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听雨(2)

作者:何双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甜文 关键字:主角:林以宁,萧瑮 ┃ 配角:谢天歌 ┃ 富者知疾苦,贵者非膏粱,该成双 立意:富者知疾苦,贵者非膏粱,该成双。他生于帝王家,争权夺利犹如本能,尔虞我诈似是天生,她如春风细雨,漫漫而来,润物无声。萧瑮不知何为困囿,何为自由,某日惊觉,原来人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点击展开

《西苑听雨》作者:何双成

文案:

他生于帝王家,争权夺利犹如本能,尔虞我诈似是天生,她如春风细雨,漫漫而来,润物无声。

萧瑮不知何为困囿,何为自由,某日惊觉,原来人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

宁儿,我不是为你抛弃本姓,只是你想要正是我想要的。

哎呀,我们果然心意相通?

平顺的婚姻,刻骨铭心的感情,如今兼得了吗?

……

王爷要入赘~

内容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甜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林以宁,萧瑮 ┃ 配角:谢天歌

一句话简介:富者知疾苦,贵者非膏粱,该成双

立意:富者知疾苦,贵者非膏粱,该成双。

第1章 楔子

婚,妇家也;姻,婿家也。

婚姻之事,男女相因,两家皆好,方可谓美满。自古美满之婚姻常常传为佳话,实是婚姻易成,佳偶难得之故。

要说一个人家,兄弟都和气、子孙皆有为还不甚稀罕,这家子孙个个婚姻美满,夫妇和谐,从无一件背妻怨夫之事,那才真是奇话美谈。

天历朝正德弘武年间,杨州城里就有这样一户人家,这家姓林,是个大商之家,到如今的大爷手上已传了十代不止。

林家这一辈儿兄弟感情很好,一直没有分家,老大林兆南是一家之长并一家之主,管着一族从南到北的生意;老二林兆信自幼聪颖,有过目不忘之能,恰好偏爱钻研经济,管人管账的行家;老三天生是个混帐,打小不学好的主儿,二十五六岁时打死了人,倒是给他自己当头一棒,从此改性归了家,林家有些暗地里的生意他做得多;老四林兆毅早年师从一流的匠人,于园林屋宇方面颇有些造诣,又善勘风水,林家各处房屋土地的买卖由他一手打理;五爷林兆元虽说是个书痴,但娶了位精明的夫人,现如今在京里做着不大不小的一个官,同夫人宋氏一道打理着林家在京城的铺面;六爷常年不着家,是个走江湖的侠士,家里人从来只盼他活着不要出事,不差他一个出力的人。虽说是守着一份大大的家业,六位爷倒也各凭各的本事吃饭,林家世代富裕不是没有道理,不过人和二字。

老话说,家和万事兴,他家大少爷满月祷福宴时,就有一位高人赠语曰:七星盖过六堂辉,耀得家门进一筹。言说他家下一代,要有七位公子,能够青出于蓝,光耀门楣。

光阴迅速,日月穿梭,转眼林家已有六位公子,林家五娘的第二胎,行七的却是一位小姐。他家这三两代以来,并没有一个姑娘,喜得阖家上下请神谢佛,欢喜至极。只是这位小姐生下来就短了一口气,未到周岁,连月病着,家里无法,忍痛将她送入深山寄养,好歹保住性命,如今及笈,已然归家来矣。

本书要说的,就是这位生于富家门,养在深山中的小姐——林氏以宁的一段姻缘。

一言蔽之:富者知疾苦,贵者非膏粱,该成双。

第2章 .定亲

此时夜已深了,京城朱雀巷林家的书房烛火还高照着,窗格上有半边人影晃动,林兆元不安地在屋内踱来踱去,林夫人静静坐着,半晌才开口问道:“老爷,你说,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

林兆元立住,转身坐下喝了口茶,捧着茶杯说:“不选秀是好事,皇室采选嫔妃女官,哪次不是铺张繁杂,上下人心不安,再者说,太子妃的人选无非是在近臣家中遴选合适的闺秀。先太子妃过世有七八年了,东宫一直没有正经的女主人,太子如今有二十,二十几来着?”

“二十八。”

“二十八岁,太子妃的确该议一议。”

宋氏有些急了:“你还有闲心关心别人?皇上的口风究竟如何?除了我们家老七,可还有别的属意的人家?”

林兆元见夫人发急,安抚道:“夫人莫慌,皇上只问了陈府千金的年纪,那时正巧我站在陈大人身旁,皇上就顺口问了句,我们家以宁回来多久了。”

林夫人皱了皱眉:“哪有什么顺口不顺口的,老七回来有日子了,怎么偏偏今天想起来问?问就问吧,还在朝堂上问,谁知道他安的什么心!”

林兆元被夫人的怒颜逗笑,过来轻轻捂住夫人的嘴,小声说:“大逆不道了啊。”

林夫人拍开丈夫的手,又问:“只问了你和陈大人吗?”

林兆元点头。

“看来,皇上是想从两位大学士府上挑一个姑娘当太子妃……老爷,咱们可千万不能让阿宁嫁进宫里去呀,都说宫墙似海,那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如何也去不得。”

“我也是焦这个,你想想,陈念和大人是寒门出身,为人刚正,为官清廉,膝下只有一女,听说陈家的千金才貌双全,温婉贤淑,皇上如今一怕太子耐不住性子,二怕外戚权势过盛,照理说,陈大人家的千金再合适不过的,只是皇上隐约之间总是对杨州林家有兴趣,或许想拉拢咱们家也未可知。不过夫人放心,为夫会想办法。”

林夫人抬眉:“从前我只当是有贵妃这层关系,若要牵扯上儿女之事,三言两语就说不清了。咱们家也没什么,皇上有什么好惦记的。”

林兆元道:“林氏在京里不打眼,地方上还是有名望的,今上是京内世家支持,地方的事情一直没有抓手,咱们家算是他眼皮底下能捞着的,不奇怪。”

“你这么说我倒明白了,当年老太爷鹤西,宫里派人来吊唁,我寻思,老太爷不过官至四品,先皇驾崩之时就致仕回乡了,怎么还特特赐了林家三代免举入朝,想是那时候革旧立新,正是用人之际,怎么到如今……”

林兆元轻笑:“到如今,旧的没革下去,新的没立起来。”

林夫人略出了会儿神,马上站起来说:“又被你岔开,这些事情也轮不到我操心,我的话你听进去没有?”

林兆元把茶盏往桌上一顿,沉声道:“皇上随口一提,旁人都会觉得那几句话内有乾坤,有心之人少不得宫里宫外的活动,不如,你也进宫去一趟,探探口风?”

“对,我去见见敏之,皇上的心思我们猜不透,她或许晓得。”

“人家都是贵妃了,你还喜欢这么叫。”

林夫人叹道:“唉,这一晃眼,也许多年了,我总觉得敏之和敬贵妃是两个人,有时候分得清,有时候分不清。”

林兆元和夫人玩笑:“你别把我弄混了就好,别的人,一个就一个,两个就两个。”夫妇二人又说了几句闲话方携手回房休息。

第二日,林夫人进宫见了敬贵妃,这位敬贵妃与林家有些渊源,虽然不是血亲,往来也不多,但有年少时的情分,贵妃对林家的事情总是关心一些。

林夫人与敬贵妃还算交心,直说了来意,提到皇上要为太子册立太子妃一事,也表明了不想让女儿进宫的想法,敬贵妃很是理解,她自己在宫里呆了许多年,妃嫔之间的争斗见惯了,换了自己也不愿把女儿送进宫里,且不说伴君如伴虎,宫里的日子可是难熬的,女人之间还常勾心斗角,听闻以宁身子很弱,要是成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岂得长久。

林夫人问起皇上的想法,贵妃直言:“太子的亲事非同小可,这几年大臣们都在观望,此次册选太子妃,实是安定人心之举,皇上并没有和我多说什么,夫人不想让女儿入宫,我倒有一个想法。”

“娘娘请讲。”

“把以宁许配给我们家瑮儿吧。”

林夫人低眉不语,敬贵妃继续说:“林家上下只有她这么一个姑娘,怎么护着都不为过,皇上的意思咱们都能猜到一二,林家不稀罕做什么皇亲国戚,但是拦不住皇上惦记。夫人一定清楚,皇上一直有心拉拢林家,联姻是最好不过的方法,没有适龄的公主,皇子却有几个。我若为瑮儿求亲,就说我们姐妹少时有过这样的约定,我想皇上是不会让以宁去做太子妃的。”

林夫人依然不答话,敬贵妃说的不错,皇上深知林家的底细,这几年明里暗里也得过林家不少好处,看来这次是想借儿女婚事,彻底把林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敬贵妃的意思或许就是皇上的意思。周王,算是文武双全的。

敬贵妃又说:“夫人再想,皇上问话看似随意,可如今,除了那几个姓萧的,还有谁敢娶以宁?谁家都要掂量掂量是不是皇室看上的人,这定与不定之间,以宁还要不要说亲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