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芳(264)

作者:云芨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 刑部楼郎中有才有颜,就是声名狼藉死爱钱。池大小姐觉得无所谓,她最不爱钱,还能挣钱。标签:毒舌 爽文点击展开

汪嬷嬷不禁看向床榻处。

这原因,可不好为外人道。

然而,池韫并未收口,就那样大大方方地说了:“若是旁人,臣女少不得问个究竟,现下是太后娘娘,臣女大约知道原因。”

汪嬷嬷心中暗惊,忙问:“怎么讲?”

池韫说:“身有怨念,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做了亏心事,二是受了大冤屈。太后娘娘为人仁善,当然没有什么亏心事,那便是第二个原因了。”

大冤屈?

汪嬷嬷吃惊地看着她,目光惊疑。

这位池小姐,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身为太后,能有什么大冤屈?她是想说……

这种事,太后自己都不敢说出口,她怎么能提!

帘内传出一声低喝:“大胆!”

太后缓缓坐起来,沉声道:“如此口出妄言,你这是料定哀家不会动你?”

池韫站起,微微躬身,姿态恭顺,回答却有不敬之嫌:“臣女只说实话。”

“实话?”太后冷笑一声,“多少人说实话没了性命,池小姐能够凭借朝芳宫这么一个小小的跳板,搭上大长公主,怎么看都不是蠢人,如何现在做起了蠢事?你以为这样语出惊人,哀家就会对你另眼相看吗?”

太后真的生气了。

汪嬷嬷焦急地看向池韫。

这池小姐可真是,怎么能这样跟太后说话?快跪下请罪啊!

然而,池韫似乎打定主意不敬到底,答道:“是。臣女以为,太后娘娘必定会另眼相看。”

她还有胆子承认!

熬了一晚上的太后,顿时怒不可遏。

这于是她多么悲痛的一件事,竟被这小姑娘拿来当登天梯!以为说中她的心事,就能一步登天吗?

不等她发火,就听池韫接了下去:“……臣女以为,就算什么也不做,太后娘娘也会另眼相看。”

“你——”

“因为臣女虽然奉的是圣命,但其实是为义母来的。”

太后闻言一怔。

大长公主。

先帝走了,先太子也没了,这个世界上,倘若还有她无条件信任的人,大概就是大长公主了。

自打三年前改天换日,她们姑嫂双双做了寡妇,一个迁居清宁宫,一个进了朝芳宫,再没见过面。

直到上半年,大长公主进宫来,精神大好,瞧着和以前没什么分别。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突然收了个义女。

太后隔着帘子,看着已经站起来的池韫。

大长公主那个人,她是知道的,若不是真的很喜欢这姑娘,不会动心思收为义女。

且她几次进宫来,句句都在夸,可见对她十分信任。

太后想到了什么:“什么意思?”

池韫看了眼门口,声音跟着放轻:“义母一直记挂着娘娘,恰巧陛下派人来请,臣女一说,义母就同意了。”

所以说,她明面上替皇帝来打探,其实上为了大长公主?

可她才跟楼晏订了亲。

那个楼晏,可是皇帝的心腹。

太后沉默不语,一时拿不定主意,到底该不该信她。

她知道池韫为何而来,那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皇帝想知道就让他知道。

但是这姑娘,分明别有所图。

却听池韫主动问了:“娘娘昨夜没睡好?是不是梦见了什么?”

太后心中一动,脱口问道:“你怎么知道?”

第348章 我说

池韫低下头,藏起嘴角的笑意。

她当然知道,因为昨日之事,是她刻意为之。

在先太子的描述中,太后是个心善慈和的妇人,与丈夫感情深厚,对儿子关怀备至。

丈夫儿子以这种方式死去,要说她心里不怒不怨,池韫是不信的。

然而,她不但报不了仇,还得眼睁睁看着仇人一家春风得意。

这满腔的忧思,没有出口,只能憋在心里,可不就成了怨念?

昨日见着太后,她刻意提起此事,果然一听即怒。

这足以说明,太后心中恨意难消,甚至连面子情都不愿意维持。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被她这么一刺激,本来就有睡眠问题的太后,梦见旧事太正常了。

池韫过来一看,太后连人都不见,却问及收神之事,这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臣女说了,娘娘神魂不安。”她抬起头,一脸真挚,“如此情境,很容易被梦魇趁虚而入。”

帘子那头静默无语。

汪嬷嬷瞅了一眼,细声询问:“池小姐可有法子?”

池韫叹了口气:“法子不是没有,只是治标不治本。”

这治本之法是什么,汪嬷嬷不敢问。先前她已经说出那么惊人的话了,再问下去,谁知道还会说出什么。

于是她道:“失眠之症,本就难以根治,能够缓解也不错。”

这答案在意料之中,池韫点点头,说道:“那便和义母一样,用熏香吧?半年前,义母和太后娘娘一样,睡眠大有问题,后来换了熏香,又多多出去走动,现在已经好多了。”

她没说下去,汪嬷嬷松了口气:“那就请您写个方子。”

说着,唤了宫婢进来,伺候笔墨。

池韫干脆利落,把那方子写了,又叮嘱:“娘娘还是多走动为好,哪怕在宫里转一转。”

半晌,帘后传来太后的声音:“哀家知道了。”

已经没有初时的怒气了。

池韫笑了笑,不再多留,施礼告退。

待她离开,汪嬷嬷过去挂起帘子。

太后靠在榻上,神情萎靡,目光难辨。

汪嬷嬷轻声说:“娘娘……”

太后无意识地摩挲着手炉,过了会儿,问道:“你觉得她可信吗?”

汪嬷嬷摇了摇头:“奴婢不好说。”

太后自言自语:“我自然相信阿凤,可是,这丫头跟楼家又有关系,哀家担心……”

汪嬷嬷拍了拍她的手,柔声安抚:“娘娘,让奴婢来说,您这是无谓的担心。您现在有什么能让人图谋的?她讨好大长公主,姑且算是攀上了一门亲,现在来讨好您,难道还有更大的好处不成?”

是啊!亲事都定了,讨好自己这个无权的太后,有什么用?

“可是她说的事……”

汪嬷嬷笑道:“她说的难道不是事实吗?您怀念先帝、先太子,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您说是吧?”

太后听出她的言下之意,不禁点了点头。

对,她只是思念丈夫儿子,没有别的。

“那就留她住着?”

汪嬷嬷点头:“清宁宫太冷清了,您又不让嫔妃们到这儿来,多个小姑娘陪着,不是挺好的吗?这是陛下的孝心,您顺着不就好了?”

太后被说服了。

“你说的对,是本宫失了平常心。她住着就让她住着,依常礼,照常做就是。”

告退离开的池韫,也微微一笑。

不着急,总要给太后一点时间回忆旧事。

……

凌阳真人已经好几天没出过门了。

她躲在落英阁里,连贵人请去讲经都不动。

每次弟子进来禀事,她都要惊上一惊,感觉再这么下去,自己先给吓死了。

想到那天玉妃说的话,凌阳真人就在内心咆哮。

打胎药!她居然敢要打胎药!

宫门内外查得多么严密,要是事发,让人知道药是她带进宫的,还有命在吗?

可自己不听话,喝下去的那杯茶……

凌阳真人手脚发软,坐都坐不住。

这是天要亡她吗?好端端的,当着阿谀奉承的小人,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师父。”弟子跑进来。

凌阳真人吓得跳起来:“什么事?”

弟子惊讶地看着她,喏喏道:“青玉、青玉师姐求见。”

青玉?凌阳真人更惊。

难道是她久久没有消息,那丫头起疑了?

完了完了,这边玉妃步步紧逼,那边还有头吃人的老虎,得罪谁都不是啊!

怎么办?她要怎么说?

“师父?”

逃避不是办法,凌阳真人抖着嘴唇:“请、请进来。”

“是。”

过不多时,青玉进来了。

她意气风发,不卑不亢地施了一礼:“住持。”

随后抬头一看,愣了一下。

凌阳真人向来注重外表,永远收拾得光鲜亮丽,看着就像个得道高人。

可她此刻,脸色苍白,眼睛无神,两颊都凹陷下去了,憔悴得不成样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