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芳(266)

作者:云芨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 刑部楼郎中有才有颜,就是声名狼藉死爱钱。池大小姐觉得无所谓,她最不爱钱,还能挣钱。标签:毒舌 爽文点击展开

“是。”

这里是佛堂,太后和池韫坐的都是蒲团,嫔妃们便也跟着坐蒲团。

皇后关切地问了一句:“宸妃,要不你坐凳子?”

宸妃笑着回道:“多谢皇后关怀,坐蒲团很舒服,不用特意为臣妾忙碌。”

她自己都这么说了,皇后也就不再多事。

玉妃瞅了眼堂上供奉的观音菩萨,看着池韫笑道:“太后娘娘信佛,池小姐却是道门弟子,在佛堂讲道经,会不会有忌讳?”

她这一说,众人也想起来了。

对哦,朝芳宫是道门,太后娘娘却是常年供奉观音的,这佛道不相通啊!

池韫却低头一笑,故意带着几分俏皮问道:“玉妃这是特意考我么?”

玉妃一愣,她什么意思?

柳丝丝一看这情形,连忙出来引话:“池小姐这话怎么讲?”

池韫道:“这观音菩萨,就是道门的慈航道人啊!哪里有忌讳一说?玉妃娘娘学贯古今,博览群书,定然知道这一点,不是考我是什么?”

众妃恍然大悟,还有位份低的美人,捡着机会拍马屁。

“原来是这样啊!玉妃姐姐真是博学多才,我都不知道呢!”

完全不知道的玉妃:“……”

她勉强笑了笑,看着池韫的目光带着深意:“术业有专攻,这道门的事,还是池小姐更精通一些。”

宸妃看看玉妃,又看看池韫,抿嘴笑了笑。

真是奇怪了,玉妃怎么对这池小姐这么大的敌意?才一见面,就给人下马威,连太后在场都顾不上。她们俩好像没什么冲突吧?

柳丝丝则担忧地递过来一个眼神。

她也看出来了,琢磨着是不是自己露出行迹,让玉妃知道池韫帮过她,叫玉妃知道了。

太后仿佛什么也没看出来,还挺有兴趣地追问:“这观音菩萨,还和道门相关?哀家供奉了这么久的观音,还不知道这件事。池小姐不如说说?”

“是。”池韫低了低头,便当着众妃的面,继续讲了起来,“这慈航道人,又叫慈航普度天尊,是元始天尊门下弟子,十二金仙之一……”

她给太后讲经,本来就不大正经。说着说着,就会拐到各种民间故事里去。现下太后发了话,干脆讲起了演义故事,绘声绘色,跌宕起伏。

众妃刚开始也就是随意一听,不知不觉被吸引了心神,时不时跟着故事情节发出惊呼声,甚至主动发问。

“后来呢?九尾妖狐真就变成了苏妲己?”

另一个嫔妃插话:“姐姐没听过吗?这就是商纣妲己的故事呀!”

“妲己我当然知道了!不过这里说的是九尾妖狐嘛!”

池韫笑眯眯:“是,除了九尾狐狸精,还有九头雉鸡精,和玉石琵琶精……”

玉妃越听眉头蹙得越紧。这讲故事的风格,让她想起了一个人……

她不由往池韫看去。

这张脸,和记忆里的那个人完全不同,没有一丝相像之处,然而她说话的姿态,讲故事的断句,简直一模一样。

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像的人?仅仅见过一面,就能学得这么像吗?

那边故事进行到高潮,却听嫔妃们议论:“这妖狐好生可恶,害死了皇后,又残害忠良。”

“是啊!可见独宠就不是什么好事,我们要引以为戒。”

说到这里,几道目光都落在玉妃身上。

玉妃不悦。这关她什么事?就算先前,陛下不过多宠她一些,她又没害谁,怎么就成妲己了?

眼见她脸色发青,皇后出来发话:“你们也太认真了,不过就是个故事,说来玩乐的。池小姐,你说是吧?”

池韫颔首称是:“娘娘明鉴,都是说书人编的,没有什么狐狸精,也没有什么妖妃。百姓们就是喜欢这些神神怪怪的东西,接触不到,编得就更夸张了。”

太后点点头:“故事虽然是故事,但其中也有几分道理。那帝辛原是明君,后来成了亡国昏君,都是身边小人太多的缘故。你们要引以为戒,切不可做出失当之举。”

众妃连忙正容:“是。”

太后面露疲态,摆手道:“行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吧,你们退下吧。”

“是。”

宫女过来,扶太后去休息。

众妃们告退离去。

池韫终于清闲,略略收拾一下,打算在附近走走。

才出了宫门,不想就被人叫住了:“池小姐。”

池韫转头一看,意外地挑了挑眉:“玉妃娘娘?您还没回呀?”

玉妃点点头,问道:“池小姐这是出来走走?”

池韫称是。

玉妃就道:“那一起吧,本宫也是出来散步的。”

池韫没理由拒绝,只得随她一起闲逛。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走到灵秀宫,玉妃又道:“池小姐进来喝杯茶?你的茶艺不错,本宫恰巧也会一些,正好切磋切磋。”

池韫笑了笑:“哪敢与娘娘比。”脚下却不动。

玉妃继续相邀:“怎么不走了?进来呀!”

她只能举步:“那就多谢娘娘了。”

待她进去,灵秀宫的大门忽然关了起来。

周围静谧,一个宫婢内侍都看不到,只有玉妃与她的贴身宫女,在前头慢慢地走着。

玉妃一边走一边道:“池小姐知道吗?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本宫就觉得你非常眼熟,很像我记忆中的一个人。”

池韫没有说话。

玉妃继续道:“你不想知道是谁吗?”

她转过身来,目光高高在上。

池韫忽然笑起来,说道:“我当然知道是谁,娘娘忘了吗?我在桑海见过她的呀!”

第351章 说过去的事

“池小姐,请。”

池韫施过礼,在茶桌前坐下。

玉妃坐在主位上,动手沏茶。

她的动作很优美,时机也把握得很好。

池韫含笑看着,微微点头。

论起茶艺,她还真不如锦瑟。毕竟她动手的机会不如锦瑟多,除了举止好看些没什么优点。

一杯茶水推到她面前,玉妃再次道:“池小姐,请。”

池韫谢过,端起茶杯。

玉妃看着她,脸上的笑似乎别有深意。

池韫面不改色,闻味,品味,慢慢饮尽。

“好茶,”她笑着恭维,“娘娘茶艺精湛,小女甘拜下风。”

玉妃见她笑容真诚,又瞟了眼空空的茶杯,轻轻敲了敲茶碗,说道:“池小姐,你进宫的时候,大长公主就没交待过,要保持戒心吗?”

池韫闻言露出惊讶,一脸无辜地问:“保持戒心?为什么?宫里的娘娘们又善良又和气,谁会害我不成?”

玉妃冷笑一声:“这可说不好,比如你刚才喝的这杯茶水……”

才说到一半,就被截断了,池韫道:“这茶真是太好喝了,难怪他们都说,娘娘的茶千金不换。”她眸光一转,掩唇笑道,“娘娘该不会想吓唬我,这茶水有问题吧?怎么可能呢?娘娘貌美又心善,怎么会和我一个小女子过不去?对吧?”

就是想吓唬她的玉妃:“……”

话让她先一步说了,再吓他可就没用了。再说,刚被她夸了一通,这会儿否认,她是说自己不貌美不心善?

玉妃心中闷闷,给自己灌了一杯茶水。

不料水太烫,她又喝得急,一下咳了出来。

“娘娘。”锦瑟急忙上前擦拭。

这么一通乱,玉妃刚才堆积的气势,全都破坏殆尽。

她阴郁极了。

真是怪了,小姐想吓人的时候,不都这样的吗?为什么换成自己,就事事不顺?

池韫还关切地问:“娘娘还好吧?师父总说,凡事不能急,一急就会出错,保持平常心,才能从容不迫。”

反被她说了一通,玉妃勉强笑笑:“没什么,本宫只是喉咙不大舒服。”

“原来是这样,倒是臣女误会了。”

池韫提壶,给她续上,口中说着奉承的话:“臣女进宫之前,义母交待,娘娘博学多才,是女子的楷模,叫我多跟着学学。今天有幸与娘娘单独相处,实在三生有幸。臣女以茶代酒,敬娘娘一杯。”

玉妃听着这话,心中一动,说道:“大长公主过奖了,本宫不过学了些皮毛,真正有才的,另有其人。”

“是吗?”池韫笑容不变。

“这个人,你也认识。”玉妃盯着她,“就是你在桑海遇到的那位姐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