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海探案录(101)

作者:戚雨凉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悬疑推理 关键字:主角:萧予戈,南楚杉 ┃ 其它:萧,南,易,郑,韩探案?探人心!立意:即使身为芝麻布衣小官,仍可担君之忧,解民之愁,兴国之运!点击展开

“小生只回答主事大人的问题。”

南楚枫嗤笑,回身面朝曹秉章。

“萧大人方才问的,正是本官接下来想问的问题。陶渊典,既然你说这些账目见不得光,那为何万事屋的人会让你在‘无意中’见到呢?”

“那些日子万事屋事务繁忙,南三姑娘特别允许我进入内堂,而小生正是在内堂的桌下瞧见的阴本。”陶渊典说这话时,脸上还现出几分赞赏之色,“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南三姑娘把阴本垫在桌脚,使人产生先入为主的想法,真不愧是楚状师的女儿,心思竟这般缜密。”

“她心思缜不缜密,本官自会探查。陶渊典,本官再问你一次,你当真确定这些记录就是你要呈交的证据么?”

“是的。小生不敢有所隐瞒,还请大人明察。”

“大人,”知鉴握着两份记录停在陶渊典身边,“属下已进行核查。”

“结果如何?”

“这两份记录中涉及到萧大人的部分的确一致,但笔迹不同。我左手边这份行笔时力道略重,应当是名男子的笔迹,而这份字迹娟秀,笔划稍显圆润,是女子的笔迹,属下便将其与南师爷先前递交给州府的月报进行比对。”

“两者笔迹近乎相同。”

曹秉章道:“照你之言,陶渊典提交的这份记录,出自南师爷之手?”

“不错。”

“萧大人,你可有驳言?”曹秉章问这话时,心里仍旧存着几分期待。

南楚枫摇头,“本官只负责检查缺漏,不负责做账。就算真如匿名信所言,本官犯了这贪污之罪,但本官也不可能笔笔账款都记得清楚。曹主事,您说呢?”

“因着律法规定,这等财务之事皆由师爷打理。既然本案仍存疑虑,且南师爷尚未入京,本官在此征求将军的意见,可否将此案暂且押后?”

霍青颔首。

“但是在此期间,证人和嫌疑人都要待在北都所接受保护。这是陛下的旨意。”

“遵旨。”

堂中仅剩下三人时,曹秉章叫住将要出门的霍青,“将军,承音有一事不明。”

“想问为什么不等南楚杉到达就进行初审?”

“是。”

“先给个巴掌,再送颗枣子,而后一口气推下深渊。这是陛下的原话。”

曹秉章面露惑色,却还是拱手目送霍青远去。

萧予戈舔了舔嘴唇,干得有点发苦。

地宫中不明日夜,他就这么睡睡醒醒,饥渴交迫。

对方想这样困死自己么?图什么?

思来想去,他重新贴上墙壁,试着寻找除自己的呼吸声以外的响动。可周围都是静悄悄的,正如他现在的心情。他颓然滑坐在地,抬眼注视前方的冰棺。

瞧得眼睛有些酸涩,不自觉淌下泪时,紧闭着的青铜大门陡然传出声响。他赶忙站起,四下寻找防身用的武器。

“别看了,这儿除了长明灯和死人,什么都没有。”

萧予戈猛然转头,只见一衣着华贵的中年妇人正拢袖站在不远处,触及到萧予戈的眼神,她摆手驱侍女退到门边。

“萧大人,真是好久不见。”

萧予戈连忙行礼,“莫太妃。”

“恬妃的陵墓,大人待着可是舒坦?”莫太妃边说,边踏上石阶,停在冰棺旁,抬手用指甲在冰面上刮了两下,刺耳的声音顿时令萧予戈觉着牙疼。

“你瞧哀家这妹妹,都死了这么多年,容貌还是这般美丽。”她抬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可哀家呢?年老色衰,不复当年半分光彩。”

“母亲曾说,外表的东西会随着时间慢慢流逝,可好的品质却经久不衰。”

莫太妃轻笑,“真不愧是韩家的人,这道理都是一套一套的,让人辩驳不得。含翠,把哀家要送给萧大人的东西呈上来。”

“是。”

含翠在萧予戈身前放下食盒,从顶层取出干净的桌布铺好,逐一取出酒菜、糕点等物,又将一副银筷子双手递上。

“萧大人,请。”

萧予戈未接。

“莫太妃此意何为?”

莫太妃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萧永武,不,萧永乐,你偷天换日的计划确实骗了天下人。可眼下你瞧见了,除哀家外,谁都救不了你。”

“太妃所言,臣听不懂。”萧予戈朝后退了两步,以绝不住钻来的饭菜香气。

“萧永乐,你与你父谨怀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副道貌岸然的样子真教哀家讨厌。”莫太妃的指腹贴在冰棺上,丝丝寒意侵入她的身心,“听哀家一句劝,领了赏,跟着哀家的人离开京城。哀家会赐你千亩良田,万两黄金,保你还有你的子孙代代无忧。”

“有得必有失,太妃娘娘希望臣舍弃什么?”

“放弃你现在所有的挣扎。”莫太妃下阶,端着含翠倒好的酒,走到萧予戈身前,苦口婆心道:“哀家若未记错,你今年才及弱冠。大好双十年华怎可葬送在此?你要的不过是萧家的名声,要是你听哀家的话,哀家自会让陛下为你父加官进爵,为你逝去的族人挑选一块更好的风水宝地。一旦有了帝王的赏赐,那些愚民自然不会再对亡人指点。你待如何?”

“臣听闻太妃娘娘当年曾为此案跪在书房前一天一夜,只为求先帝收回成命。难不成经过五个春秋,娘娘就觉着此案没有半分可疑之处了么?”萧予戈垂头,不解发问,“兴许娘娘不愿旧事重提,令今人再度悲痛。可臣自小受父母教导,凡事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你仍旧执意调查?”莫太妃的声音冷下几分。

萧予戈作揖,“臣要的,只是真相罢了。”

“不悔?”

“生死不悔。”

莫太妃怒极反笑,“既然萧大人心意已定,那哀家便不做这多余事。含翠,把东西都收拾好,随哀家回去罢。”含翠照做,地面上一下子就只剩一层薄薄的尘埃。

“忘记提醒萧大人一句,这陵墓的门,只可从外打开。要是误入,只有死路一条。大人好自为之。”

“恭送太妃娘娘。”萧予戈恭敬道。

将至寝殿门前,莫太妃开口道:“含翠,把这些东西都拿去喂狗。”含翠应下,提着食盒远去。入宫坐定,莫太妃冲剩下的那名宫人道:“桃朱,去取哀家梳妆台上那个红木盒子来。”桃朱福身,很快返回。

莫太妃打开盒子,拿出其中物什,顺手丢到小桌上,又起身走向炭炉,对内侍道:“把火再烧旺些。”内侍举起火钳朝里捅了捅,小心翼翼道:“娘娘,这样可行?”

“尚可。”莫太妃抽出信纸一张张丢到炉上,燃起的火星缓慢将之吞噬,时不时还命令内侍把火再兴得旺点。

小内侍不识字,见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墨字只觉一阵头晕眼花,手中的动作不觉加快几分。而认得零星几字的桃朱也只在越发狠快的火势中捕捉到‘建鸿、‘萧、‘武等几个字眼。

“此事当真?”隐在暗处的男人问道。

“奴婢仔细查过,陵墓里只有一条出路,萧予戈这回必死无疑。”

男人点头,“你做得很好,主上那儿我自会替你美言。且回去罢,莫叫他们生疑。”

“是。”

含翠的身影渐行渐远,男人抬眸朝对面的宫墙道:“阁下不掩气息,不怕在下让你命丧此处?”

“竟真是昴先生?”少年嘻嘻笑着从墙上跳下,用手指弹了下他的银面具,在他发难之前,猛然跳到树上坐好,晃着自己的腿,“你的主子已经把手伸到内宫来了?果真是厉害得很。”

周嘉海?

昴拧眉,他不是掉入义父设好的陷阱里了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想问我为什么没有死在前往京城的路上?”周嘉海含笑偏头看他,“卿本善人,奈何为寇?”

作者有话要说:卿本善人,奈何为寇改自《隋书韦鼎传》:卿本佳人,奈何从贼。

本章中的‘卿’用的是爱卿之意,望读者朋友们知。

☆、福祸相依

昴闻言,笑了。

“良禽择木而栖, 我这只乌鸦也该找个树桩子歇息。”

“只可惜, 乌鸦不是乌鸦, 树桩也不是什么好树桩。”丢下这话,周嘉海跃下宫墙,消失不见。

那又如何?棋子已落,谁容反悔?

南楚柳解下鸽子腿上传信,直奔书房而去, 惊了正在看书的南楚枫。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