要是被动逐出京,说不定就回不来了。”

康王世子气得又砸了块砚台。

可再发火,也改变不了现状。

最终,他颓然坐倒,问那名清客:“现在走了,真的能回来?”

清客松了口气,对他说道:“当然。真说起来,这事没有罪证,不过就是嫌疑。您主动回封地,为的是避嫌,而不是认罪。何况,还有王爷在啊!”

康王世子沉默了。

王爷。

他不想灰溜溜地走,就是怕父王怪罪啊!回来一年,搞得自己在京城呆不下去,父王岂不是会对他失望?这是他最恐惧的事。

“世子,早下决定吧。”清客仿佛知道他在想什么,“您回去,不过挨王爷一顿骂。骂过了,您还是他最亲近的儿子。再拖下去,结果只会更坏,到那个时候,只怕王爷也没法帮您了。”

听他这么说,康王世子终于下了决心。

离京就离京,只要能保留这一丝希望。等过个三年五载,事情淡了,他再跟父王回来,一切就过去了。

……

康王世子快步踏进院子。

世子妃正在教小县主理事。

看到他,小县主面露惧怕,战战兢兢地施过礼,一句话也不敢说。

康王世子眼中闪过一丝厌恶,对这个曾经最疼爱的女儿,看都不想看。

“别搭理这些事了,赶紧收拾行李吧。”他说。

世子妃听出不对,叫乳母带小县主退下,问:“收拾行李做什么?”

“回封地!”康王世子没好气地说。

世子妃“哦”了一声,却坐着没动,反而端起了茶杯。

康王世子本来就气不顺,看她这样,更恼怒了:“叫你收拾,没听见吗?”

世子妃笑了笑:“世子这是认输了?”

从她的眼神里看出嘲讽,康王世子气急败坏,喝道:“你这是什么表情?早知道,我就不听你的,去跪什么宫门,也不至于被他逼到这步田地!”

“是是是,都是妾身的错。”世子妃敷衍地说。

“那你还不去收拾?”

世子妃抬起眼眸,笑吟吟:“为什么要收拾?世子爷不用走啊!”

康王世子更气:“现在不走,等着被人赶走吗?”

“不会的。”

“怎么不会?”自从世子妃揭了面具,康王世子还是第一次在她面前训斥得这么大声,“我主动退走,还可说是避嫌,他日仍有重来的机会,等到被他们赶走,那就再难翻身了!”

世子妃点头:“世子爷这番想通了啊,说的极有道理。”

“那你还不照做?”

世子妃仍然不动,只慢吞吞补上后半句:“——可如果,父王回来了呢?”

康王世子一愣,指着她:“你、你……”

世子妃说道:“父王已经动身回京,等他一到,自会处理这件事,你不用走了。”

康王世子狠狠吸了口气,才消化了这个讯息:“你怎么知道?”

“因为是我叫回来的啊!”世子妃托着茶杯,笑吟吟看着他,“那日你从宫门回来,我就写信去了封地。算算时间,还有几天就到了。”

那天不欢而散,她就知道世子不会再听她的,便当机立断,给康王写了信。

果不其然,康王一收到信,立刻决定回京。

康王世子神情变幻,一时是喜,一时是惧,五味杂陈。

世子妃看出他的心思,将他按下来,柔声劝道:“夫君别忧心,父子终究是父子,父王心里还是最看重你的。等他回了京,你什么也不用说,只管到他面前认错,父王就算一时生气,最后还是会帮你的。对了,你要跟他说,在承元宫埋药,不是为了害自己的弟弟,而是想帮父王拿到那个位置。”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