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听雨(101)

作者:何双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甜文 关键字:主角:林以宁,萧瑮 ┃ 配角:谢天歌 ┃ 富者知疾苦,贵者非膏粱,该成双 立意:富者知疾苦,贵者非膏粱,该成双。他生于帝王家,争权夺利犹如本能,尔虞我诈似是天生,她如春风细雨,漫漫而来,润物无声。萧瑮不知何为困囿,何为自由,某日惊觉,原来人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点击展开

蕴香对以宁说:“李婶知道该伤心了,有她那么个大厨子,你还三心二意的。”

以宁端起一碗甜豆花吃,口中说:“怎么会呢,这家做豆花的铺子还是李婶告诉我的呢,这家老板是我同乡,他们家的如意干,什锦豆腐都做得不错,你们也尝尝,就是到杨州去吃的也是这个味道。”

“是嘛。”两人不约而同地伸手,又去吃那几样,果然好吃,豆腐口感细腻,京里的豆腐多是做羹,这样吃还有豆腐原本的豆香和口感,凉凉得很爽口,如意干中的豆腐果小巧精致,饱含汤汁,一口一个,骨汤浓郁,两个人吃的失了神,饱了还停不下来。

雪海和小玉拉着杨氏身边的两个丫头坐到一旁也吃去了,这边三位夫人吃饱了,一边聊天,一边等她们吃完,杨氏道:“宁妹妹怎么晓得这里这些东西好吃的,平时也没什么机会到这里来吃东西啊。”

以宁道:“都是从前的事了,嫁人前比较疯,我哥哥也比较在行,时常带我出来,如今也常光顾的。”

杨氏道:“我说呢,我瞧那几个老板好像都认得你身边的丫头。”

蕴香道:“她每常想起个什么就会差人过来买,有一阵子,我两个天天吃这家的豆花,吃不够。”

杨氏道:“我算是学到了,咱们该早些结交结交,我今儿第一回 知道什么叫相见恨晚。”

以宁点点头:“家去千万别跟王爷说,他们知道又生出许多话来。”杨氏很是赞同:“是这话,我们王爷要是知道我在外头吃这些,肯定要生气的。”

“可不是,管得可宽。”

……

丞相府。

王丞相坐在书房内,暗中有一个人在跟他说话,那人道:“皇上的身体,的确快到时候了,传言非虚,丞相要早些防备打算。”

王丞相道:“此事老夫也料到了,只是,周王那里,又是哪一出?”

“别的不说,周王和皇上的感情,还是别的皇子不能比的,毕竟敬贵妃是皇上心爱之人,这种时候,皇上当然信任他,有事情先跟他交代,无可厚非嘛。”

丞相问:“你就一点不担心?”

那人冷哼:“要是不担心,也不会来找你。”

丞相问:“有计划?”

那人道:“你和西番人还有联系吗?”

丞相道:“西番王廷政变,他们如今已经自顾不暇了,还有何用?”

“不必大闹,在边境小打小闹一下,上奏的时候添油加醋,说得严重一点,皇上自然会派周王过去看看,如此,不是就能把他支走了嘛,周王一走,皇上那里就好掌握了。”

丞相连连点头:“不错,摸不透就先支开,可行。”

那位神秘的人物一走,王丞相当即写了一封信,写完封好,转身打开书房的暗门,步入地下,这条路通往丞相府的地下城牢,丞相在此建了日月星辰四宫,他的众多死士就是在这里听他调遣,进出丞相府,地宫结构复杂,出入隐蔽,这也是丞相府死士,踪迹难寻的原因。

王丞相将信件交给一个黑衣人,嘱咐他送去定西郡嘉城某处。那人拿了信,就即出去,并不多言。

……

萧瑮从宫中出来,去了上将军府,平城的大军如今大半驻扎嘉城,上将军自然也随军去了边关,小半年来首次回京,萧瑮与上将军聊了很久,知道边境安宁,连日疲惫的内心得到了一些安慰。和上将军讲了许久宫中之事,入了夜才回到家。

走进西苑,夜色朦胧,木香花架下站了一个人,伫立不动,衣袂飘飘,清瘦修长的身影,如今不用猜就知道是谁,萧瑮走上前去:“谢兄。”

天歌回神:“来啦。”

萧瑮很是不满的说:“这里是我家。”

天歌眉毛轻挑,语中略带不屑:“是嘛。”

萧瑮道:“谢兄可是有事?”

天歌问:“你和皇上是不是有大事要办?”

萧瑮皱眉:“谢兄关心朝局?”

“并非我关心,无意间知道一些事情,觉得可能对你有用,本来想告诉你,不过看来,萧兄大有忌讳啊。”

“并非我忌讳,只是事关重大,不…”

天歌抬手制止他:“罢了,我也不想问。”她从袖中抽出一封信递给萧瑮,“这是丞相府今天送出来的一封信,是往嘉城送的,多是密语,大概的意思就是在边境制造些小混乱,应该是想把你从朝中支开。”

萧瑮接过,展开来看,实在看不出什么,也不知道谢兄是怎么看明白的,若是真如谢兄所说,就很值得玩味了。

天歌继续说:“你应该知道丞相府有情况,但是无从查起,对吧?”

萧瑮点头。

“你安插了那么多人,就没有一个进得了丞相府的?”

萧瑮无奈摇头:“大多在庄园,府上只有几个侍从,再深入一些的,眼下还没有。”

第74章 .暗流

天歌听到萧瑮说话声音越来越小,反而安慰道:“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这不丢人,你能安排进去人手,已算是厉害。”

萧瑮费劲的扯了扯嘴角,不知如何应答。

天歌道:“我拿到这封信也是巧合,送信的人是相府死士,有求于我,拿这封信做交易,一笔换一笔,再问不出别的什么,要是有用再好不过。”

“多谢。”

天歌背手,看着花儿说:“不必言谢,此番凶险,稍不留神就会被人谋去性命,你有个三长两短,宁儿一定受不了。丞相那边有所行动,说明他们已经知道皇上的身体状况,也肯定意识到皇上想对付他们,你们双方,在我看来,斗智,势均力敌,斗勇,也是明暗各有优势,我猜你想虚晃一招逼他们先出手,这个不难,就是做戏得做真了,人家也不傻。”

“知道。”

天歌说要看一会儿花,萧瑮就先进屋了,在小书房点灯看了许久那封信,这肯定是加密的,而且其中夹杂了很多西番文字,如此隐晦又危险的一封信,足能证明那边已经上钩。比起这封信本身,萧瑮更好奇谢天歌如何知道得这么清楚,从何人手中得来的信件,她所说的有求于她又是何求断不会是他们告诉宁儿的那样简单,不知放的什么债,竟然能把债放到丞相府的死士头上?

半月后,定西郡守上奏,五月过望,定西边陲的农民牧民时常受到西番人骚扰,轻则抢夺财物,重则杀人放火,扰得交界之处军民不安,近日更有愈演愈烈之势。嘉城虽有重军守卫,但是不能妄动,把犯事的人抓起来,或打或杀,但是第二天就又换了一拨人,继续来闹。定西郡守认为,这些人并非一般流民散军,他们很明显是有组织有目的的在闹事,郡守已经与西番的郡府交涉,但是未能解决问题,希望皇上能派人与西番王廷对话,共商解决之法。

这份奏折仿佛在对萧瑮说:“王爷,您请吧。”

京中要找出一人,既熟悉军务也了解边关,且身份尊贵,够格与一国王室对话,除了周王还能有谁?萧瑮心中冷哼,本来是想设局,做个丞相大不敬的局面,没想到他倒自己把罪名坐实了。

就在众臣都认为皇上肯定会派周王去的时候,皇上说了这么一段话:“前几日,寡人与吴王聊了一会儿,他见寡人病了,很是惭愧自责,还哭了一通,说自己脑子笨,也没什么才学,未能为君解忧,为国效力。寡人听到很欣慰,别的不说,他有这个孝心,寡人就很高兴,再想一想,这许多年,好像也没怎么重用过他,看来不是他无能,是寡人往日太疏忽,被几个厉害的迷了眼睛,没在意他。不如这次,就叫老六去吧,熟悉不熟悉的也没什么打紧,过去待两天,多少熟悉不过来啊,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皇上这么说就是拿定了主意,众臣心中再如何疑虑,也不敢反对。眼下情势,看来皇上是在刻意避免周王离京,难道真的如传言所说,皇上有意更储?

接到这次任务,吴王萧珣是很高兴的,一直以来,他都觉得自己是空有个王爷的名头,没什么贡献,此次去定西郡虽然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总算是为国效力,为父亲分忧。

吴王妃杨温如在给吴王整理行囊,丈夫很少出远门,她在想着要不要叮嘱他些什么,正想着,萧珣走过来问道:“夫人不高兴了?”

杨温如回神:“没有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